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音樂鑒賞課怎麼樣
1. 音樂鑒賞是學什麼的 需具備哪些能力
音樂鑒賞的本意為對音樂作品的鑒別和欣賞,或者是認真地欣賞與回味音樂作品。那麼音樂鑒賞是學什麼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鑒賞是學什麼的
基本上就是聽課,很少講樂理。熟悉古今,中外各種流派音樂以及介紹各種樂器,講東西方音樂差異,包括起源、藝術形式等。能提高音樂素養,有機會的可以上上這門課。
音樂鑒賞課更是一門「聽」的藝術。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既要在聽的進程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聽」的根本意義所在。
學習音樂鑒賞需要具備的能力
想要學會音樂鑒賞,你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這是對於音樂鑒賞來說是最基礎的條件。畢竟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可以引起欣賞者的情感體驗,使欣賞者伴隨音響感知和情感體驗產生豐富的想像與聯想,將音樂作品的內涵在欣賞者的內心聽覺中創造性地再現,給音樂作品恰當、理性的評價。
除了具備音樂聽覺能力外,你還要具備對音樂音響的辨別能力,而這個辨別能力是指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因為只要具備了這個能力,你才具備了音響感知的基礎。
除了辨別能力外,你還要具備對音樂音響的感受能力,而這個感受力是指旋律感、節奏感、多聲部的音樂感以及對樂曲結構的整體感知。這四個方面能讓你在音樂感知能力上提升一大截。
2. 大學生影視鑒賞公選課課後感 和對課程的建議和評價
可以從影視鑒賞的方法,影視拍攝角度,景別,鏡頭運動等方面分析;影視鏡頭的作用,表現主人公或其他人物的心理描寫,情緒;背景音樂的渲染氣氛,烘托效果等。
對課程的評價可以從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對影視課程的新的理解看法和心得等等。
3. 音樂鑒賞課的作用與意義
音樂鑒賞課的作用與意義:
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 系統性的培育一個人對音樂的領悟能力,開發個人對音樂的興趣及愛好
音樂欣賞,顧名思義,是欣賞者通過聽覺對音樂進行聆聽,並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的活動。音樂欣賞是一種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活動。它以一定的音樂為審美對象,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對音樂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從音樂實踐的總體來看,音樂欣賞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美國音樂學家默塞爾所說:「音樂欣賞在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它與其他的藝術形式有著本質的區別,音樂是以聲音來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都可以找到相應音樂來表達。一切音樂都可以給人聽覺上的愉悅感。音樂是最富於情感的藝術。但音樂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確、深刻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當地表現出音樂情感的。這主要是因為音樂的情感不單是人的本能生理現象,而是一種高級的、社會性的美感。
但是,對音樂的欣賞並不神秘和困難,只要大腦、聽覺健全的人都能欣賞音樂。但要真正理解音樂作品、把握住作品的內涵,並引起相應的共鳴,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具備相應的知識,並經歷一個長期反復聆聽和學習的過程。馬克思說:「對於不辨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德國音樂評論家舒曼也說過:「發展聽覺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點學會辨別調性和個別的音。」「要及早注意各種樂器的聲音和性質,把它們的獨特音色深深地銘刻在聽覺記憶里。」這種感知能力的獲得,只有通過欣賞的實踐才能提高。
初中音樂欣賞課是一門新的課題,在擔任初中音樂教學的幾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適合初中音樂課的上課方法,我個人認為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欣賞課不僅使學生學到多方面的知識,更能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審美情趣,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音樂欣賞是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活動,也屬於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於祖國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趨倍受人們的關注。新課程改革標准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學生缺乏最起碼的體驗感受音樂美的音樂欣賞能力,就談不上產生情感共鳴,更談不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了。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音樂欣賞課並上好欣賞課。
4. 音樂鑒賞,這是什麼課我喜歡聽音樂但是不會唱,學這有用嗎
音樂鑒賞是學生在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想像聯想,創造性思維等心理活動融為一體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是在這種獨特的藝術活動過程中培養和熏陶出來的.樂理是音樂的基礎理論,如果樂理學的不好的話,那麼就會直接影響音樂專業的學習,包括試唱。
音樂鑒賞是對一位因為音樂人的綜合要求,他既包括從樂理的角度對音樂的結構等方面進行欣賞,有包括從情感的角度對樂曲的理解。這三者同樣重要。
如果非要進行排列的話,我認為樂理是基礎,試唱和鑒賞是在這基礎上蓋得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