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電影岡任波齊是在哪裡出發

電影岡任波齊是在哪裡出發

發布時間: 2022-12-06 21:38:51

『壹』 電影《岡仁波齊》主要講了什麼

近日,一個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過的電影,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映——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朝聖之路」的電影。

『貳』 岡仁波齊:讓人回到「正念」

        看完電影《岡仁波齊》回到家,已將近23點。我對愛人說:「你一定要去看下《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很好看。」「不,不應該說是好看,應該說是很有意義。」我改口道。

        《岡仁波齊》用好看去形容似乎不太恰當。因為它沒有吸引人的情節,沒有明顯情節的高潮,也沒有情節的反轉,沒有人物品性在故事前後的大變化。它講的就是11個人從康芒出發到「岡仁波齊」山去朝聖的故事,近乎是紀錄片式的拍攝,但沒有紀錄片的解說旁白。人物沒有多少台詞,他們的講話也就是日常生活的對話。影片甚至沒有主角配角。開頭還相當冗長,用了比較長的時間講述他們如何准備去朝聖。冗長而莫名其妙的開頭一度讓我誤以為這是一部爛片,因為好看的電影一般在開頭就能牢牢抓住觀眾。但是,當看到這11個人從村口出發——1個人開著拖拉機,10個人跟在後面,走幾步,手板「咵——咵——咵」三聲 ,再「唰」的一聲整個身體匍匐到地,再磕頭,再「咵」一聲後站起,我一下子被震懾到了。

        西藏信徒的三步一拜磕長頭是聽說過的,但從影片真實完整的呈現中看到還是第一次。我認為影片講述的是真實的,不是說這幾個人就真的一路拜到岡仁波齊,仁次曲珍真的就在路上生了孩子,楊培爺爺真的就死在岡仁波齊山腳,而是說藏民千百年來的信仰是真的,這種對信仰的表現方式也是真的,電影展現的情節也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生過,是這樣的真實。從他們走上朝聖之路,到到達岡仁波齊峰頂,電影時長將近兩個小時,在情節沒有多少起伏變化情況下,我沒有一點點地轉移注意力,而且還一次次地被觸動。我想這中間有獵奇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震撼和洗滌。生活在現代社會,內心經常紛擾焦慮,經常在想自己該追求什麼放棄什麼。看著影片里這群「咵——咵——咵」跪拜一直到岡仁波齊峰頂的人,那一刻,內心的紛擾一下子煙消雲散。就像禪修中講的「正念」,人一下子回到了「正念」來了。

        《岡仁波齊》中的11人,從康芒某村出發,長身跪拜2000來公里,跪拜10萬次,先到拉薩大昭寺,再到神山岡仁波齊。歷時一年多。他們這一年,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吃飯睡覺休息,長身跪拜。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風雨冰雪,只向一個方向,只為一個目標。

          如果你認為他們真苦啊,經歷那樣的苦難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那是錯了。路途是很艱辛,大風雪天要走;路遇漫水要長身跪拜到水裡過去;路遇塌方要跪拜過去;9歲小姑娘生病了,媽媽說還要跪拜,跪拜對她好;車頭被別的車幢沒了,推著車斗也要前行;仁次曲珍懷孕跪拜,生完孩子還一樣拜,背著孩子也拜。然而,他們並不覺得苦,楊培爺爺說要頭上磕出包來才好。你個年輕人就相互開玩笑,誰頭上磕出包了,誰的腳磕破了。他們晚上搭帳篷,睡前大家念經,念完經甜甜入睡。在春日的河水邊,他們還邊唱歌邊跳起舞來。孩子在路上出生,放在車上一路跟著走,楊培爺爺說 這孩子真幸運,能降生在朝拜的路上。楊培爺爺死在岡仁波齊山腳,尼瑪扎堆說,叔叔的畢生願望是到岡仁波齊朝拜,他死在岡仁波齊山腳,真是他的福分。不止是尼瑪扎堆這樣認為,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而我前排一女士也感嘆,老爺爺太有福氣了。當信仰完全植根心底,真的就有這么強大的力量吧。禪修的「正念」就是回到當下,執念正在做的事情。《好萊塢報道》評價這部電影:「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真是這樣。

        這一路朝拜,他們為自己祈福,為自己贖罪,為來生求福。同時,楊培爺爺說,大家應該把眾生的平安福氣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信念下的朝拜,才會有這樣的情節:他們把車斗推出幾里了,然後又返回來,繼續跪拜那段推車走過的路;他們路遇同樣朝拜的,就喊了一起喝茶,也被別的路遇的人喊去喝茶,住宿,他們對陌生人熱情、不防備;而他們遇到的牽毛驢朝聖的四川雅安來的夫婦,妻子不捨得毛驢拉貨,就自己拉車,丈夫說毛驢像他們家人一樣,也要到拉薩朝拜,不能累了它;他們的車被越野車撞了,司機說他車上兩人,一個呼吸衰弱非得兩個小時趕到醫院,他們說那好吧,你們走吧,不要任何的賠償,而接下來,車壞了,他們要推著車斗前行。

        是啊,看起來他們是苦的。但他們把這個視為一種修行,一種圓滿,哪裡還會有苦。他們唯恐自己不夠虔誠,唯恐少跪拜了一次。所以他們要把車推走後,又返回來跪拜。

        如果你認為,這種朝拜真神聖,那你也錯了。因為《岡仁波齊》讓我意識到,原來這些艱苦的朝聖、虔誠的信仰,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只是他們的日常。。對他們來說,只是出了一次遠門。他們有時候也會犯懶,片中有一幕,屠夫正磕著頭,突然就睡在了路上,不願再動彈,直到小女孩說「加油」,他才爬起來。到了晚上,老人會批評大家走的步子太多,頭磕得不夠深。而大家,心領神會。半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個老者,老者批評屠夫,頭上不能纏頭巾。告訴他們朝拜的時候頭一定要磕到地,頭上不能纏頭巾,戴帽子,心裡念什麼經,步數就應該是幾步。他們一一地聽著。老人請他們住在他家房子里,說他的兒子也朝聖去了,房子很大。他們住在老者家裡,第二天給老者干農活,耕地。說起了以前耕地時要舉行的儀式,老人感嘆說,現在人都不知道幹嘛的,做事情總急急忙忙的。還有個情節,朝聖者到了拉薩後。年輕小伙和理發店的漂亮小妹聊上了,走的那天,小伙依依不捨,答應會回來找她。那一刻我才知道,這些看似「臟兮兮」的朝聖者,原來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會追求漂亮女孩,也會換上時髦的運動裝、運動鞋,充滿了青春活力。他們也用嶄新的手機打電話回家問好聊天。

          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但不一樣的是,他們心無雜念,專心做著一件他們畢生信仰的一件事。做得那麼自然,那麼堅定不移。生死在信仰面前都是小事,何況別的。

        看著這樣的片子,你內心還能有紛擾嗎?你的心靈也隨著「咵——咵——咵」「唰」的聲響,回到禪修的「正念」了。

        我是剛聽完樊登書會的《我戰勝了抑鬱症》這本書。趕來看的《岡仁波齊》。樊登說,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過抑鬱,有將近百分之一二十的人有輕度抑鬱症。我就想,現代人真應該來看看《岡仁波齊》,你聽著那「咵——咵——咵」的聲音,看那全身匍匐,頭磕到硬地面的情景,內心還能有什麼紛念呢?

        然而,《岡仁波齊》從20日上映,龍泉23號才開始排片,而且每天只排了一個檔期。而同期的《變形金剛5》每天排16個檔期。這跟《岡仁波齊》不宣傳不炒作有關,當然更有關的,我覺得可能是現在人的價值追求。現代人要商業的,要熱鬧的。要錢錢錢。這些當然也沒錯。但是有一天我們忽然覺得迷失了方向,忽然覺得人與人之間怎麼這樣。生活怎麼那麼沒意思等等。所以,如果你內心有紛擾了,真可以去看下《岡仁波齊》。

      同看這場電影的有12個人。前一排坐四五個,從他們的言談中聽出來,他們去過西藏,他們能隨著電影述說那是哪裡哪裡。他們不時地感嘆,有時嘆氣,有時發出「嘖嘖嘖」聲,有時議論。我一開始也驚訝,忍不住跟同伴議論,後排一姑娘提醒我,能不能小聲點。我意識到自己打擾別人了,後來就小聲說,再後來根本不想說了。當夜晚的誦經聲傳出帳篷,傳到整個明凈的天空,傳到雪山綠林。我又一次熱淚盈眶。

『叄』 《岡仁波齊》觀後感

《岡仁波齊》觀後感6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岡仁波齊》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岡仁波齊》觀後感1

位於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岡仁波齊山,又叫須彌山,是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因此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踏上這條求福之路。電影《岡仁波齊》就是張揚導演用鏡頭講述的一個關於朝聖的故事。

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當他在家庭聚會時說出這個決定時大家平靜接受的態度和聞訊趕來要求同往的村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此時影片剛剛開始,作為觀眾的我還在努力捋清關系的狀態中,影片中的人們不管是青壯年還是婦孺就給我一種強烈的信號——我要去!且不說此去路途艱難,就是這些「朝聖者」讓大家看了都不禁說一聲:懸乎!他們中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xx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一輛拖拉機充當腳力用來運裝備和物資,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儀式,鏡頭就突然切換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長頭,朝聖之路就這樣開始了。而未來20xx多公里的每一步路,他們都要這樣走過,幾步一叩首,五體投地,沒有人監督,但每一個人動作之規范之賣力是難以想像的,只為求得神明的護佑,甚至途中拖拉機壞了男人們不得不用人力拉車,走到幾百米的遠處,再折返回去,重新回到原地繼續磕頭,一步都不敷衍。楊培老人在某個清晨再也沒有醒來,大家也僅僅是請來喇嘛,把他葬在神山的懷抱,繼續趕路,沒有痛哭,只有祝福。

他們在風霜里叩首,他們在泥濘中跋涉,他們對路上每一個遇見的人微笑,他們完美的詮釋了信念和理想。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一定標準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中有信仰並為之努力奮斗,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此時,倉央嘉措的《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久久回盪在我腦海,我知道,藏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不是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能完全詮釋出來的,在面對異族獵奇目光的窺探中,他們面帶微笑,心向陽光,一步一步邁向自己心中的聖地!

《岡仁波齊》觀後感2

何為信仰?是在生病難受的時候,祈求菩薩的保佑,是在廟會上香的日子,在未曾看過《岡仁波齊》之前,我從未想過信仰的力量會如此之大,讓我震撼,也讓我思考。

電影一開始,描述的是西藏小山村的鄉村生活,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也沒有利益沖突,有的只是朴實無華的人情味和一幫虔誠的信徒,能去朝聖,是他們一輩子的願望。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去過,那麼可能這一輩子你都去不了了,它不僅僅是克服各種險情的發生,更是對於自己身體的挑戰。但是如果你去了,我想他們在以後的日子更會一往無前,一直開心健康。

有信仰的人,不會去干壞事;

有信仰的人,但也會變得頑固。

為了能夠去朝聖,他們可以舍棄一切外在的東西,求家人幸福安康,更求眾生幸福。這也是我真正通過電影知道了朝聖在我國藏族地區又稱為磕長頭。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復前,該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不得不說,有信仰的人值得敬佩;不得不說,信仰的力量真偉大。這要是換做沒有信仰的人可能走一半或者一個周就不能繼續走了。

我想起了之前大傻子跟我說過用石頭搭一個塔,能把最上邊的石頭放下去不掉就可以許願,並且願望成真。大傻子,我跟你說這東西叫做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有機會我自己也嘗試搭一個,然後許一個大大的願望,希望大傻子永遠健康開心,嗯,我會幫你許願的。

在朝聖的路上,不可避免的就是各種險情的發生,有向下滑落的石子,有路面積水,更有可能發生車禍。但是當遇到各種險情的時候,他們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難而上,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比朝聖更神聖的事情。

但是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中間穿過拉薩的時候,他們和遊人的對比,讓我對他們的敬佩之情達到了最高,那種不在乎世俗的眼光,那種沒有遊人的匆忙,試問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在五彩繽紛世界裡不迷失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靜如水,我想應該很少很少吧!因為他們一生只做一件事――朝聖。

有信仰的人,令人敬佩。

《岡仁波齊》觀後感3

路在腳下,即刻前往我們內心的「聖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復。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朴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群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舍,如此無所畏懼……

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少有狂妄的期許和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路在遠方,路亦在腳下。無論我們前行的目地的在哪裡,也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麼的遙不可及。信仰的堅定,會讓我們忘卻太多的設計與籌劃。只是,路在腳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開始,便永遠無法到達。開始,即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為此生,卻為來世。

真正的庄嚴,不在於過度的粉飾。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虔誠之心與我們最大的觸動,也是那不為你我,卻為眾生的離苦得樂而不辭勞苦的前行之軀。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一種寧靜,嚮往一種純粹,嚮往一種莫名的感動。往往尋找之時,卻無最好與最真的契合。然而,當五體投地,叩首前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莫名的感動,不由的叩啟我們內心中,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就是內心純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誦經,只為眾生的.祈願與安康。所以,我們被震撼,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該有的最本真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過度的心與心外的裝飾所迷惑,亂了自我,也亂了內心。

每個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底蘊。那份極簡的純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縛之後的無私無我。所以,在眼觀純朴信仰與不褪色虔誠的情景時,我們的感動也是最純粹的純善復甦,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撞擊。

其實,修行路上,沒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總是口號大於行動,那麼,路,永遠在遠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為眾生的祈願與祝福而前行時,純朴的形象卻波及著我們尋覓已久,卻又似曾相識的內心共鳴。

當我們把信仰落實於當下時,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誠,都會自然而然的讓我們的身與心合一。那一份感動與純粹屬於我們每一個大家,只要讓路在腳下,立即前行,最終的殊勝,是人人心中有聖地。然而,那卻是不為你我,是為眾生的無私與大愛!

讓路在腳下,即刻前行,只為眾生的苦與樂……

《岡仁波齊》觀後感4

電影講述了 十一位普通藏民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他們歷時一年,從芒康小鎮一路向著西邊,經過拉薩再到岡仁波齊,用磕長頭的最虔誠姿勢走完了2500公里的朝聖之路。

這十一位朝聖者,都是家庭貧困的藏民,去朝聖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帶叔叔了卻心願的,有因做了屠夫想贖罪的,也有因家庭變故而去求福的,他們中有飽經滄桑已經72歲的老人楊培,有成熟穩重的48歲掌舵人尼瑪扎堆,有23歲懷孕半年的次仁曲珍,還有天真可愛才滿9歲的小女孩扎西措姆,他們有著不同的目的和個體差異,但卻懷著一致的虔誠與毅力。一路上,他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艱辛和考驗,惡劣的天氣、簡陋的食宿、磕長頭的艱辛、半路生下孩子、猝不及防的車禍、歷經千辛萬苦到了拉薩卻發現沒了去岡仁波齊的盤纏、到了岡仁波齊腳下楊培在睡夢中離世……

這些艱辛和意外,任何一個都可能讓我們這些藏區以外的人們輕易就放棄進藏的努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面對艱難與困苦,他們坦然相對;面對災難和意外,他們絕不退縮,當我們這些乘坐飛機、火車和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進藏的人還在不停地抱怨進藏的辛苦時,他們卻用最堅定的身影一步一步磕著長頭完成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朝聖之旅。

影片中有幾個情節讓我非常感動:他們一路省吃儉用卻還熱情地招呼路上相遇的朝聖者,將所剩不多的食品分給他人;當他們被一個好心老人留宿時,他們主動幫老人干農活來回報老人;當裝載 便留在拉薩打零工,等賺夠了去岡仁波齊的費用再出發。

似乎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他們朝聖的步伐,三步一磕的艱辛、餐風宿露的窘迫,讓他們一行人看起來格外的凄涼、憔悴和骯臟,但他們卻有著最堅定的信仰以及最干凈的靈魂,藏區之外的人們或許很難理解和認同藏民們的這種信仰,甚至有不少人質疑他們用一年時間徒步2500公里去朝聖的意義何在?也許在凡人眼裡,與其耗盡一年時間辛苦朝聖不如去努力賺錢——在他們看來,後者更現實也更迫切。

通過《岡仁波齊》這部紀錄片的展現,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知道藏民們的信仰有多堅定,但我並不知道這種堅定還能以如此淡定從容的姿勢來展現。

感謝那些朝聖的背影,是他們的平靜和堅定,才讓那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身處浮躁喧鬧的花花世界包圍之中,卻依然得以保存住最湛藍的天空、最清澈的湖水以及最堅定的信仰和最純潔的靈魂。

《岡仁波齊》觀後感5

途弟前幾天給大家提到過一部叫做《岡仁波齊》的電影,我本來對這種類型的片子是不太熱衷的,但這部電影卻在朋友圈裡被刷屏了,幾乎看過的人都一致的好評,表示在電影中看到了最強大的信念。由於一時好奇,途弟便組織了朋友一起去看,結果可想而知,大家也被深深地震撼到。

《岡仁波齊》是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關於朝聖的故事。生活在西藏小村莊里的為了完成叔叔的夙願,與他同村的親朋好友等11人前往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2000公里徒步跪拜的朝聖之路。

這部電影的鏡頭很真實,敘事也那麼平淡,但正是因為這樣的真實,才深深打動每一個觀影的人。讓人只要想到電影中的畫面、朝聖的人們、風景,就會因自身的渺小,電影中強烈表現出來的信仰而落淚。

也許大家沒聽過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在藏語中的意思是「神靈之山」。藏傳佛教認為這座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因此經常會見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朝聖者來此轉山。

觀影結束的幾天之後,收到了朋友寫的觀後感。有沒有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初高中的時代。

請往下看!

「人生要有虔誠的信念與堅持」

堅持是此片中時刻能體會到的精神。風霜雨雪的惡劣天氣簡直就是毛毛雨啦。小妹妹生病了還和大人一起繼續堅持燃不燃?生了孩子還要繼續朝聖燃不燃?被泥石流砸斷腿好了繼續,車子被撞壞了,車頭丟掉拉著車斗繼續,錢用完了,四處打工賺錢繼續,感覺她們這樣能走遍銀河系有木有。

信念是引導隊無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吳伯凡老伯伯曾經在文章里有個概念,缺損配置。好高大上的用語,大概意思就是永遠不會有完全准備好的狀態或者自身永遠帶著不可彌補的缺陷。隊出發時老、弱、病、殘、孕全部包括甚至還有不足周歲的嬰兒,在成都坐個地鐵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都不會聚這么全了吧。缺損的不能再缺損了吧,整個過程隊的配置還一直處於不斷耗損狀態,然額,他們照樣完成了。

整個影片是那樣的平靜淡然,卻聚集著巨大的能量,最終以楊培爺爺在心願達成後安然逝去而結尾,好像也沒有太大的英雄般震撼結尾,但是他們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中間卻差了一個成功與不成功的節點。希望我們能夠戰勝面前擋道的惡犬,抓住人生中得到的每一份信念,轉化成源源不斷的動力,勇往直前,為自己的故事增加精彩點,而不是在文章里當反面教材用。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這部電影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堅持,信仰還是其他,我們都能從中汲取些什麼。

朝聖之路就是一段人生之路,充滿困難與坎坷,但只要有信仰,有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岡仁波齊》觀後感6

6年之前的這個季節,我一個人去了青海西寧的塔爾寺,是我的朝聖之旅。

喇嘛們念誦經文的聲音,轟隆作響,如同天啟。

在一座大殿的門口,我看見一字排開磕長頭的信眾。

石頭地面被他們套在雙手上的木塊,磨出了光滑又深刻的痕跡。10萬個長頭,一下一下……

我真的很難想像,他們在用什麼樣的毅力去堅持這件事。我也有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到今天,其實我也不太懂。但是,我好像也在慢慢懂得,生命中很多事情,或許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原因」。只要它,擺在了你的面前,好好去做,就是了。

片中,扎扎的父親,一直在追問:「老天是不是有時候不公平?我的爺爺什麼壞事沒做過,我的父親也沒做過壞事,我也沒做過壞事,為什麼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

他無法理解,本來歡歡喜喜蓋房子,為什麼會發生那件意外,導致兩個工人死去兩個工人受傷。為了賠償傷亡者的家屬,他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有些一蹶不振,賦閑在家。

他的生命,在出發朝聖之前,是卡住了的。他在這條路上,其實一隻在追問因果,追問命運。

「為什麼?!」是人探索自己的起點。

就如同,書寫這件事,我一早就知道,就是我在紙上追問我的命運,追問何為因何為果。

我是在紙上,做一趟靈魂的朝聖。

曾經有人問我,你為什麼一直一直在寫,到底你獲得了什麼?

我回答說:好像在紙上磕長頭,一個字一個字地修行,在過程中,似乎慢慢把自己寫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為什麼那時候活成那樣。

懂得了過去,於是,我就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活。

這在紙上行過的每一步,都是修行。生命中的每一刻,也都是修行。

去做就是了,去活就是了,盡心盡力就是了。

拿寫文章這件事說,當你想寫的時候就寫。你當它是一種生命的召喚也好,是過日子的本分也好,想寫的時候,就好好寫唄。

我的健身私教,常常對我喊話「動念合一,動念合一,動念合一」。我心想,這不就是禪修了嘛,這不就是臨在了嘛。

磕長頭的朝聖之旅,或許也是這樣:意義並不在遠方,而是在動念合一的每一個當下。

片中的朝聖隊伍走到某個村莊,遇到一位老爺爺。

老爺爺不斷叮嚀,走的步子不要太多了,你誦什麼經就怎麼走,喇嘛告訴你走幾步就走幾步。磕頭的時候,額頭一定要碰到地面,碰不到地的,不算。心要誠,心要裝下眾生的平安健康。

每一步都算數,所以,每一步都要用心去走。

你有朝聖的目的地,但它又不在遠方的拉薩或剛仁波齊。

它就在你每一步每一步的路上。真正的朝聖,是在去遠方的路上,回到自己心裏面的家。

你要朝拜的聖殿或神山,就在你心尖尖上佇立。

每時每刻,它都在,須臾不曾遠離。

;

『肆』 岡仁波齊電影是從什麼地方開始走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是一場朝聖,這一場朝聖,從芒康開始,經過拉薩,目的是岡仁波齊。
電影里展現了人們在朝聖路上的景象:暴風雪裡走路的良苦,在酷暑中的難耐,深夜寒風的刺骨。
人們去西藏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目的是為了洗清身上的「罪孽」。

『伍』 拉薩到岡仁波齊怎麼走拍攝岡仁波齊最佳地方在哪

喜歡旅行的朋友們最近商量准備去岡仁波齊,岡仁波齊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岡仁波齊峰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拜訪這座神山。但如果自駕去岡仁波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熟知周圍的路線,才能准確到達目的地。今天給大家介紹從拉薩到岡仁波齊的自駕路線。

拉薩到岡仁波齊怎麼走

從拉薩到岡仁波齊的駕車路線:全程約1199.7公里。今天來給大家介紹拉薩到岡仁波齊的旅行路線:

『陸』 《崗仁波齊》觀後感

《岡仁波齊》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下面是我為您准備的《崗仁波齊》觀後感,供您參閱。

《崗仁波齊》觀後感一

第二遍再看,可以更好的去感受,也可以拋開情節更多的去體會細節。比如,停電了,一屋子的人沒有一個慌亂的,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點上蠟燭,該幹啥幹啥,來電的時候,也是沒有人有反應,就是簡單的熄了蠟燭繼續該幹啥幹啥。想起家裡停電或者辦公室停電時,各種大呼小叫,各種情緒開心的、抱怨的、還有幸災樂禍的。來電時又是各種情緒起起落落,這在整部電影里都看不到,沒有什麼情緒的升起和落下,一切發生了就發生了,接受,然後繼續往前走。我在生活里也一樣可以如此,不用急,急著去幹啥呢?不用怕,最壞的擔心發生了又能如何,這不還沒發生么?好心態修煉中。

這支隊伍組成時,就是那麼簡單自然,我想去朝聖,我也想去,那就去吧,嗯,好,去呀。沒有嫌棄,不怕被拖累。沒有三六九等,沒有誰把誰當做累贅,好像這些人心裡就沒有分別心似的。遇到困難永遠是大家一起克服,不需要呼籲不需要指揮,每個人自發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切按部就班。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快樂的無處不在,拉著車也可以快樂的唱歌,看見太陽脫了棉衣就跳起了舞,那麼純粹那麼自然。

「開始念經吧」,會去看第二遍,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再去聽他們誦經的聲音,太美了,這種美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感覺,若我不控制著,我一下子就會進入某個勢能中去,太舒服了。第二遍看,錄下了裡面所有念經的場景,好喜歡聽。

樂於分享,想起我之前也一直覺得,物質的東西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它只是為我所用。對於藏民們,他們不管遇到誰,都會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東西,一起喝茶吧,送你一袋糧食,大嫂我借點柴,這張皮子送給姑娘,拿去。

開始陣痛要生孩子了,也沒有慌亂,沒有多激動,就那麼自然,在朝聖路上發作了,連夜去了就近的醫務所,產婦都沒有痛到大喊,這才是真實的,醫生不讓喊啊,也沒力氣喊啊。初生的嬰兒好可愛,生產過程是一個很有愛的過程,很美的畫面。

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開春耕地要盛裝打扮,要燒香,要隆重,老人在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為什麼這么急。是啊,中國速度,真的是好事嗎?我們為什麼這么急呢。

遇到落石時,大家很淡定的保護著孩子,沒有慌亂,沒有怨天尤人。

藏民們的話很少,一路上都很安靜,只有老人家的念經聲,還有小女孩對屠夫說的那句「加油」,還有就是「來喝茶」。小女孩跟家裡人通話,跟每個人說話都是那幾句:在幹嘛,我想你了,你想我嗎,我在待著呢。朴實,無華,很美。

遇到夫妻倆帶著毛驢去朝聖,問他們為啥是妻子在拉車而不是毛驢,答因為心疼毛驢,上坡妻子拉不動才讓毛驢幫忙,人和動物,我們是不是太習慣了我們是主人。他們把毛驢當做家人,但是毛驢累了走不到拉薩,他們還要帶著他一起轉布達拉宮呢,一起轉大昭寺呢,要一起祈福。

遇到車禍,先關心人有沒有受傷,很輕易的就把肇事司機「放跑了」,只有一句「小心開車」。沒有扯皮,甚至都沒來得及看一下車子傷成什麼樣子。結果發現車頭已經廢了,一行人開始拉著拖車繼續前行,拉一段再折返回原地,磕過去,再拉。沒人去抱怨,沒人去計較多走了多少路,沒有去在意要多走多少天才能到拉薩。真好,我們在工作時,若也能不怕多幹活,不怕繞原路,不總想著找捷徑,該是多麼美好。我是個典型的應試型學生,我非常適應應試教育,我總是可以找到捷徑,輕松考個高分,可是我錯過了什麼?我這種慣性帶入生活後,錯過的是人生啊。現在越來越不去投機取巧了。

到了拉薩,錢不夠去岡仁波齊了,大家就去打工,年紀大的去洗車,年輕的去工地,晚上還幫老闆娘磕頭賺住宿費。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是快樂的,好像從來沒有人會去想,為什麼要這樣。在拉薩足足待了兩個月才繼續上路。

隊伍里的長者去世了,沒有人驚慌,對於死亡,其實真的不是多麼恐怖的事情,總有一天,我會明白這個道理。

這是一部可以滋養我的影片,我感覺到心靈被沖刷,想做一個乾乾凈凈的人,與來時一樣干凈。

《崗仁波齊》觀後感二

生長在西藏山村裡的村民,大多從生下來就是藏傳佛教的信徒,幾乎沒有其他宗教。所以,村民從出生就接受藏傳佛教義的教育,他們虔誠、順服、時常悔罪。從楊培一行11人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目的是悔罪,朝拜聖山岡仁波齊。

有人因為殺牛殺多了,有人因為自家蓋房子死了人,有人因為剩下年歲不多,大家帶著各自的罪和虔誠的心上路了。朝拜路上有時晴有時雨有時下雪,有時雪崩,但無論遇到什麼惡劣的'條件,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為了朝拜,無論是磨破了防身的羊皮,或是劃斷朝拜用的木板,或是穿爛了腳上的鞋,或是被雪崩掉下的石塊砸到,或是遇到朝拜的孕婦生產,或是拉行李的拖拉機被撞壞,他們像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樣笨重吃力的向前行走。或是沒有了經濟支撐,或是在水坑中朝拜,等等。都沒有阻礙他們前往岡仁波齊朝拜的信心。

然而,自詡為聰明的人看到他們的行為會非常不解,他們朝拜是撇下了家中尚未幹完的農活,撇下了家人,費錢費力費時還要承受路途中可能有的各種風險,竟然不為了世俗角度的經濟利益。我想,很多自詡為聰明的人應是不理解這群朝拜者整日做這些無意義的事有何動力。因他們眼中只有現時有利可圖,才是正確有意義的。

這些人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成教義,讓自己在接下里的日子裡去遵循。然而,人的認知總是存在局限性,不可否認,這些經驗可以獲取物質利益,但這些人精神世界大多匱乏,而信仰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能使人幸福。自詡為聰明的人大多不相信他們自己的行為會遭到審判,因此做事會往往縱欲,沒有底線原則,無所顧忌的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無邊界的慾望叫人盲了雙目,鈍了知覺,失了控制,表面輝煌,內心腐爛,如一個爛醉的人。慾望需要教義約束,人生才不致失控爛醉,而正確而虔誠的信仰可以叫人保持清醒,如沒有信仰,至少應為自己立原則,樹界限。清醒是件痛苦的事,但至少方向正確。路對了,不怕遙遠。願世界多些清醒,少些不合理的慾望。

《崗仁波齊》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電影《岡仁波齊》,受益匪淺。在這部電影里,我知道了許多不了解的知識。片名《岡仁波齊》是指岡仁波齊峰,它位於西藏自治州普蘭縣境內,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也是中國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每個人都懷著自己的心願和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神山,這十一人組成的隊伍,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從芒康到拉薩不但有2000多公里,還要一路磕長頭前行,如果是我可能走不到就半途而廢了。最令我震撼的是:他們能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前行。我想:他們到達岡仁波齊山頂一定會十分興奮,喜極而泣。我敬佩那孕婦,她的肚子里有著即將出生的孩子,她竟挺著大肚子去朝聖了。我更敬佩那位自幼殘廢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勵下,朝聖去了。

我敬佩朝聖者對信仰的虔誠,對大自然的敬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朝著明確的目標努力奮斗,也許成功的就會是你。

『柒』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什麼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內容

1、《岡仁波齊》電影簡介:普拉村西藏腹地一個古老的村子,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 瑪扎堆的朝聖隊伍。

2、於是10個普通的藏民和一個孕婦,從村子出發,歷時將近一年時間,沿著2500公里長的路,一路向前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影片中沒有強烈的沖突,沒有絢爛的後期,有的只是行走,叩拜,平靜地面對一路的生、死、成長和放下。

『捌』 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是什麼

該片講述了在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劇情片,沒有什麼特殊主題,就是講故事而已。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