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李小龍的電影票房

李小龍的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 2022-02-25 05:24:59

1. 李小龍演的電影票房總共多少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
-《龍爭虎鬥》:該片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是李小龍影片中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至今票房累計早已以億計,成為李小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2. 李小龍至今所有電影的票房總值多少

在香港電影史上,絕大部分時期,電影是供觀眾娛樂消遣的文藝作品。在這樣的定位下,在邵逸夫、鄒文懷等為代表的電影投資人的推動下,票房在香港影壇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基礎數據。所以在香港電影史上,任何一位巨星的誕生,必定伴隨著他們在票房上的號召力,如連續紅了三十年,長盛不衰的劉德華,如九十年代的「雙周一成」,如以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身份闖盪香港的功夫巨星李連傑。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在票房上的絕對號召力。

現在的很多觀眾認為一代傳奇李小龍的成功是因為他的功夫宗師的身份,其實不然。在主演電影《唐山大兄》之前,李小龍一直混跡在美國的好萊塢,當時他雖然已經有了武術家的身份,並且在美國公開收徒,而且很多好萊塢名人都是李小龍的徒弟。但是這個時候李小龍在華人世界還不具備廣泛的認知度,用比較慘點的形容,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基本是遊走在配角和跑龍套的范疇。

以至於李小龍在1970年前後返回香港和邵氏電影的老闆邵逸夫談合作時,邵逸夫還因為李小龍開出的1.5萬美元的片酬過高,而拒絕了李小龍的合作請求。邵逸夫拒絕和李小龍的合作,也基本拒絕了邵氏電影的下一個時代。由於和邵逸夫談判未果,所以李小龍轉投當年剛剛從邵氏影業出走,另立門戶成立了嘉禾影業的鄒文懷。在1971年,由李小龍主演,並參與編劇的電影《唐山大兄》以319萬港元的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唐山大兄》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李小龍一夜之間成為了華人影壇的巨星。李小龍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轟動的效應,很大程度上在於李小龍一改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傳統動作風格。和此前武俠電影中大量借鑒了我國傳統戲劇中的動作設計不同,李小龍的在影片中的打鬥場面更接近於實戰,而他這種拳拳到肉,干凈利索的打鬥風格,讓當年的觀眾耳目一新。

李小龍的成功,將香港電影從武俠類型片成功轉移到功夫類型片。這兩種類型電影雖然在風格上非常接近,但是顯然後者更容易挑起觀眾的觀影熱情。《唐山大兄》在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後,讓當年剛剛創立嘉禾影業的鄒文懷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和李小龍又趁熱打鐵,迅速推出了同樣由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精武門》、《猛龍過江》兩部作品。而這兩部投資預算持續加大的作品,也果然不負厚望,繼《唐山大兄》之後,連續兩次打破了香港電影史票房冠軍,並在1972年香港地區本土電影票房年度排行榜上占據冠、亞軍的位置。

李小龍的異軍突起,將香港港產電影的票房紀錄從二百多萬港元,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迅速拉到了五百多萬港元。這個票房數據,大大超出了當年由大師級導演李翰祥執導,許冠文主演的影片《大軍閥》的三百萬港元的票房。此時很多人可能認為李小龍的票房紀錄在短時間內很難超越,至少李小龍的熱潮要保持一段時間。

然而讓許多影迷遺憾的是,李小龍不僅沒有保持住他的票房紀錄,甚至他傳奇而絢爛的一生也在1973年7月20日終結。在李小龍去世後的第六天,由他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的電影《龍爭虎鬥》在香港上映。而這部在全世界豪取了2.3億票房的電影,在香港市場卻表現不佳,僅僅取得了最終330萬港元的票房。這部由李小龍主演的最後一部完整電影,在香港市場不僅沒有延續李小龍之前的強勁勢頭,甚至這部影片還讓李小龍失去了保持了兩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並且由他保持的票房紀錄也被另外一部現象級港片打破。

這部打破了李小龍保持票房紀錄的電影,是由導演楚原執導,由岳華、井莉、胡錦、何守信、沈殿霞聯袂主演的,反映香港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這部地道的港片,匯集了大量的影星,這是一部典型的群星作品。這部影片除了主演陣容強大外,還請來了鄭少秋、李修賢、許冠英等一眾大咖跑龍套。而這部影片的導演楚原也大有來頭。

楚原是和李翰祥、胡金銓、張徹齊名的邵氏四大導演之一,他留給觀眾最深刻的印象,則是他執導了大量由狄龍主演,根據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和胡金銓與張徹執導的原創武俠電影不同,楚原執導的武俠電影,大部分改編自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楚原特別善於把握古龍小說中的原著人物風格和江湖意境,在楚原之後,很少有人再能夠像他一樣,可以把古龍的江湖,在大銀幕上呈現的如此符合原著中的意境。

而李小龍主演的電影《龍爭虎鬥》之所以在香港市場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和《龍爭虎鬥》這部影片去「民族化」有關。在這部影片之前,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部影片中,均不同程度的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特別是李小龍在《精武門》中飾演的虛構民族英雄陳真,當他在大銀幕上打爛「東亞病夫」的牌匾,踢碎「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牌子,華人的形象被李小龍通過大銀幕重新展現給了世界觀眾。

而當時,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人急需一位華人形象的代言人,以在世界舞台上,重塑華人形象。而李小龍武術家的身份,兼具他健碩的體魄,以及他在大銀幕上所展現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使得他很快成為了全世界華人的偶像。因為李小龍的成功,使得世界上的觀眾認為凡是中國人都會功夫。從此中國人徹底擺脫了「東亞病夫」的稱謂,因此李小龍也成為了世界華人的精神圖騰。

但是在他最後的影片《龍爭虎鬥》中,這種民族精神,明顯被削弱。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這部影片是嘉禾影業和美國好萊塢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合作的一部影片。而這部電影當年鎖定的是全球市場,為了匹配這部影片的市場定位,所以在這部影片中,電影的主創們放棄了之前李小龍主打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這個變化,也使得影片在香港市場表現不佳,而且在這個階段李小龍剛剛去世,而他去世的時候其實還伴隨著一個「緋聞」。

3. 李小龍的死亡游戲票房是多少

李小龍的遺作《死亡游戲》電影版本,是在1977年(李小龍逝世4年後)上映的,當時票房300多萬。

4. 李小龍票房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樂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後,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
-《龍爭虎鬥》:該片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是李小龍影片中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至今票房累計早已以億計,成為李小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5.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李小龍電影票房與現在相比

《唐山大兄》票房350萬港幣 破香港票房紀錄
《精武門》票房4,358,928港幣 破香港票房紀錄
《猛龍過江》票房5,307,350港幣 破香港票房紀錄
日本(1975)票房配給7.72億日元
德國(1975)150萬人次 年度12位
法國 3 999 487人次

6. 李小龍的電影票房是最高的嗎

李小龍系列李小龍 影片類型: 動作片 影片地區: 香港地區 更新時間: 2008-6-29 5:02:46 影片語言: 國語 影片簡介: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里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o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台灣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在線觀看地址: http://www.bb500.com/html/movie_9109.html李小龍傳奇主演:陳國坤 蓋克 王洛勇 周舟 李小龍年少時無心學業,卻對武術著迷,兒時還曾隨父出演電影。他在一次街頭毆斗中與黃皮小子交手失敗,從此拜在了葉問大師父的名下鐵心學武,如飢似渴,乃至瘋狂。十七歲時,剛剛接觸拳擊不久的他竟獲全港拳擊冠軍。少年氣盛的小龍仗著一身全港拳擊冠軍的威風,八方挑戰,樹敵眾多,終於陷入黑幫的追殺。父親痛下決心,強迫兒子遠涉重洋,孤身一人去美國舊金山自立。他心比天高,卻不得不寄人籬下。餐館打工,又與大師傅陡起「爭艷」風波在線觀看地址: http://www.bb500.com/html/movie_13164.html

7. 李小龍電影

是因為年代的問題,其實你現在去看以前的武打片也會覺得很幼稚吧,感覺動作很慢,而且又沒有什麼力度,李小龍的電影應該相當於83版的射鵰吧,雖然現在看很難看,但是確實經典,我不知道你看沒看過李小龍得的獎項,是一座金馬獎,但是那座獎杯做工粗糙的像是只金豬(很胖而且發黑),不像現在的獎杯那麼閃閃發光,其實據說李小龍的武打動作快到人們看不清,所以電影上的都是放慢後的動作,無論怎麼說李小龍在電影和武術上的貢獻都是後人不可磨滅的,他被稱為跨越武術和電影兩大事業的巨人,同時也是當代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

8.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1、1940年《金門女》

2、1948年《富貴浮雲》

3、1949年《夢里西施》

4、1950年《細路祥》

5、1950年《凌霄孤雁》

6、1951年《人之初》

7、1953年《苦海明燈》

8、1953年《母淚》

9、1953年《父之過》

10、1953年《千萬人家》

11、1953年《危樓春曉》

12、1955年《愛》(上下集)

13、1955年《孤星血淚》

14、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

15、1955年《孤兒行苦命女》

16、1955年《兒女債》

17、1955年《許癲納福》

18、1956年《早知當初我唔嫁》

19、1957年《雷雨》

20、1957年《甜姐兒》

21、1959年《人海孤鴻》

22、1966年電視劇《青蜂俠》

23、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24、1972年電影《精武門》

25、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26、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8)李小龍的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李小龍幼時,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練習太極拳。少時酷愛跳恰恰舞,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7年,在聖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1958年3月29日,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

9. 李小龍電影票房紀錄維持幾年後才被打破的,是哪部電影,票房是多少!

《唐山大兄》1971年創香港開埠以來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當時達到300萬港元。

10. 李小龍當年的哪部電影票房最高

李小龍最高票房的電影是《龍爭虎鬥》全球票房2.3億。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茅瑛,洪金寶,石堅,吉姆·凱利,約翰·薩克松,喬宏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龍飾)在師傅的委託和警方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孤島參加比武大會,暗中調查島主韓(石堅飾)進行的非法行為。此片入圍美國《Total Film》雜志選出的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 。

(10)李小龍的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李小龍參演電影:

1,李小龍:勇士的旅程2000,飾演:海天,導演:李小龍。

2,死亡塔1981,飾演:李振強,導演:吳思遠。

3,死亡游戲1978,飾演:盧比利,導演:洪金寶, 羅伯特·克洛斯。

4,龍爭虎鬥1973,飾演:李,導演:高洛斯。

5,猛龍過江,飾演:唐龍,導演:李小龍。

6,精武門1972,飾演:陳真,導演:羅維。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8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5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36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7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6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1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0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2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5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