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進化電影院哭
❶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這部動畫電影是3D還是2D
是2D。
2020日本動畫片《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又名《數碼寶貝大冒險:最後的進化·羈絆》,豆瓣評分7.8,於2020年10月30日引進國內上映。
該部作品是2D,雖然現在院線上映的2D動畫片在歐美電影市場已經極為少見,但唯獨在日本這一全世界最鍾愛2D動畫片的國家仍然如日中天,日本影史票房前幾位的電影幾乎全是2D動畫片。
這也是該部大作採用2D模式的原因。
劇情簡介:
2010年,世界各地漸漸接受了被選召的孩子們的存在,在現敗灶實世界見到數碼獸的光景也變得稀鬆平常。
曾經的小學生們已經步入大學,八神太一(花江夏樹配)和石田大和(細谷佳正配)身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而其他夥伴們都各自確立了今後的志向,朝著自己未來目標向前邁進,即將成長為22歲。
就在此時,在全世界各地被選召的孩子們出現失去意識的情況,某起事握毀件開始蠢蠢欲動。
專門研究數碼獸的美國學者梅諾亞·貝魯奇(松岡茉優配)與助手井村京太郎(小野大輔配)出現太一他們的面前,告訴他們:「被選召的孩子們」長大察皮扮成人後,數碼寶貝也將隨之消失,並聲稱名為「厄俄斯獸」的數碼獸就是元兇,希望太一他們能協助自己。
為了解決事件,太一他們這些被選召的孩子們再度集結,與數碼寶貝開啟了「最後的進化」,這場長達20年的冒險羈絆也將走向尾聲。
❷ 電影《數碼寶貝》定檔,裡面的動畫形象有何改變
相信很多90後都看過《數碼寶貝》這部動畫片,如今已經過去20年,雖然在這20年期間也陸續出過好幾代數碼寶貝的作品,只有初代的數碼寶貝是最經典的,無法超越。就在近日,官方發布了數碼寶貝的劇照,劇名是最後的進化,隱扮判將在10月30號上映。在宣傳海報上可以看出,20年過去了,8位主角也都長大了,太一和阿和已經變得非常帥氣,顏值一直很高的,美美也變得越來越有氣質,像個明星一樣。
這次電影的主題寫的是缺掘最後的告別,也代表著和20年前初代的孩子們和數碼寶貝的一次正式的告別,可能這一次,真的是要和數碼寶貝做最後的告別,也是和我們的青春做最後的告別。
❸ 如何評價《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這部電影
從年初肆滾到年末,整整9個多月,我從未曾間斷過對《數碼寶貝》20周年劇場版的期待,也曾無數次地吹捧它的品質。
我曾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動畫,《灌籃》《龍珠》肯定是經典,但它們在90後萌生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之前就已蓋棺封神---
《數碼寶貝》不同,這部作品的連載恰巧在我們三觀養成的階段,而製作人賦予的勇氣、友情、愛心、知識、純真、誠實、光明、以及希望這八枚徽章也正是人性中可寶貴的品質,而有追看過的小夥伴也無不被八位被選中孩子的冒險精神所感染---
我曾很多很多次說過,《數碼寶貝》20周年劇場不可能票房和口碑慘淡。
因為製作人本身就手持一副好牌,只碧亂要適宜的丟出王炸(如和田光司的《Butter-fly》)即可讓觀眾淚如雨下。
01這就是「最後一部劇場版」?
沖著10月30日凌晨的首映場我去品嘗了這部理應情懷爆炸的作品。
是的,初代和二代被選中的孩子以及數碼寶貝都登場了,而最讓粉絲激動的新進化體也如約而至。
不僅如此,製作人還將劇情從爛俗的熱血番目中拔高了開來,他讓反派小姐姐實施一場如同《黑客帝國》中AI對人類實施的陰謀詭計。
只不過她是出於大義和使命,用一種母愛的方式讓所有被選中的孩子和數碼寶貝都能永久的相處在一起(將他們的意識從實體抽離,並永久保存在網路空間)---
為什麼說她是大義?因裂慧余為製作人給20周年劇場版披掛上了殘忍的內核,當被選中的孩子長大後,數碼寶貝就不得不和他們分離。
反派小姐姐在早年前就承受過這種刮骨的痛,也曾試過因為殫精竭慮尋找卻不得,備受絕望的纏繞。
於是她動用所有知識儲備,以閃蝶獸的殘余數據創造了強大的厄俄斯獸,並通過極權的方式將全世界的被選中孩子都帶到網路當中,將幸福永恆定格在和數碼寶貝相處的那一瞬間---
當然,在劇情末尾象徵正義的小夥伴們也運用全新力量擊敗了厄俄斯獸,而此刻的太一和大和也完成了情感上的成長,安然的送別了數碼寶貝,以及懷抱希望和喜悅投入到人生的另一趟旅程當中---
一邊是傷感的離別以及百用不爛的成長戲碼,另一邊則是內涵劇情的加持,這樣的《數碼寶貝》劇場版難道還不應該為動漫迷們所贊嘆嗎?
如果你們評判的標准來源於豆瓣,那7.8的評價顯然也道出了20周年劇場版的不俗---
但如果你們肯坦誠對待這部日漫,不被過多的情懷沖昏腦袋,那就自然會發現它的內核根本經不起推敲,而所謂的情懷也根本沒有把握到位。
說白了,它絕對沒有資格成為《數碼寶貝》「最後一部劇場版」。
接下來內容,我將剖開它的表層,讓你們看看它內里是何其的敷衍和刻奇---
02經不起推敲和細思極恐的核心設定
正如前文所說,「離別」是這部劇場版的最大賣點,也唯有讓數碼寶貝和被選中孩子分開才能讓觀眾感受極致的虐心。
於是太一和大和都紛紛在邁入社會的前夕在暴龍機上亮起了「離別倒計時」,而接下來的每分每秒都讓他們難舍難離---
但請注意,憑什麼就得是太一和大和率先承受這份苦痛?為什麼早已擁有成功事業(已經是真正的社會人)的美美和光子郎直到劇末都未曾遭受分離倒計時的折磨?
要知道反派女主就是因為智商太高被破格錄取進大學,從而在年僅14歲的時候就不得不與閃蝶獸分離啊。
不僅如此,對於離別的原因也更是莫名其妙---當無限可能性消失之後!
一言以蔽之,只有小孩才配有無限可能性,而當一個人逐漸老大,他的可想像空間便會逐漸縮窄,直到步入社會的那一刻就會破碎殆盡。
有道理嗎?
當我在電影院聽到這番解釋的時候我可真的笑出了豬聲,我不知道導演和編劇究竟是在哪個地攤文學借鑒的觀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將「不切實際的妄想」和「可能性」等價起來了---
小孩確實會說出今天想做飛行員,明天就會換作科學家的話,但拜託這不是「可能性」好不好,成為行業牛人難道就不需要日復一日的鍛煉嗎?
信口雌黃一句我想做,或者說目前沒有任何確定的職業規劃就相當於你能擁抱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這只是妄想,而且理性地說,你已經掌握了一技之長以及擁有十多年的學業積累,難道還會比小學生難以去適應另一新行業嗎?
埃隆馬斯克在2000年前後打造了PayPal,然後在2002年成立了spacex,接著在04年創辦特斯拉,而後最近又沸沸揚揚的搞起了星鏈計劃,對他這樣的社會人來說也可以稱作沒有可能性?誰又能斷言智商高超的反派小姐姐不能成為下一個馬斯克?
把不切實際的妄想當做可能性,就是《數碼寶貝》20周年劇場版的第一可奇之處---
但還沒完,真正可怕的是這層內涵---物化數碼寶貝!
正如前文所說「離別」是一種百用不爛的淚水收割機,而它也往往會和「成長」如影隨形。
比方說《尋夢環游記》里的米格,他所愛之物當屬音樂,而在劇末他為了讓家人幸福且自由的生活,於是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音樂。
這段劇情刻畫米格和音樂的別離,而這場別離也印證主人公的思想成長,是一種從小我到大我的體現。
至於《玩具總動員4》的最後,胡迪選擇離開人類主人轉而與牧羊女在街頭流浪的行為,也同樣離不開成長,並且能給觀眾帶來滿滿的喜悅之情---
但類似的事情放到《數碼寶貝》就不是味道了。
需要注意,被選中孩子和數碼寶貝之間可不是簡單的分離,而是數碼寶貝直接走向湮滅的宿命---
「放棄」和「死亡」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往往帶來的是傷感,而後者則應該是喪和絕望。
所謂的揮揮衣袖和同路人道別,之所以能夠處之坦然,那都是因為知道對方離開後還存在開始另一趟新旅程的機會。
但必定導向死亡的數碼寶貝呢?被選中的孩子們果真還能用一句又一句的雞湯式話語(什麼永不放棄,什麼一起直面未來等等)來讓自己安心的和數碼寶貝永別嗎?
再進一步說,這種選擇用加速數碼寶貝死亡來拯救全世界被選中孩子的方式,難道不就是所謂的「電車難題」的翻版嗎?
難題之所以稱作難題,歸根結底甭管怎麼選都逃不過道德的審判。
所以影視作品常用的套路是「將選擇權交給當事人,而主人公則在焦灼中打破電車之局,還所有人以自由」。
經典的例子當屬《蝙蝠俠:黑暗騎士》,甭管面對小丑的何等刺激,蝙蝠俠都堅決不去做二選一,而是堅持奪取炸彈遙控器。
今年暑假上映的《妙先生》也是如此,哪怕面對的是陌生人,丁果都堅持在彼岸花宿主自願了結性命的時候摘取花朵,而摘花的目的就是為了進入秘密之地並予以「殺好人救壞人」的世界觀一記絕殺---
但《數碼寶貝》的設定顯然是不可理喻的。
太一和大和在看到倒計時開始的時候確實也曾表現出悲傷,但隨後的一連串交互我能感受到的也只是恰如「情侶在畢業離別前」的傷感和哭泣。
更有意思的是,太一在前一刻可以在家裡和亞古獸堅定的說出「永遠在一起」,而後一刻則在聽到被選中孩子被反派逮捕後,毅然決然的道出「我們不能對失去意識的夥伴置之不理,必須有人挺身而出」這樣的振奮說辭---
拜託,你們有把數碼寶貝當作具有自由意志的獨立生命體嗎?
哪怕亞古獸和加布獸是自願的,但太一你作為多年的陪伴者,已經成為了如同哥哥或父親般的角色,你可真能將數碼寶貝的生命等價於自己的藏品或偏好嗎?
放下自己的喜好之物是可以理直氣壯的,也有著走出舒適區的寓意。
但換作加速自己孩子的生命消耗,那不好意思,「說教」的權力永遠不在太一你身上,而所謂的成長也只是在傳遞「人類夥伴的價值是必須大於數碼寶貝性命」的扭曲價值理念而已(類似《尋夢環游記》中米格明白家人的價值比音樂要高)。
「遲早要死的數碼寶貝」和「能長久相伴的被選中孩子們」究竟誰價值更高?敢將這樣的問題擺上檯面討論,並且明確給出對後者的偏好,我只能說這群製作人相當功利和可怕呢。
從一年前的宣發開始,20周年劇場版就一直強調「離別」的命題,而在正式上映後也能看到從劇初到劇末從未間斷過對此命題的強調。
「強調」頂多也只能模糊大眾的刻奇觀感(讓他們錯認為這只是一場稀鬆平常的人生旅途上的別離),但「加速死亡」的本質是擺脫不掉的,太一等人將數碼寶貝物化成喜好之物的行為也是難辭其咎的,而這也是整部作品讓我深覺別扭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站在扭曲的價值基礎上,反派女主最後的洗白也不具備任何說服力---
是的,她強迫所有被選中孩子和數碼獸永遠定格在網路世界會有點兒極權,但霸蠻和瘋狂就對了,這才是將一個個具有鮮活生命的數碼獸當做夥伴來看待的表現,而她的作惡動機也是立得住的:我不想類似的慘痛別離再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
但最後的洗白卻有點兒莫名其妙,太一和大和根本就沒有找到有效的挽留數碼獸的方法,相反他們只是變得可以不過分眷戀數碼獸的生命,能夠堅定的著眼未來了----
但拜託,一種心安理得的加速數碼獸死亡的思想憑什麼稱作醍醐灌頂的價值洞見呢?
更合理的安排不應該是:太一堅持能夠找到挽救數碼寶貝的希望,而在反派小姐姐看來這只是妄想,於是後者堅定實行自己的極權計劃,但最後太一通過永不言棄的精神以及可以改變數碼獸消失悲劇的希望來將小姐姐從歧途帶回正道吧?
但正片只是讓太一和大和吶喊出「選擇什麼不重要,但要堅定自己選擇的未來,永不放棄」這樣一句莫名其妙的雞湯(反派小姐姐的極權計劃就不算選擇和堅定嗎?),以及用新進化體的強烈一擊就將她洗白。
這想表達什麼?是誰的拳頭硬就該聽誰嗎?那這和反派小姐姐的極權又有何區別?
還有太一和大和的那句「改變不了宿命,那就改變命運」又是鬧哪樣?文字游戲有那麼過癮嗎?
03它不是一部及格的《數碼寶貝》劇場版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知道,「離別」這一本身極具淚點的命題卻因為製作人的「敷衍」而變成貫穿整劇的致命槽點。
他們敷衍了數碼獸離別時間的准確定義,也沒有給出足夠的「何為可能性」的解釋,而主角們的成長也在「加速死亡」的劇情設定之下變得無比別扭,至於最後的洗白也毫無說服力,饒有為洗白而洗白的嫌疑---
當然,製作人的敷衍也同樣體現在「情懷打磨」的維度。初代和二代主角以及數碼獸,乃至那輛承載著飛帽殺記憶的電車以及和田光司版本的《Butter-fly》通通都登場了。
但拜託,除了兩位男主之外,你就不能給其他小夥伴再多一點的戰斗光環嗎?來個帝皇龍甲獸什麼的應該也不難吧?
至於電車和《Butter-fly》就更是敷衍,這兩個核彈級別的情懷因素,居然只有片刻的出場機會,你難道就不能在最後製造一場網路坍塌危機,然後讓被選中孩子們乘上電車,並在《butter-fly》的伴隨下逃出生天嗎?
這是多麼明擺且有效的情懷致敬啊,就不能讓我們這群骨灰粉帶著淚眼離開電影院嗎?
哎......想要的情懷點基本都是敷衍帶過的,而我原以為的能夠給故事加分的「離別」設定卻又是何等的經不起推敲和細思極恐的。
這樣的《數碼寶貝》劇場版何德何能自稱「最後的進化」?
它又有何資格在初代重啟前(日本在2月上線,然後4月推出重啟版),給過去20年的旅程畫上完滿的句號呢?
❹ 跪求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國語版!不是原版!謝謝
這部動畫現在在返皮影院上線還是不旅慎久之前,按時間看還沒有正式在國內在線網上上線,也就是說只能在電影院看到國語版,網上是沒資源的,現在能看到日文拆世敬原版是因為原版動畫在日本上映且已經在網上流出(記得bd也發售了)。
❺ 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這部電影為何遭受抵制
《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是藍弧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在2017年國慶的時候正式上映。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
畫蛇添足
小編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畫蛇添足」,標準的畫蛇添足。各位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鋼鐵飛龍》是一部50集的大型動畫電影,在製作上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對於《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其實我非常希望圓谷能盡快勝訴,然後全網下架這部爛片。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❻ 如何評價電影《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
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這也是對觀眾20年來關注,支持的一個故事交代,最後的進化,實則也是對太一他們一個時代的終結。
20年前,很多觀眾都已經在看數碼寶貝,這一部電影最後的進化,也皮碼是為了20年守護的觀眾們所演的。所以這裡面也體現出了很多喜歡數碼寶貝觀眾情懷。
故事中太一和他的夥伴們不斷地努力成長,最後拯救了世界卻也是最吸引我的一個地方他們的不斷努力克服困難,永不言敗的精神,也吸引了很多的觀眾。
20年的守護,觀眾們對數碼寶貝的情懷是無法分離的,所以這部電影也會吸引很多喜歡數碼寶貝的粉絲們。
❼ 最後進化真的完結嗎
今天的本喵要為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介紹的就是曾經異常火爆的動畫IP《數碼寶貝》。在今年10月30日,數碼寶貝劇場版《最後的進化》正式在內地上映。本喵已經在電影院看過了哦~那麼話不多說,我們先來重溫一下光叔的這首《Butterfly》。
Butter-Fly
和田光司 (わだ こうじ)
每次本喵聽到這首歌,都感覺自己能進化成超級喵喵獸。這個小時候陪伴我們的IP也隨我們度過了近20年的時光。而這次的劇場版的劇情讓本喵直呼過癮,但是又讓喵感覺到藍瘦,因為他太真實了!
故事的劇情是已經面臨大學畢業的太一和阿和,他們的神聖計劃出現了倒計時的光芒,這意味著他們即將與自己心愛的數碼寶貝分離。在經歷了眾多冒險和故事後,兩個人還是沒能夠逃脫命運的輪回,最終與數碼寶貝徹底分開了。
雖然故事的結局是傷心的,但本喵也在思考,為什麼編劇為我們留下了這樣一並滑個悲傷的結局呢?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理想與現實
作為動畫電影,很多編劇都希望通過超越常理的設定使我們相信善良、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但是這次《最後的進化》所面對的並不是所謂的「黑暗」,而是現實。
在劇中玄內先生曾經很明確的告訴過太一:數碼寶貝的離開是必然的,就像人類有一天也會面臨死亡一樣。但是我們的主角團卻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但是他們的努力最終還是徒勞的。
說到這里,大家是否覺得這樣的劇情似曾相識呢?當我們的親人、朋友和最愛的東西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曾經感嘆並鄭時光的無情和殘酷。但是這就是現實,我們必須學會正視他,而不是活在理想的虛幻中。理想很美好、但確是虛幻的;現實很殘酷,但也必須面對。也許這就是編劇想要大家傳遞的道理吧。
停滯與前進
在這里本喵不得不提劇中的一個人物:梅諾亞·貝魯奇博士。這位年輕有為、美麗動人的博士很難用一個詞去定義是善還是惡。本喵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諺語:「其行可憫、其情可原。」
面對數碼寶貝終將到來的離別,博士像主角團一樣反抗殘酷的現實。但是她的做法卻已經走向了危險的邊緣。她利用人造數碼寶貝厄俄斯獸將大家帶到了夢幻島,讓大家回到了小時候,這樣就可以和數碼寶貝永遠在一起了。
在看到這里絕蔽頌時,本喵多麼希望這一切可以變成現實啊!這一次要是反派贏該有多好啊!可是就像夢幻島和厄俄斯獸華麗的外表一樣,這些不過是博士的幻想罷了。她的行為初衷是好的,但是她卻忽略一個問題:活在美好記憶里的人,如何進步和成長呢?
博士曾經自己說過:數碼寶貝與孩子的離別是由於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逐漸定型,夢想的力量也逐漸消失。但是博士可能沒有意識到:雖然小時候充滿了美好和夢想,但是這一切如果沒有了未來,夢想的力量還有什麼意義呢?
本喵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過很多天馬行空的夢想,這些夢想有些我們實現了,有些我們沒有實現。但是沒有關系,這都是為我們的成長積蓄力量。我們必須學會背負美好消逝的悲痛,才能尋找到更加美好的未來。
❽ 最後的進化有彩蛋嗎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並沒有彩蛋哦,結局在亞古獸和加布獸消失之後,太一和阿和漫步在櫻花道上,都笑了,結局就沒有了,不過最後留了一句話,那就是「我們一定會再見的」。
最後一下好像影院挺安靜的估計大家都擔心最後一條光會消失吧,原本以為亞古獸最後一個鏡頭眼裡閃著光,進化器的光會補全,他們明天會去漢堡王,去吃其他味道的刨冰衫或茄,但就沒辦或察法,就這樣消失了。
阿和太一和加布獸亞古獸告別得那麼簡單,嚎啕大哭的時候第一次感受到了淚點。
(8)最後的進化電影院哭擴展閱讀:
《數碼寶貝》是由日本東映動畫公司以數碼團碰怪獸為原型製作的系列動畫,TV版於1999年開播。
《數碼寶貝》已完結的電視動畫有8部 、作為電視動畫番外的劇場版八部、3D小劇場兩部以及電視特別篇《數碼獸進化x》。
初代動畫15周年紀念作《數碼獸大冒險tri》(OVA、劇場上映,全6章)已完結。
時隔20年這部《最後的進化,羈絆》在2020年10月30日上映,跨越過無數次數碼世界和人類世界的危機迎來的日常生活之中,人類和數碼獸的共存之道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