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屏攝設備
1. 屏攝是什麼意思
那麼到底什麼是「屏攝」呢:
第一 這個詞語最多次被提起是在201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當一些經典老電影播放的時候,四周一片白花花,伴隨著不住的快門
聲,因為很多影迷都抱著「到此一游」的心態拍照留念。
第二 「屏攝」是否違法侵權呢?在香港等地已經實行了這項法規,一旦被發現就會面臨罰款,甚至更加嚴重
的處罰,在國內目前還明確的法規,只是停留在道德規范下。在近期面對觀眾的調查中,只有68.7%的觀眾認為「屏攝」是侵權行為。
第三 目前大家對於「屏攝」的感官是一種不恰當的觀影行為,但其實「屏攝」的危害是很大的,首當其沖的就是電影版權問題,因為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很難取
證,如果版權方因為這些行為受到侵害也很無奈,他們認為大眾的關注和譴責是第一步,之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立法。所以如果還不清楚的電影觀眾要注意了,不僅
電影照片,還有各種影院盜錄的小短片,都不是很合理的行為,最好自己先能夠做到自我約束。
2. 電影結束後拍攝算屏攝嗎
算屏攝。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黑暗的影廳中,投入地欣賞大銀幕上的影像時,前排觀眾高舉手機拍照、錄像,刺眼的小屏幕瞬間讓人出戲,這種行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屏攝」。
屏攝之後,很多人會把拍攝的照片、視頻上傳至朋友圈或微博,有的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某個演員的喜愛;有的則是配上影評,表達自己的審美品位;還有的已經成為一種觀影習慣,每逢看片必定要「打卡」炫耀。屏攝不僅僅影響周圍人觀影,也會涉及侵犯電影創作者的版權,在社交網站大量傳播後,還會對沒有走進電影院的觀眾造成「劇透」。
電影屏攝,是指包括錄像、錄音、拍照在內的
3. 為什麼電影院禁止屏攝
電影院禁止攝屏是因為版權問題。要是有人使用了在電影院拍的照片盈利,那麼就是侵權。
4. 2799把電影院搬回家 評Cinera頭戴影院
【IT168評測】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人們從對物質層面的追求開始更多地轉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在家看看書,聽聽歌,周末去電影院看個電影大片都是不錯的選擇。筆者本人就特別愛看電影,尤其是喜歡去電影院里觀看巨幕的電影,但受工作所限,平時沒時間,也只能拿手機或者平板在家看各種電影大片。不過對於我這種電影狂魔來說,用手機那小屏幕看什麼電影都感覺差半口氣似的,一點也不暢快。每當我「不暢快」地看完一部精彩大片以後我就會思考,每天辛辛苦苦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何不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一下,乾脆就把電影院「搬回家裡去」吧!偶然間我就從京東里頭看到了一個Cinera私人頭戴影院在搞眾籌,價格才2799元,還能接受,那就乾脆來體驗一下吧。
Cinera和近些年流行的VR頭顯有些相似,配備了安卓系統,支持互聯網影視內容,還能連接HDMI當頭顯使用,從參數上來看,Cinera採用2560*1440x2的屏幕,像素密度高達市面上鮮有的39PPD,水平可視角度達到了驚人的66°,透光率95%,整體能接近於IMAX電影院的觀影感覺。而且Cinera此前已經在國外眾籌過,受到了不少知名外媒的好評。
畫質細膩 有電影院般巨幕感受
Cinera是一款影院級的頭戴顯示器,它與VR頭顯的概念不相同,兩者只是在外觀上相似。VR頭顯擁有陀螺儀,主要提供360°式的體驗,比如抬頭能看到星空,低頭能看到地面,在觀看VR電影時更有沉浸感,有不少人適應不了這種體驗,會有眩暈感。且礙於VR片源太少,目前給人的感覺還是概念大於實用。
正因為兩者定位的不同,影院頭顯的光學技術和屏幕素質要明顯好於VR頭顯設備。影院頭帶顯示器則更注重於屏幕素質的表現,提供影院級的高清大屏幕觀影感受。
從參數上看,Cinera採用了雙屏方案,一眼一個 2560*1440解析度的顯示屏,解析度是電影院的三倍,這樣的好處在於相比單屏分屏的方案,雙屏的屏幕像素利用率也更高,CINERA可達到95%的視覺利用率。
直接影響著體驗的沉浸感的視場角(FOV)上,Cinera高達66°,更接近IMAX影院的黃金觀看位置。角像素達到39 PPD,遠高於市面上的VIVE和Oclus的10PPD,並不會感覺到紗窗效應。Cinera在畸變控制上也做的十分不錯,屏幕畫面平直,邊角沒有變形,從中心到邊緣都是相同的畫質。
在顏色上,Cinera看上去很鮮艷,對比度也很高,為了能讓大家感受一下屏幕素質表現,我屏攝了幾張樣圖,僅做一個參考,但並不代表實際畫質,實際看起來要比屏攝出來的好不少。
戴上Cinera以後,由於前面是一整面屏幕,而且屏幕很大,特殊的光學透鏡也使得整個屏幕具有很好的色彩和亮度,點對點的成像方式,真的能讓我有種坐在IMAX影院的「皇帝位」觀看電影的感受。需要強調的是,Cinera不是VR,雖沒有VR的沉浸感,但是畫面表現秒市面上所有VR還是很輕松。
在3D影片體驗方面,傳統3D影院都需要觀眾佩戴紅藍或者偏振眼鏡,畫質會有因此有所損失,而CINERA是利用了兩塊屏幕,硬體技術上可以呈現出裸眼3D的效果,畫面直入眼睛,因此3D顯示效果也就更加真實自然,由於畫面也沒有畸變,不會產生眩暈感。
全為更好畫質而設計
Cinera外觀像是一台「電子望遠鏡」,除了本體以外,套裝還中給出了一套支架和USB充電器。
Cinera的尺寸規格約為 239*207*90mm,Cinera 的塊頭要比普通的頭顯稍大一些。因為影響頭戴顯示器成像效果的除了屏幕素質以外,屏幕排列、鏡片組合、光路排布所佔據的空間也會造成影響,出於對極致畫質的追求和目前受科技水平的局限性,體積和性能就無法做出很好平衡了。
機身整體為灰色金屬質感外觀打造,機身上方擁有固定頭戴裝置的母座、MicroSD卡槽、USB介面、HDMI介面和MicroUSB介面。我們可以用這台頭顯用HDMI線連接至游戲機、電腦等設備;用USB連接鍵鼠操作內部系統、讀取U盤播放其中的內容、用U盤安裝安卓軟體;MicroUSB則介面常作為充電口使用。
機身正面左側有三個按鍵,最上面是2D/3D切換,中間瞳距調整,下面切換視頻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D/3D切換鍵按一下能將畫面左右分開,形成3D效果,但並不能把2D影片模擬為3D效果,只針對左右分屏的那種3D片源才有用。
左右眼可調瞳距,范圍在56~71mm之間,不過該機不配備近視調整,近視眼的人還是要戴著眼鏡觀看,好在由於眼部的內部空間很大,即使戴眼鏡看也幾乎也不怎麼受影響。
機身的右邊有開關鍵和3.5mm耳機介面,由於Cinera本身是不配備揚聲器的,觀看電影的時候需要外接耳機,在音質上,聲音的輸出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測試了一下該機有藍牙接收功能,藍牙耳機也是可以連接的。
貼合於臉部的地方採用了PC和醫用級抗敏ABS塑料,外部包裹有彈性不錯的海綿,摸上去細膩而柔軟,貼合在眼睛周圍的舒適度是值得稱贊的,像我這種皮膚比較敏感的人也不會感到難受。
機身的背面擁有方向選擇鍵、確認鍵位,音量鍵、亮度鍵和返回鍵和支架母座。不過在你操作安卓系統的時候,沒有了觸控屏的支持,用這幾個鍵位操作感覺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你打開視頻軟體搜片的時候,用這幾個鍵位打字簡直是虐…不過好在該機是支持鍵鼠的,USB口插上鍵鼠以後就可以像電腦一樣去操作它了,這一點也算是解決了大多頭顯存在的一個問題。
獨創支架 更舒適的私人觀影體驗
由於頭戴設備的重量對佩戴體驗有很重要的影響,如果長時間放在頭上看電影,壓力還是不小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該試試安裝支架了。隨機配備的這個支架很棒,能徹底解放我們的脖子,緩解設備給我們帶來的壓力和不適感。而且這個架子可以隨便移動,坐著看躺著看可以很隨意,安裝也還是很簡單的,只需要4步。
第一步,固定支架腳座,把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擰緊。
第二步插上氣壓臂,圓形設計的基座保證了這個臂可以360°全方位移動,和很多顯示器支架設計相同,氣壓臂可以讓Cinera任意升降。
第三步,和第二步相似,多了一個轉軸能保證了支架擁有更好的靈活度。
第四步,把Cinera擰在小雲台上,安裝完成。
試一試它的靈活程度吧。
片源很多 還可外接當顯示器使用
Cinera支持Wi-Fi連接,內置安卓系統,可下載安裝愛奇藝、優酷、芒果TV等視頻軟體在線觀看電影。
除了互聯網內容以外,Cinera支持MicroSD卡、HDMI、USB2.0和Micro USB(OTG)介面方式接入片源,可與電腦、游戲機等設備相連接。
可以外接電腦或PS4等游戲機,如上圖,筆者接上電腦,充當第二屏,吃起了雞……不過由於Cinera刷新率不足60幀的限制,滑鼠移動起來有些延遲,玩射擊游戲還是不太合適的,看看電腦上的小電影那可絕對是相當刺激感官的體驗……
總結:
總體來說,Cinera確實是一款我用過的最好的頭戴影院設備,雙2.5K的屏幕保證了肉眼觀看的細致程度,屏幕色彩和通透性都保持了不錯的水平,在操作方式上由於可以外接鍵鼠,較以往的頭顯設備更加方便,連接方式更加多樣,不管是當電腦顯示器還是當主機顯示器,一根HDMI線即可解決問題, 2799元的價格真的有種讓我把電影院「搬回家裡去」的感覺。
5. 電影院播放的3D電影,用攝影機拍下來後戴眼鏡看,還能看出3D效果嗎
別聽那個人瞎jb亂說,紅藍3d只是根據顏色不同,一隻鏡片過濾一種顏色達到兩隻眼看到不同畫面的效果,片源只是兩個顏色疊加,直接屏攝帶上紅藍眼鏡看是有效果的,因為顏色信息不可能錄不全。
而如果是偏振3d就不好弄了,簡單的說就是投影的時候不是兩個不同的顏色,而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而偏振鏡片你可以想像成百葉窗,比如百葉窗打開20度的時候你從縫里往外看,和打開40度的時候往外看,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角度挑的好的話看到的風景可能完全不重疊,偏振眼鏡就相當於兩個眼睛各裝一個不同角度的百葉窗,而你用相機直接錄的話相當於你不是從縫里看,而是正對著百葉窗看,所以理論上說你可以在相機前面放上偏振鏡同一位置角度什麼的,左右眼分別錄一次然後自己合成3d片源
6. 屏攝違法嗎
法律分析:屏攝是屬於違法行為,一般情況下,電影院都會有禁止拍照的提示。如果是偷攝錄像的話,那將會觸犯法律,侵犯電影版權。盜錄影片及非法傳播盜版節目是觸犯《刑法》和《著作權法》的嚴重犯罪行為。鼓勵、支持影片版權方依法追究盜錄者及非法傳播盜版節目者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第三十一條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一條 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視為作者。
第十六條 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匯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出版、演出和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該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第四十二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7. 電影院中錄制視頻現場頻繁,為何「屏攝」這個行為無法禁止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幾乎是難以禁止的,只能從道德層面約束,畢竟這無法以嚴格的定罪。
隨著疫情的嚴格管控,讓疫情問題有所回升之後,電影院的院線也漸漸回升,生活中離不開的娛樂節目再次回到了人們的生活視野中,可是之前從來沒有被大家提起的屏攝問題卻一步步浮出水面,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是不禮貌更是不道德的。但相反的,有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不過是拍照片,發個短視頻而已,並沒有影響到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爭論不休多年,怎奈何始終沒有取得結果罷了,2021年的元月正是各大明星所出演的電影上映的時候,這件事再次被拿上檯面來說,只能說是這樣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越加猖狂,可是也很難阻止。
或許未來有一天,電影法制會有所完善,這樣的行為畢竟不能嚴格的定罪,真正需要的是由自己的素質和道德來約束自己,但是大多數觀眾往往不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有所不妥的,可見我國的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