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巨幕有多少英寸
1. 誰知道電影院的電影屏幕的尺寸
屏幕大小更多的是根據放映廳的具體尺寸確定。
例如
中國電影博物館(高21米,寬27米,屏幕面積567平方米)
廣東東莞萬達影城(高22米,寬28米,屏幕面積616平方米)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寬20米,屏幕面積300平方米)
北京華星影城雙安店(高18米,寬26米,屏幕面積468平方米)
北京石景山萬達影城(高12.6米,寬21.3米,屏幕面積268平方米)
長春萬達歐亞影城(高13.4米,寬21.8米,屏幕面積292平方米)
長沙萬達影城(高16.5米,寬22.5米,屏幕面積371平方米)
(1)電影院巨幕有多少英寸擴展閱讀
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單廳、單體的老式電影院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後,位於商業街內,以多廳和數字影院為代表。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圈業態。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電影院已經真正成為現代商業的一個業態,形式上,在數字影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能播放包括3D電影在內的各自電影,並有較為完備的附屬配套設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開始出現在美國,以電影城為主體的微型商業綜合體出現,這是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與一身的電影新體驗。
參考資料
影院_網路
2. 電影院里的IMAX屏幕尺寸大概是多少
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約容納300人),而常見的電影院屏幕4米×3米高(約容納100人左右),
3. 標准IMAX銀幕尺寸是多大
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IMAX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制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
IMAX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葛爾方認為IMAX不只是個市場品牌,而是通過很多科學、藝術方面的細節造就而成,「我們不是科學家,更像是一個藝術家。」
IMAX影片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傳統70毫米膠片的影像尺寸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膠片的影像尺寸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膠片每格上有15個齒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畫面的感光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每格畫面的10倍、傳統70毫米膠片的3倍。
IMAX 放映室組成及要求:
IMAX 放映室,主要由放映操作機房以及眼鏡清洗機房組成.。
在放映操作機房中除IMAX放映系統一套之外,尚有配置一套35mm放映機,因此在未來,IMAX影廳也可以用作一般35mm商業片播映用途。
放映室溫度:20-24度恆溫。
放映室濕度:45-55度恆濕。
在放映室的環境要求中除恆溫恆濕外,對於灰塵的控管也是絕對的要求,特別於放映室的空氣循環系統中設立空氣濾凈機,使空氣濾凈率達95%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IMAX
4. 一般電影院幕布大小多少
巨幕的一般在10米高以上,寬度15m到20多米不等。一般的屏幕也得3M高到7米高左右。
5. IMAX電影院有多大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意指巨幕電影,是一種具備更高解析度、清晰度和亮度、更大對比度以及更全色域覆蓋的電影攝制、轉制、放映系統。
整套系統包括IMAX攝影機、IMAX 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和專門放映IMAX影片的IMAX巨幕放映系統等。
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隨著技術迭代,IMAX放映系統已經可以覆蓋37米的寬銀幕,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最初發明
電影自誕生起,人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大銀幕放映的探索和嘗試,在IMAX之前,人們為了加強電影的視覺震撼曾嘗試過多種大畫面放映系統,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諸如安裝復雜、操作困難、畫面質量不穩定等影響了可觀性,因此都沒有得到推廣。
IMAX的三名加拿大發明者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和Robert Kerr早先也研究了多投影機大銀幕放映系統,但他們在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的試驗不夠理想,出現了不少技術問題,因而促使他們轉向研發新的單放映機、單攝影機式的大銀幕放映系統,最終催生了IMAX的問世。
6. 電影院的巨幕是什麼意思
是更大的屏幕,巨幕電影(Huge Screen或IMAX)指放映銀幕比寬銀幕電影的銀幕更寬、縱向高度也大得多,以及銀幕呈環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狀的電影。隨著電視的興起,電影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寬銀幕電影和巨幕電影都是電影不斷發展的產物。
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 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
「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6)電影院巨幕有多少英寸擴展閱讀:
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較為穩定、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IMAX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 亦稱圓周電影。1955年美國用11台16毫米攝影機拍攝環幕電影。攝影機安裝在圓台上,拍成11條影片﹔分別在11台放映機上進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圓形,牆上裝有11塊幕,幕高2.4米、總長38米,構成360°圓周。此後,環幕電影又發展為6塊、9塊銀幕。中國試制的是用9塊銀幕。
穹幕電影
穹幕電影 亦稱球幕電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奧姆尼麥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麥克斯一樣,也是用65毫米底片橫向輸片拍攝,用70毫米拷貝橫向輸片放映。影片畫幅面積比標准35毫米的大10倍。
7. 臨平新天地電影院巨幕屏幕多大
8*15米以上。臨平新天地電影院巨幕屏幕的大小是在8*15米以上。臨平新天地電影院是是一家按五星級標准新建的多功能影院,採用單進多出的出入場方式,確保觀影時安靜、通透。
8. 電影院的IMAX和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電影院的IMAX和巨幕廳在研發單位,屏幕尺寸,畫質等方面是不同的,具體區別為:
1、研發單位不同。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的,而巨幕是由中國電影科研所和中影集團牽頭開發的巨幕電影放映系統。
2、屏幕尺寸不同。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巨幕則是20米寬12米高的的2.4增益金屬銀幕。
3、畫質不同。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要比巨幕屏幕好。
9. 首都電影院巨幕有多大
14米。首都電影院採用176塊屏無縫拼接技術,巨幕有14米,另外首都電影院創造了影院行業的許多個第一,我國第一座寬銀幕立體聲電影院、北京市第一家光學立體聲電影院、北京市第一家票房超百萬的影院等。
10. 電影院的IMAX和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之研發者不一樣:
1、平時所說的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的,標准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上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如圖例一所示。
圖例一:
二、區別之畫質:
1、相較於IMAX中國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國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但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2、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三、區別之票價差別:
1、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價普遍較高,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
2、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國巨幕3D」不以收取高額的技術專利費來謀取利益,從而保證了院線、影院及觀眾的利益。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不等。
(10)電影院巨幕有多少英寸擴展閱讀:
DMAX銀幕產生的原因:
一、補足IMAX電影不夠多的空缺
1、IMAX主打的賣點之一,是用70mm高速膠片放映,使它與傳統35mm電影相比,即使在巨大的銀幕上依然能保持畫質更精細。
2、基於70mm膠片拍攝成本過高、片源太少,IMAX放映系統開發出DMR轉制技術,可以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唐山大地震》和《建黨偉業》都曾嘗試過這種做法。
3、《阿凡達》帶領的3D潮流在中國正熱,但每年能進入中國市場的IMAX電影最多不過10部,銀幕夠大,又不存在片源障礙的DMAX補的正是這個空。
二、成本之爭:IMAX投入高回報慢 DMAX票價更優惠
1、「山寨」一詞,暗含省錢之道。除了能更好地利用起那些沒法在IMAX廳播放的3D大片,開源節流其實才是推動DMAX開發的重要動力。
2、「DMAX的放映機一部大約100多萬,成本是IMAX的1/10。放映技術有普遍應用性,只要是數字拷貝就能在DMAX廳放。」劉暉說道。成本降低,對觀眾來說,意味著票價更便宜。
三、小結
1、在DMAX的官方宣傳材料里有一句話,「這項技術的創立填補了我國巨幕放映的空白,也再次印證了我國電影技術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有人訕笑這是對「山寨」精神的拔高,DMAX的出現更多緣於商業上的博弈,它的精良表現體現的是國產團隊的組合調試能力,而非原創技術。
2、不過,值得觀眾糾結的,只是聲光電效果能否值回票價,多了一種選擇是好事,我們更關心DMAX推廣之路能否一直保持硬體的高端品質。
參考資料1:網路-dmax
參考資料2:網路-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