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金剛有關的電影有哪些部
1. TVB所有播過動畫有中文的
徐子珊-孤星淚
王祖藍-奇幻旅程
廖碧兒-夢
鄭融-天道
鍾嘉欣唱的《彩雲國物語》op
下面的是比較老的
鏈接不一定有效
《大食懶加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afay.mp3
葉佩雯主唱,其實我都不記得播卡通時究竟有沒播過這首歌,不過反正也是加菲貓的歌曲吧,怕且這只年紀還要比我大。
《四驅兄弟》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hiqusd-1.MP3
歌名《四驅英雄》,陳麒元主唱。又是十多年前興起的四驅車熱潮的延續,沒它,只不過是企業想出來掙錢的把戲。還有一部元祖《四驅小子》不知誰有它的主題曲啊。
《數碼暴龍》主題曲1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umabaolong1.MP3
歌名《自動勝利》,鄭伊健主唱。十年前只是一部他媽哥治式的黑白掌上寵物機,發展到現在眾多的周邊,勁!
《數碼暴龍》主題曲2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umabaolong2.MP3
歌名《為我鼓掌》,劉德華主唱。
《機動戰士高達Z》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Z-Gundam%20Open.mp3
無線播時有個副題叫再起風雲,不記得當時有沒另外作中文主題曲,有的話告訴我一聲。總的來講這是部使高達更發揚光大的作品,從此形成高達的系列化。
《神勇飛鷹俠》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atchaman.mp3
又名科學忍者隊,經典的戰隊動畫,近年又再次興起,美國也有買他的版權出版,連木村托哉都拍了部真人版的飛鷹俠,不知什麼時候有得看呢。
《星鬥士星矢-冥王篇》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DeadorDead.MP3
相隔實在太長時間了,不過總算出來了,不知《劍風傳說》何時出下篇呢。
《伙頭智多星》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htzdx.rm
誇張的場面形容菜式的美味,這個算是始祖了,連周星馳也要抄它呢。歌曲十分動聽,但不知誰唱,有誰告訴我啊。
《巨鯨無比敵》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jcwbd.ram
這部卡通早在我幼兒園時播放,以至這MTV都不記得是不是原曲了。不過裡面的那條好像叫拉姆的飛天大白鯨就使人記憶猶新。
《幪面超人RX》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mcrop.mp3
這是我最喜歡的幪面超人,首播在九一年,比起十年後即現在播放的古迦更有型呢。主題曲與片尾曲是由宮內達喬崎(希望沒翻錯啦)主唱。
《幪面超人RX》片尾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mcred.mp3
《黃金戰士》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oldensoldier.mp3
年代久遠的機械人動畫,簡單的機械設計和空手對抗敵人在當時時興的機械人動畫中相當突出。
《黃金戰士》片尾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old2.ram
《魔神英雄傳》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sysz.rm
鄭敬基主唱。主角飛雲駕著Q版的龍王號當時造成一股不少的熱潮。
《新魔神英雄傳》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sysz2.mp3
許志安主唱。故事延緩上輯,不過劇情有點不如上輯精彩。
《忍者小靈精》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yzxlj.mp3
這是藤子不二雄優秀作品之一,當時我還真的以為忍者是可以粘住牆散步呢。
《宇宙大帝》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yzdd.mp3
這是張國榮的版本,原唱的我不知,說到底我當時只有幾歲啊。
《聖鬥士星矢》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dsxc.mp3
譚耀文主唱。印象中聖鬥士可以說是正式結束變型金剛年代的導火線,從此好象進入英雄年代,大多的卡
通作品都以人物為主,巨大機械人的身形少見了。
《義勇群英》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yrqy.rm
一部美國主義極濃的卡通片。雖然是戰爭片,不過由頭到尾從未死過一兵一卒,那些主角的槍法真差啊。
《貓之眼》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catseye
北條司的成名之作。早前大陸都有播過。我個人覺得此作要比《城市獵人》較好,大概第一部作品會比較
用心吧。
《我是小忌廉》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wsxjl.ram
美少女動畫的殿堂級作品,從始興起美少女變身系列,亦有了以後的四大魔女。當然高田明美的作用至關重要。
《童夢》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tm.rm ;;;
劉錫明主唱,節奏不錯。是部伙頭智多星式的誇張棒球卡通。
《小雙俠》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xxx.ram
這是部年代久遠的卡通,我也不記得什麼時候播出的。最記的是一男一女兩位主角每次都可以選擇不同的
動物戰車出動。如:小俠狗、小俠象、小俠熊貓......
《鐵人28號》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tr28.rm
應該說這是第二部《鐵人28號》,真正的第一部可以說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部機械人作品(比《鐵甲萬能
俠》還老呢)。這個鐵人28號比第一部有型多了,場面亦宏大許多
《咕嚕咕嚕魔法陣》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lglmagic1.mp3
主題曲 歌名《魔法咕嚕咕嚕》,主唱滕麗名。
《咕嚕咕嚕魔法陣》插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lglmagic2.mp3
歌名《齊來動腦筋》,主唱滕麗名。
《忍者亂太郎》(粵語)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yzrtl.mp3
早前加了日文版,這次加上香港版的主題曲。
《忍者亂太郎》(日文)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yzltl.mp3
這是部較新的作品。劇中主角亂太郎倒不太突出,印象最深還是那個上課時總掛著兩條鼻涕的新丁出眾。
《百變小櫻MAGIC咭》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bbxy.mp3
歌名:百變小櫻,何嘉莉主唱(現在應叫何俐恩)。
《美少女戰士》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xlzs.mp3
主唱:周慧敏、王馨平、湯寶如。可以講她是開創近年美少女戰隊熱潮的先驅。相關的系列都挺多,我也不太清楚了。
《美少女戰士 Super S》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xlzs-s.mp3
歌名:美少女不朽傳奇,主唱:許思行
《天空戰記》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kysaga.mp3
當年一出來就籍著了聖鬥士熱潮,初期數集和結局的製作還是不錯,但中間部分就較差了,人物經常走樣 ,一看就知是馬虎之過。
《叮當》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dingdang.mp3
相信沒人不認識它吧,後來因為要世界統一名稱便改回原名《哆啦A蒙》,不過我還是喜歡這個名字。重唱這首歌的人更是多不勝數,而這是原來港版的第一首歌。它可以稱得上是藤子不二雄的最好作品,影響幾代人。
《天空之城》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laputer.mp3
宮崎峻的科幻巨著,我個人不知看了多少遍,這個可說眾多宮崎峻作品中我認為最好的,以至連它的原型《格列弗游記》我也找來看。
《足球小將》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ootball.mp3
粵語版由張偉健主唱。這套作品都不用多說了,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日本的足球幾乎都因它而掘起。不過要彈的是它的作者高橋陽一原來根本不懂足球的。還有那太空漫遊式的球賽和萬事皆知的球評家(一個射球的時間內可以完全講出所有人的心理活動,真系舉世無雙啊!)
《足球小將》主題曲Mix 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ootballmix.mp3
《足球小將》片尾曲 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ootball2.mp3
《足球小將》主題曲 日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ootballhero.mp3
《無敵三四郎》主題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anshiroOP.mp3
這是部我十分酷愛的作品。主角三四郎控制的小型機械人「白金剛」參加機械人格鬥大賽。這個白金剛日版叫「柔王丸」,實在太有型啦。
《無敵三四郎》片尾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anshiroED.mp3
《綠野仙蹤》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lyxz.wma
江欣燕主唱。不用說都知是世界名著,但這個日本製作的版本加了一個續篇,說了一個地下王國的歷險故事。
《忍者戰士》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eiying.mp3
飛影出場配樂 始終沒法找到那首港版的主題曲,只有這首飛影出場的配樂,但都足以使人血脈沸騰。
《魔動王》主題曲(日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ranzote-Op.Mp3
《魔神英雄傳》的原班製作人,是個同《魔》一樣公式的作品。機械人都由一個型得很的機械人頭變成。
《魔動王》片尾曲(日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ranzote-En.Mp3
《寵物小精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Pikachu1.MP3
主唱者:陳浩文。這只比卡超已經沒人不識了,介紹真的有點多餘。不過我想講的是現在游戲和動畫的界限真的越來越小,以前是先有動畫後有游戲,現在可以反過來,我在想還是把動畫壁線和游戲壁紙都歸一類罷了。
《機動警察》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jdjc.MP3
成田明美子作品,動畫由高田明美做作畫監督,是部十分寫實的作品(連開一槍都要寫報告給上司啊).電影版製作更認真,而且內容亦十分具深度,表達了日本作為美國的傀儡國的悲哀。
《婚紗小天使》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sxts.MP3
又是一個美少女戰士式的戰隊卡通,內容居然以每個婚紗作文章,我的天啊,日本仔實在太那個那個...
《三眼小子》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yxz.wma
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的又一經典作品。三眼民族,一個傳說中的民族,到了手冢的手上變成與世界各種不解之迷都有關系了。
《超音戰士》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caoyinzhanshi.wma
這部人氣作品由麻宮騎亞擔任人物設定,當年已是超水準的作品,就算現在回看,它的很多設計都挺不錯哦。
《高立的未來世界》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ldwlsj.rm
動畫大師宮崎峻早年的電視動畫作品。這又是一部戰後餘生的作品,同樣是充滿了宮崎峻的陽光空氣,亦可看出有以後《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的影子。
《鎧甲聖鬥士》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kjsds.rm
張衛健主唱,後來亞視居然用來做《陳夢吉傳奇》的主題曲。說回卡通本身一看就是乘著《聖鬥士星矢》的余輝。又是五個靚仔,又是武功高強但不長一寸肌肉。
《戰士高迪安》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zsgda.rm
《亂馬1/2》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renma.wma
相信都不用我多說了,這是港版那個配女亂馬的配音唱的。男的都有個版本,但就真可說五音不全。
《深山太保》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sstb.wma
值得一提主唱是當年都幾出名的一支唱廣東歌的鬼佬組合,真是和這部卡通一樣「騎呢」。說回這部卡通又是部日式瘋狂搞笑片,主角經常做些常人難以做到的傻事,但功夫卻非常利害,真是沒他辦法。
《橙路》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orangeroad.wma
這首歌聽了很久才聽得出原曲是日版的其中一首插曲,老實說詞真系填得真系有點臭,不過愛屋及烏,《橙路》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真是十分神往。猶其阿圓真是男孩子最理想的女孩,以致一旦買回它的CD和VCD都不知欣賞多少次。
《龍貓》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longmao.wma
相信日版很多人都聽過了,這首粵語版是當時香港播時特別隆重其事而寫的。又是宮崎峻的傑作,可惜並不叫座,倒反束成了吉卜力工作室的成立。
《外星小美兒》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w***r.wma
只有手掌那麼大的外星女孩,樣子比較像聖誕老人的親戚,陪著一個體弱多病的有錢小姐的故事。故是好像沒頭沒腦地完結,真不知無線當時都買全了沒有。
《我愛莎莎》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pelsia.ra
與《我系小忌廉》、《魔法之星愛美》和《愛花仙子》合稱四大魔女。
《山T女福星》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fxxz-op.ra
又名《福星小子》,高橋留美子的瘋狂傑作。
《鬼太郎》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gtl.rm
我覺得鬼怪卡通這個可算最具代表了,當中出現的鬼怪都以日本的民間鬼怪為主,後來還加入了西方和中國的鬼怪,如果當時這里有集卡這玩意,它定賣個滿堂紅。
《羅德島戰記》開場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rodoss-op.mp3
這是OVA的開場曲。什麼是天籟之音,這首曲子告訴你。基本上所有動畫音樂網站都一定有它的份。而《羅德島戰記》也是本人最愛的作品,因其已雲集了當時日本最頂尖的製作人,凝造的大時代氣氛令人深深著迷。
《羅德島戰記》片尾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rodoss-end.mp3
同樣是一絕。
《羅德島戰記-六英雄》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rodoss-6hero.MP3
其實是OVA中的一段吟遊詩人所唱的曲子,我把它稱為六英雄,因為它的內容是講述羅德島的六英雄殲滅摩神的故事,網上應是找不到的,因為是自製的。
《城市獵人》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cityhuterhk.rm
劉德華主唱,相信都沒人不識了。初初看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猶其北條司的美女,不過看久了真的十分悶,因為每集都是那麼機械公式的。真系肥婆奶奶!
《天空之城》粵語版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laputahk.ram
這個相信比較少人聽過了,真系找來也不易。
《聰明笨伯》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cmbb.rm
這部歐美動畫可謂世界知明,我一直在研究主角董輝(港譯)駕駛的那部原始石輪車是以什麼作動力,後來發現無論他載多少人都是*他那雙腿作動力,當然乘客都要一起跑,真是無聊的發明。
《哥布拉》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Cobra.Mp3
小心點看,這是《哥布拉》不是《哥斯拉》啊!一個左手剝開後是一支死光槍的男人,整天抽著雪加,身邊還有個性感得很的女性機械人助手。它的作者寺澤武一據說是日本第一個用電腦出漫畫的漫畫家,而所出作品就是新一輯的《哥布拉》。
《皇家雙妹嘜》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hjsmm.rm
藤島康介又一得意作品。漫畫叫《逮捕令》。
《變形金剛勝利之斗爭》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trasformer.rm
如果沒算錯這是香港最後入口的一部變形金剛。自從日本人接手變形金剛後,真得一落千丈,這部乾脆完全用日本風格出,領袖居然最好打,變身還要有個長成一分鍾的片斷,我KAO。
《機動戰士高達SPEED》片頭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 ;... undam-speed(OP).mp3
日本最新的一部機動戰士高達,這兩首曲可謂新鮮熱辣。
《機動戰士高達SPEED》片尾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 ;... undam-speed(ed).mp3
《超時空要塞》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across-cn.mp3
電影粵語版 超時空要塞電影版可曾記起愛的港版主題曲,陳慧嫻主唱。歌名《真情流露》。
《超時空要塞》TV片頭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MacrossOpenTV.MP3
《超時空要塞》
動畫史上不朽名作。當動畫進入真實型機械人年代,可與高達相比美的我想只有它了。在寫情感上它還要比高達優勝百倍。片中的歌曲不僅成為故事中戰爭的重要手段,亦成為動畫史上的名曲。
《飛天少女豬事丁》中文曲
http://leisure.zsnet.com/king/returnold/music/loveheartyi.mp3
戴思玲主唱。要個靚女變成一隻飛天大肥豬真是殘忍,不過也是作者的用心吧,外表並不重要,內心才是 最重要的。
2. 要找部電影,忘記了名字,我提供以前看的資料
你好:
你找的這部電影是《終結者2》
終結者2
【英文片名】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中文片名】終結者2:審判日
【出品年代】1991
【首映日期】1991年7月3日
【出品公司】Carolco Lightstorm(卡洛可影業)Pacific Western(西太平洋公司)
【製作公司】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工業光魔娛樂)
【發行公司】Artisan Entertainment(藝匠娛樂)
【MPAA級別】R 級
【IMDB評分】8.1/10 (54,286)
【國 家】美國
【類 別】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出 品 人】馬里奧·卡塞爾(Mario Kassar)
【制 片 人】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編 劇】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威廉·威舍爾(William Wisher)
【特效總監】斯坦·溫斯頓(Stan Winston)
【原創音樂】布拉德.費德爾(Brad Fiedel)
【導 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主 演】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羅伯特·帕特里克(Robert Patrick)
愛德華·福隆(Edward Furlong)
琳達·漢密爾頓(Linda Hamilton)
【片 長】137 min / USA:152 min (director's cut) / USA:154 min (extended special edition)
【內容簡介】著名電影雜志《電影周刊》在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此片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而這部電影居然是一部早在11年前就拍攝完畢的科幻片,這在電腦特效技術已經相當完善的2000年可謂一大新聞。但這部電影的冠軍地位決非浪得虛名,這與它所表現出的強烈的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風格和出色的電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開的。
20世紀末的1997年7月3日,人類研製的全球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全面失控,大批的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將人類視為假想敵人,並發射核彈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殺死了幾十億人。餘下來的人類在一個叫約翰·康納(John Connor)的人領導下,團結在一起,用有限的資源和武器與強大精良的機器人周旋作戰,並逐步扭轉了戰局。機器人為了挽回敗局,於2029年派出了機器人殺手T-800回到1984年去殺死約翰·康納的母親康納·莎拉(Connor Sarah),那時的約翰·康納還沒有出生。而約翰·康納得知後亦派出人類戰士同回1984年去保護自己的母親。一番惡斗之後T-800被擊敗,不甘失敗的機器人復又派出更為先進的液態金屬人T-1000回到1997年核屠殺之前去直接殺死只有13歲的小約翰,而約翰本人也派出經過改良成為人類助手的T-800去保護童年的自己。在經歷了與T-1000危險緊張的追殺之後,約翰與莎拉終於相信了T-800不再是13年前那個狠辣無情的機器殺手,為了改變人類的命運,約翰、莎拉和「終結者」找到了天網系統的研究者,塞伯公司的技術總監莫爾斯戴森,並銷毀了一切有關天網的資料,並在隨後的戰斗中終於徹底銷毀了T-1000。為了最終毀滅一切晶元,T-800做出了犧牲自己的選擇,自沉鋼水之中毀滅。本片在首映後的次年獲1992年度第64屆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音效、最佳視覺特效、最佳錄音和最佳化裝。
憑心而論,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十分復雜和曲折,甚至僅用幾句話也能說個大概,這種機器人消滅人類的題材也不算太新鮮了,但就是這簡單的劇情,卻呈現給了我們無比震撼的視聽享受,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是好萊塢鬼才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的父親是電氣工程師而母親是畫家,這似乎造就了他生來具有的藝術天才和領導才能。在本片中,卡梅隆運用一種略帶冷酷卻不陰暗的畫面風格來敘述故事,從一開頭的T-800出場再到酒館搶衣服的一段精彩鏡頭即向人們昭示了機器人的強大力量和完美,唯一與上一集不同的是這個T-800隻傷人而不殺人,從另一個角度也為它曾被約翰·康納改造過留下了伏筆。即是如此,T-800的出手動作亦酷到了極點,簡單而又有效,能與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失去反抗能力。而它搶得一身黑皮衣之後與酒館老闆的一番交涉也向人們預示著本片的風格中有冷幽默成分,這與第一集的恐怖冷酷風格也有了較大的區別。本片的畫面略微帶一種類似金屬色的藍色,可能要從感官聯想上讓人們不要忘了這是在說關於機器人的故事吧!
而T-1000這個全新角色的出現則絕對可稱本集的一大亮點,與早先的T-800一樣,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血殺手,除了執行殺約翰這一個命令之外,其它的一切事情在它看來全都是障礙,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予以毀滅,而它隨心所欲的變形能力與人類相比不啻於老鷹和小雞的對比,它的手可以變成鋒利的剛刀,尖刺,身體則能變成它接觸過的任何一個人,而被它模仿的對象則必然被殺死。在它與T-800的數次交手中,後者從未佔到過半點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後更是被T-1000打得支離破碎,不得不靠僅有的一點備用電能才僥幸把T-1000打入鋼水中,自己也投水自毀。
T2的成功,除了導演之外,還與施瓦辛格和帕特里克的精彩演繹是絕對分不開的。做為一個機器人,人們當然是努力將它們創造成最完美的形象,無論是長像,個頭,還是身材等等,而施瓦辛格那完美的體魄和硬朗的外形當然是T-800的不二人選,他在電影中的表現並不只是一個光知道賣弄肌肉的大塊頭,正相反,施瓦辛格的表演准確到位,傳神精彩,將一個不懂多少人類感情卻又逐漸了解了人性的機器人刻畫得入木三分。而帕特里克飾演的T-1000液態金屬人,絕對給每個看過T2的人留下了難以忘記的印象,這個機器人和T-800迥然不同,他說話不多,但傳神的肢體語言卻令人望而生畏;他殺人如踩螞蟻,卻又和一般意義上的殺手還有根本性的區別,因為它殺人的時候經常都是一擊致命,從不浪費無用的動作,也不會過多的賣弄身手,這個如橡皮泥一樣能變形的機器人,實在是給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扮演小約翰的愛德華·福隆的表演也不錯,基本上把一個內心叛逆卻又不失童心和善良的小男孩演活了。十幾年後,在T3的策劃當中,原本還是由他在扮演約翰,可惜現在的他又吸毒又不務正業,最終被劇組棄用。
琳達·漢密爾頓則將一個剛毅果斷的女強人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後來她還與本片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結婚。
過多的討論T2的劇情和人物似乎已無新意,T2吸引人的地方也決不僅是劇情和人物,而是它完美的平衡性和電影蒙太奇的運用。首先在鏡頭的剪切上沒有大的跳躍,也就不會給人以明顯的情節脫節之感,另外簡潔的台詞也會讓觀眾將主要注意力轉移到了畫面上,增加了故事吸引力,當然,既然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片,那當然少不了電腦特技的介入,本片的電腦特技鏡頭只佔全片的一小部分,和時下某些特技大片相比有些少的可憐,然而每個特技鏡頭的出現都會令觀眾眼前一亮,正所謂「驚艷」,從開頭的金屬骨架機器人,到T-1000中槍後傷口的自愈,穿越鐵欄門和變形成他人,和頭部中槍一分為二,再到T-800撕下右手皮膚露出金屬骨架,到後來頭部被打露出金屬頭骨和紅外線電子眼睛,都做得十分到位,令人擊節贊賞,即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顧這些電腦特效鏡頭時,也不會覺得過時和落伍,這是她的魅力所在。總之,這是一部真正懂得如何經濟實惠又有效地使用數字特效的電影,為那些單純為特技而特技,濫用電腦特效的燒錢電影敲響了警鍾。當然這與好萊塢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是離不開的,斯坦大師曾為眾多的著名電影設計和製作特技道具,其中有《AI:人工智慧》、《勇敢者游戲2》、《侏羅幻公園》、《攔截人魔島》、《異形2》等等。有了這位四度奧斯卡最佳化妝大獎得主的加盟,也是本片獲得巨大成功的砝碼之一。
《終結者2:審判日》上映之後,好評如潮,曾被評為是電影史上最好的電影續集,結束了電影續集普遍不如第一集的歷史。該片以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預算,獲得了五億一千六百餘萬的票房收入,真正做到了「名利雙收」。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電影的票房冠軍也數易其主,《終結者2:審判日》的票房排行也從當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十三名,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品年代早於1991年(T2的出品年份)的電影排名在《終結者2:審判日》之前的也只有四部而已,分別是《星球大戰》的2,3集和《人鬼情未了》,更要說上一句的是全球目前電影史的票房冠軍《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導演也正是這位鬼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此片全球收入已達到十八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後來的卡梅隆曾與T2中扮演約翰母親的琳達·漢密爾頓結婚。
T2的成功,也造就了一批相關電影產業的發展,從電腦游戲到文化衫,到旅遊景點,使得T2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成為了一個有生命的奇跡。有關T2的音像製品也是年年出新,從劇場版到特別版,再到白金版,導演剪輯版……,無一例外地成了T2迷們的收藏佳品。T2的成功,代表了典型的美國式文化在全球的推廣、滲透,當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擔憂:人類究竟會不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人所毀滅?
3. 金剛有幾部電影
截止到2021年8月金剛有五部電影,分別是《金剛對哥斯拉》《金剛》(1933版)《金剛》(2005版)《金剛:骷髏島》《金剛復活》。
《金剛》講述1933年的美國,一名勇於冒險的企業家及電影製作者,率領攝制隊伍到荒島拍攝,其中包括女主角安及編劇傑克,他們遇到恐龍及當地土著的襲擊。
安發出的尖叫聲換來金剛的回應。這只巨大無比的猩猩,連兇悍的恐龍也懼怕它幾分,偏偏它卻鍾情於安,而這卻是它悲劇命運的開始。
主要角色
1、傑克
是個貧困但很有才華的劇作家,跟隨卡爾的劇組前往骷髏島拍攝新電影。在島上,他勇敢善戰,沉著冷靜,是女演員安的偶像;在探險中幫助安擺脫危險。在金剛大鬧紐約的時候更是挺身而出阻止金剛,最後獲得安的芳心。
2、金剛
是骷髏島上,一頭巨大無比的大猩猩,連兇悍的恐龍都要敬畏他三分。金剛聽到安的尖叫聲聞訊而來,之後鍾情於安。但是卻被卡爾抓走,後來大鬧紐約,終被擊斃。
4. 剛出的電影里有白金漢宮,請問電影名字叫什麼
倫敦陷落?
5. 尋找電影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簡單才好 用迅雷下載吧
6. 小時候國外的一部動畫片名字 有個台式機器人的 主角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柔王丸》又名《無敵三四郎》
主角三四郎控制的小型機械人「白金剛」參加機械人格鬥大賽。這個白金剛日版叫柔王丸 日文名"プラレス3四郎"
7.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一些啊!盡量多啊!
動作片:《終極鬥士1、2、3》、《血與骨》、《海軍陸戰隊員》、《傳奇》、《十二回合》、《忍者》要看斯科特.阿金斯版的 《危情時速》、《威震八方1、2、3》、《外籍兵團》、《再造戰士1、2、3》、《時空戰警》、《叢林奇兵》、《失敗者》、《槍》、《獵豹行動》、《狂盜之城》、《換命11小時》、《企業戰士》、《叛諜狂花》、《列車驚魂》、《危險人物》
《天龍特工隊》、《速度與激情1、2、3、4》、《拳行天下》、《魔宮戰士》、《大叔》韓國的動作片,值得一看。 《黑暗墜落》、《野蠻人科南1、2》、《終極標靶》、《地獄醒龍》、《第二指令》、《魂斗羅部隊》、《邊境巡狩》、《拆彈專家》、《摩托教父》、《硬闖100%》、《天罡星下凡》、《大力神在紐約》、《風暴之門》、《斯巴達克斯,血與沙》、《狙擊殺手》、《雙狙人1、2、3》、《諜影重重1、2、3》、《神槍手》等等!
恐怖/驚悚片: 《地鐵驚魂》、《午夜食人列車》、《隔山有眼1、2》、《觸木驚森》、《黑暗侵襲1、2》、《重金屬》、《別惹小孩》、《三十極夜1、2》、《雪山驚魂1、2》、《八面埋伏》、《黑水》、《邪鱷禁區》、《倉庫十三小時》、《剝皮行者》、《驚心食人族1、2》、《再生》、《月光光,心慌慌系列》、《黑色星期五系列》、《沉默的羔羊1、2》、《霍特.泰森》、《恐怖南瓜頭》、《不赦島》、《小島驚魂》、《致命彎道1、2》、《恐怖休息站1、2》
《針孔旅館1、2》、《食人魚3D》、《恐怖蠟像館》、《墨西哥摔角狂人》、《冰峰36小時》
《活死人之地》、《殺出個黎明1、2》、《狼溪》、《伊甸湖》、《恐怖廢墟》、《垃圾場》
《你說我做》、《殺人游樂園》、《雪盲》、《我的血腥情人節3D》、《農家小屋》、《短柄斧1、2》、《非禮勿視》、《恐怖舞會》、《驚聲尖叫1、2、3》、《電鋸驚魂系列》、《鑽井生物》、《鬼玩人1、2、3》、《斷頭氣》、《後窗驚魂》、《傑森大戰弗萊迪》、《恐怖殺人醫院》、《恐怖郵輪》、《天外魔蛛》、《冰凍蜘蛛》、《狗鎮》等等!
科幻/災難類:《丹特峰》、《活火熔城》、《隕石撞地球》、《日本沉沒》、《變形金剛1、2》
《生化危機1、2、3、4》、《侏羅紀公園1、2、3》、《星河艦隊1、2》、《冥河世界》、《智能叛變》、《第五元素》、《宇宙威龍》、《殺人蜂》、《食人蟻》、《變蠅人》、《驚變28周》、《刀鋒戰士1、2、3》、《異型大戰鐵血戰士1、2》、《鐵血戰士1、2》、《殺出狂人鎮》、《天凶之城》、《後天》、《十二猴子》、《入侵腦細胞》、《兵人》、《我是傳奇》
《機器人瓦力》、《機器人五號1、2》、《機械戰警1、2、3》、《特警判官》、《基督再臨》
《魔法師的學徒》、《致命拜訪》、《X戰警系列1、2、3》及《金剛狼前傳》等等!
愛情片: 《愛情白麵包》、《情書》日本版
劇情片:《我叫山姆》、《阿甘正傳》、《神木》、《盲井》、《活著》、《太陽照常升起》等
戰爭片:《加里森敢死隊》很老,很喜歡 80年代被禁播的片、《細細的紅線》、《老虎營》、《風語者》、《紅色山丘》、《野戰排》、《鍋蓋頭》、《爆破》、《U571》、《第九縱隊》、
《兵臨城下》、國產的《喋血昆侖關》早期禁播、《黑鷹墜落》、《向著炮火》、《桂河大橋》
《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木馬屠城》、《斯巴達300壯士》、《太平洋戰爭系列》、《現代戰爭啟示錄》等等!
喜劇片:《美國派系列》、《大笑江湖》哈哈!
以上看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影片,因為只喜歡看動作和恐怖類的所以其它的知道的比較少。請樓下補充!
8. 《司藤》兩個大結局,秦放因何長生白金有何身份
景甜、張彬彬主演的電視劇《司藤》總算大結局了,這一部劇的全體人員知名演員也都重歸,道別這一部劇,謝謝她們帶來大家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但是看過大結局,很多人全是一頭霧水,終究有兩個大結局,一個是歷史正劇的大結局,一個是番外。
秦放和司藤可以永生不死,這是為什麼呢?正劇里的大結局是秦放知道西竹便是司藤,和司藤渡過了幸福的時光,殊不知西竹提前出去,終究違背規律性,她最終依然會消退的,秦放了解以後竟然將司藤弄暈,隨後將自身一身能量給了司藤,抹除司藤的記憶力,讓她平平淡淡的發展,而自身則變為腦死亡。之後是司藤找到蒼城山,再加上顏福瑞的協助,司藤修復記憶力,帶上秦放進到山林,變成了樹木和藤條,結果有點兒悲,但是幾百年後或是幾千年後,也許兩個人還會繼續有師門,再度化作人型。
9. 前後三部外國電影 謝謝了
CCTV-10《第10放映室》做過一期電影過節之一言三拍,專門回顧好萊塢影片經典三部曲 :
太空史詩——《星戰前傳》三部曲
70年代《星球大戰》三部曲讓喬治·盧卡斯功成名就,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因為,他超乎常人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已經走在了當時科技的前面,他所構想的精彩畫面,大多都無法呈現在大銀幕上。之後的20~30年裡,電腦技術的普及和提高,讓電影工業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喬治·盧卡斯創立的「工業光魔」電影特效公司,不但完全改變了電影的製作觀念,也改變了電影的剪輯方式。「工業光魔」通過《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阿甘正傳》《終結者2》《指環王》等電影,一次又一次震撼了全世界的電影觀眾。在30年的時間里, 「工業光魔」,一共捧走了14座奧斯卡特效獎。盧卡斯建造的電影帝國,徹底刷新了電影製作觀念,把好萊塢電影乃至世界電影,推進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喬治·盧卡斯開始考慮拍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
英雄本色——《虎膽龍威》三部曲
對於喜歡好萊塢動作片的影迷來說,《虎膽龍威》三部曲也許並不陌生,因為它的出現不僅代表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萊塢動作片的最高水準,並且也為所有後來者樹立了該類型影片的一個經典模式。今天,當警匪片漸入末路,銀幕上,充斥著電腦特技的科幻動作片大行其道的時候,回望影壇難免有一份緬懷和無奈,因為對於電影而言,經典的定義就是經過時間的沉澱,我們依然能從他那樸素的質感中感受到彌久不散的浪漫與激動。
中土世界——《指環王》三部曲
我們總是習慣稱呼流行電影為精美的娛樂大餐,而近十年來,從各個方面都符合這個指稱的應該就是《指環王》三部曲。觀眾們在電影院里被它的精緻、美麗和磅礴震撼得無以復加,以至於電影結束之時可能還會產生一時的不適應感——剛剛經歷了一場結果分明的正邪之戰,脫離了那個自成一體的世界,我們自身所處的世界反而顯得那麼不真實。但是這種感覺畢竟只是暫時的。托爾金將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在英格蘭流傳久遠的亞瑟王傳說相結合,將敘事中最重要的線索——至尊魔戒——交給了無憂無慮的霍比人弗羅多,接著帶領他開始了摧毀這枚戒指的命運之旅,扭轉了中土世界瀕臨崩潰的未來。中國傳說中有天、人、冥、魔以及九重天以外的分類方法,《指環王》同樣將人物界定成了不同的族群:霍比人、矮人、人類、巫師、精靈和魔王。電影導演彼得·傑克遜在自己的故鄉紐西蘭為我們再現了這場波瀾壯闊的正邪爭斗,雖然故事的結局不難猜中,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們在電影進行之時,享受心靈觸動和視覺沖擊的過程。
超級戰士——《第一滴血》三部曲
1980年代,一部電影使得一個美國電影明星在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他就是希爾維斯特-史泰龍,他主演的電影名字叫《第一滴血》。在歷經多年身體禁忌的中國,由史泰龍飾演的蘭博這個人物,第一次向中國人展露了肌肉發達的男性美。他以一種相當霸道方式啟發了中國人被壓抑多年的對於男性的審美本能。中國八十年代的男性健美風潮正是來源於這部名為《第一滴血》的電影。這部電影更是和同時期的其它影視作品——比如《伽里森敢死隊》一起,直接催生了個人英雄主義同中國現實的劇烈反應。一貫被強調和遵從的集體主義觀念突然之間遭受了挑戰。這種反應產生了良莠不齊的社會現象,甚至某種程度上對暴力事件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的影響直到現在還在暗部涌動著。但是事隔20年以後我們不禁還是會產生疑惑,一部美國商業電影,一個沒有多少演技可言的肌肉明星,真的可以憑借那些表面的視聽刺激來影響一個時代嗎?《第一滴血》,那些已經在中國的銀幕上無數次呈現的影像,蘭博,這個沉默無語、表情木訥的肌肉男,在重新閱讀這部電影以及這個明星之後,我們能否作出回答,究竟還有什麼東西打動了我們?
人機時代——《終結者》三部曲
《終結者》系列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非常復雜,如今,《終結者》影片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電影院校的教學範例,他們一面會不停贊嘆好萊塢如此這般的將高科技和電影藝術美妙的結合,同時也會批判原本充滿想像空間和純真童心的科幻電影卻被美國人當作後現代社會情緒宣洩的工具。我們不能奢望《終結者3》帶來更多的驚喜,雖然保持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性,但是,這部電影的過渡色彩還是非常濃厚,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能夠一集一集的繼續拍下去,以確保《終結者》這一電影品牌的商業價值。畢竟,好萊塢商業電影歷來只是為了滿足美國觀眾的心理需求和慾望傾訴的。
陰陽之戰——《刀鋒戰士》三部曲
提到古堡,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流傳於歐洲民間故事中最神秘、冷酷、卻優雅並且充滿貴族氣息的——吸血鬼。有人曾經這樣形容過吸血鬼的魅力:如果換來的是永生,那麼失去太陽又算得了什麼呢?這種寄生於人類屍體的怪物,把自己獻給了浩瀚的黑夜,無法再見陽光,卻擁有不老的容顏和永恆的生命。在經歷漫長歲月的洗禮之後,吸血鬼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和強大的魔力。他們能夠化身成蝙蝠,吸取活人的鮮血,並且把被害者變成自己的同類。關於吸血鬼的起源,有很多說法,然而令吸血鬼成為歐洲文化中的一個符號並且普及到藝術領域,愛爾蘭作家布萊恩·斯托克在1897年根據民間傳說改編寫作的《德古拉》功不可沒。「來自德古拉伯爵尖銳牙齒的一個吻,能夠讓任何一個英國淑女變成嗜血的惡魔。」斯托克寫下這句話之後,這份由玫瑰花瓣和血腥傷口所組成的定律竟然蔓延開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吸血鬼亞文化體系,成為西方世界的傳說中,最有魅力的故事之一,而德古拉伯爵也成了世所公認的吸血鬼始祖。大導演弗朗西斯科·科波拉拍攝於1992年的電影《驚情四百年》就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並且被視為所有吸血鬼電影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部。當吸血鬼離開歐洲的古堡,來到現代美國的都市後,好萊塢造就了迄今為止票房最成功的吸血鬼電影,這就是在當代都市背景下,融合了西方傳說與東方功夫的《刀鋒戰士》三部曲。
時間機器——《回到未來》三部曲
時空穿梭,從西方哲學的萌芽時刻起,就一直是人類的偉大夢想。這個夢想既充滿科學的探知,也包含道德的規則。但是在表現這類題材的電影中,很少有能夠做到像影片《回到未來》那樣一氣呵成。電影劇情一部比一部引人入勝,並且在邏輯上也同樣無懈可擊。電影嚴格按照經典科幻小說中時間旅行的規則,在不打破空間連續性的前提下,使個人時間和外部時間、個人歷史與外部歷史達到了完美的融合。縱觀整個《回到未來》三部曲,我們會發現電影一直圍繞著一個最重要的信念展開,那就是:未來是不確定的,命運其實掌握在我們自身手中。無怪乎《回到未來》雖然還無法被稱為經典,但卻最能得到不同時期、不同觀眾的共同認可。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program/dsfys/topic/history/C16458/02/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