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華誼兄弟電影城收益

華誼兄弟電影城收益

發布時間: 2023-03-24 04:21:18

Ⅰ 萬達影院和華誼兄弟哪個值得投資

華誼兄弟值裂碰得投資。根據查詢相關公開升州信息顯示:萬達電影的資產負債率最高,長期維持肆笑談在70%,華誼兄弟的收益率很高值得投資。

Ⅱ 「前景研究」2021上半年主流影視公司財報:總體向好


2021年中已過,多家主流影視公司相繼公布2021上半年年報內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2021年影視公司發展現狀究竟如何?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上半年 營業收入7.55億元,同比增長19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億元,同比增長2255.45%


報告期內, 光線傳媒今年上半年上映了 《人潮洶涌》《明天會好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 等影片,以多量的形式收獲了約為16.75億元的總票房。細看光線傳媒參與的幾部影片,擠入春節檔的《人潮洶涌》不達預期,票房最後為7.62億元,反而小成本影片《你的婚禮》在五一檔獲得7.89億元票房。



在項目儲備上,電影項目如《五個撲水的少年》《沖出地球》《堅如磐石》《墨多多謎境冒險》等均已製作完成, 《狙擊手》《十年一品溫如言》《一年之癢》《會飛的螞蟻》《誤殺2》 等影片在製作中,《深海》《茶啊二中》《大魚海棠2》《最後的魁拔》等動畫電影的推進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電視劇及網路劇業務方面, 《山河枕》《春日宴》《拂玉鞍》《大理寺日誌》 等劇集已與相關視頻平台達成合作,《拂玉鞍》開機在即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上半年 實現營業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78.37%;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145.75%。


截至2021年6月末,華誼兄弟已建成投入運營的影院為30家,屏幕數量267塊,上半年觀影人次為338.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85.3%,院線發行及影城放映業務實現收入1.3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96.8%。


電影方面,華誼兄弟出品或參與出品的 《溫暖的抱抱》《侍神令》《你好,李煥英》 等影視劇項目上映,分別實現累計票房成績約8.64億元(6.87億元計入報告期內)、2.74億元、54.13億元,陸川導演的 《749局》 、周星馳導演的 《美人魚2》 均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劇集及網路大電影方面, 《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胭脂債》《別怕,戀愛吧!》《北轍南轅》《我是真的愛你》《喵喵汪汪》 《憤怒的黃牛》 等多部作品均已在網路平台上線。其中,《北轍南轅》《我是真的愛你》聚焦女性話題引起廣泛討論,成為今年暑期極具話題度的熱門劇集;《別怕,戀愛吧!》作為以電影班底打造的精品微短劇,成為豎屏 情感 喜劇標桿。另外, 《我們的西南聯大》 已經完成製作, 《宣判》《警鷹》 (暫定名)等也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芒果超媒



8月17日晚間,芒果超媒交出一張不俗的成績單。中報顯示,2021上半年,芒果超媒 實現營收78.53億元,同增36.02%;歸母凈利潤14.51億元,同增31.52%。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芒果超媒旗下芒果TV 實現營業收入67.53億元,同比增長45.96%;實現凈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32.84%。


其中,廣告業務收入最為強勁。具體來看,上半年廣告業務營收31.42億元,同增74.75%。報告期內, 《乘風破浪的姐姐2》 刷新上半年單項目招商金額之最, 《密室大逃脫3》《妻子的浪漫旅行5》 等綜N代及 《謊言真探》 等季風頭部劇集,不斷取得招商佳績。



在會員方面,在全網用戶規模增長整體放緩背景下,芒果TV繼續走出增長曲線。上半年會員營收17.45億元,同增23.05%。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1Q2芒果TV播放量307.1億,居 歷史 第二高點,同比增長29%。


橫店影視



橫店影視上半年 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同比增長1239.73%;實現歸母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67.41%。


院線端,橫店影視截至6月末共擁有467家已開業影院、2903塊銀幕,上半年實現票房收入10.85億元,同比增長1323.43%。其中,資產聯結型影院票房收入9.25億元,市場份額為3.69%,觀影人次2660.54萬;加盟影院票房收入1.60億元,市場份額為0.64%,觀影人次441.09萬。


內容端,橫店影視參與出品的 《送你一朵小紅花》《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我的姐姐》 等影片上映,參與了獻禮劇 《大國飛天》 的拍攝,孫公司浙江橫店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電視劇 《大宋宮詞》 、聯合攝制的電視劇 《白玉思無瑕》 開播。


閱文集團



2021年8月16日,閱文集團發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業績報告顯示, 2021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33.2%至43.4億元 ;其中,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124.5%至18.0億元;非國際通用會計准則下(Non-IFRS)的歸母凈利潤6.65億元,同比增長30倍。


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線閱讀業務實現收入25.4億元,同比增長3.4%,MAU達2.3億。



期內,閱文集團進行「大閱文」戰略升級,重點發力IP生態鏈建設。閱文版權運營業務強化公司自身核心能力,將人才、資源、不同內容業態有機結合起來,做好IP頂層設計和落地開發,並與外部團隊積極合作。IP開發實現由單一版權授權到多元開發的業務矩陣,並在漫畫、動畫、影視、 游戲 等細分領域都取得了進展,推動IP價值的升維。


在影視IP開發方面,閱文在上半年相繼推出 《贅婿》、《斗羅大陸》 《叛逆者》 等作品,其中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這「三駕馬車」出品的《贅婿》是爆款作品,三駕馬車還共同參與出品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電影 《1921》



新麗傳媒參與出品的現象級電影 《你好,李煥英》 收獲了54億票房,位列中國電影 歷史 票房榜第二。未來,「三駕馬車」還將繼續緊密合作,重點拓展優質IP劇集的系列化開發,包括 《慶余年》、《贅婿》 《大奉打更人》 等,並積極拓展網路大電影、短劇等新領域。


在IP動畫授權與開發方面,今年上半年,閱文自製的IP改編動畫繼續上線,其中改編自IP 《斗破蒼穹》 的半年番動畫播放量已超過19億,豆瓣評分7.8分。當前,正在籌備的動畫項目超50部,包括基於IP改編的 《大奉打更人》、《星域四萬年》、《第一序列》、《全球高武》 等。


在IP 游戲 授權與運營方面, 《詭秘之主》、《凡人修仙傳》、《贅婿》 等優質IP已授權給業內優秀的 游戲 研發團隊並將陸續推出。


華錄百納



華錄百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755.04%; 實現歸母凈利潤830.29萬元,同比下滑82.72%。



公司稱,營業收入較同期大幅增長主要系劇集產能陸續釋放,利潤較同期減少主要系新業務培育期投入較多、受排播影響部分優質項目延期播出。


2021年上半年,華錄百納的劇集收入為3.3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78.16%。公司出品的 《暗戀橘生淮南》《八零九零》《美好的日子》《上陽賦》 播出, 《冰雨火》《逆光者》《火星孤兒》《君九齡》 等劇目已完成拍攝,送審、後期完成後等待排播。


另外,公司強化動漫板塊布局,北京光雲動漫文化有限公司於3月31日納入合並報表,其原創動畫番劇《玄鋒乂錄》、動畫電影《司空見怪》正在積極籌備當中。電影業務方面,參股公司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國潮喜劇動作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主旋律戰爭動作電影《狙擊手》等優質電影項目計劃陸續在2021年上映。


貓眼 娛樂



8月19日,貓眼 娛樂 正式公布2021年度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貓眼 娛樂 2021年上半年 公司收益為17.99億人民幣,期內溢利凈額為3.87億人民幣。 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持續復甦,貓眼 娛樂 發展穩健,各項業務有序開展,其中 娛樂 內容服務部分取得了突破性成長。


2021年上半年的院線電影中,貓眼參與出品或發行的影片共計19部,影片累計取得票房約164.6億元,佔全國同期國產影片票房的74%,其中多部影片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2021年元旦檔,貓眼參與了出品或發行的 《送你一朵小紅花》 《溫暖的抱抱》 分別位列檔期票房的冠軍和亞軍;2021春節檔,於大年初一上映的7部影片中貓眼參與了其中5部,其中由貓眼出品和主控發行的影片 《你好,李煥英》 自春節檔上映以來熱度一直延續,最終收獲超過54億的票房,位列中國影史第二。為清明檔貢獻近半票房的票房冠軍 《我的姐姐》 也是貓眼參與出品的佳作。



近期,貓眼參與的 《1921》、《中國醫生》《怒火·重案》《盛夏未來》《白蛇2:青蛇劫起》 等影片上映後票房口碑均表現出色。後續,還將有 《檢察風雲》《反貪風暴5》《風再起時》《被害人》《明日戰記》《不速來客》《再見,少年》 等多部影片與觀眾見面。


鼎龍文化



8月12日,鼎龍文化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鼎龍文化 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減少16.5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為50.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1%。



公告顯示,在 游戲 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鼎龍文化全資子公司第一波新增上線獨代產品《御劍決》,《少年名將》《校花的貼身高手:天階島》、等 游戲 保持運營,第一波通過買量方式運營了《放置三國》《仙夢奇緣》、《榮耀大天使》等 游戲 。報告期內,基於市場發展情況及 游戲 產品投放階段,鼎龍文化買量成本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游戲 業務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影視業務方面,鼎龍文化報告期內持續開展檢察題材劇 《真相》 的拍攝及後期製作工作,由於上年同期影視業務收回較大額應收款項,前期計提的應收款項壞賬准備轉回形成了一定利潤,而本期未發生上述情形,因此報告期內鼎龍文化影視板塊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於2021年8月17日披露中報,公司2021上半年 實現營業總收入42.1億,同比下降18.2%;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同比下降79.7%。


其中,包含電競業務在內的 游戲 業務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34.09億元和2.23億元;影視業務上半年營收7.29億元,實現穩健發展。



上半年,完美世界 游戲 業務處在品牌升級和產品創新迭代的過渡階段,多種因素使得收入及凈利潤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整體業務發展情況依然向好。未來,完美世界將在精品化核心戰略的指導下,向用戶提供內容積極 健康 、精神內涵豐富的 游戲 、電競和影視作品。


影視業務方面,上半年完美世界出品的 《上陽賦》《暴風眼》《愛在星空下》《明天我們好好過》《小女霓裳》《理想照耀中國》《溫暖的味道》《光榮與夢想》《壯志高飛》 等多部精品電視劇、網劇相繼播出。特別是今年5月播出的《光榮與夢想》,立意和選題緊扣黨的初心與使命,對重大革命題材的藝術呈現、詩意表達都做出創新性的實踐 探索 ,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此外,儲備的 《舍我其誰》《昔有琉璃瓦》《月里青山淡如畫》《和平方舟》《山河表裡》 等影視作品正在製作、發行過程中。



除此之外,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紀等影視公司公布了2021上半年業績預告內容,對公司202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


華策影視



7月16日消息,華策影視對外發布公告稱, 預計上半年盈利2.06億元-2.36億元,同比增長40%-60%。



報告期內,電影項目(含網路電影)上映5部, 《刺殺小說家》 票房突破10億,動畫電影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 票房達到2.15億。


除一季度已確認的項目外,公司在二季度主要確認收入的有電視劇項目 《我們的新時代》、《八零九零》、《月光變奏曲》、《變成你的那一天》、《絕密使命》 ,電影項目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彈丸》 以及藝人經紀、內容營銷、國際業務、版權業務等生態業務收入,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正。



慈文傳媒



慈文傳媒7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1200萬元~1800萬元,同比增長293.18%~389.78%



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影視內容開發運營為核心,打造慈文「品牌+」的泛 娛樂 平台,積極推進影視、 游戲 等各板塊業務開展,與上年同期相比,各項工作總體進展情況較好。


2020年年報顯示,慈文傳媒影視業務實現收入6.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97.91%。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大火的 《山河令》 給慈文傳媒帶來一定利潤。據披露,該片確認收入15148萬元,實現毛利1946萬元。




歡瑞世紀



7月14日,歡瑞世紀近日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1,000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著打造內容製作和藝人經紀平台,持續深化布局,各項業務穩步推進。公司影視劇銷售收入及藝人經紀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降低,公司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劇集方面,公司加強推進預售模式,改善現金流,致力於製作符合 社會 主義新時代主流價值觀的精品影視劇,在仙俠、青春諜戰、探險等題材上積極 探索 系列化的內容,打造品牌優勢、強化了與各大平台的良好合作。同時,公司積極推進藝人經紀服務平台的建設,打造標准化服務體系,加強新媒體、電商、綜藝、文旅等業務布局。


公司積極推進影視劇項目的播出和回款工作,報告期末貨幣資金余額較2020年報告期末有所增加。截至本公告披露日,2021年公司在平台實現首播的影視劇包括 《不說再見》《雲頂天宮》 ,參與聯合投資的電影《革命者》上映。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在創作中的影視劇(含非執行製片劇)包括 《十年一品溫如言》《南風知我意》《瑤象傳奇》《沉香如屑》 等;取得發行許可證或上線備案號的影視劇為 《權與利》《夢醒長安》《雲頂天宮》



萬達電影



6月30日,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1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期間為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



萬達電影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為6.2億元—6.8億元 ,上年同期虧損15.67億元。 在報告期內,萬達電影經營業績扭虧為盈。


萬達電影影視投資製作與發行業務業績同樣實現增長。2021年上半年,由萬達電影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主控的電影 《唐人街探案3》 在春節檔期內上映,並獲得45.2億元票房。同時,由子公司浙江東陽新媒誠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的劇集 《號手就位》、《媽媽在等你》、《雁歸西窗月》 先後播出,其中《號手就位》作為軍旅題材獻禮劇微博超話閱讀量超8億。萬達電影在劇集方面的投資也有所回收。


未來,萬達,將會有60多部電影、電視劇/網路劇,其中完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IP是《唐人街探案》《鬼吹燈》 《誤殺》 《折疊城市》等。第三季度,隨著 《二哥來了怎麼辦》 《鬼吹燈之星》 《想看你(電影版)》 《沒有春天不到來》 《維和防暴隊》 等作品的推出,內容板塊的主要表現將進一步釋放。


Ⅲ 華誼兄弟上市以來凈利首次負增長是怎麼回事

華誼兄弟 (300027)3月27日晚間率先公布年度成績單。憑借出售 掌趣科技 等實現的投資收益,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35.03億元,凈利8.08億元,在利潤規模上仍有望領跑影視類上市公司。

截至報告期末,累計簽約項目16個。

影視主業受挫之下,投資收益大大平滑了華誼兄弟業績波動風險。2016年,公司投資收益為11.19億元,同比增長78.54%。期內,公司與擁有大量二次元IP庫的上海童石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合作,參與北京劇角映畫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D輪融資等,參股的英雄互娛業績良好,公司根據持股比例確認相應投資收益1.09億元。華誼兄弟通過出售所持掌趣科技部分股份取得投資收益10.14億元,為公司期內主要利潤來源。另外,公司進一步擴大華誼系版圖,期內主要參股控股公司已多達103家。

Ⅳ 月球隕落 華誼兄弟比例

2018年,華誼兄弟上市十年首虧;2019年,又巨虧近40億元。面對接連虧損的華誼兄弟,王中軍曾表示,「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麼都可以賣掉,這個沒有什麼丟人的。」2019年,華誼兄弟巨虧39.6億元,同比減少262.32%;實現營收21.86億元,同比減少43.81%。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又持續虧損1.43億元。

從IMDB獲取最新消息,兩大公司共給《月球隕落》投資了1.5億美元,其中1.36億為製作成本,1400萬美元為宣發支出,電影預計2022年全球上映。獅門影業負責北美發行,華誼兄弟負責內地發行,全球其他地區發行,兩家公司共同承擔,從這點來看,華誼和獅門將均攤1.5億氏舉慶美元預算成本。7500萬美元相當於一部《八佰》的總成本。或許華誼兄弟這次也是背水一戰了。

Ⅳ 電影「一哥」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華誼兄弟為什麼會虧損這么嚴重

華誼兄弟是國內電影行業的“一哥”,曾經多次投資馮小剛的賀歲電影,慢慢在娛樂圈打開了局勢。不過現在的華誼兄弟處境並不好,根據新聞報道他們三年巨虧62億,雖然2021年罩桐扭虧轉盈,但實際歸母凈利潤也不樂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疫情,二是大量的溢價收購。實際產生的利益,並沒有滿足商譽,就出現了巨額虧損。

3、相關的回應

雖然產生了巨額虧損,已經有減持和轉讓的跡象,但是從兩兄弟和公司的回應看,這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太大影響。很多人稱公司存在無法償還即將到期的借款,官方也直接給出了否定,可以看得出實際情況並沒有部分網友所說得那麼慘。現在公司還有下一步的計劃,說不定很快就能扭虧為盈,實現凈收益。

Ⅵ 華誼兄弟虧損嚴重,你認為它還能撐多久

華誼兄弟雖然虧損嚴重,並且有著將近36億元人民幣的負債,但是它依舊能夠存活在市場之中。因為華誼兄弟的虧損原因是因為過度的擴張並購,而且花費大筆資金打造電影主題公園,從而導致的巨額虧損。而只要華誼兄弟能夠緊縮陣線,專心發展電影行業,很快就能扭轉乾坤,畢竟華誼兄弟是中國的老牌電影企業,有著很深厚的底蘊。激禪亂

而且華誼兄弟在影視界中有著很多的投資人,股民對於這個公司也是抱有著很大的期待值,所以華誼兄弟還能夠撐很久,或許還能夠起死回生。

Ⅶ 宣布裁員,4年虧63億,曾不可一世的華誼兄弟,為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

作為電影行業的影視一哥,華誼兄弟,曾經是多麼的榮耀,多麼得家喻戶曉,從沒有想過華誼兄弟有一天也會面臨著裁員,近日華誼兄弟就發了一則通知,而這則通知所表現出來的意思是,在這4年時間,華誼的財務狀況不好,基本上都是入不縛出資產增值放緩,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局面。因此華誼兄弟決定將調整宣發業務模式,精簡宣發團隊。



曾經不可一世的華誼兄弟,為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呢?

首先這幾年疫情的影響,對於影視行業的沖擊是非常大的,也讓整個影視的經濟放緩,盈利受阻。其次,當時華誼兄弟簽約了很多的藝人,但是由於沒有專心的打造藝人打造作品,也讓不少藝人紛紛出走,當時的經紀人王京花就由於不滿華誼公司的管理,認為公司沒有給到藝人應有的高位,於是帶領著手下眾多的當紅明星,去到了橙天娛樂。而且李冰冰,黃曉明,周迅,葛優等大明星也相繼離開,開始自立門戶,就連馮小剛導演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准備單飛,要知道華誼公司能夠有如今的成就,都離不開馮小剛的功勞,也離不開眾多藝人,如今藝人大導演都紛紛離開,這也導致了華誼兄弟的末路之路,華誼兄弟目前的負債已經達到了,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數字,這輝煌的華誼兄弟如今只能裁員。

Ⅷ 時隔11年後,當初黃曉明在華誼兄弟買入的360萬股,掙了多少錢

華誼兄弟一友伏上市,股票是一股三元,黃曉明直接買了360萬的股票。現在每股也達到68元,翻了二十幾多倍,如今保底的收益達到了兩個億,這是保守估計。而且飢念,在黃曉明持有股票的期間,每年還能拿到華誼兄弟公司的分紅,這家公司每年的收入是爛告困非常可觀的。

Ⅸ [股票]華誼兄弟在06年和07年的每股收益為什麼會2元多

只要股份有限公司都會有股份~只要公司不虧損都會有收益~每股收益多少是按照他股份多少來衡量的~比如兄弟公司有1億股股份~每股收益是2元~如果他有2億股股份那麼每股收益只有1元~其實都唯扮祥是一樣的~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股東的股份綜合叫總股本~沒上市前股份都指搏是在董事總裁手上股份最多的人有決定權~!上市後就不一樣了~就是一人拿出自己的一點股份賣給投資者~例如原有總股本2億股~原股東分割股份變成4億~然後拿出1億作缺嫌為股票就是所謂的流通股~!

Ⅹ 華誼兄弟從當初的龍頭公司,到如今的債台高築,究竟經歷了什麼

截至2018年年底,華誼兄弟的總資產為185.4億元,與初期相比下降了8%,凈資產為87.03億元,比初期下降了9.92%。對比華誼兄弟巔峰時期的市值,目前已出現了斷崖式的額下跌。

這是華誼兄弟子上市以來的第一次巨額虧損。盈利能力下滑和信譽減值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在1月23日跟阿里簽署協議,向阿里借款7億元,還款期限5年,每年支付利息。上市公司借款度日,可想而知華誼現在的資金問題有多緊張。

要說華誼兄弟的興起,就離不開馮小剛這個人。1994年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兩人合夥成立了華誼兄弟。1997年因為馮小剛的賀歲片《甲方乙方》成功打入電影行業,混得風生水起。隨後華誼兄弟開展了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音樂、 娛樂 等領域的業務。九年後成立了華誼兄弟傳媒集團,開始了華誼最巔峰的時代。

2006年到2008年之間,國產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收入中,華誼佔了15.57%,僅次於中影集團。2009年華誼兄弟在深交所上市,股票開盤即大漲。截至收盤當天,華誼兄弟的股價為70.81元,上漲了147.8%。

然而風光背後總是暗藏著危機。隨著華誼兄弟股票的上漲,就有專家指出華誼兄弟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價。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當初的風光也抵不過現實,華誼兄弟早就不是那個市值超800億的影視巨頭了。

其實華誼的危機早就有了端倪。最早出現問題的就是明星業務這一塊。曾經的華誼兄弟擁有這影視圈的半壁江山,明星藝人包括黃曉明、李冰冰、周迅、鄧超等76位明星,在 娛樂 圈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然而好景不長。先是著名經紀人王軍花合約期滿帶著一批藝人離開了華誼,包括陳道明、夏雨、梁家輝等人。接著在2010年左右,章子怡、李冰冰、周迅等人又紛紛離開華誼自立門戶。當家明星的接連離去,給華誼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畢竟藝人經紀和相關的業務收入佔到了華誼兄弟總收入的31.1%。將近三分之一的佔比,確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提到華誼的關鍵人物就不得不提到馮小剛。王中磊說過:「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影視方面也是華誼兄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收入。2012年,馮小剛的電影《1942》電影票房不理想,華誼兄弟的市值兩天內就蒸發了13個億。隨後發行的多部電影都沒有出現亮眼的票房成績。

電影投資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拍好了賺得盆滿缽滿;拍不好就血本無歸。隨著電影票房的不理想和眾多明星的離開,華誼兄弟開始打算改變過度依賴電影票房的局面。

2013年,華誼兄弟開始推出了自己新的戰略計劃:去電影單一化。開始發展互聯網、實景 娛樂 等業務。實景業務的代表就是華誼兄弟電影世界。但是文旅項目並不好做,而且佔用巨資,短期內都不會有顯著的收益。

華誼兄弟的去電影化並不成功,電影方面的發展也陷入困境。2014年華誼的電影發行份額僅有2%,十部電影中最高的一部電影票房只有2.3億。2015年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好轉,僅有一部《尋龍訣》表現較好。同年年底,華誼兄弟開始回歸電影行業。

想要重新開始電影,首先要有演員有導演。鑒於華誼之前的當家明星都離開了,華誼開始著手解決演員的問題。首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浙江東陽浩瀚 娛樂 有限公司。華誼花了百倍溢價收購這家公司,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有多位明星股東,包括李晨、楊穎、馮紹峰、杜淳等。

重新發展電影之後,華誼兄弟在電影方面有了一些起色。《芳華》、《前任3》等電影給華誼帶來了幾十億的票房收入。2017年華誼的全年營收達38.7億元,同比上漲了10.49%。

除了影視、藝人方面,華誼兄弟的股價情況也不容樂觀。去年6月開始,華誼兄弟的股價就出現了低迷狀態,市值跌了110億元左右。

此前多方面發展不利,2019年華誼兄弟將著手進行資產處置。逐漸剝離發展不良的板塊,回籠資金,重新回到影視製作方面,提高作品的內容。

這個問題,給你看張圖吧。

10年,華誼的負債從1.62億增加到100億,增加了60多倍!

10年,華誼的凈利潤從5800多萬增長到12.18億,增長了僅20倍,但在近幾年開始出現嚴重下滑, 特別是伴隨著負債的進一步降低,凈利潤竟然就出現了虧損 。

所以, 基本可以得出,前10年的高利潤增長是通過高負債、高財務杠桿換來的 。在宏觀經濟全面去杠桿的環境下,只要一動杠桿,利潤必然出現崩跌。

這一點也可以從華誼連年高企的財務費用得到佐證。10年,華誼財務費用從300多萬,增長到了3個多億,增長了100倍。

在這么高的財務杠桿的作用下,華誼仍然沒有保持一個穩定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反而呈現的是連年下滑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說,華誼這些年,當財務杠桿越加越大的時候,它的賺錢能力反而下降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稱它是一家好公司嗎?還是行業的龍頭嗎?

以上是華誼在財務上,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另一方面,會看華誼的 歷史 ,也就只有那麼幾部經典作品,《士兵突擊》、《集結號》、《天下無賊》,後來的作品還有幾部能達到這幾部高度的?

影視業開始剛開放時一窩蜂虛假繁榮景象。現在影視開始回落了。就算你是神仙也無法挽回這種局面。政府穩定壓倒一切。自然影響到影視業的投資生存環境。國產片每年幾百部都是虧損的。投資 娛樂 公司又有多少錢虧呢?

當下是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據說曾經幾百個項目同時拍攝的橫店,現在不到十個項目還在拍攝,好似「死」城一般。

曾經有2萬多個影視傳媒公司,這一年多來,倒閉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在繼續不斷地倒閉之中。

上市的30來家影視傳媒公司之中,除了歡瑞世紀,大多在虧損之中,華誼是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的老大,目前情況的確很不樂觀,特別《八佰》的撤檔,真可謂雪上加霜。

3月28日,華誼兄弟(300027.SZ)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營收35億,同比下降9.55%;凈利潤8.08億,同比下降17.21%。

上市八年以來,華誼兄弟首次出現業績下降。是偶然的「馬失前蹄」,還是積弊終於「顯山露水」?

失去「王座」

想要知道誰是電影領域的王者非常簡單,只要看當下票房、口碑最旺的幾部影片是誰家出品的即可,比如拍出《甲方乙方》、《非誠勿擾》的華誼兄弟。

從2014年開始,華誼兄弟逐漸失去王者地位,集中表現為兩點:寄予厚望的大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能「一炮打響」,比如《搖滾藏獒》、《我不是潘金蓮》;在產業鏈中的角色時常顯得無足輕重,比如《尋龍訣》、《魔獸》。

2013年

回過頭來看,2013年竟然是華誼電影事業的巔峰。《2013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大明猩》、《忠烈楊家將》、《海嘯奇跡》、《控制》、《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8部。除《海嘯奇跡》之外,7部影片總票房為31.2億(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

2013年,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總票房分別為31.2億和23.2億元,華誼兄弟領先34.5%。

2014年

2014年,華誼兄弟的電影事業出現斷崖式下跌。《2014年度報告》提到《私人訂制》、《前任攻略》、《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人間小團圓》、《白日焰火》、《整容日記》、《有一天》、《一個人的武林》、《撒嬌女人最好命》、《微愛之漸入佳境》等7部「主要影片」。此外,華誼兄弟還參與了《整容日記》和《死亡派對》的發行。

2013年7部片子31.2億票房,2014年10部片子還不到9.9億。其中,一手包辦出品及發行的《有一天》上映15天僅獲199.6萬票房。

2014年,光線傳媒投資發行的12部影片總票房達31.4億,相當於華誼兄弟的三倍。其中《爸爸去哪兒》、《分手大師》、《匆匆那年》分別為6.97億、6.65億和5.89億,而華誼兄弟全年只拿出一部票房超過2億的片子。

沒想到光線傳媒會超越華誼兄弟,更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2015年

2014年,華誼丟掉票房冠軍而且輸得很難看,或許是「大意失荊州」吧。

2015年初,王中磊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翻篇兒,趕緊翻篇兒!2015年對我來說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在《2015年度報告》中,華誼兄弟提到的影片有13部之多:《微愛之漸入佳境》、《功夫3D》、《奔跑吧兄弟》、《天降雄師》、《失孤》、《少年班》、《梔子花開》、《命中註定》、《三城記》、《前任2備胎反擊戰》《壞蛋必須死》、《尋龍訣》、《老炮兒》。

13部影片的總票房約為43億,算是打了個「翻身仗」。

在王中磊期待的2015年,華誼兄弟打的是帶引號的「翻身仗」?

首先,《尋龍訣》、《奔跑吧!兄弟》均由萬達影視主導,華誼躋身「聯合出品」、「聯合發行」之列(當時華誼與萬達尚未交惡),兩部影片對華誼2015年的票房貢獻達18.47億。《微愛之漸入佳境》的8900萬票房是2014年的「長尾」。剔除這三部影片,2015年華誼兄弟總票房僅為23.2億。

其次,光線傳媒2015年票房達56億。雖然光線也有「水分」,但「摻水VS摻水」、43億對56億,華誼未能奪回電影票房冠軍。

最後,華誼兄弟佔主導地位且票房較佳的只有《前任2》和《老炮兒》,兩部影片票房分別為2.52億和9.03億。而光線傳媒一部《港囧》的票房就超過16億。

2016年

2016年,華誼的幾部「重頭戲」——《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取得較好的口碑,票房卻不及預期。《我不是潘金蓮》未突破5億、《羅曼蒂克消亡史》僅為1.23億(跨年放映)。

《2016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尋龍訣》、《老炮兒》、《紐約紐約》、《靈偶契約》、《奔愛》、《魔獸》、《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10部,總票房31億。

在一些媒體上,華誼兄弟號稱「全球總票房65億」。#比光線傳媒多1個億#

華誼兄弟沒敢在財報里提這個65億,因31億國內票房中,《魔獸》已經佔了47.5%,而34億海外票房基本全是《魔獸》。

剔除這部由環球影業、傳奇影業、暴雪 娛樂 們主導的美國大片,華誼兄弟的全球票房還不到17億。「蹭大片」的粉飾能力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事不過三,華誼已經失去曾經的江湖地位而且看不到翻盤的跡象。

財務數據折射出「去電影化」

2014年之前,華誼兄弟的自身定位是「影視 娛樂 」公司,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和影院都是一級主營業務,財報會披露每項業務的收入、成本。

2014年之後,華誼兄弟不想只做影視,要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改變公司內外對華誼的認知。於是影視 娛樂 、互聯網 娛樂 、品牌授權成為並駕齊驅的「三大主業」。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成為「影視 娛樂 」的子項,不再單獨披露營收和成本。

2011年到2013年:電影板塊舉足輕重

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是華誼兄弟的「三駕馬車」(後來被統統歸入「影視 娛樂 」板塊)。

電影業務不僅帶來豐厚收入還為華誼贏得巨大聲譽,成為支撐上市公司數百億市值的核心因素。

藝人經紀業務收益不高,且逐年下降。其實,華誼涉足此項業務不為賺錢,而是想在藝人培養、管理上插一手,多少借鑒了香港TVB(邵逸夫開培訓班、辦選美、搞藝人經紀)。盡管藝人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幫助、指導,但「家長制」藝人管理模式不一定適於個人利益最大化訴求——華誼的經紀公司能幫助藝人與華誼博弈?

2013年,電影板塊營收突破10億,同比增幅達76.4%。電視劇與電影業務相得益彰。2013年,電視劇板塊營收突破5億,同比增幅36.1%。

在電影業務達到「巔峰」的這一年,華誼兄弟市值於9月創下368億新高,距創業板第一僅一步之遙。

按照後來的劃分,2011年、2012年、2013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91.4%、97.5%、97.6%。

電影產業鏈很長,電影公司可選擇參與一個或多個環節,如出品、製作、發行。出品還是聯合出品、發行還是聯合發行,顯示參與者充當的是主角還是配角。

角色不同,經濟效益自然大不相同。

因此,給華誼帶來聲望和營收的電影業務,在利潤方面卻有些起伏不定:

2011年,電影業務毛利潤僅為6800萬,而電視劇業務毛利高達2.37億;

2012年,電影、電視劇毛利潤分別為2.16億、2.13億,幾乎相等;

2013年,電影業務異軍突起,實現毛利潤5.94億。

2012年,華誼兄弟「電影及衍生」業務毛利潤率為35.3%,2013年為54.9%。一般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毛利潤率升降一二個百分點都是大事兒,電影公司卻一下子波動了20個百分點!

感到影視業務「靠天吃飯」或許是華誼多元化的緣由之一,殊不知其它行業也要靠天吃飯,比如網路 游戲 。

2014年到2016年:影視板塊權重下降

重新劃分後,「影視 娛樂 」板塊的佳作少、票房不理想,與行業影響力下降對應的是營收增長緩慢。

早在2013年,電影、電視劇、經紀、影院四項業務營收合計已達19.67億。從2013年到2016年,華誼兄弟影視業務營收增長了30.6%,年復合增長率僅9.3%。

「互聯網 娛樂 」曾被寄予厚望,這個板塊主要包括以「華誼創星」為平台的多屏互動業務和「廣州銀漢 科技 」的手游業務。2014年,華誼兄弟「互聯網 娛樂 」一飛沖天,取得7.78億營收,同比增長3222%。表現最搶眼的是銀漢 科技 ,5月份開始並表,半年報顯示收入近7500萬元。

2014年11月,華誼兄弟完成36億元的定向增發,認購者包括阿里(8.08%)、騰訊(8.08%)及中國平安(2%)。

雖然電影業務被光線傳媒搶了風頭,卻同時獲得「AT」認可,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015年,互聯網 娛樂 板塊營收進一步增至8.61億,同比增幅收窄至32.57%。2016年,營收只有6.76億,同比下降21.47%。#不知AT投資華誼是看上了電影還是 游戲 ?#

「品牌授權」本質上是影視產品的「長尾」收入,「影視 娛樂 」板塊黯淡,品牌授權業務的想像空間有限。

2016年報顯示,「影視 娛樂 板塊」收入25.69億,同比下降9.3%。

2014年、2015年、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50.3%、73.1%、74.0%。

概括地說,多元化努力取得的進展就是將影視 娛樂 營收佔比從95%以上降至75%以下。

三大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盈利能力也出現下滑。

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毛利潤為10億元,毛利潤率39%。而合並前的2013年,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等四項業務毛利潤共計10.7億,毛利潤率為54.8%。

除了拍電影,在其它領域都是「跑龍套」

1)20次減持掌趣 科技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85億元代價獲得掌趣 科技 22%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3年5月13日,華誼兄弟所持掌趣 科技 15.73%股權解禁。當天華誼兄弟就減持套現9280萬,隔日又套現1.925億。#完全不顧吃相#

截至2016年末,華誼兄弟累計持減掌趣 科技 20次,合共套現23.77億元。其中2016年套現12.76億,確認「投資收益」7.45億,相當於2016財年凈利潤的92.2%!

20輪減持過後,華誼兄弟僅持有掌趣 科技 1.4%股權。按掌趣 科技 目前股價,華誼兄弟所持股票市值約為3.4億,最多還能吃一年老本兒。

除了每年賣些掌趣 科技 換錢,華誼兄弟還於2014年8月出清耀萊影城股權(對價4.64億)。

發展了N多年,華誼旗下影院才不過19家。飽嘗渠道之苦後,華誼兄弟開始加大終端布局力度,計劃5年內躋身院線前列並一口氣成立「華誼」、「華影「兩家電影發行公司。#早干什麼去了#

2016年參與10部電影的製作、出品或者發行,整個公司忙了一年才獲得10億毛利潤,而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卻賺到7.45億凈利潤。但人們對華誼的尊重、市值對華誼的估值還要看10部片子,而不是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

2)副業不能挑大樑

除了收獲,華誼兄弟倒是沒有忘忘記耕耘,僅2015年新增投資就有孚惠成長資管中心(投資2億)、北京華遠嘉利房地產開發(投資4億)、上海刃游網路 科技 發展(增資3000萬)、東陽美拉傳媒(以1.05億元收購)、東陽浩瀚影視 娛樂 (以7.56億元收購)、北京英雄互娛 科技 (1.9億)。#不知收成如何#

王氏兄弟有商人的精明。收購的華誼浩瀚時與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股東簽下對賭協議。明星們保證五年內每年凈利潤9000萬和15%的年增長,不足部分需自掏腰包補上。對馮小剛與東陽美拉,則要求每年一億元凈利潤和15%的年增長。

失去「影視 娛樂 」領域龍頭地位,憑資金規模和行業經驗,華誼兄弟在資管、網游、房地產領域只能充當無足輕重的「小龍套」。

以 游戲 為例,2015 年全產業收入達 1400 億,其中騰訊、網易分別為 400 億、150億,華誼只有不到 10 億。

即便僥幸獲得高於「影視 娛樂 」的收入,華誼兄弟憑副業也難以贏得尊重及估值上的加分。

洗錢勝利,留下一地雞毛,佩服

實際上華誼用錯了人,冰冰,其實解釋一下就是涼涼,何況兩個冰冰!不涼才怪!!!!!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