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知識 » 德國如何引進國外電影

德國如何引進國外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21 19:21:05

⑴ 請問某德國總理刺激好萊塢影視發展的政策

第三節 新德國電影的初期
60年代初期,德國電影所出現的危機主要表現為:政府對電影停止實行經濟保險。導致了大公司的倒閉或合並(如:新電影藝術公司、聯盟電影公司和烏發—漢薩電影公司);影片質量下降,但對娛樂片所繳納的稅卻不降低;以及電視的發展和競爭等。在1961年中,「德國電影獎」評委會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的人人選。德國電影在經濟與藝術上處於了最低點,酗年代中期,德國年產量僅為60部影片,觀眾人次也降為1億人左右。

一、「奧伯豪森宣言」

1962年,來自慕尼黑的短片新導演們,帶著一紙宣言來到了國際短片電影節所在地奧伯豪森,他們參加第八屆國際電影節,宣稱要「創立德國新電影」。他們對60年代的美國電影和德國商業片表示不滿。由26個大都從拍攝短片開始走上影壇的電影導演、攝影師和製片人們提出了這項宣言,其主要內容是「因循守舊的德國電影的崩潰終於使我們所擯棄的思想立場喪失了經濟基礎」;「正如在其它國家那樣,在德國短片也已成為故事片的學校和試驗場所」;「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的語言」;「我們現在
要製作一種新的德國故事片,這種影片需要自由。我們必須打破常規,克服電影的商業性。我們要違背一些觀眾的愛好,創造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我們准備在經濟上冒一些危險」;「舊的電影已經死亡,我們相信新的電影」。大致這樣一些內容的宣言,標志著西德電影的轉折點。此後,他們籌建「德國青年電影基金會」,計劃以500萬馬克資助10部故事片的創作。然而,這項建議未受到認真地對待。經過長時間的籌集資金,1965年「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正式成立,並在以後的3年中資助了20部影片的創作,其中最多的一部投資達30萬馬克。德國青年電影創作者拍攝出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的、
至今仍有意義的作品。這些影片從1966年起,開始進入了商業發行網。

二、德國青年電影

這是新德國電影發展的初期階段,德國青年電影的先驅者之一是讓—瑪麗。斯特勞布。他於1933年出生在法國尼斯,1958年來到德國,並在流亡德國期間拍攝了實驗影片。他的全部作品都是與妻子達尼埃爾,西耶共同攝制的。她做過丈夫影片的編劇、製片、導演、剪輯等工作。斯特勞布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種布萊希特式的啟蒙戲劇風格,他堅持台詞、原著、思想真實可情,要求演員「少做動作,多念台詞」。他的作品往往嚴肅、莊重而又細膩。斯特勞布的代表作品是《沒有和解》(1965年),是根據海因利希·伯爾的小說《九點半鍾的檯球》改編而成的。影片通過三代人的生活將希特勒時代的德國與聯邦德國在戰後現實做了對比,演員口中是極具有文學化台詞,影片演員的說話方式、
場面調度和畫面構成旨在讓人們體驗現實,而不是面對現實。這種風格,體現了導演試圖按照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所要達到某種間離效果的追求,同時它還使人們想起電影史上著名的德國表現主義流派。許多的影評家都注意到這是一部「用歷史的閃回鏡頭直接回顧了納粹時代」的影片,「是一部有政治現實意義、風格新穎的先鋒派影片」。

亞力山大。克魯格也是先驅人物之一。他出生於1932年,曾做過法學家、律師、作家等,他導演了代表作品《向昨天告別》(1966年)。影片表現了一個從民主德國來到聯邦德國的妨娘阿尼塔·G的艱難生活,她處處受到人的打擊,被人踐踏利用。影片劇情大幅度跳躍,採用了不少紀錄手法和漫畫式的表演。「影片之所以產生好的效果,不僅由於影片的敘事手法,還由於影片對主要人物命運的同情,對社會的批判,發人深思的諷刺和它特定的內容」。這部展現『『冷漠、落後、家長式作風,當權者的變態心理」的影片曾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銀獅獎。
還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和作品:福爾科·施隆多夫於1966年拍攝了《青年特爾勒斯》,這部「對早期法西斯精神的探討」的影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國際批評家獎」;威爾格。赫爾措格於1967年拍攝的《生活的標志》影片描述的是士兵施特羅斯特策克在一個無所事事的小島上如何因荒誕處境變瘋的故事,赫爾措格希望表現「希臘風光中陰森可怕而在理智上又無法理解的力量」,這部影片已經可以看出該導演後來的一貫的風格和追求;約翰內斯,沙夫的影片《紋身》講述了一個16歲的小夥子如何槍殺了自己的養父,「簡單的最後行動代表了青年人對傳統社會的空談和自滿的抗議」。這部影片與法國新浪潮電影頗有共同之處,「它體現了新德國電影與新浪潮電影相結合的特徵:導演們想要表達的是他們親自目睹和經歷過的事情」。以後還有:彼得·沙莫尼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狐狸禁獵期》;烏爾里西·沙莫尼拍攝的點畫派風格的影片《它》和《年復一年》;哈羅·曾夫特拍攝的《慢跑》;克里斯蒂安·里舍爾特拍攝的《倒立吧,夫人》;漢斯—於爾斯,波蘭德拍攝的《貓和鼠》;愛德加·賴茨拍攝《進餐》等等。

第四節 新德國電影的四大導演
70年代中期,新德國電影進入創作高潮,這一時期代表人物是威爾格·赫爾措格、福爾科·施隆多夫、賴納·威爾納·法斯賓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爾格·慧爾指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

如果說藝術家是一個「離群索居者」的話,新德國電影中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人物是赫爾措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樣,他自己就是這樣一位孤獨的藝術家。赫爾措格說:
「就因為我是獨自一人,而且還將獨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難將我的影片歸人這里的某個流派」。
1967年,他在希臘拍攝了《生活的標志》一部短片之後,又在薩哈拉拍攝了《法塔·莫爾迦納》(1968年);拍攝了《誅儒也是從小長大》(1968年);1973年,他到了秘魯和巴西,拍攝了《阿吉爾——上帝的憤怒》,影片採用傳說中紀實手法,描寫了1590年到黃金國探險的僧侶阿吉爾的故事。表達了某種社會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現實面前的失敗。這是一部「妄想和放縱的敘事詩」。1976年,他執導的影片《人人為自己,上帝反大家》記敘了上個世紀一個遭受社會偏見的棄兒卡斯伯·豪譯爾的故事,他心理愚鈍和反常。這部半記錄、半自傳體的影片揭露了特權和教會制度為基礎的社會的虛偽和利己
主義。8毫米膠片拍攝的主人公夢境很有特色,成為赫爾措格「最有力量和風格最統一的影片」,榮獲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獎。1978年,他還曾重拍了茂瑙的《夜間幽靈諾斯費拉杜》。1982年,赫爾措格導演了《陸上行舟》,主人公夢想在亞馬遜河上游的森林裡建起一座歌劇院,讓偉大的卡魯素來唱歌,他開始了旅行並在士著人幫助下把行舟搬過山嶺。影片在瑰麗壯觀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樸純真的民風中激盪著藝術家更加執迷、顛狂的心理狀態。赫爾措格說到:「我的影片是由於某種強烈的迷戀產生的……」,這部影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孤獨和瘋狂、異域疆土的自然風光成為赫爾措格影片的一貫的主題。在赫爾措格的影片中,他熱衷於刻畫那種邊緣與孤獨的人物,探討人物「瘋狂的迷戀」的心智,在這一點上他與法國「左岸派」電影有近似之處。他的影片極富浪漫色彩,有強烈的造型意識和動人的古典音樂。他的電影劇作略欠一籌,一如《陸上行舟》河流中走船,放而不收,削弱了戲劇張力,令觀眾感到沉悶、拖杏,有時晦澀、難懂。

福爾曼.施隆多夫,

早年在巴黎攻讀政治學,然後進入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學習電影製作。他曾做過馬勒、雷乃和梅爾維爾的副導演,也是從短片開始創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處女作《青年特爾勒斯》『『預示了新德國電影的覺醒」,影片編劇是他後來的妻子和主要合夥人特洛塔。
1967年《劇烈的爭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簽訂了6年的合同,開始轉向拍攝歷史題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窮人的暴發》起源於民間傳說,敘述了民工攔路搶劫一輛錢車的故事,表達了下層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會,「對具有新特徵的鄉土電影的發展是個貢獻」。1972年後,他從歷史轉向當代,拍攝對德國社會現狀進行精闢分析的系列影片,並從1960年「作者電影」較窄的觀念轉到較大的觀眾層面。
1975年《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描寫一個收容無政府主義者的年輕婦女最終成了輿論界的犧牲品。1976年他拍攝了根據尤斯奈爾原著改編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國》中,他「技藝更加精湛」。1978年《錫鼓》影片通過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孩子的故事對德國歷史及現實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這部史詩般的巨幅畫卷於1979年同《現代啟示錄》並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閡大獎,1980年又贏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獎。
他的80年代仍然是豐厚的;《偽造》(1981年)、《斯萬的愛情》(1983年)、《一個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長導演藝術片,是一個「在所有導演中最具現代電影語言表現手段的人」,也是一個注意市場和同觀眾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電影劇作,有濃厚的文學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錫鼓》等,對處於社會重壓下的人物變態心理的描寫以及他對文學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國「左岸派」電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對電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對觀眾的顧及、與電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這些導演以及新德國電影的其他人明顯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國拍片,而這些「超級製作削弱了他的藝術才華」。

賴納·威爾斯·法斯賓德

新德國電影多產的天才法斯賓德是多面手,他曾做過記者、戲劇編劇、戲劇導演。
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從舞台轉向電影,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棲棚如生的人物形象。1969年一1976年,他總共導演了29部長故事片和一部5集電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電影節轟動的《愛比死更冷酷》「表現了毫無用處的可憐人」,影片中的移動攝影不同反響,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970年《謹防神聖的妓女》把戲劇排演的喜怒哀樂搬上銀幕。
1971年,法斯賓德在《四季商人》里講述了一個無法滿足母親要求的菜商在飲酒後死亡的故事。影片僅用了l1個拍攝工作日,充滿風格化與舞台藝術痕跡,法斯賓德的創作風格達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現了關於同性戀的主題。1972年,法斯賓德僅用了10天拍攝完成了《佩特拉·馮·康德的辛酸淚》。1973年,他導演《惡夢吞噬靈魂》片中60歲的老婦嫁給了一個年輕的摩洛哥外籍工人,當她能夠戰勝社會的種族偏見時,卻無法克服他們面對的種族差異。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強權》又一次顯示了法斯賓德偏愛的主題,一個同性戀青年被人利用後又被拋棄,慘死街頭。1977年導演的《中國輪盤賭》、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題材的《瑪麗亞·布朗恩的婚姻》、1978年與施隆多夫聯合導演的《秋天的德國》、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題的影片《莉莉·馬蓮》問世。1981年4月法斯賓德在「世界報」采訪他時說:「如生命允許,我希望拍攝12部反映德國各個不同時期的影片;第一個描寫第三帝國的主題是《莉莉,馬蓮》。但不是最後一個……,我在尋找自己在祖國歷史中的位置,我為什麼是個德國人?」法斯賓德的聲明體現了新德國電影藝術家的覺醒和責任。1982年,他在導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慾望》和高度風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萊爾》後離世,年僅36歲。
法斯賓德絕大部分影片的電影語言無大新意,採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國「好萊塢」電影模式,是一種傳統情節劇。其中最大特點是他對藝術的真誠和對社會的直言批判,他敢於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識擺上銀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種種非常態慾望和陰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賓德的美學追求和創作傾向與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手派冊」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種「烏托邦思想」和「悲觀絕望』』也同手冊派一樣消極。他的影片有時出現『『簡單化」的傾向,他的社會分析有時也難免「主觀,浮淺」。
然而,在新德國電影藝術家中,他的真誠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

威姆,文德斯

這位曾攻讀醫氣和哲學的大學生在投考巴黎高等電影學院時失敗,他在巴黎電影資料館通過觀摩大量影片自學成才。
1971年文德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城市裡的夏天》,這是「一個犯罪故事的歷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懼怕往昔而逃跑。他還拍攝了非情節化、不求表意的《守門員罰球時的焦慮》;這一風格同樣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愛麗絲漫遊城市》中。1976年執導《時間的進程》,1977年美國演員德尼·霍普在他氣氛神奇的影片《美國朋友》中擔任主演。
1980年,他把美國導演尼古拉·雷依的傳記故事搬上銀幕,影片記敘了在無盡的公路旅行中電影機械師與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誼與煩惱,這是一部典型歐式風格的公路片。1984年,摘職戛納電影節的金棕閻的另一部歐式風格的公路片《德克薩斯州的巴黎》標志著文德斯「美國化傾向的高峰」,他表現了人的孤獨、人與人之間的隔漠。1985年他拍攝了一部關於他的偶像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紀錄片《東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這部充滿超現實主義氣氛的作品問世。遷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慣常主題,他的電影語言修詞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對運動和場景不加剪輯的「坦率、冷靜」的風格。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衰落:
同新浪潮電影—樣,新一代的德國電影人反對電影商業化,主張「作者電影」和「藝術電影」,新德國電影在美學追求和製作方式上有很多與新浪潮相似之處,幾百名導演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攝了近幹部影片,形成持續不斷的創作高潮和聲勢浩大、歷時長久的電影運動。美國新好萊塢電影運動導演科波拉對旺盛時期德國電影作過安如下的評價:「過去的10年屬於新德國電影,西德是現在唯一有所作為的電影國家」。
然而,70年代中、後期,經濟危機已經表明德國電影有衰落,電影市場出現了蕭條,德國影片在國內的放映收入幾乎無法抵償製版成本。據統計:其收入僅佔全部影片收入的10%,1977年佔4%。新電影對資助團體的依賴,使電影藝術受制於這些團體和電視台編輯部,同時也受制於主管這些部門的政治態度。「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由於提供資金過少喪失了影響,已於1976年解散。
1977年,法斯賓德還曾發表了將來只在國外拍片的聲明轟動一時,引起人們議論紛紛。一些評論家認為「雖然電影導演們對運轉不靈的團體和對缺乏評論界的支持表示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在別的歐洲國家或歐洲以外的國家拍攝電影的條件就比聯邦德國優越卻是使人懷疑的」。法斯賓德於80年代初業已故世,其他三大導演已到國外拍片。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主將在國外創作上的滑坡現象,證明了評論家的擔憂。90年代的德國電影市場完全被好萊塢佔領,有著先鋒運動表現主義、德國室內劇、批判現實主義傳統的民族電影也已日漸消亡。

⑵ 國內引入國外電影的費用級流程

1.外國電影引入中國 必須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批准和額度控制。

2.負責引進和發行的是中影集團

3.電影收益是票房分賬 具體是 一張60元的電影票

電影院收入20元 各省市發行公司20元 中影集團和外國出品方各拿10元。 (含各環節的營業稅)

分配比率不同電影各有不同.

⑶ 德國新電影的起源

談論新德國電影也許還是應該從著名的「奧伯豪森宣言」談起。
1962年,來自慕尼黑的26個大都從拍攝短片開始走上影壇的電影導演、攝影師和製片人,帶著一紙宣言來到國際短片電影節所在地奧伯豪森,參加第八屆國際電影節。他們對60年代的美國電影和德國商業片表示出不滿,宣稱要「創立新德國電影」,提出了「奧伯豪森宣言」,其主要內容有「因循守舊的德國電影的崩潰終於使我們所擯棄的思想立場喪失了經濟基礎」;「正如在其它國家那樣,在德國短片也已成為故事片的學校和試驗場所」;「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的語言」;「我們現在要製作一種新的德國故事片,這種影片需要自由。我們必須打破常規,克服電影的商業性。我們要違背一些觀眾的愛好,創造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我們准備在經濟上冒一些危險」;「舊的電影已經死亡,我們相信新的電影」。宣言標志著西德電影的轉折點。此後,德國青年電影創作者拍攝出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的、至今仍有意義的作品。

⑷ 請問國外影片的引進都要經過哪些程序

電影引進審核程序
一、需送審的電影片種:指各種形式、不同寬度的電影片,包括:(一)故事片(含舞台、戲劇、藝術片);(二)紀錄片;(三)科教片;(四)美術片(含動畫、木偶、剪紙片等);(五)專題片;(六)其它電影片。

二、送審電影需提交的實物事和資料:(一)送審國產電影混錄雙片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1、混錄對白雙片;2、審查申請書,內容包括:(1)電影片名稱、原作內容、內容提要、主創人員;(2)審單位初審意見;(3)送審單位所在地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審查意見。

3、影片完成台本,內容包括:影片長度、內容、對白、字幕、鏡頭號;4、改編作品的原作者版權授權書復印件。

中外合拍電影片,還應提交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審查意見、合拍電影片合同書復印件及籌資合同書復印件。

(二)送審進口電影原拷貝,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1、原拷貝;2、審查申請書,內容包括:(1)電影片名稱、語種、片種;(2)出品廠家名稱、國別或地區;(3)編劇、導演、主要演員、攝影等主創人員名單;(4)電影片內容簡介;(5)送審單位初審意見。

(三)送審國產電影標准拷貝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1、標准拷貝;2、經電影審查委員會同意的對電影片的修改實施方案;3、拷貝製作單位簽署合格的影片技術鑒定書。

(四)送審進口電影譯制拷貝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1、譯制拷貝;2、經電影審查委員會同意的對電影片的修改實施方案。

三、審查程序(一)電影片技術質量按照國家標准審查。

(二)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暫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

送審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審查費。

(三)國產電影片(包括合拍片)的審查分為混錄雙片審查和標准拷貝審查。進口電影片的審查分為原拷貝審查和譯制拷貝審查。

(四)電影審查委員會應當自收到送審的混錄雙片或原拷貝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並通知送審單位。

(五)凡電影審查委員會提出修改的影片,送審單位應按要求提出修改實施方案,送經電影審查委員會同意後修改。

(六)國產電影標准拷貝和進口電影譯制拷貝製作完成後,應當報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

(七)電影審查委員會應當自收到標准拷貝或譯制拷貝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審查合格的,應當簽發審查通過令;經審查仍須修改的,由送審單位修改後依照本規定重新送審;審查不予通過的,應當將不予通過的理由書面通知送審單位。

四、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辦法:(一)送審單位收到審查通過令後,應當送交下列實物和材料:1、國產電影片(1)一個標准拷貝;(2)三個大1/2聲畫清晰的錄像帶;(3)向中國電影資料館送交一個標准拷貝的回執復印件。

2、進口電影片(1)三個大1/2聲畫清晰的錄像帶;(2)中外雙方簽定的影片發行合同復印件。

3、實物和材料齊備後,頒發《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二)電影製片單位和電影進口經營單位對電影片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審查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電影復審委員會申請復審。

電影復審委員會應當作出復審決定,並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和電影審查委員會。

復審合格的,應當核發該電影片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還有其他的一些參考資料http://www.star000.com/law/142.html

這就是官方程序了!最權威的.

廣電總局的主要職能是:
(一)研究並擬定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作的方針政策,把握輿論導向;指導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影視創作並協調其題材規劃;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體制改革。

(二)研究並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章和事業的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目;負責用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並負責內容審核。

(三)審批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製作單位的建立和撤銷;組織審查在廣播電視中播出的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發放和吊銷電影攝制、公映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發行許可證。

中影的職能: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國家唯一授權經營電影進口業務的公司。電影進出口分公司是具體承擔該項業務的分公司。它的宗旨是通過電影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它的業務對象遍及世界各地。每年它均要通過各種渠道選看全球近千部影片,從中挑選一批思想藝術水平和技術製作水平俱佳的影片獻給國內觀眾。

同時,電影進出口分公司還肩負著國產影片的輸出使命。它與國內各製片廠、製片單位,以及國外片商保持著良好的業務關系。為了更有效的輸出國產影片,它創辦了「北京放映」國產影片展映活動。它管轄的字幕譯制部列印大量字幕拷貝。它將日常工作與「北京放映」結合在一起,使一批批優秀的國產影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你問問題很細心,很好奇你為什麼會對這個感興趣,呵呵~~

⑸ 《你好,李煥英》即將全球上映,向國外上映的電影都需要達到什麼標准

我們國家沒有電影分級制度,在引進國外電影的時候,一般都是適合全年齡觀看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國外大片無法引進,或者在引進的時候需要刪減一些鏡頭。而國外有類似的分級制度,國內的電影想要全球上映,需要進行一定的審核。當然除了審核之外,還要電影有一定的市場,片方有一定的資本。

不過國內的電影很少有在國外上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市場。也就能在向新加坡一類的東南亞國家上映,當地的華人比較多。《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大眾質疑,主要是覺得水平不夠。

3、為什麼國外電影能全球上映

說完《你好,李煥英》之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有些國外的電影,能夠全球上映。其實這點不需要質疑,全球上映的電影,大多數是美國好萊塢,或者一些極為優秀的製作。好萊塢的名氣已經打出來了,是所有電影人夢想的地方,裡面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影星,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

而且電影相關的內容,也是很不錯的。有思想較深的《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也有系列大片《變形金剛》、《復聯》。有號召力、內容過關,全球上映很正常。國內的電影,一比就有差距了,在國外影響力最大的是成龍,或者說只有一個成龍。

⑹ 德國電影的一戰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電影統治了中歐,公司數量和製片數量激增。德國政府意識到電影在宣傳方面的重要性,先後在總參謀部和武裝部屬下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向國外推銷德國影片。1917年,更進一步,把梅斯特爾公司、聯合影業公司和丹麥的諾爾基克公司合並為「宇宙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即烏發公司。除攝制故事片外,德國在這一時期更拍攝了大量新聞片和宣傳戰爭的紀錄片。1914年E.劉別謙進入電影界,因拍攝喜劇影片而嶄露頭角,1918年拍出由P.尼格麗主演的《卡門》,從而名聲大振。

⑺ 國內引進外國電影的標準是什麼

總體來說是會比國外遲一些,因為國內有引進影片的審核制度,一是為了保障國內電影業的健康發展,二是為了不太過受外來文化的沖擊。
例:本次加勒比海盜3國內放映版本劇情被刪減掉14分鍾。
同步上映屬少數現象,一般只會是超級大片才會採用全球同步放映的方式,因為各環節牽扯太多,不好操作。

⑻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先要看中影集團想不想引進,之後再看胱癲腫菊批不批,如果這兩關都過了,也要看引進方願意什麼時候放,如果想和世界同步,還得問製片方的意思,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答案,一般來說要比國外晚幾個月,比較蛋疼的話就是晚一兩年,比如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兩年前的老片《正義殺戮》最近被翻譯成《火線特攻》在國內上映了,晚了兩年多(因為這時候此類電影的版權在國際市場上非常便宜,就和批發價一樣,所以也被稱為「批片」)

但天朝也有可能比美國還先看到好萊塢電影,全球同步首映的電影由於時差的關系天朝其實能比美國早12個小時看到,而有些電影甚至比美國提前上映,如2008年的《鋼鐵俠》就是中國先上映幾天之後美國才上映

⑼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引進流程一般都是國內電影公司,在國外電影公司持股。或者有一定的合作(不一定要持股!)。然後海外的電影拍完後,進行上映日期的安排,然後國外電影院開始為了這個日期拍檔。再到國內來說。如果引進成功,通過審核。沒有開刀剪輯刪減內容的話,就賣給國內的各大城市院線。國內城市院線買到片源後開始排擋。統一時間和海外同步上映。
一般都是電影院在電影公司是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內電影公司和國外的電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外的電影後期結束時,會將片源發給總電影公司。然後總電影公司會將片源發往本地的電影院,或者其他地方(國內電影公司也在其中)然後國內拿到片源後在發往國內的電影公司。或者有些需要配中文音的。一般電影上映時間為兩個月就要下幕了。下幕後會過小半個月,網上就會有藍光資源,高清或者超清的。

⑽ 國外電影引進是什麼部門 公眾號

國家廣電總局。
國外電影引進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引進,負責審查,發放公映許可證。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