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如何治癒自己電影
A. 推薦幾部治癒系電影
《給朱麗葉的信》很棒的電影,講一個女孩和未婚夫去義大利度假,結果未婚夫忙於工作,她獨自去景點時,發現在朱麗葉的故居很多人都寫了信給朱麗葉,很治癒的哦,尤其是看到最後的時候。
《天生一對》這個電影挺老得,一對夫妻在遊艇上初見然後相愛結婚,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但後來離婚了,雙胞胎分開撫養,兩個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有個姐妹,然後在一次的各國孩子都參加的夏令營中兩人相遇了,她們一開始很敵對彼此,結果竟發現對方是自己的姐妹,接下來的故事就不講了~~結局說出了就不好了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個超級感人的,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我看了3次哭了3次,一邊哭一邊笑啊
《夏日大作戰》這個是動畫的電影,雖然是動畫,但是很好看,因為拍真人沒這個效果,故事是架空的,就是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智能網路,網路聯繫到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後就是一個男孩很擅長與數學,被學姐拜託假扮男友去參加學姐的太婆婆80(還是90來著)歲壽辰,哎,故事很長啊,不是純粹的愛情,講述了個人的堅持和願望,家庭的重要性、凝聚力,以及不到最後決不放棄的這種,看著很感人,尤其是女主在最後快輸了的時候那一幕,不認識的人都趕來支援的時候,很感人~~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這個不解釋,看題目就知道了,不過最後的結局是很出乎意料的哦~~
《少年魔法師》唔,這個是外國的,主要以孩子為主的,不錯的說
《小鳩》,呃,這個是動漫的,24集,不算長,介紹是因為看下去會很感動,尤其是最後幾集的時候,女主一開始剛到人間的時候有點傻傻的什麼也不會,只有一顆很溫柔的心和美麗的歌聲,男主是從小被拋棄的冷酷男子,一開始男主很討厭這個女孩,覺得她老是把事情弄糟,但是男主其實很心軟,雖然表面很冷,但總是會默默地去做很多,女主留在這個世界只有一年的時間,要去治癒那些受傷的心靈,完成任務才能轉世投胎去自己曾經愛的人身邊,唉,不多講了,反正看著看著就會忍不住微笑的那種~~
希望你看了也會開心哦~~
B. 豆瓣8.9分《心靈捕手》:一部可能治癒你一生的電影
願你終其一生,取悅自己。
在1999年後半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詞彙——治癒系,指可以讓人感到平靜,治癒,舒暢的一種感受。後來衍生到了電影當中,於是自然誕生了治癒系電影,《心靈捕手》正是這樣的一部典型治癒系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天才清潔工的故事。威爾有著過人的聰明才智,但卻是個叛逆少年,整天只知道喝酒、抽煙、打架。一次偶然的機會,麻省理工教授郎博發現了威爾的天賦,開始嘗試『救贖』威爾,故事就此展開。
這是一部關於天才的迷茫與自我救贖的電影,也是一部能讓我在影片結束後,按下【暫停】鍵,花費十分鍾認真地想想『我的人生到底要什麼』的電影。
關於這部電影,我打算用威爾的四條人物關系,來嘗試解釋天才威爾尋找自我的全過程。
你又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嗎?
一、 威爾與女友史凱蘭的感情線—— 象徵著 自卑
一直認為,自卑這種情緒通常會在愛情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如張愛玲這般高傲的女子,在遇到胡蘭成都會這么描述道: 見了他,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影片中的天才威爾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但他幼時父母雙亡,多次被寄養在了不同的家庭,又常年遭到養父的家暴,導致威爾一直生活在自卑的陰影當中。
在遇到女主史凱蘭時,自卑的威爾根本不敢搭訕,只躲在一旁的角落默默觀察。後來為了維護好友,才選擇挺身而出,利用他驚人的學識教訓了哈佛大學生。
這一次的解圍,也讓女主史凱蘭對威爾有了好感,留了電話後想要和威爾確定戀愛關系。這時的威爾反而不敢進行下去。
他對心理醫生尚恩說道:現在的她太完美了,我不想破壞她。
經過心理醫生的開導,威爾鼓足勇氣和史凱蘭確定了戀愛關系。但此時的威爾依舊沒放下自卑,在介紹自己的童年時,威爾為了掩飾自己是孤兒的身份,信口胡謅道,自己有12個兄弟。
後來女友史凱蘭想要去斯坦福大學繼續深造,並希望威爾和她一起去,威爾果斷地拒絕了。
威爾的不肯,更多是因為他不敢,他怕往後史凱蘭發現最真實的自己,那個從小遭到養父家暴的不完美的自己。也怕史凱蘭最後會和他的親生父母一樣拋棄他。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威爾選擇搶先離開。
對待愛情,我們總有那麼不自信的一刻,也許是埋怨自己家境貧窮,長得不夠漂亮,或是自己碌碌無為,無法給對方最好的未來。
其實這大多都是你自己想的太多。
好的愛情應該正如尚恩對威爾的開導:
愛情就是相互合適包容,你包容我,我理解你。愛你的優點,也同樣愛你的缺點。
二、威爾與死黨之間的關系——渴望被愛
整部影片講了很多東西,比如愛情、師生情和友情,其中最令人感動的自然是他的死黨查克對他說的那一番話:
「如果你20年後還住在這里,還在建築工地工作,我會殺了你。
每天我們一起玩一起鬧的時光很棒,但對我來說,去你家接你的那十秒鍾才是最棒的時光,我每次都希望你可以悄無聲息地離開這里,去那些可以展現你天賦的地方。」
其實死黨查克早就察覺到,是他們這群死黨,拖住了威爾去更好地方的腳步。
心理學中,態度特徵是體現一個人性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指我們如何處理社會各方面關系的一種態度。
威爾的童年過得很慘,屢遭拋棄,最後還被養父虐待。 這種經歷使得威爾非常渴望被關愛。這群死黨正好可以填補威爾這部分的情感缺失。
他們每天一起喝酒,一起打架,一起從事最底端的體力勞動。因此當威爾發現自己有過人的天賦時,第一時間選擇了隱藏自己的天賦,他深深眷戀著和朋友們過普通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的改變。
威爾的問題在於他對自己的慾望和需求沒有自己的想法,他此時只不過是一個空洞的人罷了, 逃避和自我欺騙終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影片的最後,解開了心結的威爾駕駛著死黨送他的二手汽車,奔向加州去尋找那個他最愛的女孩。
這時的他,才是真正的威爾。
三、威爾與數學教授郎博的交鋒——真正的自我
影片的一切要從威爾把麻省教授花了兩年時間才解答出來的難題輕松解開開始,教授無意之間發現了威爾這塊璞玉,於是保釋了因為打架而進監獄的威爾,並且找了很多心理醫生來『解救』自我封閉的威爾。
我認為在整部影片當中,威爾與數學教授郎博的關系才最為純粹:教授想利用威爾做學術,而威爾要利用教授逃脫法律的監禁,兩人各取所需。
因此只有在數學教授郎博面前,威爾才不會掩飾真正的自我。
教授介紹了很多高級,坐辦公室的工作給威爾。而威爾始終認為自己不屬於這里,自己只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
這里看似威爾是對的,因為他在追求自我。但實則不然。
因為從始至終,威爾沒有認識到『真正的自我』。他選擇每天花天酒地,從事低端的體力勞動,不是因為他喜歡這種生活,而僅僅是因為他不想和朋友分開而已。
在心理學中,人的自我認識分為四個階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無知);
知道自己不知道(自知);
知道自己知道(覺察);
不知道自己知道(習慣)。
而此時的威爾正處於第一個階段,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生活,處在一個最迷茫、最無知的時候。
威爾真的如自己說的那般不喜歡做學術嗎?
也不對,因為在第一次看到數學教授寫在走廊上的難題時,威爾就被深深吸引了。當天早早地和朋友告別回家,在洗漱間的鏡子上奮筆演算起題目。
只有當威爾真正解開了心結,拋棄朋友和郎博教授介紹的工作去追尋女朋友的腳步時,這個選擇才是威爾所做的正確抉擇。
也只有這時,他才算找到真正的自我。
四、威爾與心理醫生尚恩——代表著救贖
《心靈捕手》是一部經典治癒片,更是一部純粹的心理學題材影片,整部影片都在講解心理醫生尚恩是如何解開主人公威爾的心結,而威爾的感情線和友情線,只是穿插在其中的點綴。
作為天才病人,不想被治療的威爾已經嚇跑了多位心理醫生。他像是一個蜷縮著身體的刺蝟,用尖刺保護著脆弱的自己。
同之前的心理醫生一樣,尚恩與威爾的第一次見面就輕而易舉地被威爾惹惱。而不一樣的是,被惹惱後的尚恩出於一個醫生的良知,並沒有選擇放棄威爾。
也正是這時候尚恩才發現威爾遠不像他表現出的那樣壞,威爾更像是一個被嚇壞了的小孩子。
心理學家塔爾瑪德說 過 : 「 我們並不是客觀的看待 所有 事物,而是總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事物。 」
這意味著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很容易會把身邊的一切事物歸咎於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
團隊出錯了,是自己的原因;感情破裂了,認為是自己不夠富有或不夠帥氣;甚至父母偏心,都歸咎於自己做得不夠好。
當這些事情的發展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這些人就會受不了,感到難以接受、難以適應並陷入情緒困擾。
「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
當心理醫生發現了威爾的症結後,一遍又一遍地對威爾重復著這句話。你親生父母出了意外,與你沒有任何關系,你的養父施暴與你,也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
在尚恩一遍又一遍的誘導下,威爾終於從冷靜到啜泣,突破了自我束縛,趴在尚恩醫生的肩膀上痛哭起來。
威爾也終於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了自己的自卑。
天才威爾的煩惱,我們普通人依舊存在。像威爾一樣自卑,像威爾一樣迷茫、找不到自我。
但我們要記住:過往不會制約今後,經歷也不會限制未來。
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的人,有些是好人,有些是壞人。有些人會讓你害怕逃避,有些人會讓你不舍離去。
但遇到這么多人,遇到這么多的事。
我們 終其一生要學會的一件事,那就是對自己好,因為你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
終其一生,取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