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老電影上色
⑴ 如何用 PR 或者 AE 或者 edius 5 做出老電影的效果的效果
方法/步驟
1
選中需要添加老電影效果的視頻片段,為其添加「視頻濾鏡」-「色彩校正」-"色彩平衡"效果
6
簡單調整過後,播放觀看效果,不合適的話,再對參數進行微調。
7
最後,可以把調整好的特效參數復制到其他的視頻片段上,然後進行微調參數,快速製作多個場景的老電影效果。
⑵ DeOldify 老電影上色軟體有會安裝在上的人嗎可以給遠程安裝下,可以給紅包
4位戍邊烈士遺屬優待撫恤細節公布美國得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逆流而上的你高蜜鄒凱第1季你好李煥英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6名我國已應急批准16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Amber 我曾經就是個實驗時代少年團韓美娟的嘴能不能留到決賽付辛博聽到光榮時的表情全球首次發現人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中國達人秀第6季魔性笑聲妖君大人的異世狂妻第一季衛健委稱東北放開生育限制需做全面研究孔雲龍版八馬褂完整版烈士肖思遠的微信頭像陳情令泰國見面會
我想說~
這段「顏色」視頻獲60萬人點贊,90後小伙用AI還原百年前北京生活原貌|專訪
DeepTech深科技
2020-05-24
關注
假設你是一名 90 後,你猜爺爺的爺爺,在 20 歲時,過著怎樣的生活?以 20 年為一代人(解放前普遍生育早),從 100 年前到現在,正好五代人。那麼,1920 年,爺爺的爺爺,過著怎樣的生活?
近日,一名 90 後北京小伙,耗時 7 天,用 AI 技術修復一則短視頻。視頻再現了百年前老北京的生活日常,一經發出斬獲 60 多萬個微博點贊,並被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轉載。
視頻 | 本次修復視頻的完整版
看到這里,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一百年前的視頻,竟然還帶顏色?
這要拜前文所說的小伙所賜,他叫胡文谷(以下稱「大谷」),大谷告訴 DeepTech,他目前在紐約做獨立游戲開發師,同時還是一位 B 站 UP 主。
圖 | 大谷
與其說是給視頻上色,不如說是修復視頻。下圖是修復前後對比圖,可以看到,差別非常大。
圖 | 修復後
圖 | 修復前
3 種工具,耗時 7 天
據大谷介紹,修復中,他一共使用三種 AI 工具,第一種是 DAIN,用來補幀;第二種是 DeOldify,用來上色;第三種是 ESRGAN,用來擴增解析度。
補幀工具 DAIN
以補幀來說,原視頻非常卡頓,每秒只有 6 到 10 幀,補好後每秒增加到 60 幀左右,流暢度也變高很多。
大谷使用的工具叫 DAIN,DAIN是(Depth-Aware Video Frame Interpolation,深度感知視頻幀插值),是來自上海交大的一個開源插幀演算法,它可以把 30fps(Frames Per Second,畫面每秒傳輸幀數)的視頻,插幀到 480fps,這比很多手機的慢動作錄像幀率還高。
圖 | AI 補幀工具 DAIN 截圖
上色工具 DeOldify
在視頻上色方面,大谷解釋說,人物服裝和街邊場景,未必真的就是這種顏色,這是 DeOldify 通過資料庫的訓練後、自己認為應該這樣上色。
盡管如此,DeOldify 還是存在不足,一是精確度難以保證。在顏色修復上,雖然大谷使用 DeOldify 三個預訓練模型中最穩定的 Video Model,呈現在最終效果上,顏色飽和度依然偏低,抖動也很劇烈,遠遠無法達到手工膠片上色的精準度。這也說明,AI 再好也無法徹底取代人類。
⑶ 黑白電影是怎樣演變成彩色的
1939年,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播送全電子式電視。瑞士菲普發明第一台黑白電視投影機。1940年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1949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第一條敷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
1951年,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1954年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1954年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1972年日本研製出彩色電視投影機。
(3)如何給老電影上色擴展閱讀
黑白電視發明
1925年,英國人約翰·洛吉·貝爾德,根據德國工程師尼普科夫設計的「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視機,是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
當時畫面解析度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1926年,電視的發明者之一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1930年實現電視圖像和聲音同時發播。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電視銀幕。
⑷ 西遊記黑白電影怎麼變彩色
1、首先把電影轉成一幀幀的圖像(黑白圖像)。
2、其次通過深度學習演算法把圖像轉換成彩色的把一幀幀轉換成彩色的圖像合成電影。
3、最後通過人工上色變成彩色的,很多早期彩色電影就是這樣。
⑸ 如何ps出老電影的膠片質感
1,在PS中打開圖片後,先復制圖層,在這復制的圖層之上再做調整。人物的磨皮和一些大體的調整,如果前期拍的好的話即可省去不少功夫。
2,如果原圖顏色感覺偏淡,可以稍微調下色調。能更方便再做出調整。所以第一步做的就是先加飽和度,在原片的基礎上加了23點的飽和,人物膚色和環境色一下子就凸顯出來。
3,接下來是曲線的部分,通過調整最左最右兩個點來進一步降低對比,中間部分提少許亮度,讓畫面更加柔和,量的多少要根據自己的片子去定奪,視情況而定。
4,調整可選顏色項。這一步的動作比較多,主要是對 紅、黃、藍這些主要色的處理,下圖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個人在調一些比較細的東西的時候,更多是靠自己的感覺去調整,沒什麼絕對的公式法則。說這個其實就是想表明,顏色怎麼用其實沒有對錯之分,關鍵是要分析原片和自己的動機是想表達什麼,然後再調出適當的顏色。
5,接下來是本次調色的最後一步,調整」亮度/對比度「 ,這一步非常簡單,給畫面增加一些空氣的質感。
⑹ 哪位大哥知道如何將老電影變成有色的
記得以前老師說過,給老電影著色都是在膠片上一幀一幀的塗上顏色,應該挺麻煩的
您也可以試試Pr 但是在這上都是整體調色調,不能真正把電影變成彩色電影
⑺ 影視調色方法
影視調色方法六則
影視作品是真實的情感在銀幕流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調色師,要掌握影視調色的法則。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影視調色方法六則,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熟讀影片劇本
不僅限於調色,這個問題經常被許多影視後期工作者所忽視。熟讀劇本的重要性,真的比許多人想像的還要大。
要知道,真正的電影劇本是為銀幕而寫作的,也就是說,好的劇本是具有畫面感的。影像中的色彩也參與了敘事,在調色工作進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劇本所講述的故事。
下面以移民題材的電視劇《填四川》為例,此場景為農家小院中一行人商議建房買種子所需錢財的事宜。 剛開始從畫面分析,農家小院,炊煙裊裊,好一幅悠然恬淡的田園畫,於是我們往往本能地將其調成暖色調。但是通過劇本得知,填川移民所到之地,地廣人稀,地處荒野農村,所以又做了些調整,將畫面調成綠色 調,反映了偏遠農村的大環境。再後來,通過前後故事的解讀,發現這個場景雖然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 喜悅的場景,但是下一部分就是有人來將他們意外所得的金子要回,他們千里迢迢移民到此,地廣人稀,房屋簡陋, 好不容易有錢開墾土地,建造房屋,無奈又有人來此要錢。根據劇本內容,則將這一畫面調成了帶有悲涼色彩的 藍色調。
可見,剛開始對畫面的判斷是片面的、主觀臆斷的,只有通讀劇本,了解前後關系,才會對畫面 有一個全面的整體的把握。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調色師,首要任務必須是熟讀劇本。
二.調整心情
影視作品是真實的情感在銀幕流淌,影視作品也是由無數的情感的積累而組成。好的藝術作品,往往都是創作者在充滿激情的良好狀態下產生的;而一部好的影片,其創作時的情感狀態決定了 影片的藝術高度。同樣,影視調色工作中,調色師的情緒狀態應該能夠達到影片創作時的激情狀態,在對劇本的充分了解下,在一 個調整好的狀態下,才能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將色彩處理達到影片該有的技術水準與藝術高度。
而人類視覺對顏色的識別,情緒因素帶來的差異更大。這就要求我們進行調色工作之前,要調整一下自己的 心情,如果覺得狀態不好,或者有一些小的負面情緒,那麼就不要去做眼前的調色工作。很多人可能覺得這言過其實 有些誇張。事實上,如果你帶著情緒進行調色工作,那麼你對色彩的敏銳度及其判斷力會嚴重下降或者偏移,即使你 完成了工作,第二天你再回頭看,也會是一塌糊塗,務必還要重新來過。
三.構思立意
無論是抽象還是具象的作品,色彩都是以比自然狀態所賦予的更多的意義來豐富空間形態的。作為調色師,應當將影像色彩在創作過程中匠心獨運地展開想像,最終形成貫穿於整個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總觀念和思想性。
影片《帶我去遠方》中,小女孩阿桂是色盲,所以她眼中的`世界必然是另一種色彩。影片中並不是將所有的 阿掛的視角調成另類的色彩,而是在阿桂爸爸給阿桂有色眼鏡的時候展現了阿桂眼中的另一個不同色彩的世界。
在調色工作中,我們可以將色彩進行適度的處理,恰如其分地表現色彩的形式與內容;我們還可以將色彩進行大 膽的創新新處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然而,適度處理與大膽創新之間的關系卻又令人難以准確把握。只有人心之 感,才能感人之心。
四.與導演、攝影師、燈光師的合作
一個好漢三個幫,調色師再強,沒有與前期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的良好合作的話,你會開始懷疑人生的!
在影視製作過程中,導演將電影劇本所描寫的形象,運用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創造性地體現為銀幕形象;攝影師則盡可能多地捕捉信息,並涉及光線、運動、畫面構圖的 處理及何種攝影技巧的運用,並通過鏡頭,捕捉盡可能高的動態亮度的顏色位深,為後期製作提供最大的可能;而燈光師則協助攝影師完成影片的造型處理,完成電影攝影技術工作和藝術任務。
在進行調色工作時,調色師在熟讀劇本之後,要同導演進行溝通,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將其付諸畫面。此外,還要同攝 影師交流其構圖理念,同燈光師交流光線的處理。
有時候,我們對畫面的光影處理可以是創造性的。在電視劇《填四川》中,有一個場景是小文儒去當鋪典當首飾 以給娘治病。此畫面太平,缺乏光影層次與戲劇性。當鋪老闆充當的是心地善良的熱心腸好人的角色,救 人於水火。因為拍攝時在小文儒背後有燈光,所以小文儒在畫面中顯得較亮,故我們將前景的亮度降低。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光源部分是窗子,為了表現當鋪老闆的高尚,我們將老闆面部亮度提高。除此之外,我們添加節點模擬窗外光線射入屋內的效果。經過多個節點的認真調整之後,我們最終得到了想要的 影像效果。
五.修改與復查
在調色工作完成後,我們往往會隔一天,或者出去休息一段時間,再回頭來看。千萬不要一次性調色完成之後就認為工作已經完成了。由於長期在工作間,對色彩的感應會變得遲鈍,調色工作久了會出現偏差。往往工作一段 時間,就需要看看窗外的風景或是休息一下。整個調色工作雖已完成,但當你睡一覺或者出去活動一段時間再回來,就會發現,很多鏡頭的色彩已經完全不是你當初想要的效果,有的可能曝光過度,有的可能飽和度過高,等等。這 時候我們就需要再做一些調整。
六.膚色處理指南
影視攝制工作中,燈光與攝影都在力所能及地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更好地還原人物在真實環境之中的膚色。針對這一問題,膠片生產商專門做了技術研究,生產了不同光線條件下最大可能地對皮膚進行還原的高質量的膠片;化妝師盡最大可能彌補人物膚色本身的瑕疵;攝影師將攝影機調整到最佳的狀態獲取人物皮膚影像;在影視後期調色工作中,調色師則充當了「數字化妝師」的角色,將人物的膚色調整到最完美的狀態。
然而對於一些難處理的皮膚,比如滿是鬍渣鐵青色的臉,如果影像需要更加柔和的皮膚,那麼化妝不能完全做到的,可以在後期調色工作中進行修繕補償。
《暮光之城》中的人物膚色處理
有時候,通過調色工作可以完全取代化妝工作。超高清時代,化妝趨向於更加精準真實,而通過調色工作使得這 一工作不再依賴於化妝顏料。《暮光之城》中,愛德華一家打棒球時遇到吸血鬼勞倫等三人,為了表現吸血鬼勞倫已 經聞到了人類貝拉的氣息,鏡頭給了勞倫的眼睛一個特寫,而這時勞倫的眼睛由正常的黑白色變成了血紅色,通過表 演是不可能達到這種藝術效果的,以前只能通過復雜的化妝來實現。如今調色工作使得這一工作變得更加容易,通過 後期影視調色,我們可以將勞倫的眼睛調成任何一種顏色。
《暮光之城》中調色替代化妝的效果
我們以往會通過化妝來實現的效果,隨著超高清時代的來臨,便存在一定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給人假的感覺,從而脫離了劇情將觀眾排斥到影片外。在這方面的問題中,影視調色可以完全取代化妝工作,從而取得逼真的視覺效果,調色工作甚至可以輕松地將顏色的變化過程逼真顯現; 而化妝工作要實現這一過程則是難上加難,既費精力又費時間。
《大話西遊》中白晶晶手、唇部色彩還是更多依賴化妝這種容易穿幫的方式
調色工作還會彌補由於演員表演所造成的技術上的不足。比如某個場景需要演員用一個長鏡頭從正常的臉色變得 羞赧腓紅,然後劇情急轉,演員臉色變得煞白。這樣的效果要求演員表演出來有很大的困難,藉助於化妝也只能是將 鏡頭分開拍攝。但是調色工作使得表演更加簡單,演員只需要表演出相應的情緒,後期調色工作中通過調色處理,我們會很方便地得到想要的藝術效果。
;⑻ PS里老電影蒙板效果雜做
Ctlr+U調出色相飽和度,勾選著色,先調一個老電影的顏色。然後用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加點雜點效果。最後用單行選框工具,降低不同明度,加幾條豎線就行了
⑼ 怎樣給老照片上色
工具:Photoshop
步驟:
1、打開Photoshop,用修補工具和圖章工具去污,去痕,補殘缺,不要忘了去色。
⑽ 上世紀5060年代拍攝的黑白電影是如何上彩色的
電影的膠片是黑白的,所以彩色電影都是拍完了之後通過手工上色變成彩色的畫面上映的,現代電影工業特別是成像技術發展了之後終於遇到了手工上色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