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評價基準有哪些
① 衡量電影好壞的標准有哪些
首先看內核,也就是故事如何,這個題材能否在第一時間吸引你的注意力?故事本身是否深入挖掘了這個題材的內涵?主人公是否讓你移情於他?故事的反面壓力是否夠強烈,以至於將主人公的人生推向了正面或負面的極致?等等這些問題就是故事的內核。
然後看攝影,色調如何?視覺引導如何?同樣是特效片,《蜘蛛人》的視覺引導就比《變形金剛》強得多,前者讓你手心出汗而後者讓人感到頭暈。還有清晰度如何?縱深感如何?
再看導演,分鏡如何?會不會感覺畫面銜接不流暢?節奏感怎麼樣?等等
再看演員,表演是否虛假(國產片通病),是否得體,演員長相和人物是否符合。
最後看美工,道具、服裝,環境,設計的是否真實可信。
這一切的基礎是故事,故事好了剩下幾個才能讓它成為好電影,故事不好,剩下那幾項再強也沒用。
就是這樣,對電影的問題可以寫簡訊問我,我會盡量解答。
② 對於一部電影好壞的評價標准
還記得大衛·波德維爾在《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一書提出,應該把一部電影看作是一個整體,盡可能把形式納入考量的范圍,他提出了三個標准,分別是:coherence,complexity,originality。中文大致可以翻譯為:一致性,復雜性和原創性。
當然,這個說得非常學術也不易懂,從專業人士的角度出發,這種表述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內涵和標准。
我們都希望能夠通過影片,了解到這個世界更多的方面,能夠從影片中看到更多的人生常態。也希望一部影片帶給我們的,絕非是淺顯通俗的內容,比如笑完之後是否有感觸,看完之後是否帶來思考。如果一部影片,內容膚淺,笑完為止,那就算不得一部好片。
③ 一部電影的好壞,除了票房的的肯定,還需要哪些方面的肯定
在五一期間也是上映了多部的電影,相信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有過看電影的經歷,那麼大家在挑選電影的時候也會根據電影的品質來進行觀看。那麼我們在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同時,又有著怎樣的標准,就已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為一些好的電影往往有著不好的票房,又或者是在網路上沒有很高的評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的情節就不值得大家觀看,所以在未來大家在挑選電影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有多種標准來選擇電影,並且在評價電影的過程當中也應該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最終來定義這部電影的好壞。
大家在以後觀看電影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因為電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有些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肯定就是注意到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來進行思考,所以我們在看電影以後要對觀看的情節和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一定的反省,這樣才能夠起到一個好的作用。
④ 怎樣評判一部電影的好壞評判標準是什麼呢
電影本質上是一種娛樂商品,是一種文化屬性。 電影的觀眾是有血有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所以好壞要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一部好電影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 ,這個吸引力會促使人們從頭到尾觀看電影,所以一部有吸引人故事的好電影尤為重要。
你還是得自己看電影。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度娘會為你解答。 您可以查看個人資料和評論,看看它是否是您喜歡的曲調。
⑤ 怎麼評價一部電影是不是好電影
電影本質上是一種娛樂商品,但它又有文化屬性。電影的受眾是有血有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知識、閱歷甚至是性格,所以電影是不太容易客觀評價的,這是因為每個人對待一部電影的評價基礎不一樣。而且電影也有不同的題材和偏好,同一部電影作品你或許視若珍寶,但換做他人可能棄之如敝履
其實,什麼是好電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但終其始終,能夠讓人銘記的電影,不說有垂頭頓足之處,總有回味無窮引人深思的反饋。
⑥ 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1、先看劇本或者劇情梗概,了解電影拍攝幕後的故事,欣賞電影時能夠更深入了解人物及劇情。
2、把握每個人物每個細節的描寫,讓自己領悟到了什麼,評價一個電影主要是四個方面。
3、思想評論包括評主題,力求獨到見解,評現實意義,更側重於現實作用;人物評論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
4、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包括藝術樣式評論,藝術風格評論;電影特性評論,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等方面的評論。
⑦ 評價好電影的標準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准,在我看來把一部電影、電視劇視為不可替代的經典。劇情精彩,就算演員演技一般也會成為心中的經典。比如《美麗人生》女主演技真不怎麼樣。演員顏值高到讓我忽視劇情,心甘情願地看盛世美顏。比如《夜訪吸血鬼》《羅馬假日》前面兩種情況兼備,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了。比如《霸王別姬》《亂世佳人》不過如果一部作品打動人心,演員演技一般功不可沒,所以無論是哪種情況,人物的塑造都是極為成功的。另外,也有演技本身就是一大亮點的,這種作品也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比如《看不見的客人》《大明王朝1566》,當然劇情也精彩。
⑧ 你是如何衡量一個影視作品的好壞的
看一個影視作品的好壞,主要是看影視作品的情節,看其劇本製作和演員的專業程度。相信大家都看過許許多多的影視作品,在我們看過的眾多影視作品當中,不由自主的會為我們看過的那些作品評一個好壞。有我們很欣賞的作品,也有讓我們忍不住去吐槽的作品。
第三個衡量標準是看演員的專業程度。一個好的影視作品和影視演員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演員十分專業,演技精湛,自然會令觀眾叫好。以《甄嬛傳》為例,盡管《甄嬛傳》的拍攝時間已經過去長達七年之久,但是人們對甄嬛這個人物形象仍然是難以忘懷,不得不說《甄嬛傳》是一部好作品。
我們既然選擇看影視作品,就表示我們可以接受其中的大部分情節。只要是用心製作的,自然會得到觀眾的稱贊和欣賞,如果這部影視作品給觀眾一種只是為了掙流量之感,觀眾也自然不會買賬。
⑨ 談談如何評價電影的優劣,有哪些標准,用什麼方法和理論依據
這難說了,一個人一套標准,不過基本上可歸為兩類。
1、形式主義派。將電影視為工業產物的商業片價值觀,重視故事的作用,一切以觀眾為中心,說白了就是觀眾說好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觀眾不喜歡的電影就不是好電影。好萊塢電影人大部分屬於這類價值觀,將電影視為商業而非藝術,商業嘛,觀眾喜歡,票房高,賺錢多,那就一定是好電影,也可稱之為造型主義派。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觀眾的評價和票房為標准。理論依據的話,電影歸根結底是一門大眾藝術,電影作品創作的最終目的是訴諸於觀眾,給觀眾欣賞,因而觀眾是一切標准,觀眾即上帝。
2、現實主義派。將電影視為藝術的藝術電影價值觀,重視影視創作的實驗性和影像價值的探索性,一切以影像表達為中心。歐洲電影人多數屬於這類,電影作為藝術是其根本觀點,也就是電影的本質是藝術。標准就是電影作品是否具備藝術價值,但這里藝術價值的概念絕不是主題,而是影像表達,也就是導演的鏡頭設計、場面調度、聲音設計等電影元素是否尊重現實。方法就是電影批評那一套,三言兩語說不完。依據就是巴贊的現實主義理論,木乃伊情結等等。
要我談如何評價的話,要把以上兩者結合。因為電影不能孤立來看,它是藝術與商業的結合體。藝術是電影的本質,是藝術性將電影獨立出來的,電影首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商業。但電影不能沒有商業,否則電影就失去了其作為大眾藝術的魅力,因為電影的最終結果是訴諸觀眾,一部再優秀的電影,倘若沒人看,那麼它的價值再高,失去了傳播的觀眾群和作用對象,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一部再受歡迎的電影,倘若不具備任何價值,終究會在歷史中迅速被人遺忘,重要的是倘若這類電影越來越多,電影終究會慢慢走向滅亡,因為停止了影像表達探索的腳步,終究會被其他藝術替代,就像曾經電影替代戲劇一樣,事實上歷史上就是因為如此,電視一度曾把電影推下歷史主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