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小費電影院

小費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3-02-23 02:28:10

㈠ 開頭驚艷,結尾震撼的7部高分電影!你值得收藏

但今天的這7部電影,開頭就讓人跪下,看完還深深沉浸其中,推薦給你們!

1.《守望者》 2009

最被低估的超級英雄電影

[導演]:扎克·施奈德

[主演]:帕特里克·威爾森 / 卡拉·古奇諾 / 比利·克魯德普

[豆瓣評分]:8.0

觀看平台:騰訊 / 樂視 / 愛奇藝

觀影小提示:電影略長,信息量巨大

這是一部反套路的超級英雄電影。

電影的背景設在美蘇冷戰期間,世界遭受著核武器的威脅。

此時,超級英雄因為政府的打壓已經銷聲匿跡了。

而一場「意外墜樓」事故,讓超級英雄們重新聚集起來調查事情的真相。

電影的開頭是一段MV式的剪輯,背景音樂是鮑勃·迪倫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而超級英雄穿梭在各個時代中,配合一幕又一幕亦真亦幻的 歷史 事件,頗具時代滄桑感。

電影能讓你重新思考「和平」這個話題,蘊含豐富的哲理,讓人百看不厭。

2.《勇闖奪命島》 1996

正義與正義的對決?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 肖恩·康納利 / 尼古拉斯·凱奇 / 艾德·哈里斯

[豆瓣評分]:8.5

觀看平台:優酷 / 騰訊 / 芒果TV / 愛奇藝

觀影小提示:刺激無尿點,看前記得上廁所

《勇闖奪命島》又叫做《石破天驚》,是好萊塢最早期引進中國的一批影片。

故事以關押了世界上最惡劣罪犯的監獄「惡魔島」為背景。

一個身經百戰,不滿政府不公平待遇的軍官,帶領部下偷竊新式毒氣彈。

他們控制了「惡魔島」,並與國家派來的突擊隊展開了生死較量。

電影的動作戲一氣呵成,高潮迭起,同時還貴在有思考。

沒有誰是絕對的惡人,每個人都肩負著自己的使命,也讓這場對決更打動人心。

3.《兵臨城下》 2001

狙擊手之間的較量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裘德·洛 / 艾德·哈里斯 / 蕾切爾·薇茲 / 約瑟夫·費因斯

[豆瓣評分]:8.3

觀看平台:優酷 / 愛奇藝 / 芒果TV

觀影小提示:顏值超高,很燃很激情

讓-雅克·阿諾執導《狼圖騰》和《情人》而被國內熟知。

這部《兵臨城下》是當時歐洲電影的超級大製作。

取材於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發生的真實故事。

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和德軍頂尖的神槍手之間展開了一場生死對決。

除了牽動人心的對決場面,男女主人公在集體宿舍里無聲的相擁親吻也讓人印象深刻。

今天就要盡情的狂歡,因為明天很可能就會死在戰場上。

壓抑下的狂歡,美得極致。

4.《地心引力》 2013

最佳視覺系科幻片

[導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 / 喬治·克魯尼 / 艾德·哈里斯

[豆瓣評分]:7.8

觀看平台:優酷 / 騰訊 / 愛奇藝

觀影小提示:視覺大片,中間稍悶

這部電影在當年被評為「一定要去電影院體驗」的電影。

它同時也是科幻迷阿方索·卡隆(《人類之子》)的巔峰代表作,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獎在內的7座奧斯卡小金人。

它講了飛船發生事故後,倖存的兩名宇航員一邊面對無垠的宇宙和人類的孤獨,一邊努力求生的故事。

故事並不復雜,但電影所帶來的感官體驗則達到了極致。

它用電腦製作的部分達到了80%,這是特效製作的一個新高度,《阿凡達》才只有60%。

5.《落水狗》 1992

我們中混進了一個卧底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哈威·凱特爾 / 蒂姆·羅斯 / 邁克爾·馬德森 / 克里斯·潘

[豆瓣評分]:8.2

觀看平台:優酷 / 搜狐 / 愛奇藝

觀影小提示:話很多,暴力也不少,適合黑色電影愛好者

讓昆汀名聲大噪的處女作,從此,獨一無二的敘事,暴力美學,抖機靈的對話,都成為了他標志。

一名大佬集結了六名劫匪准備到珠寶店搶劫一批天然鑽石。

這六個劫匪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全部以顏色為代號。

他們西裝墨鏡,抽煙出場,本以為會干出一番「大事業」。

誰知,六人中混進了一個警察的卧底,掀起了一場血腥的相互猜忌大戲。

電影的開頭是他們一段長達7分鍾胡扯淡,從麥當娜的新歌扯到了給小費的問題。

讓人聽起來不知所雲,但又趣味橫生,非常值得玩味。

想要體驗這場 游戲 的美妙之處,一定要記住那些細節部分,那才是關鍵之處。

6.《憤怒的公牛》 1980

「不勵志」的拳擊電影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 / 凱西·莫拉蒂 / 喬·佩西 / 弗蘭克·文森特

[豆瓣評分]:8.3

觀看平台:56.com

觀影小提示:節奏較慢,適合細品

這部電影讓羅伯特·德尼羅捧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

它講述了美國拳王傑克·拉莫塔大起大落的一生。

他因在比賽中出拳迅猛,打擊對手毫不留情,被稱為「憤怒的公牛」。

他雖然獲得過無數榮譽,但實際上是一名非常缺乏安全感的男人。

他無法相信任何人,飽受精神上的煎熬,只能到拳台上去尋求自我救贖與懲罰。

為了不讓自己的作品在未來走樣,導演斯科塞斯把影片拍成黑白片。

電影的開頭就是一段頗具時代感的黑白鏡頭。

一個穿著拳擊戰袍的人在台上獨自做著賽前准備活動。

富有節奏感的步伐被放慢,配合悠揚的音樂,一種孤獨感隨著霧氣從四面八方向觀眾涌來。

7.《龍紋身的女孩》 2011

大衛·芬奇的黑暗回歸

[導演]:大衛·芬奇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 / 魯妮·瑪拉 /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 羅賓·懷特

[豆瓣評分]:8.0

觀看平台:愛奇藝

觀影小提示:鋪墊有點長,但漸入佳境

這是一部以「黑客」為題材,以犯罪為看點的電影,由大衛·芬奇執導。

魯妮·瑪拉在《卡羅爾》中還是軟萌的「小白兔」。

到了本片,不僅要減重、學習抽煙和粗口,還要在眉毛、唇邊甚至乳頭上打洞。

完全沒有預料到,等待她的將是什麼……

大衛·芬奇拍起犯罪題材的電影得心應手,把恐懼與興奮配合得恰到好處。

它不再僅僅只是一部懸疑推理電影,而飽滿多汁,有豐富的細節。

電影的片頭只有2分半鍾,但花了將近四個月才完成,全部用黑色的液體貫穿。

而片尾在爆發中戛然而止, 情感 力量直擊人心,實在過癮。

㈡ 小時候看過的哪部電影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我來回答。

《杜十娘》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記得那時候在電影院看的。

《杜十娘》講的是書生李甲和同鄉去進京趕考,偶遇到迎春院名妓扗十娘。李甲非常喜歡杜十娘,為杜十娘花了很多錢。後來錢也花光了,老鴇見李甲沒錢了,就冷眼相對,只有杜十娘一片真心,願與李甲天長地久。

李甲很愛杜十娘,後來想辦法把杜十娘從迎春院救了出來。杜十娘決定與李甲終身相依,並結百年之好。杜十娘帶著裝有自己珍寶的百寶箱,和李甲坐船隨李甲回家。途中,李甲家的傭人來報信,父母不讓李甲把杜十娘領到家,李家不會讓一個青樓女子做媳婦。李甲懾於老父的威嚴左石為難,杜十娘略有覺察,不禁憂心重重。

一日,船停在一個渡口,鄰船的鹽商看見貌美的杜十娘非常喜歡,於是假意請李甲喝酒。請李甲喝酒後知道了一些情況,便勸李甲放棄杜十娘,前途為重,應聽父母安排。李甲百般愁悶,最後痛下決心,將杜十娘千兩身價轉賣給那位鹽商。後來杜十娘知道後如雷轟頂,回想自已命運坎坷心如刀絞。後來杜十娘打開自己的百寶箱,把一件件寶物投到江中,最後自己也跳到江中。

《三毛流浪記》是我小時看過的第一部也是印象很深刻的電影。那時候是學校組織看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吃過晚飯後拿著家裡的小板凳,口袋裡踹一點零食,跟小夥伴挨挨擠擠地往學校去,搶到最前面的位置,等著電影開始。

《三毛流浪記》當時看的時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忍飢挨餓受苦受難,而是每次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三毛總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肚子餓了撿地上被壓扁的包子、和大小乞丐們搶吃的、拾到報紙賺錢、撿舊煙頭換錢、幫富人們推三輪車拿小費等等。那會兒並沒有什麼貧困意識,也不知道沒有爸媽在身邊的孩子會過得如此艱難,只覺得三毛的點子特別多,即使身上臟兮兮的,兩隻眼睛依然很亮。後來被富太太收養當成社交上取樂的工具,但是善良的三毛遇到之前乞討的小夥伴的時候,因為偷偷給他們吃的又將人放入宴會現場大鬧,被趕了出去,重新流浪……

這部電影其實很早就上映了,但是身處農村沒有電影院,唯一看電影的方式就是老師拿一個幕布+投影儀就開始在操場上放起來,附近的村民也可以去觀看。《三毛流浪記》可能是老師想讓我們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但是我腦子里劇情漸漸模糊,留下的就是當時夏夜裡四周不停的蛙鳴,困到真不開眼不停小雞啄米的發小,還有同學們興奮的竊竊私語……

看電影有時候印象深刻的並不是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當時當下的心境。

小的時候,看的電影大都是在村莊里的露天電影,搬個小板凳,屁顛屁顛的跑過去佔位置,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最深刻的一場電影莫過於 1987年代出品的,於榮光演的《海市蜃樓》了。

當時看著戈壁上騎著馬以及摩托車飛來飛去,異域風情獨特和美麗,而且又有奇異的景象出現在天空中,在那個年代簡直震驚了我的小腦袋。以至於很多年後都還記得這部片子,後來偶然找到了這部片子,又溫習了一遍,還是津津有味。

應該是林正英的《靈幻先生》

小時候無意中看到這電影,跟家人一起看的,裡面有好幾個鏡頭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應該算是童年陰影吧。

吳耀漢一出來就讓我笑的不行,後面渾身塗黑炭也讓我回味了許久。

殺馬賊的時候,林正英展示了自己的動夫底子,各種帥氣的動作我忘了我在看鬼片了。

還有油炸鬼這么有新意,當年可是把本寶寶看到看媽炸東西時我都記得這畫面。

到現在才知道,那兩個藍色小鬼,大寶竟然是呂方,演的非常到位。

還有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的,保安隊長,他賺點不容易呀,被青蛙咬,被蛇進褲襠,被蝙蝠咬,被人打,被人踢。

林正英僵屍宇宙未解之謎-林正英這么歷害,為什麼收的徒弟都是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的大兄弟?

應該這部電影吧,貫穿了整個少年時代。每次城裡有人來放電影,用個大帷幕幾根大繩子固定,還記得那時候放電影最多的是夏天,吃完晚飯,拿著芭蕉扇跑忙遠的路,帶個小板凳,別提那時有多開心了,看了電影以後也一直想當個武林高手,長大了以後才知道那是電影,真是武林高手都好了!

燥熱的傍晚,早早的吃過飯,顧不上鳴叫的蟬,約上三五個小夥伴,搬著各自的小板凳,搶到一個完美的位置,心急火燎的等著放映機亮起。

露天電影,絕對是小時候印象最深刻最歡喜的事情。

記憶中,印象最深的電影還是當屬李連傑的《精武英雄》。

小時候,並不明白愛國的真正含義,只知道日本人就是可惡,就是該打。看著電影里「大戰虹口道場」「決斗藤條剛」等精彩片段,痛扁日本人的場景,心裡別提有多爽快了,特別過癮,特別解氣!

隨著年齡漸長,知識閱歷的日漸豐富。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也有了很大不同。

《精武英雄》更多的是通過精武門表達一種民族精神。

1.霍元甲的離世,就好像一個縮影,告訴我們,國家危難之時,更要警惕內部的腐化。強敵入侵,內部腐化,才造成了中國積貧積弱的慘狀。

只有保持不屈不撓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奮發圖強,不當亡國奴,不向侵略者屈服,才能保證民族力量的純粹性,才能真正的萬眾一心,共同抵禦外敵。

一個集體要想穩得住步伐,強大的力量必不可少,堅實的內部更顯重要。要避免內部蛀蟲腐蝕我們的根基。螻蟻雖小可潰大堤!

2.習武不只是強身健體,男兒當自強。

盡管大多數人都認為習武的最終目的在於強身健體,可是我卻始終認為,習武更多是為了對抗外部勢力。

「東亞病夫」的稱號,一直是中國人心頭的毒刺。要想拔掉這顆毒刺,首先要學會自立自強,奮斗不息!

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會不懼外敵勢力!有人侵略,我必堅決反抗;有人窮兵黷武,發動戰爭,我必拼盡全力,誓死捍衛;習武是為了讓自己更強大,讓自己具備震懾別人的能力,讓別人聞風喪膽,何愁他們還敢向我們挑釁!

3.習武的傳承精神。陳真留學回來,霍元甲已不幸離世,由霍廷恩主持精武門大局。因為公平性競爭掌門之位,兩人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比試。陳真牢牢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主動退出掌門之爭。

在與藤條剛決斗前,霍廷恩自知可能無法歸來。他主動與陳真和解,要求陳真主持精武門大局,還大方的將從不外傳的「霍家拳」,盡數傳授給陳真。

這是民族大義之前,武術精神的傳承,是中國魂的永續和流傳。

《戰神金剛》,(日本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動畫)

《戰神金剛》最初是美國根據日本動畫《百獸王》與《機甲艦隊達萊卡XV》剪輯成的動畫。後來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系列作品。

作品講述吉斯、斯萬和他們的夥伴們效力銀河星系聯盟,他們組成了威力無比的戰神金剛百獸王,用光芒神劍一次次擊敗魔王扎克的進攻,他們還來到阿拉斯星球,和阿勞拉公主一起,打擊邪惡,捍衛正義。而擁有十五戰機合體的機甲艦隊達萊卡XV是機器人動畫史上最多數量合體的機器人。

㈢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1】

縱觀十幾種傳統影片類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觀眾、影評人待見的一種類型。不知多少人看到電影中的角色突然唱起歌跳起舞就大翻白眼。確實,如果處理不好,在劇情中突兀的插入歌舞場景很容易造成觀感的割裂,甚至尷尬。所以在那個歌舞片的黃金時代過後,這個類型始終在走下坡路。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幾乎已經是該類型的絕唱。最近10幾年來,歌舞片已經逐漸走向滅亡,值得拿出來說的無非是褒貶不一的《悲慘世界》。再有,就是販賣男色的《魔力麥克》了。

而Damian Chazelle帶來了《愛樂之城》,這個在兩年前憑借《爆裂鼓手》一片驚艷全世界的年輕人,在自己的第三部電影中使用了更大牌的卡司(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和躍升數級的製作規模。且沖破新秀牆,即使在影片後半段逐漸拋棄了歌舞片形式,也可堪稱拍出了應該是近十年最好的歌舞片。

《愛樂之城》中穿插始終的音樂類型,也是主角Sebastian(Ryan Gosling飾)所追求的夢想——爵士音樂(Jazz),就像歌舞片這個影片類型一樣,逐漸走向死亡。而Seb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最大夢想就是開設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並一舉拯救瀕死的爵士樂。而事實上,他只是一個在高檔餐廳彈奏鋼琴的樂手,靠著彈奏節日樂曲賺取聊以果腹的小費。

影片的女主角Mia(Emma Stone飾),則是一個四處碰壁的女演員,白天在咖啡廳做一個受盡白眼的服務員,業余時間試鏡了無數角色,但無一例外,均毫無音訊。事實上她沒有什麼夢想,卧室里掛著眾多好萊塢黃金時代電影的海報,卻連《無因的反叛》都沒有看過。和其他3個女孩租住在一間房子,流連於無聊的約會與派對。

因為一段音樂,兩人終於正式相遇,Mia在Seb身上找到了理想的模樣,Seb在Mia身上找到了奮斗的理由,他們和其他我們熟知的愛情電影一樣,雖然路有坎坷,但還是彼此相愛。

《愛樂之城》是一部足夠好看的電影,Chazelle拋棄了他在《爆裂鼓手》中備受好評的碎片式剪輯,化繁為簡,避免了所有不必要的剪輯點,只是利用流暢唯美的運鏡來展現。開場的長鏡頭尤為明顯,一段5分鍾歌舞長鏡頭直接鎮住了場,行雲流水的鏡頭配合著數次角色的更換,鮮艷的色彩和街頭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雖然回頭想來這段與影片主題並無太大關聯,但難度極大的拍攝和出色的觀感讓影片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贏得現場媒體的一片掌聲。

《愛樂之城》更是一部足夠好聽的電影,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聽著影片中的原聲就落淚的體驗。爵士樂不必多講,對Mile Davis,Charile Parker戲謔般的致敬定會讓很多爵士樂迷會心一笑。John Legend的友情出演,為影片加入了融合爵士(Jazz Fusion)和電子舞曲(EDM)的現代風格。而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對手戲中,旋律動聽的流行樂讓影片的好聽度再上一個層次。可以說,影片在各個層面上滿足了幾乎全部音樂類型的樂迷,“愛樂”兩字名副其實。

而Chazelle在《愛樂之城》中又一次展露出了自己對影片結尾的超強把控力,一段對於整部電影再解構的夢境戲,穿插了眾多影史上的拍攝形式,從畫面、聲音、再到情感三方面沖擊,讓我兩次為了這一場戲淚流滿面。

在導演Chazelle的處女作《公園長凳上的蓋伊和艾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別為Guy和Madeline,而這正是雅克·德米的經典歌舞片《瑟堡的雨傘》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在《愛樂之城》中,導演也無處不在的向《瑟堡的雨傘》和那個黃金時代致敬。而這樣的致敬,從布景中張貼的海報,到片中影院所放映的電影,還包括且並不局限於《無因的反叛》、《卡薩布蘭卡》、《雨中曲》、《黑貓》、《綉巾蒙面盜》等等。兩個主角甚至來到了《無因的反叛》里著名的取景地Griffith天文台,上演了一出星空中的無重力宇宙舞蹈。

影片分為5個章節,冬、春、夏、秋、再到冬,就如同兩個主角的情感經歷。而據導演Chazelle所說,《愛樂之城》是關乎藝術家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掙扎的故事。影片也從第三章節起,就將主題聚焦在了兩人追逐夢想的過程。生活所迫的Seb受到金錢的誘惑走上了商業之路,堅守自己的Mia卻因為天賦的不足再次失敗。

這可能才是導演在《愛樂之城》,甚至《爆裂鼓手》中一直想要講述的東西:偏執的理想主義者通常都會走向兩種結局,一是撞到南牆立刻折返,二是撞破一面又一面的南牆,而等在最後的究竟是深淵還是輝煌,全憑個人天賦。

即使拋開這所有的表達,只從最膚淺的層面去觀賞《愛樂之城》,這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絢麗色彩、動人音樂、你可能不會對於影片中兩人的情感有所共鳴,但你一定會記住Seb和Mia在Griffith Park的紫色天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也不會忘記兩人喃喃的唱出City of Stars的動人模樣。

你很難找到一個形容詞去定義《愛樂之城》,因為它太過豐富。它關於愛情、也關乎理想;它講述成功、又不免失敗。它是艾瑪·斯通的輕吟淺唱,也是瑞安·高斯林的低聲哼曲,更是他們兩人在Griffith公園紫色夜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它可以是理想主義者的奮不顧身,也可以是失敗之後的沉淪、振作、再次嘗試。它是對歌舞片黃金時代的完美致敬,也更是返璞歸真的電影本真。

任何的溢美之詞都無法精準的形容《愛樂之城》的'精緻與美麗,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觀看,在淚奔之餘拍紅雙手。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2】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後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於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於為何該片奪得那麼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准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么?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並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么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於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苟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電影愛樂之城觀後感【3】

當歌舞劇看的話,是非常有Singing in The Rain的感覺。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禮服街上走還不覺得冷(雖然好萊塢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還穿著羽絨服);兩人到一個天文館約會到一半忽然飄起來跳舞(可能是為了表現心情愉悅);電影院里,女主跑到台前找人,這么擋視線,居然沒有觀眾罵她(可能觀眾素質實在超乎想像的好)等等這種邏輯問題,就不要太糾結。

兩個追夢人大多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名成利就之後便會分道揚鑣,所以電影的結局在我意料之內。

在他學會妥協,與討厭的人合作,做不喜歡的音樂,整日為事業忙碌,有一天她問他是不是放棄夢想?

兩人還為此起了爭執,直到Mia的獨角戲慘敗,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倆的愛情也隨之崩潰。

後來,當他重拾理想並成功開了一間Club,彼時她也大紅大紫,同樣是一個舞台的距離,同樣的一首曲子,台上台下卻已物是人非。

敘事方式很特別,但我對電影的感覺一般。

我想我真的沒法跟只為藝術而生的藝術家在一起,我一直認為只有你變得強大,有話語權有錢才無需顧慮別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像張曼玉,她不需在乎大眾喜不喜歡她的歌聲、她的音樂,不論你欣賞與否,她想唱就唱,因為她不需要靠你吃飯。

當你窮困潦倒,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時,還怎麼實踐夢想?

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還能賺到錢,一般的人如你我給自己設下期限後,不行就認命,換另一個方式也能到終點。

當然不受生活脅迫、不向現實低頭,即使三餐不繼,也堅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極為敬佩的,因為我做不到,我只會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平衡點,爭取兩邊都能兼顧。

最後是一連串的重新假設過程和結局,然而世上根本沒有如果,那一首曲,是開始也是結束,從此是路人。

Not my cup of tea,一度在想要不要為了zhuangbility打個5星,畢竟是的將電影嘛,後來擔心裝逼被雷劈,還是遵從內心,給了個3星。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6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0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2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