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未來地球電影有哪些
① 有哪些不錯的太空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說起關於太空的電影,幾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熱門題材。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曾經是多少人渴望已久的夢想彼岸,「飛向天空,浩瀚無垠!」
這句《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其實也可以作為早期太空題材電影所主要表達的人物故事和思想內核。
1902年,由被譽為「世界電影導演第一人」的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所拍攝的《月球旅行記》,作為第一部以登月為背景的電影,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和超越時代的視覺表達、蘊含深意的思想內核,使得電影在當時不僅取得了優異的商業票房成績,更成為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放在當下來看,這部電影顯然在特效和畫面上已經落伍了,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幾乎成為了後世所有有關星際旅行、外星人等題材的電影靈感來源和思想啟蒙。
甚至在去年大賣的《頭號玩家》中,我們也能看到斯皮爾伯格對這部太空科幻電影開山之作的致敬。
1966年開啟的「星際迷航」系列影視劇是新時代太空題材電影發展的開端。
它超越時代和現實所構築的太空奇幻世界觀元素,更是成為了後世諸如《星球大戰》、《異形》、《阿凡達》等一眾在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電影故事核心和前提。
在整個「星際迷航」系列影視作品之中,對於現實世界的隱喻和現實思考隨處可見,諸如星際聯邦對聯合國的描摹,星際聯邦不可避免的與其他種族發生戰爭的 歷史 與現實世界二戰的緣由和結局出奇的一致。
以及系列作品中對於科學與人倫的探討等等。這些聯系現實與幻想的故事情節不僅為系列作品提供了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更使得「星際迷航」在科幻影視題材電影發展史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憑借一部《2001太空漫遊》成功把太空題材的類型商業電影推向藝術電影類型發展。如果說上面提到的《月球旅行記》和《星際迷航》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很多脫離於現實世界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那麼,《2001太空漫遊》應該說開了太空題材電影硬科幻表達的先河。
導演庫布里克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整整花費了四年的時間,電影的太空場景製作以幾乎不可能的嚴苛標准完成了製作與拍攝,這樣的打磨使得電影即便放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不會顯得違和而又過時。
電影的美學設計與科幻元素、人類發展高度融合,成為了諸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等一眾好萊塢名導的科幻電影啟蒙之作,同時也註定了其難以被超越的里程碑式意義和思想內核價值。
1977年,一個懷揣電影夢想的加州小子拿著為數不多的電影製作經費,帶著一幫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電影人開創了美國「新時代的科幻史詩巨作」:「星球大戰」系列。
這個系列電影相比以往的太空題材電影,它的最大成功之處莫過於對現實世界各國文化元素的巧用和集合。日本的武士精神、西部的牛仔文化、中國的儒道思想以及遍及世界的建築風格匯總等等,與其說《星球大戰》是美國的,倒不如說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因而它才能夠在今天吸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觀眾和影迷,這樣一個科幻電影系列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美國文化所特有的開放、包容性。
在《異形》出名之前,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把科幻、太空與怪物這幾個詞聯繫到一塊。然而,一部《異形》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1979年,在《異形》上映之前,連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或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重口味,低成本B級片不僅能夠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更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完善而豐富的電影系列。
它開辟了太空科幻的新方向:驚悚與恐怖。與其說電影中駭人的是長相怪異、充滿神秘醜陋美感的異形,倒不如說電影中真正嚇人的是那些與異形無異的充滿野心的人類。它所投射和反照的其實是那些被嚇得不輕的人類自己。
現在熟悉電影的觀眾,如果提到科幻喜劇和外星人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1997年開創的「黑衣人」系列,但是關於外星人與太空的科幻喜劇真正開山之作應該是1996年的那部《火星人玩轉地球》。
電影的科幻元素和視覺效果與今天的《黑衣人4》相比顯然已經不足為奇。可這並不代表電影在今天失去其的價值與意義。
電影中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藉助傳統而又老套的外星人襲擊地球故事,用哥特式喜劇的方式對現實世界中的政治制度與 社會 問題進行了個人的解讀和描摹。
《阿波羅13號》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故事的太空題材電影,它豪華的主演陣容(這個光看主演湯姆·漢克斯你就知道了),精彩而緊張的特效製作,以及出色的劇本讓電影成為了1996年的奧斯卡一大熱門電影之一,並最終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近幾年貼近真實場景的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和《星際穿越》這些帶有太空寫實性質的電影得以誕生,與《阿波羅13號》的巨大成功是分不開的。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迅速進入下一部具有 歷史 意義的偉大電影作品《阿凡達》。雖然當年《阿凡達》在奧斯卡上惜敗於《拆彈部隊》(有人調侃這是詹姆斯·卡梅隆敗給了自己的前妻,《拆彈部隊》的導演是卡梅隆的前妻),但是它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時隔數年後便被人拋之腦後的《拆彈部隊》所無法比擬的。大規模的動作捕捉技術運用、3D技術的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電影拍攝的模式……
這些成就通通都被一部《阿凡達》包下,即便放到今天大片雲集的時代,也是很難想像的。
在《阿凡達》續集遲遲沒有上映的今天,時間已然十一年之久,它所創造的全球票房記錄直到《復仇者聯盟4》的上映才被打破。說到這里,對於謠傳明後年上映的《阿凡達》續集更加有了期待。
前不久憑借《羅馬》斬獲奧斯卡大獎的阿方索·卡隆當年憑借一部《地心引力》獲獎無數,雖然最終未能奪得奧斯卡獎,但仍然使得他得以成功躋身於好萊塢名導之列。
《地心引力》以一個女性航天員的視角向銀幕前的觀眾們展現了地球的恢弘壯闊,展示了顆藍色星球的壯麗山河,浩瀚星空的唯美璀璨,從內心深處激發了人們對於地球家園的熱愛,和對未來何去何從的思索。
影片最終的結局,當歷經千辛萬苦的女航天員如返璞歸真般走出汪洋之際,電影發出了人類對太空 探索 的最終思考,更啟示了銀幕前的觀眾們對自身認識的哲學討論。
詹姆斯·卡梅隆如是評價道:「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相比起《地心引力》的嚴肅與恢宏,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稍顯輕松與愉悅。
故事講述了不久的將來,NASA派出的一隊航天員在執行登陸火星任務的過程之中,因為突發事故把一名宇航員意外遺棄在了荒茫凄涼的火星之上。
為了生存和自救,這名宇航員開始了一番屬於自己的火星之旅。製作巨型「SOS」標識、種土豆、合成淡水……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實則具有一定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在無形之中也為觀眾們進行了一定的科普和啟示。
男主人公在無盡的絕望之中,依舊鼓起勇氣面對現實與生活的情節,也不禁讓人對生活和困境有所感悟。這大概就是科幻作品的一個現實意義之所在吧。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之後的又一部史詩巨作,在嘗試了超級英雄題材、夢境解析之後,諾蘭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太空。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而活?當面臨必將到來的結局之時,我們是否有能擁有足夠多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影片中最令人深思的,還是其在理性的科學思維之下,貫穿整部電影的是細膩而動人的深情。
人類的 情感 最終成為了影片中人類完成自我救贖最為關鍵的一環。執著不止的科學追尋、 探索 最終卻是通過感性的思維加以推動的,這樣的故事安排像極了現代版的創世神話,也點明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點: 情感 表達。
《登月第一人》作為「高司令」自《愛樂之城》之後的又一次沖奧之作,影片保持了較高的製作水準和特效水平,演員的演技也稱得上是十分到位。
但是影片主題思想對太空 探索 的反思和深憂,使得電影相比以往太空題材電影多了一層現實意義上的批判。
豐富細膩的思想感情表達也讓電影不僅未能獲得奧斯卡獎,更對這些年深受非議而被迫停滯多年,才剛剛有所發展的美國太空事業又一次被拉到了輿論的中心: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太空 探索 ,如果為了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是要付出不惜犧牲生命的代價,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此片同時也是首次把「阿波羅計劃」中,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後的內心心路歷程以及相關人物對於登月計劃的態度進行銀幕重現。如果說當年的《阿波羅13號》為人們塑造出了無懼危機的太空英雄,那麼在《登月第一人》中,我們看到只是作為一個普通飛行員的阿姆斯特朗。
他面對獨自一人的孤寂和黑暗、死亡的恐懼,和我們一樣也會動搖和畏縮。而在家庭與工作間所必須做出的的抉擇,也讓他沒有辦法同時作為公眾眼中的太空勇士和做孩子眼中的好爸爸。而太空 探索 所帶來的巨大花費,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認同的,有人遊行,有人反對,更會有人示威……
精神、工作,家庭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同樣會讓這個說出「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名言的鐵血男兒身處瀕臨崩潰的邊緣。
相比一味的贊美,《登月第一人》中如同紀錄片般的拍攝手法,以「反英雄主義」的敘事風格,客觀冷靜地使電影近乎真實的為世人展現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在世人面前無比英勇的英雄,又或許只是一個在現實無奈中被裹挾進國家榮譽綁架中的小人物。
太空題材的電影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細數了。通過上文中提到的不同時代太空題材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時代是如何變遷,即便「太空競賽」已然隨著「冷戰」結束而宣告終結,但是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渴望卻始終未曾終結。
因為它是人類征服未知的目標,是無數夢想的源泉。
如今的太空已然成為了影視改編、 游戲 作品以及玩具手辦的熱門主題,並逐漸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太空題材電影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相信中國從《流浪地球》之後,將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篇章。
科幻電影還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運用高 科技 特效,人的想像真的無窮無盡。
第一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28世紀的人類已經可以時空旅行,男主角Valerian(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飾)和女主角Laureline(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飾)是兩位星際特工,他們邊執行任務,邊談情說愛,中間來了個很會跳舞的泡泡(蕾哈娜 Rihanna 飾)又很快地死了,還有一群身材超棒的珍珠人來找一隻轉化獸,珍珠真的漂亮,每天用珍珠洗臉!男女主角稍微爭執一下之後就還給他們了。
② 星際穿越、後天、我是傳奇等關於人類未來的科幻電影
一,星際穿越
在不久的未來,地球氣候已經不適合植物生長,各種資源枯竭,飢荒肆掠地球,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人類通過「時空裂口」穿越星際,去尋找下一個家鄉。
(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但愛永遠是人類最偉大的力量,也正是由於愛拯救了人類。)
(世界微塵里,其唯愛與憎。)
二,後天。
溫室效應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地球回到冰河時代;冰河時代的地球人類如何生存?
(2018年暴風雪襲擊美國密歇根州,燈塔掛滿冰柱。)
迄今為止人類並不清楚,氣候系統是一個「穩態」或者「非穩態」系統。
可能未來不遠的一天,人類對於氣候系統的擾動到達臨界值,直接引發氣候系統的劇烈變化。
「也許是半年,也許是後天就會發生。」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當紐約只剩下你和一隻狗,你將如何生存。)
三,我是傳奇
2012年,人類被不知名病毒感染,紐約成為一座空城;生物基因技術引發人類末日。
生物基因技術或許能讓人類永生或許也會讓人類走向滅亡。
(我是傳奇:充滿孤獨與希望。)
人類不斷僭越上帝的禁區,從克隆到基因改造,終於因為超越大自然本身的自然進化而受到了懲罰。
四,撕裂的末日。
世界核戰爭後,人類被注射一種麻痹感情神經的葯物,人類封閉感情,變成純理性生物。
(沒有感情,純理性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五,極樂空間——貧富差距成為天塹的人類未來
故事講述在遙遠的2159年,人類分為兩大等級:富有的人全部住在人造的空間站「極樂世界」里;其餘人等都擠在人口爆炸的地球上。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於是就有很多地球上的人開始偷渡,想要成為「極樂世界」的一員
(馬特.戴蒙拯救世界。)
③ 與地球未來災難有關的電影有哪些啊
世界十大災難片排行: 第十名. 十大災難片 - 《後天》 第九名. 十大災難片 - 《地心末日》 第八名. 十大災難片 - 《彗星撞地球》 第七名. 十大災難片 - 《龍卷風》 第六名. 十大災難片 - 《獨立日》 第五名. 十大災難片 - 《深淵》 第四名. 十大災難片 - 《國際機場》 第三名. 十大災難片 - 《火燒摩天樓》 第二名. 十大災難片 - 《泰坦尼克號》 龍卷風 垂直極限 彗星撞地球 世界末日 完美風暴 天崩地裂 2012 後天 驚變28周 2012 後天、2012…… 天下糧倉 《後天》《2012》 2012恨不錯! 2012 後天 獨立日 龍卷風 山崩地裂 隕石浩劫 絕世天劫 天地大沖撞 最近2012很多人看 還有一些 比如《後天》《地心末日》《彗星撞地球》《龍卷風》《獨立日》《深淵》《國際機場》《火燒摩天樓》《泰坦尼克號》《新海神號遇難記》 2012世界末日、神秘代碼、碗龍、海雲台、世貿中心、後天、後天2、龍卷風、泰坦尼克號、惡蟒、瘋羊、蟻群、人蛇大戰、狂蟒驚魂、變種DNA、海神號、未來水世界、嗜血狂獅、鯊魚來襲、萬鱷狂鯊 我知道的有:2012,逃離鱷魚島,海神號,後天,火星撞地球,天煞地球反擊戰,水嘯霧都,世界大戰,,火燒摩天樓,哥斯拉東京SOS,火星人玩轉地球,紐約大地震,天地大沖撞,地心末日,彗星撞地球 ,龍卷風 ,獨立日 ,國際機場 ,火燒摩天樓 ,泰坦尼克號 ,海雲台 謝謝你能採納! 2012 <2012><後天》《龍卷風》《世界大戰》《獨立日》《絕世天劫》《太陽攻擊》《害蟲橫行》《哥斯拉》《航班蛇患》《天崩地裂》《活火溶城》《漢江怪物》《蟻群》《滅頂之災><隕石浩劫》《流行病毒》 《2012》、《隕石浩劫》、《先知》、《末日浩劫》、《新海神號歷險》、《驚變28天》
④ 10部關於末世的科幻電影,憋著尿也要看完!
不知道哪位大神經常說過,人類對於未知的未來很恐懼,假如有一天人類會不會消亡?地球會由上面物種掌管?還是會被毀滅?
按小編的說法,活好當下才是硬道理啊,幾百年之後你又不在了,管他呢!
今天推薦10部關於末世的科幻電影,總有一兩部讓你憋著尿也要看完的!
《未來水世界》1995年
不過凱文老哥過於鍾情於這路題材,觀眾的審美疲勞使得老哥的星途跟影片描述的環境一樣,無限蒼涼了下去。
⑤ 有哪些科幻電影是說未來地球被嚴重污染無法居住,人類移民其他星球,很多年後人類重返地球,重新開拓和
機器人總動員,重返地球,銀河系漫遊指南。這些應該比較接近你的設定。
⑥ 有哪些科幻電影中未來世界的生活展示得比較真實詳盡
這樣子的電影有特別的多,像我就特別喜歡看那些有關未來世界的電影,因為大家對未來都充滿想像,那自然就特別喜歡去看這些電影,像有什麼終結者呀,還有刺客戰場,我是只有看過這兩部,其他的話好像沒有太大的感覺,覺得都差不多吧。
⑦ 有那些關於世界末日的科幻災難電影
災難片:<後天>(絕對的沖擊你的視覺,北極冰原斷裂,水淹曼哈頓,龍卷風席捲好萊塢,冰封美國等等,經典)
<世界末日>(一顆美國一個州般大的隕石撞向地球,沖擊力恢弘大氣)
<新海神號>(客輪被巨浪打翻,一對人的求生之路)
<獨立日>(外星人進攻地球,曾獲奧斯卡最佳特效大獎,其中白宮被炸成為經典)
<天地大沖撞>(同樣的彗星撞地球題材,同樣震撼)
<28天後>(病毒肆虐,僵屍橫行,地獄客滿,人間災難,續集就要出來啦)
<活死人黎明><生化危機>系列(都是病毒在人間感染,將人變為活死人)
<世界大戰>(斯皮爾博格和湯姆克魯斯強強連手打造)
《空軍一號》,《極度恐慌》《蔓延》,《天煞》,《龍卷風》,《角鬥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後天》,《未來水世界》,《冰海沉船》,《洛杉磯大地震》,《雁南飛》,《戰地浪漫曲》,《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野戰排》,《辛德勒名單》,《魂斷藍橋》,《卡桑德拉大橋》,《新海神號歷險》,《機組乘務員》,《生死時速》《世貿中心》
⑧ 有什麼未來題材的電影推薦嗎
有很多啊,基本上都是科幻片,《時間旅行》《未來水世界》《俄羅 斯方舟》《二十三世紀大逃亡》總之很多拉。
⑨ 你知道哪些關於保護地球的電影
《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巧妙地把全球變暖的種種自然現象與戈爾先生的個人歷史,以及他長期以來致力於警示和改善全球變暖現象的行動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紀錄片。作為一名資深的環保主義者,戈爾先生在本片中站在一個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關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巨大危害的,無可爭議的事實和信息。
⑩ 求一種科幻電影,未來地球嚴重污染,人類在地球掙扎求生的、移居地下的、移民太空的。
太空運輸 Cargo (2009)
23世紀中葉,地球已進入全面崩潰的階段,戰爭和傳染病讓這顆原本美麗的藍色星球破爛不堪,人類被迫離開賴以生存的家園,遠赴外太空尋找新的棲息地。
---------------------------------------------------
機器人總動員 / 機器人瓦力 WALL·E (2008)
公元2700年,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卻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適於人類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
---------------------------------------------------
十二猴子 Twelve Monkeys (1995)
公元2035年,人類被12隻猴子軍研製的一種病毒侵襲,大部分人類都在這場病毒災難中死亡,只有少數人僥幸逃生,但也只能在陰暗的地下,苟且偷生......
---------------------------------------------------
晴空戰士 원더풀 데이즈 (2003)
大地在污染和環境災害的雙重打擊下,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為了生存,人們創造了一個與世隔絕的都市ECOBAN,而這個都市完全靠大地的污染物苟延殘喘......
---------------------------------------------------
微光城市 City of Ember (2008)
未來,由於人類遭受了重大的浩劫,為數不多的人們從地上轉而進入地下生活......
---------------------------------------------------
迷失太空 Lost in Space (1998)
公元22世紀,因為人口過度膨脹、過度開發、環境極度惡化、食物也消耗殆盡。人類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須要到宇宙中去尋找新的可以棲身的星球。因此製造了一艘當時最先進的太空飛船,去考察發現的一顆可能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
綠色食品 Soylent Green (1973)
2022年,地球已經被過度工業化生產和過度人口污染破壞到一定程度。鄉村已經被污染不能住人,人們只能擠在城市裡。新鮮食物非常稀少,只有權貴才買得起。一般老百姓只能吃得起每個星期二政府免費發的Soylent Gr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