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果電影院
⑴ 想知道: 北京市 西直門凱德購物中心附近哪有電影院
新街口電影院 西直門內大街69號 距離1400米。坐4號線地鐵1站即可
⑵ 北京海淀哪看電影好
海淀區所有電影院的名字.地址與評分,你自己選吧。
1
北京橙天嘉禾吉彩影城 8.1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海淀區玉海園五里22號配套商業樓(原吉彩體育館)
2
大地數字影城--西三旗物美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海淀區悅秀路99號二層大地影院
3
金逸北京中關村店 6.9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19號新中關購物中心B1層
4
北京嘉華國際影城 8.9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甲8號,聖熙8號購物中心五層西側。
5
金逸北京新都店 7.8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建材中路新都購物廣場一層
6
新華國際影城大鍾寺店 6.8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大鍾寺中坤廣場C座3層
7
UME華星國際影城 8.2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海淀區雙榆樹科學院南路44號(雙安商場對面)
8
北京博納晶品國際影城 8.2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51號凱德晶品購物中心四層
9
橙天嘉禾影城萬柳店 7.8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巴溝路2號華聯萬柳購物中心5層
10
橙天嘉禾上地影城 7.7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南口華聯商廈4F
11
新華國際影城(寶盛店) 支持選座購票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寶盛北里西區28號樓興美生活廣場五層
12
北京17.5影城今典店 5.2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市海淀區文慧園北路9號空間蒙太奇大廈2層
13
17.5影城四道口店 6.8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市海淀區四道口2號B座京果商廈三層北側
14
五道口工人俱樂部影城 5.3 支持選座購票
海淀區成府路23號
15
海淀工人文化宮 6.4 支持選座購票
北京市海淀區萬柳華府北街2號(萬柳中路北口)
16
17.5影城今日店 7.1 支持選座購票
海淀區西翠路5號蘇寧電器地下一層
17
耀萊成龍國際影城 7.5 支持電子券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69號卓展購物中心5層東側
18
星美國際影城·金源店 7.6 支持電子券
海淀區遠大路1號金源時代購物中心5層東首
19
國安劇院 5.2 支持電子券
海淀區花園東路甲16號
20
美嘉歡樂影城中關村店 8.1
海淀區中關村廣場購物中心津樂匯三層(鼎好一期西側)
21
CGV北京清河影城 8.2
北京海淀區海淀區清河中街68號五彩城購物中心東區7層
22
海淀劇院 7.3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28號
23
國圖音樂廳 6.2
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24
北京世茂國際影城(即將開業)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18號光耀東方廣場4層(世紀壇南800米)
25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
海淀區小西天文慧園路3號
26
中間影院
北京市海淀區杏石口路中間藝術園區內
27
華影國際影城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甲13號庚坊國際大廈B1層
⑶ 商丘小吃總匯
北關劉家燒餅加羊肉湯
西關的糟魚
文化路的好爽來
北關轉盤的沙家燴面
步行街北面的申記米皮
鹹菜就是大有豐的最好啦
都不錯喔
商丘名吃
商丘除了在豫菜方面繼承傳統外,地方的特色小吃也是值得稱道的。歸德府的水激饃,夏邑冉家的五香糟魚,歸德名菜蝦子燒素等都是遠近聞名的名菜。虞城賈寨的豆腐乾,景家麻花等是當地很有特色的名吃。
「鐵鍋蛋」
冉家五香糟魚
許家湯圓
蝦子燒素
郭村燒雞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
古宋牌醬包瓜
魏庄麻糖
景家麻片
雞爪麻花
虞城黑京果
麻花庄麻花
賈寨豆腐乾
商丘水激饃
豫東賓館小燒餅
寧陵杠子饃
司庄腐竹
「鐵鍋蛋」
「鐵鍋蛋」是豫菜菜系很有特色的一道菜,其是用特製的鐵鍋蓋放火上燒紅。雞蛋打入碗內,攪勻,放入火腿丁、荸薺丁、蝦子和海米、味精、料酒、鹽水,鐵鍋放在小火上,將大油注入蛋漿中,並用勺慢慢攪動,防止蛋漿抓鍋。
待蛋漿八成熟時,用火鉤掛住燒紅的鐵鍋蓋蓋在鐵鍋上,利用蓋子睥高溫,將蛋漿烤凝結,暄起。使蛋漿糨皮發亮,呈紅黃色。其味美,色澤紅黃,油潤明亮,鮮嫩軟香,回味無窮。
一九三五年五月八日,魯迅先生邀胡風及耳耶夫婦夜飯梁園吃的就是這道菜。
冉家五香糟魚
冉家五香糟魚是夏邑縣老城裡冉獻東祖傳製作,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
清乾隆年間列為貢品。
五香糟魚選擇夏邑城湖特產200 克左右重的肥嫩鯽魚為原料,整魚不去鱗片,剖腹去內臟,經腌制、油炸、放入多種佐料精工燜制而成。
其色金黃微帶赤,香味濃郁而醇正,骨酥刺爛形不變,魚肉鮮美營養高。熱吃不膩,涼吃不腥,實為宴席美餚、佐餐佳品。
許家湯圓
許家湯圓是古城商丘著名餐館三盛館製作的一種風味獨特的遠宵。
因餐館是由許樹復和他的兩個師兄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創辦的,至今仍由許家第三代傳人許明林掌灶,故稱「許家湯圓」。
許家湯圓主要以糯米和適量的黍子面製成,外皮雪白,熟後晶瑩如玉,餡心以白糖、蜂蜜和多種果料製成。品種繁多,各具風味,人稱「蜜汁八寶遠宵」。
許家湯圓10分鍾便可煮熟,綿軟粘而利口,其味蜜甜,水果味濃,久食不膩,是商丘著名風味食品。
蝦子燒素
蝦子燒素是明清時古城歸德的一道名菜。晚清時,老廚師關合清每次招待飲差大臣都以蝦子燒素拿手。民國時,廚師陳思榮、陳思明將上菜的烹調技術推進一步,並由官府菜推廣為市肆菜。
蝦子燒素的主要原料是麵筋、蝦子,畏料有雞皮、香菇、銀耳、雞鴨湯等。
製作方法是:用溫油將麵筋炸透,撕成塊狀,然後加入蝦子、雞皮、香菇、銀耳、雞鴨湯,用文火煨湯收汁。
蝦子燒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濃厚的豫東風味——色重、香濃、湯厚、火透。 湯 夏邑 ,是河南風味小吃中的名膳之一。
郭村燒雞
郭村燒雞是商丘縣傳統名菜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該產品的特點是:香味撲鼻、色佳味美,肉質嫩白,形體完整、爛而不膩,回味悠長,如趁熱時提雞兩腿於盤上,輕輕一抖,即肉骨脫離,肉落入盤中。
50年代孟家燒雞製作人孟昭行曾兩次出席河南省科技技術交流會,被省命名為「燒雞能手」、「燒雞技師」。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商丘縣釀造廠生產的松月牌白糖豆腐乳,是歸德府大有豐醬園的著名特產。
創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創業人李大有,字豐年,當時醬園生產興隆。到18世紀,該醬園師傅孟春發,苦心鑽研醬菜技術,在原工藝基礎上,吸取南北技術特點,改進操作,獨創一格,「大有豐」就此名揚四海。
白糖豆腐乳色澤金黃微赤,腐塊勻稱整齊,質地細膩,香氣濃郁,軟硬適中,不腐不爛,鹹淡適口,味道鮮美。是開胃增食,饋贈關友的佳品。
古宋牌醬包瓜
古宋牌醬包瓜 商丘市醬菜廠生產的古宋牌醬包瓜,做工精細,製法考究,以妞瓜為皮,內裝花生仁、杏仁、鹿角、胚藍、陳皮、姜絲等十幾種名細小菜。
成品造形美觀,油光發亮,呈醬褐色。食用時每瓜切2-3刀,成荷花瓣形,攤放盤中,瓜心如花心,醬褐、金黃、墨綠相交強,五光十色,各味俱全。
魏庄麻糖
魏庄麻糖是商丘縣雙八鎮的傳統特產。迄今已有200多年生產歷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點而久負盛名。
此麻糖採用優質大米、白糖、芝麻、麥芽為原料,操作工藝是:大米蒸餾,加入糖的催化酶,榨出糖汁,經熬制、拉制、切割,輔之芝麻、白面而成。麻糖粗細均勻,長短一致,芝麻沾滿不露皮,兩端封口不通氣,不僵硬,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適口。
景家麻片
景家麻片是虞城縣傳統名產,為陳店集景姓人家祖傳,現已傳至七代子孫景連河之手。據《虞城縣志》記載,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為貢品。
景家麻片選料精良,製作精細。採用上等精粉、小麻香油、白糖及其它優質原料製作而成。特點是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咸宜。1984年被選入《中國工商企業名錄》,被省輕工系統評為優質產品。
雞爪麻花
雞爪麻花因形似雞爪而得名,是柘城縣安平集名產,清朝雍正年間曾被列為貢品。原是王氏祖輩以此為業,傳至王安平一輩時,因乏嗣無後,方傳此技於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傳四代100餘年。
雞爪麻花成品嫩黃、油光透亮、 香脆酥焦、風味獨特。存放半月仍酥脆如故;浸放在開水裡十幾分鍾,仍香酥不減,依如新出;折下一股可當紙枚點火吸煙,如一股接一股地點著,一根雞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
虞城黑京果
虞城黑京果 又名大蜜京。以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為原料,江米經粉碎、發酵,加入配料,油炸製成墨京果。具有酥甜可口、入口溶化、甜而不厭、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清朝嘉訂年間曾被列為貢品。
麻花庄麻花
麻花庄麻花為民權特產,已有200多年歷史。清朝初期, 張氏家族於民權縣鎮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為生,因其麻花製作精細,有酥、香、脆的獨特風味,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並將張氏居住之地取名為「麻花庄」。
有人曾作試驗:將麻花庄麻花放在塑料袋內貯藏一冬春後,色、香、味、脆均不變。人們將其特點概括為:「吃著香嘣嘣,夜裡能點燈,掉在地上全粉碎,放在室內香氣生。」
賈寨豆腐乾
虞城縣賈寨豆腐乾已有200多年生產歷史, 清末曾被列為貢品。產品以優質黃豆作乾料,輔料有八角、花椒、草果、涼姜、桂皮、丁香等10餘種。
將著色的腐塊擠壓出水,放入雞湯鍋里蒸煮而成。豆腐乾為正方形薄塊,色澤黑紅,紅而透明,黑而發亮,五香味濃,咸而不澀,香而不厭
商丘水激饃
商丘水激饃原名水浸饃,發源於商丘古城歸德府,創於何朝何代已不可考。相傳明代閣老沈鯉(商丘縣人)每次招待賓客,必要家張的水激饃上桌。
水激饃的主要原料是硬面饅頭,製作方法是將饅頭切成寸許長、指頭般粗細的饃錠兒,干後放入40度左右的熱水中浸透,再放入滾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後疾速放入提前備好的稀糖汁中,經二三秒鍾後撈出,成品色澤鮮艷,外焦里濃,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饃炸好後要放在水裡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饃」。
豫東賓館小燒餅
豫東賓館小燒餅原為歸德名產,清名廚師王義璽始創,距今已有100 多年歷史。商丘豫東賓館廚師張玉祥,是王義璽的徒弟,他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小燒餅的製作方法不斷改進,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製作工藝,所以人稱「豫東賓館小燒餅」。
小燒餅分甜、咸、葷、素4個大類,共20多個品種甜的、素的以棗泥、山楂、玫瑰、豆沙、紅糖、白糖等為料;鹹的、葷的以葷油、火腿、板鴨、雞子、牛肉、羊肉、魚等為餡。成品直徑約8厘米,呈金黃色,進口甜,吃著酥,外僬里濃,味道鮮美。
寧陵杠子饃
寧陵杠子饃是寧陵縣東街久享盛譽的食品。杠子饃味道純正,軟硬適口,色澤漂亮,火候講究。這種饃用開水一泡,暄如蛋糕,用湯匙一壓即成糊狀,酷似牛乳加糖,可代替牛奶喂小孩,故又稱「牛奶饃」。
司庄腐竹
夏邑縣城東郊司庄生產的腐竹,是司庄的獨特產品,距今已有 4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專供地方官府享用,並作為上貢禮品。
司庄腐竹以優質黃豆為原料,加工精製而成。內含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等,其色澤金黃透明,韌性好,耐貯運,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為健身優質食品。享有「超級植物肉」之美稱。
商丘作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亦是中華古老飲食文化的薈萃之地,商丘烹飪匯古今於一爐,地方特色各類名吃有千餘種之多。品嘗頗具古風的菜餚和小吃也就成了許多遊客來商丘的目的之一。
商丘是中華烹飪鼻祖伊尹的誕生地。幾千年了,也許當年作為烹飪鼻祖伊尹所創立的烹飪技藝和菜餚在別處已經失傳了,今天也只有在它的原創地商丘還可以吃到,還可以品味到來自遠古的滋味。商丘菜法乎自然,用料真實,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濃之譽,無華而不實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盤子、大碗,看上去大開眼界,吃起來大氣磅礴,與現今市面上風行的某些華而不實、矯揉造作的餐飲烹飪之風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其中比較有特色的、足以盡顯中原傳統烹飪技藝的菜餚有砂鍋羊肉、子衣燉甲魚、烏雞燉子衣、垛子羊肉、蟲草燉葫蘆雞腿、炸八寶葫蘆鴨、蔥燒梅花參、翡翠魚肚、三秋烤河鰻、三秋酸辣湯等。還有開花燒餅、蔥油餅、胡辣湯、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遠近聞名,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