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高電影中借鑒了梵高哪些作品
1. 《至愛梵高》的推薦與分析與影評
導語:《至愛梵高》是為紀念梵高誕辰125周年,耗時7年,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手繪1000多幅油畫,共同完成了65000幀美到窒息的畫面,匯聚成這一部成為經典的95分鍾。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梵高的熱度沒有減過,孫燕姿也推出了她的新專輯《跳舞的梵谷》
眾望所歸
2017年12月8號,全球首部油畫風格動畫長篇《至愛梵高》終於在大陸上映,為紀念梵高誕辰125周年,耗時7年,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手繪1000多幅油畫,共同完成了65000幀美到窒息的畫面,匯聚成這一部成為經典的95分鍾。
影片講述了在19世紀末的歐洲,梵高生前發生的事情,用一幅幅油畫最純粹的表達梵高的內心世界,帶領觀眾去探索這位偉大的精神病患者的藝術人生和秘密。
從何說起
隨著慢慢的長大,好像也慢慢變得孤獨,以前覺得只有那些“年齡大的人”才可以欣賞的東西,好像我們也可以漸漸懂了,從青春的流行歌曲到如今手機中居然會有幾首古典音樂;從雙肩書包里的七龍珠,到現在也會抽空去看一下畫展,從那一幅幅印象派畫作到抽象派畫作,彷彿也可以和作者感同身受。
劇情
電影劇本採用了許多標准電視驚悚片的手法,例如閃回、情景再現等,部分鏡頭使用了梵高的第一人稱視角來展現。
影片里的故事發生在梵高死後一年,把梵高的死變成了一起謀殺案,小鎮上老郵差魯林的兒子阿爾芒是全片的關鍵人物,他身為梵高多幅肖像畫的模特,既是梵高自殺案件的偵探也是影片的敘述者。他被父親吩咐將梵高的信親自送到提奧文森特家,這是梵高生前最後一封寄給弟弟提奧的信,但他代為補寄後,信卻被退了回來。從阿爾芒尋找提奧開始,便不斷發現梵高之死的端倪。他從梵高不同畫作的對象身上得到了幾個不同的故事版本——從傳奇的印象派藝術供應商唐基,到阿德琳.賀佛克,她家經營的家庭旅店正是梵高生命最後的所在地,再到瑪格麗特加歇及其父親,她們在梵高發狂的最後幾個月照料著他,直至他死去。每個角色都對梵高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對於他可能遭遇的事情也各執一詞。
梵高的最後的八年經歷便被一幕幕揭開,正是這一趟送信的過程,串起了梵高一生的縮影,展現著他的瘋狂與平和,他的非凡天才與深不見底的寂寞,他如何生活,又如何死亡。
關於電影創作
梵·高在他的一封信中告訴弟弟提奧,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表達說,只有通過繪畫表達”。這些話對我很重要,其實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以這種方式做這部電影的原因。我們想通過他的藝術形式來講訴他的故事。—Dorota Kobiela《Loving Vincent》導演
這部啟動於2012年的動畫影片完全取材於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過30位繪畫師以凡·高風格的油畫再現,讓梵·高的20位畫中人對著鏡頭講述畫家的生平和其離奇的死亡。
聯合導演多洛塔·科別拉是動畫畫師,她不甘於終日為他人的項目而埋頭苦幹,於是決定製作自己的作品,將自己對電影和動畫的熱愛結合起來。大學時,她的論文寫的是關於梵高的信件,以這為起點,她想到製作一部7分鍾長的短片講述梵高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也有商業想法的一面,”韋爾什曼表示。“我去展館看展覽的梵高的信件以及兩幅油畫時,看到排了很長的隊伍,要等三個半小時才能進去。我開始想,‘如果人們願意排長隊就為了看這些信件的話,我們就應該製作一部關於他的電影。
科別拉和韋爾什曼分享了梵高的信件之後,韋爾什曼很快了解了為什麼她這么痴迷於這個畫家的故事。“當他了解文森特這個人物後,他就迷上了,”科別拉說。“我愛休的地方之一是他很熱情,全心全意投入到項目中。”
這對電影合夥人為了幹活不累,所以男女搭配,成為了夫妻,並且踏上這趟歷時7年製作電影的旅程。
《至愛梵高》將是世界動畫史上第一部完全以油畫為單幀畫面,剪輯製作而成的動畫電影長片。全部的畫面繪制和數字合成,都在PAWS工作站(Painting Animation Work Stations)完成。
電影中的人物都是演員們穿上梵高畫作里的衣服所真實呈現出來的,人物設計畫師才能將那些“角色”們展現的活靈活現。整個過程中,第一幀是一幅完整的畫,之後每個後續的畫面將被重畫,以匹配前一幀的筆觸、顏色和顏料的厚度,再使用傳統的定格動畫技術使其畫面動起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心中沒有那份對藝術的熱情。
秘密
梵高的一生充滿謎團,坊間流傳他的死都是自殺,包括小時候讀過的一本《梵高傳記》。《至愛梵高》這部電影對梵高是否是自殺提出了疑惑。
為什麼不是自殺呢?
1.是腹部遠距離中槍,不是電視劇電影里那種朝著頭部開槍。有這樣自殺的嗎?
2.梵高中槍後拖著受傷的身體回到了自己住的拉烏旅館,向醫生求助,三十個小時後死亡。
4.自殺當天,警察沒有找到梵高“使用”的手槍和他的畫具
5.警察詢問梵高是否自殺,梵高的答案是“是的,我想是這樣的,不要指控任何人”.
6.隨著梵高漸漸出名,當時的目擊者也慢慢站了出來,提出了一些不符合當時梵高自殺一說的細節。
7.關於動機,流傳梵高因為抑鬱和貧困選擇自殺,可他那天是去帶著剛買的顏料作畫,他做最喜歡的事的時候。
8.影片提出了那個惡作劇男孩是兇手的猜測。
對於梵高自殺,沒有站得住腳的結論,我們會感到悲傷和惋惜,但是對於梵高自己來說,或許他去了他嚮往的那片星空。
梵高為什麼要割耳朵?
影片也沒有說明梵高為什麼要割自己耳朵,他將割下來的耳朵送給了一個妓女,可原因是什麼誰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們只知道他如此瘋狂的行為,卻無法懂得他何等的善良虔誠。
為什麼梵高死後畫作可以賣到天價?
查了好多資料,因為是中國,所以很難知道1978年以前這些外國藝術品的事情,最早好像是在1987年3月30日,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萬美元賣出,這個時間距梵高去世有97年。在這之前梵高的作品慢慢的在一些出版社公開。梵高的弟媳致力於推廣梵高的畫作,加上梵高的朋友圈也不缺藝術大家,再加上梵高已經死亡,他的作品都成為孤本不會再有,所以被流傳出名也是正常的。
然後最為重要的當然屬歐美藝術資本的對華戰略陰謀,我們國家的大師之作極少會被外國人買走,可是我國的富豪們熱衷收藏國外的天價藝術品,《至愛梵高》這部電影,好像也有這個傾向,這里也不深寫了。我們只是想探索偉大梵高的秘密與緬懷這位現代藝術之父,不去聊那些萬惡的資本主義,哼!!
怎麼去評價
其實很難將《至愛梵高》作為一部電影去評價,也很難去評價梵高這個人。不喜歡他的人可以在電影院睡一個小時,喜歡他的人可以熱淚盈眶的進入梵高的世界。
梵高他迷戀的天空與曠野,他迷戀的星月與花朵,藍與黃的鮮明對比,像極了一種兩極生活狀態的極致體現。一種是渴望生活,而另一種是沉溺孤獨。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畫家,他的作品我無法從藝術的角度去分析,但他的畫作可以在某一刻一瞬間擊中我,他用畫作來與世界溝通,他是孤獨的,可他帶給大家大多是希望與燦爛炙熱的表達,人類的精神情緒從來沒有變化過,不息的流傳,《至愛梵高》寄託了精神,與很多人產生了共鳴,所以是佳作。
畫豬評分
劇情: 7.9
平凡的劇情,但不是平凡的敘述,而是帶領觀眾一起去探索梵高的秘密,好像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結局的偵探電影,充滿新意。
製作:9.5
純手工繪制,沒得說。
藝術層次:9.1
我是個俗人,這樣的電影又是全球首部,對藝術也不知從何評價,只是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覺得很美。
演技:7.1
畢竟有得有失,手繪的影片必然會犧牲演員細微的表演.
舒爽程度:7.8
如果你喜歡這位偉大的畫家,對油畫有這么一點點喜歡,這部電影絕對會令你驚艷。如果是個油畫的小白,萬幸沒有被催眠,那麼看完這部電影相信也是新鮮的感覺。
畫豬總評分:8.
豆瓣評分:8.6
IMDb:7.9
另超清影片連接:https://pan..com/s/1eSPccBw
他來到這個世上,以替代品的身份
他從這個世界上離開,雛菊艷過罌粟花
by 畫豬
作者: 畫豬
公眾號:畫豬影評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至愛梵高》,對電影中的很多幅油畫。
中文名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外文名
Loving Vincent
其它譯名
致梵高的愛、探索梵高的生與死、至愛梵高、梵谷:星夜之謎(台)、情謎梵高(港)
製片地區
英國、 波蘭
導演
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
編劇
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賈科·凡·丹納爾
類型
傳記、動畫
主演
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西爾莎·羅南,艾莉諾·湯姆林森
片長
95分鍾
上映時間
2017年6月12日(安納西電影節)
對白語言
英語
該片講述了梵高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高死亡之謎的故事。
3. 梵高那些廣為流傳的名畫 | 探尋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梵高故事
梵高轉身的鏡頭,讓很多人忍不住眼淚滑落
在眾多涉及梵高的電影中,有一部電影《至愛梵高》不得不提,這部藝術影片召集了全球125個畫家,前後歷時7年創作了65000幀油畫,全部手工創作,組成了那一幅幅唯美的畫面。這部電影引起了無數人對文森特·梵高的懷念,那位貧窮而偉大的畫家終於不再是生前落魄潦倒、沒有賣出過一幅畫的梵高了。
天才和瘋子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提到梵高,人們不僅會想起他的名畫《星月夜》《向日葵》,還會想起他曾經割掉自己的一個耳朵,在精神瘋癲之後開槍自殺。梵高的這些離奇舉動與他的曠世美作之間,彷彿隔了一個巨大的鴻溝,等待我們去探索、去領悟……
對於這個生命只有37年的絕世藝術家(1853-1890),在什麼情況下畫了這些畫,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接下來,我就帶著大家去欣賞梵高那些廣為流傳的名畫 ,探尋名畫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梵高……
《向日葵》
梵高非常喜歡畫向日葵,他的作品《向日葵》一共畫了11幅,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知名美術館中。梵高通過該系列作品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並且展示出了他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這幅向日葵是他所畫的第4幅,誕生於1888年,背景選取的也是黃色,非常明亮的色調,卻不讓別人有違和感。有的花朵張揚而盛開,有的花朵快要枯萎,有的花朵結滿了果實。
背後的故事:
梵高生性孤僻,不懂人情世故,不善與人交往……在他的生命中幾乎沒有朋友,卻有一個影響他一生的重要人物——保羅·高更。高更是當時非常著名的畫家,梵高發自內心欣賞高更的作品,多次邀約高更來阿爾勒小鎮與他同住,最終高更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梵高欣喜若狂,一邊布置給高更的新房,一邊在等待高更短短不到數月時間里,梵高創作了很多傑作,包括《向日葵》系列的前四幅。而這第4幅,也讓高更駐足良久、盛贊不已。
《包紮耳朵的自畫像》
梵高的自畫像,往往成為對畫家心理探索的佐證,是畫家性格特徵的一面鏡子。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於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於他的「割耳朵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是梵高的第三幅自畫像。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背後的故事:
這幅畫同樣是梵高1888年所作,上幅畫我們講到梵高邀請高更來阿爾勒同住,起初他們相處愉快,但隨著兩位稜角分明的藝術家的朝夕相處,審美志趣的不合,再加上梵高瘋癲的幾次發作,換來的是不斷的爭吵。高更幾次都想離開,梵高異常傷心,卻又無法阻止,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當著高更的面,竟割下自己的右耳。他據此畫的這幅自斷像,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星月夜》
《星月夜》是梵高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幅畫中,梵高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高又遠,各種星星迴旋於夜空,金黃的滿月形成巨大的漩渦。暗綠褐色的柏樹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歡的響應者。天空下,安睡的村莊那麼寧靜、安詳。淡藍的色調,動感的線條,給人自由的時空感。
背後的故事:
1889年5月,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潰之後,來到離阿爾25公里的聖雷米自願接受精神病治療。那時,醫生允許他白天外出寫生,他住院一個月後,畫了這幅畫,畫中的村莊就是聖雷米。也有人則認為這是梵高頭腦中幻想出來的畫面,無論如何,正是這份天馬行空的流動感打動著我們。 他只是把那片星空,當做了生命。
《盛開的杏花》
這幅畫一改梵高以往的風格,呈現給我們清新脫俗的感覺。藍綠色的背景讓人感到清涼又舒服,沒有梵高慣用的漩渦,沒有山嵐起伏的色彩,連濃塗厚抹也舍棄了,只有無邊的寧靜,帶著純而又純的天藍水藍向四周彌漫。每一朵花都充滿著靈氣,彷彿每一朵都會迎風飄起,散發出淡淡的芬芳。
背後的故事:
這幅畫是梵高1890年春天在聖雷米畫的,他最心愛的弟弟提奧有了一個兒子,取名Vicent Willem(文森特 威廉姆)。梵高知道了,非常開心,於是,他畫了這幅杏花,作為賀禮送給自己的侄兒。
杏花,這春天裡最早開花的果樹,它向人間預告新生命的開始,《盛開的杏花》就是象徵著迎接新生命。梵高曾夢想成一個家,但這夢想被現實殘酷地粉碎了。可以想像,當他聽到提奧有了孩子是多麼喜悅。他看到了新生命,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未來。
《烏鴉群飛的麥田》
這幅畫創作於1890年7月,畫中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憂郁的精神狀態。以黑暗,嚴酷的天空顯示了梵高的精神狀態的困擾,與徘徊不決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種途徑,與黑色烏鴉架空的預示死亡跡象。
背後的故事:
據說,這是梵高自殺之前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作品。飽受了三年精神疾病之苦,在內外交加的壓力下,最終,梵高在湖畔開槍自殺,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裡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對梵高的評價)
很巧合的是,本文中選取的這5幅畫,都是梵高離世前最後2年所畫,這5幅畫是後印象派的經典之作,也可以說是他的巔峰之作。
我們總抱怨生活的不易,對於梵高來說,正是這些不一般的人生經歷,才促使他能夠盡情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才華,留給我們流傳後世的傑作。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對於梵高其人、其畫,你有怎樣的理解呢?對你又有怎樣的啟示呢?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4. 在《至愛梵高》對梵高其人的描繪,對此應該如何進行評價
看完這部電影,我一直在想:如果梵高以當時的姿態生活在現在,他的處境會好些嗎?人世,我們俗人所組成的世界,從來都不會變的,對於一些天才,我們只能依靠時間給我們足夠的機會學習從而發出後知後覺的贊美。
所以,梵高也許不是瘋子,因為有太多真正的瘋子並沒有什麼創造才華。或許他只是個逼自己太緊想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更好的表達出來的普通人。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人,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對他們再寬容一些了吧。
不要再讓後人眼中的梵高再在這個世界太過艱難的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