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雲水謠是哪個年代
① 雲水謠的介紹
雲水謠,「南靖雲水謠」原名長教,位於漳州市南靖縣境內,那裡山川秀美、人文豐富。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 2005年底,由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電影《雲水謠》,曾經在此拍攝取景。1。在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後,為借《雲水謠》之名樹立品牌,將《雲水謠》這部優秀作品的人文意蘊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現在這條閩西南古棧道上,讓遊客在觀賞奇樓美景,領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時,感受閩台交流的深遠淵源,當地政府將村中這條長10餘公里,全部用鵝卵石鋪成的古道正式命名為「雲水謠古棧道」,將長教命名為「雲水謠」古鎮。
② 雲水謠原名叫什麼因哪一部電影走紅後改的名了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且因為這里旅遊資源非常的眾多,我們也知道因為交通非常的方便,所以人們外出遊玩,就變得方便許多了。不少人在出去遊玩之前,都會做一些攻略查詢,有的人出去遊玩是為了拍攝美景,有的則是為了品嘗美食。但是今天小編為大家講的景點,則是因為電影而出名的,它就是“雲水謠”。該地憑借電影的知名度,一夜火爆,並且因此改名,每年來這里遊玩的遊客,可以說是接待人數數萬。
雲水謠在沒有改名之前,它的知名度非常的低,但是電影火爆之後,這個古鎮彷彿是一夕之間都火了,而且政府也因為電影名字改名了,讓人們記住了這個美麗的古鎮。你來過如此美麗,如此淳樸的雲水謠嗎?
旅遊地點:雲水謠,“南靖雲水謠”原名長教,位於漳州市南靖縣境內
③ 好看的國產愛情電影 ,
情牽一線》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協助拍攝
領銜主演:朱孝天、梁詠琪
聯合演出:佟大為、陶虹、劉孜
出品人:楊步亭、陳明英
總監制:韓三平
導演:滕華弢
故事大綱:
大學生顏小佳和蘇亞琴騎車從山花爛漫的坡上沖下來,一枝橫在路中間的樹枝別進車輪,小佳毫發無損,亞琴卻摔傷了腿。
小佳一直暗戀中文系的籃球健將,她悄悄跑到聞濤的教室外想偷看他一眼。隔壁教室
里一群無線電小組學生在比賽拆裝報話機,賭輸的人被逼請客。為了不讓下課的聞濤發現自己,小佳躲進了人去樓空的無線電活動室。不料聞濤尾隨而至,小佳為了掩飾自己的目的,假稱是無線電小組成員,並隨手抱起桌上的報話機。
花樣年華》
電影簡介:《花樣年華》以華美飄忽傷感的鏡頭,訴說了這樣一個在相逢恨晚的花樣年華里的錯愛故事:1962年的香港,兩對年青的白領夫妻成為鄰居,但周太太和陳先生竟然早就勾搭成奸,倒是 周先生周慕雲和陳太太蘇麗珍被蒙在鼓裡。終於幕雲和麗珍發現了各自配偶的秘密, 兩個被配偶遺棄的……
感動語錄: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沖破,那塊 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點評:旗袍、留聲機和街燈無疑是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旗袍下的心靈世界被王家衛導演得惟妙惟肖,影片表現出來的內心世界令很多行家非常的贊賞,這種勾勒無疑是將影片達到了一種高度,只有靜下心下細細的品味,才會感受到觸動人的心靈之感。
也許很多人在質疑本片的難懂,甚至說這不過是部婚外情的爛片。而實際上《花樣年華》已經不再僅僅是對婚外情對錯的探討,而是對人的內心與靈魂的解剖,這也是其別巨匠心之處,也許中國只有王家衛的電影才會刻畫出如此的深度吧。
05、 《雲水謠》
電影簡介:《雲水謠》由上世紀40年代兩個台灣年輕人的邂逅並相愛開始。但適逢台灣局勢動盪,作為熱血青年的陳秋水為躲避迫害從台灣輾轉來到大陸,自此兩個相愛的戀人被無情的現實分隔兩岸,唯有堅守著「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對方。近60年過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雲已兩鬢斑白,但那段純真美好的愛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裡。此時她的養女曉芮卻在西藏發現了陳秋水的蹤影……
感動語錄:「因為陳秋水而改名,因為陳秋水而跑到環境堅固的西藏」,在婚房的當晚的一番話更讓人感到她對感情的執著「姐姐,這酒是敬你的,如果今生陳秋水等不到你,來世我和他去找你」!
點評:本片被人譽為中國版《泰坦尼克號》,如此感人肺俯的影片真是難得,這種刻骨銘心,超越生死的愛情感動著很多人。這部影片反映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帶有著民族色彩,中國傳統色彩,更是貼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愛情,這種愛情似乎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愛情,留給我們太多的回味。
01、 《甜蜜蜜》
電影簡介: 他倆在1985年坐同一班火車自大陸來到香港,各自展開其新生活。兩人從相遇、相識,從朋友慢慢變成愛人,但始終不能在一起。李翹跟了落難的黑道老大豹哥遠赴異國,本以為此情不再,但命運又安排他們在鄧麗君死訊傳出的那一天重聚。那首鄧麗君的老調情歌《甜蜜蜜》再次邂逅於異鄉的街頭。當那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時,當那不經意間轉身,四目悄然相接時,電光石火之間,時間彷彿凝滯,一切亦真亦幻,恍如隔世——
感動語錄:「黎小軍同志呀,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為了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我的理想跟你不一樣,我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他們沒有答案,只能相信緣分。
點評:什麼樣的愛情影片才可以稱為經典,那就是大多數人認同與感動的愛情電影,而《甜蜜蜜》做到了,成為兩岸三地當時最具有影響力的愛情電影,流暢而富有感情的電影,黎明與張曼玉的演出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不僅告訴了我們愛情有時就是種背靠背的距離,更反映出當時港人與大陸人生活的一種渴望,對愛情追求的一種理解
2、愛在離別時
3、給我一支煙
4、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④ 雲水謠 主題分析
影片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本片於2006年11月26日上映。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雲水謠》是一部根據作家張克輝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而成的愛情片。由尹力執導,劉恆擔任編劇,陳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而成。
劇情
影片故事線索略復雜,從香港的時尚女青年孟小芮,到隱居在曼哈頓的古稀老人王碧雲,又從王碧雲年輕時的愛情到一個男人一生的傳奇命運,時間跨度巨大。
編劇對原著的再創作,賦予了這部愛情片生活的質感,時代的縱深與廣闊,更重要的是給予這部愛情影片細膩、激越和富有爆發力的情緒特徵。影片利用一些小道具在有限的時間和場景里迅速展現人物特徵和關系。
⑤ 電影雲水謠影評_觀看電影雲水謠影評有感
《雲水謠》是一部根據作家張克輝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而成的愛情片。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雲水謠影評,希望能幫到大家!
雲水謠影評1他在等一個永遠也等不到的人,所以,我一定還有機會。
這是雲水謠里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是薛子路用他一生的承諾對碧雲的回答吧。
陳秋水,王碧雲,也算是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懷吧。
一直覺得像這樣的影片一開始就註定了是悲劇。
40年代的台灣,秋水的離開,碧雲的無奈,都是這場悲劇的開始。
為了躲避戰亂。秋水不得不離開。
也正因了如此,秋水跑到大陸,才有了兩個人的苦苦守侯。
其實 故事 的4個主人公都是我喜歡的類型,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故事的時候,不想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受傷。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沒有一個人會有一段完美的結局。
關於秋水。
如果說陳坤的眼神可以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那算是我喜歡他的理由吧。
給了碧雲一句承諾,確因最終音信全無,抵不住金娣的追求。
也正因了金娣的一句“就讓我代替碧雲好好愛你吧”秋水才願意娶了金娣,自此有了一段曾經快樂的日子。
很多人說秋水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他不顧碧雲,投入金娣的懷抱。
這樣的男人遭來多少惡罵,可是在我看來,秋水其實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了碧雲的消息,沒有了承諾的含義。
遇到了願意用一生守侯自己的人,秋水是該接受她的。
但是難忘卻的是他和碧雲的分別。
碧雲給了他一支筆,說:“用這支筆給我寫信,我會回的。”
而秋水說:“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我只有一句承諾,我會等你。”
也正是這一句承諾才有了兩個人的苦苦守侯,這個守侯來得太苦了,
讓兩個人自此與幸福失之交臂。
縱然秋水有多愛碧雲,縱然在他面前幸福是一張白紙。
失去了消息的他最終還是選擇摘掉碧雲為他帶上的戒指,娶了另一個女人。
但我想,他會覺得碧雲也是這樣理解他的吧。
如果自己不能跟碧雲在一起,就想辦法讓自己幸福。
這樣,碧雲看起來也不會難過。
其實,愛一個人,就是為了他讓自己幸福,幸福很久很久。
關於碧雲。
這是一個我最愛的女子,她用她的一生只為了守侯秋水的一句承諾。
秋水離開的日子,是她一心一意照顧秋水的媽媽,她的婆婆。
甚至不顧婆婆的再三勸說,堅定的心從未動搖過。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沒有任何秋水音信的時候,爸爸勸她嫁給子路。可是,她卻始終如一,無論子路對她有多好。
看著她望眼欲穿的眼神,哽咽地沖著爸爸喊,我要等秋水。
所有所有的感情全被她一個人俘虜。
有時候看著她一個人站在窗前,獃獃地看著那枚戒指。
碧雲啊碧雲,你怎麼就這么傻呢,你情願守著那一句承諾自己過一輩子,也不願意讓別人來照顧你嗎。
你知不知道子路對你有多好,他幫你尋找秋水的下落,他其實也希望你能幸福。
其實我是羨慕碧雲這樣的女子的,可以一輩子只為一個牽掛守侯,
不管是不是痛苦,也不管是不是孤單。
其實我想,她內心一定不是痛苦的吧。
心裡有一個惦念的人總歸是好的。
盡管最後看著白發蒼蒼的碧雲望著電腦屏幕上的陳昆侖(王金娣和陳秋水的孩子)的樣子,她望著昔日她深愛的男人的孩子。
她只是想要多看他一眼,她只是想要一個假象而已。
她沖著屏幕大吼,我聽不見他的聲音,她連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都得不到滿足。
只是這樣,在她心裡,也該有同樣的滿足了吧。
她的侄女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
究竟這人世間把生者和死者分開的是什麼,把相愛的人分開的是什麼?
誰也沒有答案,等了一輩子,最終還是沒有任何結局。
一個人安詳的走完一生,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苦苦守侯,這樣也算是一種幸福了吧。
關於金娣。
很多看這部片子的人都不喜歡這個女人。
但是我對她算是有很多跟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吧。
我不認為是因為她的原因秋水才會離開碧雲的。
相反,如果沒有她的出現,秋水反而更不會幸福。
從一開始她對秋水的愛就是很單純的喜歡,難道喜歡一個人也有錯嗎?
沒有。於是這樣的喜歡拯救了一顆將死的心。
她對秋水可以算得上死心塌地,甚至願意甘心作為碧雲的替代品。
為了這個男人,甚至不惜往自己的傷口上灑鹽,改了自己的名字。
其實她該知道,每一次秋水呼喚她名字的時候心裡都會痛一下。
但哪怕讓他痛一痛也好啊,至少他會覺得記憶中有這樣一段無法割捨的情懷。
在他們結婚的那天晚上,金娣在秋水面前為遠在台灣的碧雲說的一番話。
是我不讓他等了,今生今世他要見不著你,來世我一定陪著他去見你。
這樣的女子,怎能讓人拒絕呢。
或許秋水並不愛她,但我想,還有什麼比的上對自己的真心。
縱然他有千般的愛碧雲,但是無法相見的理由更是給了他太多的傷口。
其實金娣的出現算是秋水的重生。
一個女人願意用自己作為自己男人心上人的代替品,用自己的一生去照顧他。
我想她也是需要太大勇氣的。
這場註定了的幸福,是她拚命拚命為自己爭取的,而不是秋水的背叛。
她用她偉大的愛給了秋水生的希望,甚至,承諾的延續。
關於薛子路。
同樣是我喜歡的男人。
一直默默地為碧雲付出,得不到她的愛卻心甘情願為她打聽秋水的下落。
他像碧雲守侯秋水一般苦苦守侯著碧雲。
盡管最終沒有結局,盡管他早早地離開了人世,但是他還是遺憾終生了吧。
這個遺憾並不是碧雲沒有答應嫁給她,而是他不能陪著碧雲等到她該等的幸福。
他不能守侯在碧雲的身邊照顧她,這些對他來說是足夠的遺憾。
碧雲的父親勸他放棄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她在等一個永遠也等不到的人,所以,我一定還有機會。”
就是這樣一句話,讓我忍不住想到很多往事。
薛子路啊薛子路,你也太傻你知不知道。
縱然你等到碧雲,你也等不到她的心。
她永遠不會像秋水一樣,幸福著自己的幸福,算作給對方的幸福。
所以,其實你並沒有機會。
看著你為她找來的秋水的消息,換來的只是她撕心裂肺的哭喊。
這個結局,沒有絲毫隱瞞。
只是你那一句比秋水更讓我感動的誓言,讓我覺得,你的付出遠比他多太多。
時間不等人,幸福不等人,歲月不等人。
愛情他更不會隨隨便便等人,這樣看來,我們的感情是如此不堪一擊。
一切都是承諾來得太早。
我們承受不起這樣的海誓山盟,不是么。
關於整個片子。
算是我喜歡的類型,穿插了大量的人物情感在裡面。
如果說一開始秋水和碧雲沒有對彼此的承諾,碧雲還會不會苦苦守侯這段沒有結果的感情。
誰也不會知道答案。
還是那句歌詞,如果知道結局我們還會相愛嗎。
會嗎。
碧雲你會嗎?
秋水你會嗎?
金娣你會嗎?
子路你會嗎?
你們告訴我啊。
我一直認為這個 愛情故事 里沒有誰對不起誰,沒有誰辜負誰。
只是太多的幸福不知道該如何分配。
你說如果你是秋水,你該怎麼辦。是同樣的苦等,辜負另一個女人,還是接受另外一個女人,成全兩個人的幸福?
如果你是碧雲,你又能如何呢。是接受子路的愛,違背當初的誓言,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只為當時的一個承諾?
如果你是金娣,又能怎樣。是放棄秋水,讓他一個人接受不了任何人的愛,還是去照顧他,呵護他,給他碧雲該給他的愛?
如果你是子路,你又會怎樣。是放棄碧雲,另謀幸福,還是一直堅守,直到離開?
人的選擇都是復雜的,可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字。愛。
對於這樣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或許讓自己幸福算做對對方的補償。
或許為一個人堅守當初的諾言算作自己的信仰。
這些都沒有誰對誰錯。
所以我一直不認為碧雲恨秋水,她不會的。
因為她知道,愛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讓他幸福,這些就足夠了。
我們要愛了才能知道,這就是愛。
我們也要恨了才能知道,恨也是因為愛。
自始至終,我們的愛情里沒有恨。有的只是無知的愛。年輕時的承諾。
雲水謠影評2是年少氣盛,還是天生宿命,這些年來,還時不時得意忘形!
李冰冰扮演的王招娣,太容易討好觀眾了。這角色起伏波動較大,人物性格飽滿,何況向來在銀幕上扮丑的女星都會贏得更多的好評,所以她憑這部戲獲獎,也無驚異。但主要是王招娣的最終勝利還是不禁要引人深思的。
有人說這部電影,活生生把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拍砸了,感覺有些偽文藝。其實我沒想那麼多,文藝不文藝這東西本來也沒有什麼具體答案和限制,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只想知道,到底在愛情這個節骨眼上,是應該選擇堅守,還是選擇追隨?
徐若瑄的角色本來就不出彩,加上她的演技實在有些矯揉造作,似乎更為她的悲情角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就好像,如果最後她和陳秋水破鏡重圓了,還真讓觀眾從心往外不待見。不過她又著實演了一個為愛情,甘心放棄大好青春,執著等候的角色。這個角色本應該讓觀眾為之感動,心之所向,最起碼是讓人覺得可惜而又慨而嘆之的,可最後風頭全被活潑直爽的王招娣奪去,不光是演技上的鋒芒,甚至連觀眾的心也一並被奪去。
觀眾看到最後,甚至不會去抱怨陳秋水出爾反爾、沒能像王碧雲一樣堅守陣地,大家一致認為他和王招娣的結合才是民意所向,因為王招娣的破釜沉舟和願意跟隨陳秋水浪跡天涯的決心。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相愛的人要遠走他鄉,或 留學 ,或工作,或回故鄉,每當這時另一人就要做出對當時的她來講天大的抉擇——分手還是隨他而去!大部分人衡量再三之後,最終選擇放棄,因為眼下的這塊地界,有她的親人、有她的事業、有她的朋友還有她的未來,與彼人的分手不見得就是世界末日,一切可以重頭再來。於是,每當遇上諸如此類的問題,她便如此這般解決,到頭來,她也結婚了,也生兒育女了,也老死在這一片不敗的溫床上。但她卻一生都沒能為僅此一次下不為例的青春沖動過。
王招娣的家在上海,她固執又沖動,認定的人和道理,就一如既往的跟定了走下去,她不管那麼多約定俗成,也不問未來,她只知道那一刻,如果她不跟著陳秋水奔赴西藏,她一生都會後悔。
最終打敗陳秋水的當然不是日積月累的孤獨,更不是杳無音信的望眼欲穿,是王招娣鐵打的決心和執著的眼神。
女人,是應該像個貞潔烈婦般痴心守空閨,坐等那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還是應該捨得一身剮,跟著他四海為家!電影的結局告訴我們,堅守的固然偉大,卻只能蕭瑟收場;追隨的雖然魯莽,卻即便在雪崩當頭之時,仍能有被對方緊握住手同生共死的力量。
如果愛,就請勇敢去愛。不管是金戈鐵馬還是荒漠草原,不管是遠走他鄉還是駐守一隅,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比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天長地久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