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段落怎麼寫
1. 拍電影劇本怎麼寫
第一,確定形式!紀錄片 微劇 情景劇 還是!
第二,找題材,生活的,設想的,還是故事改編
第三,寫劇本,故事來龍去脈,提綱
第四,寫分場景劇本草稿,裡面明確,場景,人物 故事情節 動作
第五,復合劇本,看看每個鏡頭表達的鏡頭感受「給用戶的」,自己導演的「希望達到的」
第六,繪制分場景細節「場景 鏡頭 人物 動作 台詞 動作 機位 走線圖」
劇本的東西基本就到這里了!
下面就是選景,采景,復景,調整分場景草圖!再往後就是餘下執行了!這是基本的流程!
2. 給我個電影劇本寫作格式
標題頁是用來標記你的名字和劇本名字的,所以它必須顯得正確而整潔。同樣,我們可以參照附錄中的樣本。標題用大號字體,下劃線居中,位置大概在頁面上緣往下7.5厘米處。在標題右下角,用單倍行距寫下你自己的名字、住址、城市、省份、郵政編碼和電話號碼。用一個簡單的印版格式,於此頁右邊和下方邊緣留下2.5厘米空白。
其他頁面上就不必寫上你的名字了,注冊編號和其他版權信息也不必出現。(到處都刻意強調版權,這只會顯示出你很業余。)
■劇本第一頁
不要將你的名字放在第一頁上。
你的劇名:
我們的老傳統是將劇名放在第一頁,但是現在流行將其略去。其實兩種選擇都可以。如果你用老式方法,大約在頁面上緣往上2.5厘米出打上劇名,左右居中,用大寫,加上下劃線。
頁碼:
從第二頁開始,在右上角打上頁碼,字體與正文的保持一致。頁碼非常重要,所以千萬不要疏忽這個程序。
開始寫作:
緊接著劇名,雙倍行距上,在左邊空白處,以大寫字體打上:「淡入:」。
注意使用冒號,在你的劇本結束處,打上:「淡出」。
注意這里沒有冒號。
使用「淡入」和「淡出」只出現一次:分別在劇本最開始和劇本完全結束的地方。不要在其他地方使用它們,如果你使用了「淡入」,那麼雙倍的地方。不要在其他地方使用它們,如果你使用了「淡入」,那麼雙倍行距後,就可以開始寫作劇本的第一場。
■場景標題
在左邊空白處,你就可以直接打上場景標題了。場景標題,也被稱為——嵌入條,其實是一個場景的簡介。它必須短而精煉,而且用大寫字體打出。場景標題以場景的大致低電位開始——「內」,意為室內場景,或者是「外」,意為室外場景。然後在標題中再寫上具體地點,比如:客廳、街道,或者是「外」,意為室外場景。然後在標題中再寫上具體地點,比如:客廳、街道,或者超市等。最後標題會顯示出你的場景發生的時間——日景或夜景。
外 迪斯尼游樂園——日
內 飛機場——夜
注意以上格式,特別是它的空格和標點,這個基本個師應當保持不變,而且它的空格和標點,這個基本格式應當保持不變,而且它的空格和標點也不應有變化。
提示!正確使用這些專業詞彙,盡量避免冗雜。
比如:內,意指內景;外,意指外景,如果你這樣寫:
外 宮殿外面
內 村莊里
如果你是個專業的劇本審讀人,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標題時,你會對作者有什麼看法呢?當然,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
外 宮殿
內 村莊
盡量保持場景標題的簡潔明晰,不要用一些細節來破壞它。比如:
外 蘇住的公寓旁邊的一條交通擁擠的街道上——1992年5月5日上午10點
這些細節寫在標題後面即將開始的動作段落內:
外 街道——日
1992年5月5日,清晨,一條忙碌的街道,一棟公寓建築。
■設計場面
首先應該展現你的故事環境的細節,但是如何開展它們,卻並沒有成規。以實踐、季節或者天氣開始,能夠很快傳達出你所要尋找的氣氛,隨後而來的,便是地點及其重要物理特徵。
外 遊行場地——日
清晨,天很藍,陽光強烈,熱浪在草地上升騰。場地邊的露天看台上,紅白藍星條旗飄揚。
提示!編劇的描寫只需揭示事物的本質。在上面的動作段落中,你得到了足夠的信息可以了解到這是一個大熱天的清晨,而且即將有一場軍事慶典。如此少量的描寫,才能體現出行業水準,並且深得製片人喜愛。是的,劇本會被不同人閱讀,但是千萬不要因此而犯糊塗。製片人會給閱讀者一些特殊的指示,對任何一個電影製作者而言,這些指示都會符合戲劇規律。閱讀者尋找的是那些同戲劇一樣,能夠在銀幕上起作用的故事而不是要尋找短故事或者小說。
當然,你想鼓勵人們將你的劇本讀下去,但是如果你用「金星在地平線上閃動」來形容日落場景,那你實在是弄巧成拙。電影從業人員討厭這種東西,而且如果他們說「你的劇本讀起來像小說」,這實際上是含蓄的批評。一些業內閱讀者甚至說他們通常直接跳過動作段落,只讀對話。有一次,我聽一個導演抱怨:「我不需要這些單倍行距的廢話,只需要告訴我在什麼地方拍攝、都有些誰、他們在做什麼。」
或許,你會問,沒有了描述,一個編劇如何傳達情緒、意義和人物的行動?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將場景視覺化(如同在腦海里重現)。
☉決定好你想要觀眾看到什麼樣的畫面。
☉寫下可以傳達意義的視覺形象,而不是解釋。
☉只寫下攝影機能拍下的細節和演員能表演的動作。
■寫作動作段落
有時候,動作段落被稱做「描寫」或者「敘事」。我之所以選擇「動作段落」這個詞,是因為我想讓我的學生們避免採用描寫或敘事。(事實上,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戲劇必須是「以動作的形式,而不是敘述」。)
編劇用動作段落來提供精煉、清晰而且簡潔的陳述,這些故事元素無法在對話中體現,卻又必須讓觀眾看到。實際上,在劇本里,一個動作段落短小精練得像一個列表,而不是描述。動作段落內採用單倍行距,而段落之間用雙倍行距。在段落內容中,必須表現場景中的「假定情境」。例如:
☉背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一個安靜的公園)。
☉能夠影響人物行動的環境因素(時間、季節、天氣)。
☉能提供有關人物和故事的潛在線索的物理環境細節(相框等特殊道具,一打玫瑰,一服巫葯)。
除此之外,動作段落還應包括你的人物舞台說明,比如一些可以顯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細節動作:
內 起居室——日
巴巴拉手持一罐水,沿樹叢行走,低吟著進行祭神儀式。
3. 電影劇本怎麼寫
第 N 集
每個場景都以這樣的格式
場景1, 地點: 時間: 天氣(環境):
該場景內的情節簡要說明(200字以內):
角色名字:(可以用粗體也可以用斜體,但要統一): 如下文: -奔翔-
[動作說明] (動作說明需加大括弧),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觀鏡頭或客觀鏡頭,在動作說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動作,則需要在動作說明前將該動作內的主要角色動作置於動作說明之上。
如:-奔翔-
[鏡頭里出現一雙大大的腳。鏡頭向上仰視,顯出主人公大大的形體,身著西服裝束,手提著小小的公文包。保持鏡頭平行後移,以主人公的動作表示他在行走。]
對話:對話格式為:奔翔:對話內容
如需特殊說明,可在對話後用「[ ]」加動作。
其他說明:每一頁代表動畫片的1分鍾,不管這頁長與短,到下一分鍾全部換頁。
注意事項:對話不能書面語言,需要富有幽默,對於劇本,若沒有對白也要讓觀眾看明白說什麼。
4. 劇本怎麼寫 要正確格式
正確格式
(1)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時間、地點、人物。
(2)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劇本的中間用中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弧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拓展資料
撰寫忌諱
一、寫成小說
劇本寫作和小說寫作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寫劇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你要讓看劇本的人見到文字而又能夠實時聯想到一幅圖畫,將他們帶到動畫的世界裡。小說就不同,他除了寫出畫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辭手法和角色內心世界的描述。這些在劇本里是不應有的。
二、對白增多
劇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對話(除非是劇情的需要),否則整個故事會變得不連貫,缺乏動作,觀眾看起來就似聽讀劇本一樣。要知道你現在要寫的是電影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所以,一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對白越少,畫面感就越強,沖擊力就越大。
三、故事太多枝節
很多人寫劇本都寫得太多枝節,在枝節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場,使故事變得復雜化,觀眾可能會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主題。試想如果在一幕電影中同時有十幾個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間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觀眾在短短時間里那能把每一個角色記得這么清楚。
5. 電影劇本該怎麼寫
電影劇本是什麼?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嗎?是藍圖嗎?是圖表嗎?
是一系列通過對話和描寫來敘述的形象、場景、段落等,就像一串聯系在一起的珍珠項鏈一樣嗎?是
一幅夢境中的風景畫嗎,是一些思想的匯集嗎?
電影劇本究竟是什麼?
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
如果你看一部小說而且嘗試著去確定它的基本特性時,你會發現那種戲劇性行為動作、故事線等,時
常是發生在主要人物的頭腦中。我們(讀者)是在偷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語、行為動作、記憶、夢
幻、希望、野心、見識和更多的東西。如果出現了另外一位人物,那麼故事線則隨著視角而變化,但時常
是又返回到原來的主要人物那裡。在小說中,所有的行為動作都發生在人物的頭腦中──在戲劇性行為動
作的「頭腦幻景」之中。
在戲劇(舞台劇)中,行為動作和故事線則發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觀眾是第四面牆,偷
聽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語言來交談他們的希望、夢幻、過去和將來的計劃,討論他們的需求、慾望、
恐懼和矛盾等。這樣,戲劇中的行為動作產生於戲劇的對白語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頭講述出來的文字
電影則不同。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它把一個基本的故事線戲劇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圖像、畫面、
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膠片;一個鍾在滴滴答答地走動、一個窗子正在打開、一個人在看、兩個傢伙在笑、
一輛汽車在彎道上拐彎、一個電話鈴在響等等。一個電影劇本就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
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
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
它象名詞(noun)──指的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電
影劇本都貫徹執行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個視覺媒介,它是把一條基本的故事線加以戲劇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
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如果我們拿來一個電影劇本,把它象一幅畫那樣掛在牆上來審視,那麼它看起
6. 如何正確寫電影劇本
可通過親身參與熟悉每一幕所反映的連貫故事情節開始是交代人物並孕育沖突, 中間要加強人物塑造並激化沖突, 最後是高潮和結局。具體如下:
1、第一幕
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故事 。
2、第二幕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沖突(conflict)。一旦給自己的人物規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劇本中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目標是什麼,就可以為這一需求設置障礙(obstacles),這樣就產生了沖突。
3、第三幕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是如何結束的,主人公怎麼樣了,是活著還是死了,是成功還是失敗了等等。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4、從電影劇本創作的具體實踐看,絕大部分電影劇本的字數在15000-45000之間。一般情況下,劇本的字數與相應的電影時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這種關系不是必然的;在某些情況下,根據一部40000字的電影劇本所攝制的電影,其時長甚至不如一部20000字的劇本。
注意事項: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及情節。「一幕」可分為幾場。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2、反映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電影劇本
7. 如何寫電影劇本,具體步驟,盡量詳細。
劇本創作流程圖
劇本分為不同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人關注劇本的側重點也不同。
一、創作流程
1.主控思想:
主題意義
人物背景
沖突層面
人物關系
類型
一句話梗概
2.故事梗概:
結構、幕、段落
主次情節線
序列、大綱、情節點
激勵事件
危機、高潮、結局
邏輯、懸念
分場
3.劇本初稿:
場景設計
橋段設計
動作設計
台詞設計
劇本圍讀
4.劇本二稿:
場景道具細化
事件反應加強
表演排練調整
動作台詞提煉
人物個性塑造
二、不同人群對於劇本面的關注點
1.投資人:考察選題定位。
2.監制:考察故事創意點。
3.編劇:考察故事編織能力。
8. 如何正確寫電影劇本格式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開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結尾(end)所有的電影劇本都包括這一基本的線性結構。
第一幕
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故事 。
第二幕
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它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沖突(conflict)。
第三幕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是如何結束的?主人公怎麼樣了?他是活著還是死了?他是成功還是失敗了?等等。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8)電影劇本段落怎麼寫擴展閱讀
創作技巧
一、多觀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構思,勤寫勤練;
三、多增加藝術修養(包括音樂、繪畫、戲劇……眾多方面的);
四、多對影片進行劇作分析。
特點:
一、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二、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