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電影院叫戲院
① 電影 奪帥 劇情介紹
影片以講述黑社會幫會「忠信義」在外部攻擊和幫內內斗的雙重打擊之下的瓦解過程為主線,記述了幫派內部爭奪大權的暗藏風雲。
劇情簡介——
棋盤中,有規有序,每隻棋子都各掌其位,不能逾雷池半步。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結果覆水難收。「忠信義」頭目連浩龍事業如日中天,手下猛將如雲:其妻素素、其弟連浩東、阿發、天虹、阿污、阿亨個個忠心為主,行事果斷,心狠手辣。因此「忠信義」的實力在香港黑幫中獨領群雄。
在凶險黑社會世界裡,爾虞我詐 、弱肉強食。江湖恩怨每每以血腥暴力解決。一次三億元毒品交易卻被反黑組廖sir搗破,其後「忠信義」的幕後老闆四叔又被綁架,使得「忠信義」元氣大傷。
「忠信義」接連發生事件,龍、素素、東走投無路,發動大規模的反擊行動,以血還血,結果一錯再錯,終於走上絕路。在一幕幕腥風血雨的大戰之下,「忠信義」一步一步走向違抗天命的絕路。
後來,連浩龍在與帥哥的交談之後,知道了綁架殺害四叔的人並非是他,隨即就猜到是素素和阿發,於是就叫他們出來,沒想到素素下令殺了派去的人然後逃跑。在不遠處坐在車里的連浩龍一行人馬上追趕,連浩東打傷了阿發,隨後殺了他。
而連浩龍追上素素之後不忍下手,這時大隊警察趕來,連浩龍和況天虹自知沒有退路決定死守。況天虹是一個比較痴迷武功的人,對於老大天下第一一直很懷疑,於是兩人開始較量過招,最終況天虹死於連浩龍之手。之後連浩龍獨自拿著兩把槍走出來,故意對天開槍死於警察亂槍之下。
(1)為什麼台灣電影院叫戲院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連浩龍 演員洪金寶
香港最大勢力之幫會忠信義的坐館,一雙拳頭打江山。傳聞三十年前,一人殺退近百刀手,號稱武功天下第一。為人忠義,做事果斷,心狠手辣,深謀遠慮。
2、Soso 演員恬妞
連浩龍妻子,管理忠信義資產。心思稀密,機智,深藏不露。典型阿嫂,賢內助,可惜與龍結婚多年,膝下無兒,對龍另外找女人生孩子理性上能理解,但是感情上頗有怨言
3、連浩東 演員任達華
龍親弟,從小受哥哥的保護而長大,外表任性,沖動,浮躁,好賭,好色。實際上城府極深,心狠手辣,對敵異常冷血,享受用最殘酷痛苦方法致敵人於死地。欠下巨額賭債,無法償還,被龍約談批評。
4、翠絲演員張文慈
忠信義幫會成員阿污的妻子,常年出軌給阿污戴綠帽。阿污被抓後,在情人阿清的指使下向Soso勒索巨款,聲稱要向警方提供忠信義內部的情報,被忠信義眾多打手摺磨後滅口。
② 電影院這種叫法對嗎應該怎麼叫
可以叫戲院啊! 不過都少人這樣叫了!
③ 台灣的歷史影片
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鍾》,李香蘭主演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治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16]。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豐治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辟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17]
民國時期
台語電影興起
主條目:台語電影
台語電影《舊情綿綿》,洪一峰主演。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根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作品問世。《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皆創下當時票房紀錄,[18],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健康寫實電影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下,聘請李行拍攝《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兩片均頗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並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歷史宮闈片《如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佔了8部。
胡金銓與新武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19],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功夫片興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種則有如《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如《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學生電影類型
之後,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的小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了拍片的機會。事實上,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
台灣電影「現代主義」化,可說是始於三支短片合而為一的黃春明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發的《台灣電影宣言風波》外,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實上,於《兒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了《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這些電影也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更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16]。
《兒子的大玩偶》製作完成後,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於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佑寧、王童等也確定了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
一般來說,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計有《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該新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所投資拍攝,主要的推動者為中影主事者明驥與中高階層的小野和吳念真。此三人,可說是促成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功臣,也對當時低迷的台灣電影產生重大影響[16]。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見狀,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畢竟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如著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