電影的風格和內容哪個更重要
❶ 電影人必知的電影風格基礎分類
人們將他們的歷史、信仰、態度、慾望和夢想銘記在他們創造的影像里。
——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
這是一篇關於電影的文章。(本文所指電影泛指一切影視作品)
電影的消費,已成為現代人們的日常開支。演電影的人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電影所表達的意境、精神、風格則淪為吸引大眾眼球的標簽。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資本導向和流量導入時代。願意靜心坐下了解電影風格的人,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在電影中,導演將智慧轉化為影像,身為觀眾的我們看著電影屏幕就可以驚嘆於導演超凡的想像力和十足的天賦。
電影正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從經典的《肖生克的救贖》到近來熱播的《七月與安生》,無一不是在展示我們共有的卑鄙和溫暖。那麼,在眾多電影當中,電影人又是怎麼定義一部又一部的電影呢?
電影風格最基本分為三類:現實主義、形式主義、古典主義。相應的對應三種電影:紀錄片、先鋒派影片、劇情片。
早在19世紀末,電影風格的兩端就被標記為: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而處於兩端之中的便是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用這兩個名詞來表述某一部極度傾向這兩種風格之一的電影,可是我們現如今大多所見的電影基本都是二者的混合體,即古典主義。也就是說,很少有電影是絕對的現實主義或者形式主義。
在古典主義里,「現實」和「形式」並不是那麼明晰,很多時候他們的內容都差不多的,只是看的角度不同,所強調的程度也有所差異。
《舌尖上的中國》算是我們熟知的紀錄片之一,它的表現形式打眼一看是記錄中國這個龐大國家不同地方的美食,藉由美食來表達不同的鄉土人情。基礎是食物,精神是文化。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他極大程度的還原了食材的採摘、烹調,以及運用大量的生活細節和不同視角來表達生活本身的豐富。簡而言之,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都傳達了一種:世界的真實客觀。
在了解「現實主義」之時,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現實」。現實是所有電影的原始素材,導演在現實世界尋找所有與電影相關的材料,進而將這些材料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來,導演不同方式的表達才是決定電影風格的關鍵點。
對於現實素材盡可能真實還原,是現實主義的特點。而對於現實素材的扭曲或者某種有意的風格化,使大家明白眼前的現實脫離原本的客觀,進而表達出一種獨特的意義。
《刺客聶隱娘》便是採用了現實主義的記錄,不做任何評價。其最高標准便是簡單、自然、直接,最好的現實主義藝術擅長一切竟在不言中。導演帶你看故事,你怎麼看全憑個人的見識,這恐怕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不論獲獎還是評價都是雙贏,可是在商業市場上票房慘淡的原因。
形式主義的電影表現形式就千奇百怪了,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導演就有一種形式主義的表現形式,就好像一個人一種性格,看到這部電影就能看出是哪位導演所出。
《柯賽特的肖像》是個人認為十分形式主義風格的電影。劇情其實很簡單,一個問句就可以概括:你愛上的是蘿莉還是蘿莉的畫像?但是其大量採用意識流的表現形式,時常場景切換,把人物關系弄得看起來錯中復雜。B站上有片源,建議一周目關彈幕,不然會被嚴重劇透和拉低智商。
形式主義者,通常也稱為表現形式者。形式主義者認為題材和自我表現形式一樣重要,其題材內在的精神、心理變化都可以經過扭曲外在的客觀物體來實現表達。簡單舉例來說,主人公遭遇人生變故,多多少少電影會來一場突降大暴雨或者天氣不好,來表達人物內心的奔潰;恐怖電影的場所選擇也常常是月黑風高之時的安靜祥和。這些都是標准版電影套路。
絕大多數現實主義者認為:客觀的表現,題材本身是做主要的。這也是絕大多數寫實電影偏向於紀錄片,就好像《小鞋子》一樣,觀眾可以融入主人公的生活,觸摸到他們的內心。
而形式主義電影強調技巧和表現形式,其極端就是先鋒派影片。這些電影通常抽象,且往往十分意識流,用大量抽象的物體來表現導演所賦予的的含義,比如說西方電影中宗教的出現,大量的暗指宗教的變形圖案。
很多電影都包含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就好像陰陽魚一樣,做到某一種極致就會反過來。這樣的電影最常見,也最豐富立體,我們稱它為「古典主義」。
《攻殼機動隊》便是在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兩個極端上遊走的經典佳作,即古典主義。沒有看過的自己去補番。電影題材源自於AI(人工智慧)的大力發展,人類和機器結合的狂想。其取材是基於現實,但是故事的發展運用了很多形式主義的風格。
形式和內容相輔相成,這邊是古典主義成為電影主流風格的最大原因。題材既有深度,表現形式又可以讓大部分人接受,甚至可以啟發觀影人不同的認知。
我們如果能了解電影的基本風格,就可以用不同的語言編碼來解讀一部電影的內容、形式,最後你會察覺,電影其實和其他藝術是一樣的。
❷ 一部影片到底是畫質重要還是內容重要,你怎麼看
一部影片中我覺得是內容更加的重要,畫質重不重要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有內容,如果說沒有內容,你畫質再好也沒有人去看這部影片,但是如果內容足夠的好,畫質就算足夠的爛,也會有人想要去看這部影片呢。
❸ 在你看來,一部好的電影最重要的是特效還是內涵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是內涵更加重要,特效並不重要,特效只是一部電影的加分項,電影的存在本身就是內容來講故事,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需要特效,也並不是電影有了特效之後就更加好看,一部電影能讓大家記住或者有共鳴,往往都是這部電影很有內涵,有傳遞出價值,這樣的電影才是值得去回味,值得去反復欣賞的。
一部好電影到底是內涵重要還是特效重要
歸根結底,其實一部電影內涵要比特效重要,因為大家看電影看的是故事內容,看的是內涵部分,看的是富有深度的點,而不是看強大的特效,但是,一切得一句電影的特質來斷定到底是特效重要還是內涵重要,如果這部電影本身性質就是特效大片,那麼肯定特效要大於內涵,畢竟要靠特效來支撐這部電影,如果這部電影本身性質就是內涵,就是講故事,那麼肯定是內涵要比特效重要。
❹ 電影中風格和內容誰比較重要為什麼!!!速度!!
個人感覺內容更重要,打個比方,天津的狗不理和上海的蟹黃包,是因為裡面的餡兒不一樣,才會用不一樣的麵皮和外觀。內容決定風格
❺ 什麼是電影的風格,電影都有哪些不同的風格類型
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各國的電影有不同,不同的導演拍成的電影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而這就是因為電影風格不同帶來的不同的感覺。
所謂的電影風格,其實就是電影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電影風格是通過電影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相對較穩定、較深刻,能夠本質地反映時代、民族和藝術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特徵、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和外部印記。
而今,我們不斷地湧出更加標新立異的導演,顯示出影片的多樣性,各種導演紛紛登上銀屏的舞台,整個電影行業呈現出更加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每一部影片,都是將其主題內容與風格類型相統一,相輔相成,讓影片的效果更加突出。
❻ 你認為電影風格真的很重要嗎
我認為很重要,風格一旦形成,會培養一批自己的忠實觀眾,盜夢空間的導演諾蘭擅長,顛覆傳統,思維大開!無恥混蛋的導演昆汀,擅長暴力美學!
❼ 看電影時你認為究竟是電影的內容重要,還是演員重要
內容很重要,但是演員也很重要,畢竟好的內容需要好的演員演繹
❽ 對於電影風格,導演和編劇誰的影響更大
對於電影風格,導演的影響更大。
在中國現行電影環境下,電影是導演的藝術。編劇只是輔助導演完成電影的工作人員。 任何國家的好導演,都會重視編劇的作用。但在國內環境下,編劇對最終電影的形態並不起到決定性作用。在美國,好萊塢製片體系中製片人對一部電影的作用最大。導演和編劇都是實現製片人意圖的工作人員。獨立製片中仍然是導演作用更大,不過這種獨立製片電影一般導演都會兼任製片人和編劇。
不同編劇擅長的東西不一樣,有人擅長對白,有人擅長喜劇、結構、氣氛,有好的意念不善於執行,也有人會補救爛劇本。因此銀幕上掛名的編劇不見得正確,尤其有些導演,如希區柯克、科波拉、劉別謙,對劇本最後定稿往往有諸多貢獻,卻很少掛名。
❾ 一部影片到底是畫質重要還是內容重要,你怎麼看
有些人看電影看的是畫質和特效技術,有些人看的是內容,角度不一樣,觀點也就不一樣。特效技術和畫面也是評判電影的一個標准,但不是最重要的標准,電影最終還是要表達其中的內容內涵。應該是劇情吧,十幾年前的好作品現在還在被人稱道,那時候的畫質大家都懂的,如果畫質翻新一下應該還能撈一票。而且對今天而言最好的畫質,若干年後也不一定算好的了吧。能夠讓一個看過的人若干年後還能回憶起這部作品的內容,應該就是一部好動畫了。
❿ 影片的風格有哪些
1、寫實主義電影
寫實主義電影是一種特定的審美風格,它力求嚴格地、真實地、客觀地、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現實世界。
其基本特徵是反叛傳統的歷史題材、神話與宗教主題以及所謂的英雄史詩,而將注意點放在現實的、非理想化的普通生活上,與表現傳統意義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對立。其中,講故事的手法很重要,它勝在讓人感同身受。
2、古典主義電影
古典主義電影是指以古典時代為背景或具有與那個時代相似風格畫面的電影。古典主義電影代表作有《慾望之翼》、07年法國最新賣座喜劇大片《莫里哀情史》、《天才莫扎特》、《吝嗇鬼》等。
3、形式主義電影
在電影研究中,形式主義是電影拍制的一種習慣,通常在片中會用上大量明顯的電影語言,例如剪片、拍攝鏡頭,攝影機的移動,道具及場景設計等,在片中加入大量人造元素,著重於人工的電影體驗。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