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電影在100年之後播出
① 設想100年後看今天的美劇,會是什麼感覺
100年後的話發展肯定會比現在的發達,那些電影技術也肯定會更加的先進,再看現在的美劇的話,肯定會覺得現在的拍攝,不管是背景還是技術等會感覺很low。
尤其是現在呀,你們美劇中有很多關於那種世界末日呀,或者是喪屍的片子,可能100年後我們就可以真正的看到這些,而不需要像我們想像的這樣在電視上才能看到。
並且在那時候已經把這些認為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情,很習以為常了,你再來看一下現在拍的,肯定是覺得特別的假,不符合真正的情理。
尤其是現在的美劇大部分都是有那種英雄主義在裡面,不管是以前的超人或者蝙蝠俠這之類的,還是現在的那些特工什麼樣的電影,他都是有這樣的元素。
而可能在100年後,因為美國的發展他們的電影理念也會有近一步的改變。也許他們之後會認為現在說著主導他們電影行業的那些英雄理念,是一個非常幼稚的行為,就像小孩子過玩過家家一樣總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英雄,在現在他們的電影裡面並沒有太多的貼合與實際的電影。
② 100年慶典上印了哪些電影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慶典上映電影有:
2021年6月展映片單:
《怒潮》、《雞毛信》、《永不消逝的電波》、《野火春風斗古城》、《智取威虎山》、《兵臨城下》、《停戰以後》、《冰山上的來客》、《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等經典影片。
2021年7月展映片單:
《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秋之白華》等。
2021年8月展映片單:
《建軍大業》、《平原游擊隊》、《戰上海》、《洪湖赤衛隊》等。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動」6月展映片單公布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動」8月展映片單公布
③ 急需電影《定軍山》影評!請高手幫忙!
100多前,《定軍山》揭開了中國電影的序幕,從此之後電影風風雨雨經歷了100年,今天的這部《定軍山》以敘述方式演繹了當初那部《定軍山》的拍攝的艱辛過程,除了他的紀念意義,更多的是中國電影精神的一種回歸,是對中國電影的一種詮釋,為中國的電影百年寫下來厚重的一筆,也不失為中國電影百年最佳的禮物。
電影源於西方,起初沒有聲音,即所謂的影戲,就是這個影戲也一直由洋人掌控中,國人能夠看到的也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片子,作為一種西方先進技術,他被一部分有識的國人所接受,有的人也開始有了洋為中用的想法,這部影片也正是描述的這樣一個關鍵性的人物仁景泰在如何艱難的情況下實在中國電影零的突破。片子的情節發展一波三折,希望與絕望交替互換,愛情與親情交織,不僅記錄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產生過程,同時也藉此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使得這部片子生動又不失情趣。
片子的背景是滿清皇朝,弊端種種,也是使得新事物難以迅速被接受的重要原因。現在社會,家家戶戶有電視,電影院遍布鄉鎮,電影幾乎是最為普及的娛樂,而在100年前情況便完全不同,大眾所熟悉的只有戲曲,各派各系的唱腔套路各有特色,當然戲曲也是宮廷中最常見的娛樂,影戲只在一小部分地方上映,但是很多人都不接受這類新事務,尤其是弊端重重的深宮,就更不了解影戲,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閉關自守的,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就給電影的普及帶來了希望。在當初,得到皇宮的認可就等於得到了成功,因而對於影戲入宮面聖是電影在中國發展的最佳途徑和機遇,然而,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小失誤差點斷送了這位改寫歷史的偉人的性命。中國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中萌芽和發展,回想一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看了這么多電影,還真不知道原來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就已經聲影同步了,原來的概念中電影只是西方的咚咚,而且一開始就是無聲電影,後來也是西方人發明了有聲電影,但是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想我不得不說,中國電影從一開始就已經是有聲電影了!說是有聲電影,當初的想法是聲影同步播放,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燒制碟片,拍攝影戲,同步播放,達到聲影俱佳的效果,然而,畢竟技術還是不過關,那時候的播放機播出來的聲音又怎麼能在上百人的地方起到作用,如果說是現在,這個只是一個小事情,拿個麥克風擴音器之類的絕對搞定,但是當時沒有這樣的技術,這個不得不說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挑戰,面對這個困境,仁景泰用自己的聲音彌補了這個缺陷,打動了譚老爺,也打動了周圍的群眾,使得這第一部電影一公映就獲得了成功,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產生了,這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雖然這些都是利用西方技術來實現的,但是已經加入了我們自己的元素,已經被我們的文化所融合了。再看看當今電影界,依舊是西方技術領先於國內的技術,特技之流始終是國內眾導演所不及的,很多電影中也開始用這些技術,但是很可惜,我們看到的很多是生搬硬套,完整一個拿來主義,這顯然是使不得的(魯迅先生曾經對拿來主意做過嚴厲抨擊,這里不再多說),學習先進技術是好事情,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但是如何去學習利用,把別人的變成我們自己的就需要現在的電影人多花點心思了,我們要看的不是中國人飾演的星球大戰、黑客帝國,而是要看有自己元素和意義的國人電影,是取其精華的上乘之作。
中國電影的製作面對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以至於多次處於絕望的邊緣,然而,正是由於「電影人」的執著,由於對中國電影的追求和負責,才使得當年那部《定軍山》得以出世。為了電影,仁景泰甚至傾家盪產,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電影的夢想,雖然條件艱苦,國人技術落後,但是他懂得去利用西方先進技術,懂得變通,懂得再創造,將聲音運用到影戲中,實現了第一次配音,這是真正的洋為中用阿,反觀現在電影界,要資金有資金,要技術有技術(雖然比起一些國家要差,但是絕對不是最差),但是為什麼拍出來很多電影都那麼平淡無奇呢?我想這個和「電影人」的態度很有關系,不是對電影的熱愛,不去認真的去做一部片子,這樣拍出來的片子怎麼會有感情,這樣拍出來的純商業的片子怎麼能夠讓人有所共鳴?這樣的片子又怎麼對得起中國電影呢?
片子中的那部《定軍山》拍出來的目的是給大眾看,是以讓大眾接受為目的,那麼再看看現在的電影,玩高深,玩藝術,動不動就搞得玄乎玄乎的,不讓觀眾看不明白還不罷休,這個究竟是拍電影還是玩電影呢?這樣子出來的片子脫離了大眾,這不是與中國電影的本意想沖突了么,中國的電影開端不就是立足大眾,讓大家接受的么?大眾才是電影成功與否的最有資格的評委阿!現在,這部《定軍山》的拍攝不也正是要告訴浮誇的中國電影界這個道理嘛,現在誰都可以拍電影,拿個DV就可以弄個片子出來,然而,真正的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的基礎是什麼呢?電影的目的是什麼呢?我想很多拍電影的已經不顧及這些了,因為電影已經市場化,商業利益掩蓋了前面的一切,然而,這不是中國電影所需要的,中國電影需要回歸,需要重新定位,就以這部《定軍山》為號角,讓電影思想來個大回歸。
④ 一部日本戰士穿越到100年後的中國看拍抗日神劇的電影
愛上黑道女友
7.8分
主演:何育駿顏美汐
導演:許江華
類型:愛情喜劇動作犯罪
時長:62分鍾
年代:2016
地區:內地
簡介
⑤ 《1921》全國公映,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10年前以《建黨偉業》等奠定主旋律商業片引領者地位的黃建新,10年後再攜全新視角《1921》慶祝建黨百年,用其擅長的新角度細描手法給觀眾帶來震撼和淚水。電影《1921》7月1日正式公映,成為年輕人紀念七一重訪歷史的觀影首選。
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雖然黃軒扮演的李達是主角,但眾多角色各有出彩之處,本片帶給觀眾的事實上是群像。如此安排,容易造成整部作品在敘事上的散亂和思想上的混亂。好在,本片的一大特色是形散神不散,通過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將各個段落集中在大主題下,達到抒情和敘事相輔相成的藝術效果。比如,本片多次出現角色奔跑的場景。青年毛澤東在目睹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區別待遇之後,回憶起自己年少時立志擺脫封建家長制的往事,於是開始全力在上海的街道上奔跑。
奔跑既是青春洋溢的表現,也是毛澤東等青年想要沖破束縛、改造社會的理想的象徵。從李達和王會悟的窗口往外望,總能看到一位可愛的小女孩。當鏡頭從百年前的上海轉到百年後的現在,在參觀一大會址的眾多學生中,我們又看到了她微笑的臉龐。她所隱喻的,當然是革命理想能夠穿越百年歲月的力量。
⑥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⑦ 一百年後的電影,你覺得劇情會是怎樣的
我認為100年後的電影科技會達到非常發達,劇情會是非常豐富多彩,當時的人們應該非常非常的潮流,100年後資源和環境我覺得會比現在還要差,所以劇情好多是關於保護環境,呼籲人們珍惜資源,使自己珍惜身邊的環境,地球是一個大家,我們要一起維護它。
⑧ 記錄中國一百年來的電影!!
大型多媒體電影音樂劇-電影之歌
影頻道先鋒創舉 跨界精英心血打造
感受眾星魅力 領略中國電影百年輝煌
策劃、籌備長達2年之久
前後對劇本進行7次修改
18首全新創作歌曲作品
150分鍾的音樂
16段舞蹈
32幕機槭置換場景
60多位演員參加演出
90分鍾專門拍攝製作的電影影片
600套服裝
全劇總長度170分鍾
亞洲迄今為止非常大的舞台音樂劇
張靚穎搭上《電影之歌》末班車,參加12月9日首場演出。在劇中飾演房祖名的表妹,並獨唱《你為夢而生》。
以中國電影誕生百年為契機,隆重推出多媒體電影音樂劇《電影之歌》,借音樂劇這種對中國觀眾來說新穎、莊重的藝術形式,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和震撼、唯美的視聽手段,折射與反映中國電影所走過的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獻給偉大的中國電影。
《電影之歌》講述了幾位年輕人為了心中的電影夢想執著奮斗的故事,同時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百年歷史。跨界精英心血打造,影壇巨星和歌壇宿將傾力加盟,是這部音樂劇創作的亮點之一。音樂劇《電影之歌》邀請了兩岸三地的著名電影藝術大師參與創作,編劇羅啟銳和導演張婉婷是電影界著名的文藝片編劇和導演,他們合作的《秋天的童話》等電影作品享譽海內外;音樂總監、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堪稱流行音樂界頂尖人物;舞美總監、旅美華裔藝術家葉錦添則是奧斯卡電影獎美術設計獎獲得者,而舞蹈總監曹誠淵更是中國現代舞創作的大腕,應該說,音樂劇《電影之歌》的創作是強強聯手,力求打造高質量高水準的音樂劇巨作劇中貫穿老電影的經典歌曲,並通過多媒體手段表現老電影的片段。音樂劇將於今年12月9日至18日在保利劇院連演10天,之後還將在全國各地巡演。
回答者:波波的寶寶 - 魔法師 四級 3-15 20:01
--------------------------------------------------------------------------------
◎譯 名 定軍山
◎片 名 Dingjun Mountain
◎年 代 2006
◎國 家 中國
◎片 長 98 Min
◎導 演 安戰軍
◎主 演 楊立新(飾任景豐)
譚元壽(飾譚鑫培)
梁鏡珂(飾雅琦格格)
郝榮光(飾劉仲倫)
呂中(飾慈禧太後)
◎簡 介
公元1905年,此時的中國已經遭遇了八國聯軍以及各國列強的塗炭,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款仍在簽署。這塊土地和在這里休養生息的中國百姓,隱忍地接受著那些頤指氣使的洋人們和他們的帶來的一切。
洋人們已經把這塊土地當成自己的樂土而樂不思蜀。
慈禧仍在東暖閣內垂簾……
而國家已經是內擾外攘、民不聊生……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 l00 年前的中國。
北京,天橋,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先進技術帶來的新鮮玩意兒很快被民眾接受,雖然年景蕭索,但是,人們卻依舊得在苟活中苦中作樂。同樣一條街,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門可羅雀,原因只有一個,洋人的機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賣你新片子,任你幾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無人問津。
任景泰,曾經留洋日本學習照相技術的有識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師傅。自從買了台攝影機,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國人自己的西洋影戲!用時洋人之技藝,記錄自己國家之精粹。一個偶然的機會,任景泰參加聲震京城內外的京劇名角「譚叫天」譚鑫培的壽誕,便有了將譚鑫培之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實視自己的理想時,一系列事端先後發生了……
故事中,任景泰拍攝西洋影戲無怨無悔赤子一樣的情懷,盡現他拳拳愛國之心和正義之氣。
任景泰最心儀的徒弟劉仲倫最解師傅心意,攝影機無端被毀之後,他幾乎殫精竭慮地希望彌足過穴,然而事情並非都隨人願,仲倫找到撞毀攝影機的女子,卻發現她也是厄運在身。從怨懟到誤會冰釋,處子情懷的仲倫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情到濃處卻被大觀樓戲院的一場大火阻隔了女子的生死消息,仲倫痛苦難擋,了無生趣,生生地應承了自己是縱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對師徒驟然成了陌路人。仲倫入獄成招,被罰作苦役。就在仲倫已經斷了塵念的時候,王府特召回仲倫為即將去蒙古和親遠嫁的格格拍照。仲倫到了京城王府,在王府花園看到誤以為已絕塵寰的女子正是要遠嫁的雅琪格格。雅琪格格雖情深意重,但是國命難違,於是在遠嫁之時,召來仲倫一別,也為仲倫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玉牌。格格遠嫁,仲倫轉化悲痛,將玉牌當掉,換回攝影機帶給師傅,師傅也終於了解了仲倫的苦惰,師徒前嫌盡釋。攜手共同拍成了京劇《定軍山》「請纓」等幾個經典片段。
是年,某月,某日,京城的某開闊地,任景泰、劉仲倫拍攝的《定軍山》影戲為百姓免費放映。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聚攏至一處,觀看《定軍山》。情至酣處,出現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為譚鑫培影戲配唱的感人場面。在酣唱中,任景泰劉仲倫師徒二人終於釋然,淚落如雨……
至此,中國第一部電影產生了。
踞今整整 100 年。
回答者: petitchat - 高級經理 六級 3-18 12:55
--------------------------------------------------------------------------------
大型多媒體電影音樂劇-電影之歌
影頻道先鋒創舉 跨界精英心血打造
感受眾星魅力 領略中國電影百年輝煌
策劃、籌備長達2年之久
前後對劇本進行7次修改
18首全新創作歌曲作品
150分鍾的音樂
16段舞蹈
32幕機槭置換場景
60多位演員參加演出
90分鍾專門拍攝製作的電影影片
600套服裝
全劇總長度170分鍾
亞洲迄今為止非常大的舞台音樂劇
張靚穎搭上《電影之歌》末班車,參加12月9日首場演出。在劇中飾演房祖名的表妹,並獨唱《你為夢而生》。
以中國電影誕生百年為契機,隆重推出多媒體電影音樂劇《電影之歌》,借音樂劇這種對中國觀眾來說新穎、莊重的藝術形式,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和震撼、唯美的視聽手段,折射與反映中國電影所走過的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獻給偉大的中國電影。
《電影之歌》講述了幾位年輕人為了心中的電影夢想執著奮斗的故事,同時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百年歷史。跨界精英心血打造,影壇巨星和歌壇宿將傾力加盟,是這部音樂劇創作的亮點之一。音樂劇《電影之歌》邀請了兩岸三地的著名電影藝術大師參與創作,編劇羅啟銳和導演張婉婷是電影界著名的文藝片編劇和導演,他們合作的《秋天的童話》等電影作品享譽海內外;音樂總監、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堪稱流行音樂界頂尖人物;舞美總監、旅美華裔藝術家葉錦添則是奧斯卡電影獎美術設計獎獲得者,而舞蹈總監曹誠淵更是中國現代舞創作的大腕,應該說,音樂劇《電影之歌》的創作是強強聯手,力求打造高質量高水準的音樂劇巨作劇中貫穿老電影的經典歌曲,並通過多媒體手段表現老電影的片段。音樂劇將於今年12月9日至18日在保利劇院連演10天,之後還將在全國各地巡演。
回答者:波波的寶寶 - 魔法師 四級 3-15 20:01
--------------------------------------------------------------------------------
◎譯 名 定軍山
◎片 名 Dingjun Mountain
◎年 代 2006
◎國 家 中國
◎片 長 98 Min
◎導 演 安戰軍
◎主 演 楊立新(飾任景豐)
譚元壽(飾譚鑫培)
梁鏡珂(飾雅琦格格)
郝榮光(飾劉仲倫)
呂中(飾慈禧太後)
◎簡 介
公元1905年,此時的中國已經遭遇了八國聯軍以及各國列強的塗炭,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款仍在簽署。這塊土地和在這里休養生息的中國百姓,隱忍地接受著那些頤指氣使的洋人們和他們的帶來的一切。
洋人們已經把這塊土地當成自己的樂土而樂不思蜀。
慈禧仍在東暖閣內垂簾……
而國家已經是內擾外攘、民不聊生……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 l00 年前的中國。
北京,天橋,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先進技術帶來的新鮮玩意兒很快被民眾接受,雖然年景蕭索,但是,人們卻依舊得在苟活中苦中作樂。同樣一條街,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門可羅雀,原因只有一個,洋人的機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賣你新片子,任你幾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無人問津。
任景泰,曾經留洋日本學習照相技術的有識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師傅。自從買了台攝影機,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國人自己的西洋影戲!用時洋人之技藝,記錄自己國家之精粹。一個偶然的機會,任景泰參加聲震京城內外的京劇名角「譚叫天」譚鑫培的壽誕,便有了將譚鑫培之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實視自己的理想時,一系列事端先後發生了……
故事中,任景泰拍攝西洋影戲無怨無悔赤子一樣的情懷,盡現他拳拳愛國之心和正義之氣。
任景泰最心儀的徒弟劉仲倫最解師傅心意,攝影機無端被毀之後,他幾乎殫精竭慮地希望彌足過穴,然而事情並非都隨人願,仲倫找到撞毀攝影機的女子,卻發現她也是厄運在身。從怨懟到誤會冰釋,處子情懷的仲倫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情到濃處卻被大觀樓戲院的一場大火阻隔了女子的生死消息,仲倫痛苦難擋,了無生趣,生生地應承了自己是縱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對師徒驟然成了陌路人。仲倫入獄成招,被罰作苦役。就在仲倫已經斷了塵念的時候,王府特召回仲倫為即將去蒙古和親遠嫁的格格拍照。仲倫到了京城王府,在王府花園看到誤以為已絕塵寰的女子正是要遠嫁的雅琪格格。雅琪格格雖情深意重,但是國命難違,於是在遠嫁之時,召來仲倫一別,也為仲倫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玉牌。格格遠嫁,仲倫轉化悲痛,將玉牌當掉,換回攝影機帶給師傅,師傅也終於了解了仲倫的苦惰,師徒前嫌盡釋。攜手共同拍成了京劇《定軍山》「請纓」等幾個經典片段。
是年,某月,某日,京城的某開闊地,任景泰、劉仲倫拍攝的《定軍山》影戲為百姓免費放映。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聚攏至一處,觀看《定軍山》。情至酣處,出現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為譚鑫培影戲配唱的感人場面。在酣唱中,任景泰劉仲倫師徒二人終於釋然,淚落如雨……
至此,中國第一部電影產生了。
踞今整整 100 年。
⑨ 誰知道這么個電影,是紀念電影誕生100周年的,1995年的片子
我看過這么部電影,也是很多名導導演的,叫<十分鍾年華老去>
這是介紹. ..但是好象是02年的
下面是介紹..
信報威尼斯專電:(特派記者馮翰墨)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3日中午11時30分,曾經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公映的集錦片《十分鍾年華老去》(Ten Minutes Older)在卡西諾中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這部影片是由全球10位著名導演各自拍攝的短片組成,每部片長都限制在10分鍾。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影片的幾位「主角」還未到場,就已經有許多義大利和外國記者早早
在門外守候。等工作人員放行之後,可以容納近100人的大廳幾乎人滿為患,許多遲來的人不得不站在過道里,而台上台下記者與幾位導演的交流,氣氛之熱烈絕不亞於好萊塢明星在這里的露面。可惜,貝爾托魯奇、戈達爾兩位大師沒有來到威尼斯,這令大家多少有些失望。
影片在電影節上一共就放映4場,所以電影票的走俏可想而知。當日14時30分,記者來到了距離電影節主會場最遠的一家電影院。按照原定時間應該在14時45分准時放映,但是為了爭睹這部眾位著名導演的電影集粹,各國記者和影迷蜂擁而至電影院門外,排隊的長龍綿延將近200米。平時只用2分鍾就能從柵欄外走進電影院入口處的路程,記者這回卻用了將近半個小時。入口甚至增設5名工作人員檢查證件,以防有人混入電影院。到了裡面,黑壓壓的觀眾席更是難以找到一個空座位。好不容易在倒數第五排靠近出口的位置坐定後,記者看看手錶已經是15時了,一些不耐煩的觀眾開始拍巴掌叫倒好。
影片放映了7位導演的作品。第一位出場的是曾經拍攝過《末代皇帝》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貝爾托魯奇的《A History of Water》,是一個有點類似中國流傳的「善有善報」的哲理性故事。
第二部展映的《About Time2》出自邁克·菲吉斯之手。他的影片將大屏幕上切割為四個鏡頭,每個鏡頭各自講述著各自的情節,最後卻又總能在不經意間重合。盡管在影院呈現的效果乍看有些眩暈,但是許多觀眾仍然對其拍攝手法上的新意報以掌聲。
法國國寶級的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In the Black of Time》被當作壓軸戲擱在最後才放映。在這部短片里,大師以紀錄片的手法重現戰爭、暴力與死亡,如果地球的生命僅剩10分鍾,那麼人類的自相殘殺將徹底毀滅我們自己。
很遺憾在這次國際大師級的短片集粹中,沒能看到陳凱歌的《百花深處》。據說他參加此次集粹的《百花深處》,源自北京護國寺附近的一條小巷,不知道陳導是否能把對北京古老的魅力化作不朽的影像。
再看下這個..
看裡面的集錦電影 有沒有你說的那部..
什麼是拼盤電影,就是幾個導演各自拍一部短片,湊到一起,或者叫集錦電影。這幾天集中看了幾部拼盤電影,補看了一直沒有看完的《十分鍾年華老去:大提琴篇》,又看了06年戛納的《巴黎,我愛你》,今年的《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電影》,但說句良心話,我一點不喜歡拼盤電影,而且這種趨勢是越來越不喜歡。
除了這三部之外,我知道的拼盤電影還包括《六個導演眼中的巴黎》、《四個房間》、《九一一事件簿》、《性愛禁區》以及三個導演拍的《愛神》等等,人數再少下去的話,就稱不上是拼盤了。在這些拼盤電影中,我認為成就最高的無疑是02年戛納的《十分鍾年老去》,陣容是超豪華的,15個當世名導,10分鍾的長度,寬限的體裁,其中的三部我非常欣賞,分別是伊利·曼佐的《一瞬間》勾畫了一種回憶的情緒;沃克·施隆多夫的《啟迪》敘述了一種哲學的深刻;維姆·文德斯的《距離托那12英里》渲染了一種眩暈的感覺。
到了4年後的《巴黎,我愛你》這里,時間從10分鍾壓縮到5分鍾,18個導演。說實話,我只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愛與浪漫,而且這種感覺來得還比較表面。只是覺得有幾個短片挺討巧的,諸如5區塞納河畔不同種族之間的愛戀;7區埃菲爾鐵塔下的滑稽幽默;12區巴士底廣場,偷情丈夫因為妻子身患絕症後的回心轉意。其他的,恕我記憶不好,已經忘了大半。而今年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好么,35個導演,3分種的時間,看的時候簡直像走馬燈一樣。看完了立馬就忘了,腦子里頂多隻剩下幾個場景。3分鍾,在慢節奏導演的手裡,就是幾個空鏡頭,幾個情緒營造的時間,哪還來得及什麼故事。
再來說我為什麼不喜歡拼盤電影,我想用文學藝術里的東西來做類比。每個藝術門類都有它自己最成熟,最能代表這門藝術的發展水平的形式。放在文學里,就是小說;放在電影里,就是長片。同樣都是長片,可以像科恩兄弟的《冰血暴》那麼短,也可以像英格瑪·伯格曼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那麼長,但這都不妨礙其作品的優秀程度,就像是在小說裡面,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之於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
但總得有個限度。時間的,或者是篇幅的。再短了,就不成樣子了。比如,10萬字可以寫成一部小說,這肯定沒問題,就像是90分鍾的電影;2萬字,可以湊合成一篇說得過去的小說,就像是10分鍾的電影;2000字也可以勉勉強強擠個超短篇什麼的,但顯然難以成為什麼名作了,因為這基本上就是小散文的篇幅,就像是5分鍾的電影;200字呢,差不多是一首現代詩的長度,就像是3分鍾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