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可以聯系電影院換個電影嗎

可以聯系電影院換個電影嗎

發布時間: 2023-01-01 00:37:04

① 電影愛好者如何才能從一名菜鳥轉變為一名專業的影評人

一直都非常贊同貝拉·巴拉茲對電影的評價:「電影藝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方式、思想方式,它使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有可能向著一體化、向著世界大同的方向邁進。」

電影是現代社會,也是在可預知的未來的一門重要的藝術形式,而成為一名專業的影評人,需要對電影的某些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把握。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

學習再多的理論知識都不如開始實踐來得效果快,對於一名菜鳥而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盡早開始,快速開始。不管前期是否能夠表達出你想表達的效果,但這個過程是必須在實踐中完善。

所以,通過觀看電影之後,輸出自己對影片的評價和分析,才是走向專業的唯一途徑。我們都知道刻意練習、都知道一萬個小時定律的作用,幾乎從新手到大師,能夠走的路徑就是大量的練習,從量變到質變。

② 可以要求電影院工作人員換電影嗎

不可以。
現在的電影院,沒有幾個服務人員,檢完票後,會在有人晚到時,為後到的觀影人,指引座位。若是放映期間沒有任何人晚進,也沒有其它場次的檢票工作,以及任何事情發生需要處理,即便如此,依據電影院的工作規定,這個時候也是不能進現場看電影的,也不可更換電影。

③ 刻意練習有用嗎

當然有用,刻意練習是練習技能的最佳方式。以《摔跤吧爸爸》為例: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從新手到天才的案例。

1、找到好的導師,找到科學訓練自己的辦法。這父親是個全國冠軍,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導師,有自己的一套訓練方法,水平甚至高過了國家隊的教練,而且最重要的是對這倆孩子全心付出,想讓孩子贏的願望比誰都強烈,這也是國家隊的教練所達不到的境界。

成功之路從來不新鮮。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伊沙貝

④ 為什麼影院一般不會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

影院只是一部電影的播放場所,一部電影要想在影院公開放映,主要涉及到兩方面的許可,一是版權方的許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

版權方的許可,無非就是通過一家發行商簽下發行合同,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門的許可,就是某部電影獲得放映許可證書,我們在公映的電影前都看到一條龍飛過,然後下面蹦出一行字。

這就是俗稱「龍標」的放映許可證。經典老片子要想合法公開放映,也必須拿到這兩個「許可」。如果搞不齊兩項許可,電影哪怕再經典,影院也不敢違法放映的。

關鍵在於,這個事不是影院一家說的算的。

就算是經典電影重映,並不是原原本本的放映老版本,都後期處理過(如《大話西遊》)。一般會做修復,至少畫面的清晰,有些會做重新剪輯(比較少)。後期處理的費用不低,如果重映票房不理想,就意味著賠本。

還有老電影重映,會佔一定數量的排片,這樣一來新電影的排片會受到打壓,一般來說,新片的票房潛力更大,如此一來,損失很大,影院是不可能幹賠本買賣的,所以不會放映老電影。

換一種思路,如果放映老電影比放映新片更賺錢的話,影院早就那麼做了。影院沒那麼做,說明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⑤ 在電影院看完一場電影後不出去偷溜進其他影廳看電影會被發現嗎

如果是幾個放映廳共用一個檢票口的話那就是沒問題的。

小型電影院一般是可以的,不過空場的話後台會直接暫停電影。

大型的電影院一般就不可以這樣子耍小聰明,因為會有專人檢查。

電影院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⑥ 電影院的規則

如果你選擇了到電影院里觀賞你有興趣的片子,謝謝你的支持。
但電影院里還是有一些小規則希望大家遵守遵守,
雖說你不照做也沒人犯得著你,
但只會令人覺得你很沒有禮貌,甚至家教。

1. 請關上電話,或至少換去震動模式
come on!這里不是你的家,人家也不需要你為電影加上新配音!
奇怪電影開始前都有吩咐你關上電話的短片,奈何一些人就是文盲,不懂銀幕上寫的是什麼,
往往電話響起再大聲說,"喂?!我看著戲!!"
幸運的,他會掛上電話,
不幸運的,可以談上十幾分鍾。
這些人真的需要再教育...

2. 勿搖腳/把腳放到前面的座位上</U>
記得有一次看戲人不多,我旁邊那數位男生見前面位子沒人坐,
竟然把腳掛在前面坐包上,還是脫了鞋子那種。
由於我們的位子是在前排,可想而知從後面看來是何等壯觀,
也不懂如果有外國人在場看到如此場面會有何想法。

3. 勿討論劇情/和旁邊朋友高聲談天</U>
談天有很多地方,你不需要給錢進來談天,
如果對該片沒有興趣,你大可以離開,
不必在那裡干擾別人看戲。
討論劇情......如果你是該片的編劇你就盡情討論,
不然的話請閉上嘴巴到該片做完,
你猜得到接下來做些什麼不代表什麼。

希望有教養,有禮貌的網友,
在電影院里自律一下,
雖然你不照做也不會有警察抓你。

⑦ 五分鍾速讀(3):《刻意練習》,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

拓展閱讀: 沙拉的速讀系列(目錄)

現如今,社會的變化已經快得讓人目不暇接,已經接受了十幾年教育的我們也不斷在擔心若不能繼續進步,是不是會隨時被社會淘汰。關於學習的問題,任何時候都會受到關注。

在每個學習領域中,天才式人物層出不窮,我們羨慕他們,津津樂道他們的傳奇經歷。然而,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通過多年研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的成功歷程,結果發現, 傑出並不來源於天賦,更多的是「努力」的結果。這種「努力」不是沒有規則、漫無目的的練習,他將其命名為——「刻意練習」。

無論是怎樣的學習,我們幾乎都認為有「瓶頸」的存在。然而,科學研究卻發現,所謂的遭遇瓶頸,其實只是心理層的障礙,這些障礙遠不是你所能到達的極限。

由於倫敦的道路體系非常復雜,所以在這個城市裡能取得計程車許可證的難度很高。而科學家通過掃描這些取證者的大腦後發現,他們的海馬體(管轄大腦記憶的生理領域)要遠遠大於考證前的狀態。這個事實足以推翻之前科學界所認為的成人的大腦布局保持穩定不變的觀點。原來大腦是可以不斷適應新的變化的。

關於這一點,體育界的例子特別多。人們總是在不斷打破前人的記錄,創造新的人類極限。幾十年後,當年的冠軍數據只是後來人參加比賽的入門成績而已。

2015年《挑戰不可能》第一季的「年度挑戰王」是來自松原社區的女警董艷珍,她現場展現了令人嘆服的足跡識別能力,據說曾經協助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500多起,美國警局還通過「華人神探」李昌鈺邀請她去美國協助判案。

這樣的一個「民間神探」,她的高超技藝卻來自於千百萬次的刻意練習,她說她已把觀察別人的走路姿勢變成日常習慣。記得當時第一輪挑戰的時候,她找出的待定人不正確,在第二次挑戰成功、震驚四座的時候,她還在聚精會神地尋找第一輪失敗的原因。這樣的學習,怎不會成為「天才」。

人類的潛能不是因為天生存在這樣的天賦,然後被挖掘出來,而是通過一點點的練習不斷積累和構築。

不斷學習的我們都會有所謂「頓悟」的經歷,那頓悟是什麼呢?似乎是一種突然的能力攀升,某個時間點猛然之間get到了這個技能的關鍵核心。那這到底是什麼呢?

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詞彙,叫「心理表徵」。當我們接觸到一個概念時,如何內化這個概念呢?那就是把這些接收到的信息形成一個心理的形象,這種形象是主客觀的結合,主觀意識比較強。 就像《你是我的眼》歌詞里所唱的那樣,「人們說的天空藍,是不是記憶里那背後的藍天」,藍天就是他所理解的「天空藍」的具體體現,是他對該事物的心理表徵。

那些大師級的人物,比如國際象棋大師亞歷山大.阿廖欣,他可以同時接受26人的挑戰,而且還是盲棋,戰績不菲。研究證明,這些大師不是人們所認為的擁有過目不忘本領的記憶高手,而是關於象棋的規律和秩序早已成為他們心理表徵的具體體現。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判斷棋局,辨別其中的規律,做出符合當前狀況的應對方式。

刻意練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構建有效的心理表徵。 每個在外界看來無比厲害的牛人,在他所擅長的領域里創建了各種各樣復雜精密的心理表徵,這些心理表徵使他可以准確預測未知的將來,即使是無意識間也可以做出明智決策。比如長期開車的人,對於前方路況的判斷已經成為了潛意識。

同時,心理表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關於這個領域的新進知識。 為什麼學習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鼓勵所謂的「系統化」學習,碎片的知識往往容易遺忘,無法長久嫁接到我們的知識體系裡。這里的原因也可以通過心理表徵去解釋,當解釋和組織信息的心理結構沒有建築好時,碎片的知識無法得到有效的理解,此時就容易進入「一知半解」的狀態,好像懂了,馬上就忘。

所以說,學習的時候,心理表徵的形成和依賴作用是相輔相成的。

【1】專注——focus。

做任何事,專注很重要,所以這是第一條強調的關鍵原則。換個角度看,如果練習的時候特別放鬆的話,說明這件事對於你難度太低,或者說你沒有很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此時的練習只是開心而已,沒有任何進步。比如球類運動的訓練,出於消遣目的的運動和出於練習目的的運動是完全 不一樣的,真正的練習會專注於每一次擊球的動作,將其與結果結合起來,認真發現其中的問題,關注效果。

【2】反饋——feedback.。

在寫作的這段時間,我聽過一個簡友說,有的作者寫了幾個月了為什麼也沒什麼進步,應該是沒這個潛力。這句話換言之就是沒天分,朽木不可雕,就算日更也是白費功夫。

其實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也許真正的原因不在於天分,而是「反饋」的問題。在寫作,我們確實可以通過讀者是否喜歡來判斷文章的質量,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或許和寫作方向有關。

強調反饋的重要之處在於了解真正的原因進行改進。由於反饋本身比較模糊,又或許是作者沒有在意,所以還是沿著原來的寫作習慣進行練習,效果自然沒什麼變化。

【3】糾正——fit。

這是刻意練習非常關鍵的一步。了解到自己當前的水平,找到差距,找到錯誤,下一步就是努力糾正它。每次糾正一個小的錯誤,培養一個小的技能,日積月累,有朝一日,就會發現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獲得質的飛躍。

比如在電腦鍵盤上盲打。當年我剛接觸的電腦的時候,QQ剛流行,看到過有些人聊天盲打,艷羨不已,於是找了個「指法練習」的小游戲,區分每個手指在電腦鍵盤上的管理區域,然後不斷踐行這個規則,哪個手指最不靈活,就專門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沒多久就實現了盲打。

其實,仔細想想,盲打形成的心理表徵非常有趣,從腦海里冒出需要打的那個字母到手指敲出那個字母的反應時間幾乎不會被大腦察覺,因為如果你問我那個具體的Y、Z在什麼地方,我估計都答不出來,但是當要打字的時候,手指會不由自主地敲打到正確的位置上來。

【1】找到動機。 刻意練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為需要堅持的時間足夠久才會感受到明顯的效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容易動搖和放棄。如果事先沒有找到足夠強大的動機,很容易前功盡棄。

【2】尋找導師。 精準反饋是刻意練習里十分重要的一環,這個環節的存在能使你迅速找到差距,做出高效率的糾正。能有導師的指點再好不過,如果沒有,那要注意觀察被認可的「標准答案」,盡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

【3】尋找學習區。 這一點很多人說過,這里不贅述。簡單說就是練習難度要稍高於自己的舒適區范圍,也就是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如此既能保證學習進步,又不至於喪失信心。

記得我曾經看到過一個關於英語聽力提高的方法,被很多人證實是有效的。具體方法大致如下:每天盲聽一段英語材料,然後將其聽寫出來,聽3-5遍後再對照原文,查看是哪個單詞沒有聽出來,最後重新復盤聽一遍找到無法准確聽出來的原因(比如因為詞彙不認識?連讀?記憶中的發音錯誤?等等),進行重點攻克。

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其實原理都很簡單。願追求進步、愛好學習的我們在新的一年擁有更大的進步!

拓展閱讀: 沙拉的速讀系列(目錄)

⑧ 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

以前的電影已經有了大量網路視頻和下載資源,電影院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為什麼要冒這風險?其次,再放映的版權分賬也得重新談;第三,任何一個院線都不足以覆蓋全國,僅僅大城市重映,票房沒法保證;第四,即使幾大院線聯手,如何與正在熱映的新片協調排片也是個難題,若放映時間都在上班日白天,能有幾個人看到?

從 歷史 上看,我國重映大片最成功的是2007年的《泰坦尼克》,破20億。且不論影片內容的殺傷力,單是卡梅隆3D製作就有了足夠的噱頭。後來的如《大話西遊》《一代宗師》《功夫》也重映過。

《大話西遊》想賺情懷錢懷舊錢,幾乎原封未動上映。想想當年大學生看本片時的一臉幼稚,現在成家帶孩子,有感動也在心裡那一句台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願意對她說我愛你;假如非要給這份愛情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格瓦拉票務當時結論,「《大話西遊》的關注度達到6萬人次,但最終購票人數僅有3000多人,簡言之轉化率低,大多數可能會去看片的人發現,自己的住處和上班地點附近的影院都沒有排片,這大大影響了他們貢獻票房的動力。」最終結果,上映10天票房2500萬。

《一代宗師》《功夫》都是3D重映。據說,周星馳將獲得《功夫3D》上映後17.5%的收益,而轉制3D的花費約為2000萬。《一代宗師》經過重新剪輯,分成和轉制費沒有具體透露,只是王家衛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光轉制的費用就足夠拍一部新片了。結果《一代宗師》上映一周報收6000萬,《功夫》3000萬。

結論就是,電影不同於文學和音樂,文學和音樂盡管有火爆的新作品,經典仍然被大量購買,電影基本做不到,因為它就是個很大眾的 娛樂 ,不屬於曾經知識分子和精英壟斷的產物。

提問此問題的親,你家開影院又不在乎虧本的話可以考慮放老電影。首先,電影院的開支是很大的,電影院一般都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段,租那麼大場地,開那麼多空調,雇那麼多員工,可都是要錢的親,要虧死了你。其次,電影都是有版權的,不是你想放就放,要花錢買播放權的。再次,電影的熱度都是一陣子的,熱度一過了誰還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網上資源都泛濫成災了。我所在的城市每周六晚某廣場放電影免費看,但都是老掉牙的片子,連農民工都不感興趣,觀著寥寥。甭說去電影院花錢看嗎看電影了。

在中國,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關鍵在於,這個事不是影院一家說的算的。

影院只是一部電影的播放場所,一部電影要想在影院公開放映,主要涉及到兩方面的許可,一是版權方的許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版權方的許可,無非就是通過一家發行商簽下發行合同,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門的許可,就是某部電影獲得放映許可證書,我們在公映的電影前都看到一條龍飛過,然後下面蹦出一行字。這就是俗稱「龍標」的放映許可證。經典老片子要想合法公開放映,也必須拿到這兩個「許可」。如果搞不齊兩項許可,電影哪怕再經典,影院也不敢違法放映的。

如果放映版權已經過期,光憑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為影院沒有發行資質。除非有一家發行公司願意去做這個事,去重新和經典老片的版權方商談、獲取發行權。但是,發行公司幹嘛要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再者說,一些經典的老片子,甚至已經在網路或衛星頻道播放了N次,要是真的需要你掏錢到影院來觀看,勢必是寥寥無幾的。

電影院作為常規的商業性質 娛樂 場所,盈利必然是首要任務,影院的盈利只要來自票房,也就是靠買票,上座率。

老影片的需求分散,雖然想重溫老影片的人總體數量可能不少,但是需求分散在各個時間段,不集中,所以影院的成本高。影院很難看到利潤,自然也就沒有興趣。現在的經濟大潮中,誰會干虧本的買賣呢!更何況,現在新片如此之多,放著票房更有保證新片不上,去放老片,影院就更不會幹了!

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權力再放老片子 比如大話西遊 泰坦尼克號。你說我叔在村裡弄個投影儀接台筆記本還放賭神系列呢,那個不算。

真正電影院播放的是清晰度極高的膠片,所有的電影不管多麼受歡迎,或長或短都有時間限制。

為啥這樣做?這是為了保證集中觀影的密集度,如果全世界的影片都喜歡拖很長時間來放映,懶惰的人們在心理上就會產生 沒事反正有的是時間看今天不如先去ktv的念想。就像北京小夥伴沒去過長城 西安小夥伴沒去過兵馬俑大坑一個感覺,出省玩卻不亦樂乎,因為出省難得,本市天天有機會。要是下個月長城就拆了你看北京市民什麼樣 保管比麥加朝聖還恐怖。

正因如此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是有時間限制的 好片子自然關注度就高,出品方自己就會限制膠片的時限 時間一到就會回收或者採取密鑰形式,因為真正喜歡看的人自然而然都在幾周內集中觀看過了,剩下也許的確有影迷因為工作實在太忙錯過了,但那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為了他們,一場幾百個座就可能只有十幾個上座率,對出品方來說就是不劃算的。

關於重放,出品方是有可能重放的,比如大鬧天宮,葫蘆兄弟,新龍門客棧都進行了重製,這是要經過一系列評估和製片方的情懷,像新龍門客棧,我是堅信製片方和徐克壓根就沒想掙這次錢。但大鬧天宮和葫蘆兄弟不同,新一代小朋友又長大了,家長決定情懷,會願意帶領子女體驗影片的感覺。

就算舊影片重上映能賺錢,大部分出品人都堅信新製作的影片會比重映更賺錢,否則他就不會投資去做,所以為什麼這么多影片虧本,也和出品人的頭腦發熱有關。再者重放要涉及到各方版權,你分錢比例沒到位,相關版權人不願意播放,你就不能重播,這也是一個原因。

經典電影重播,還有收益嗎?

1.

這個有是有,但一部電影重新上映,並不是單純算票房那麼簡單的,比如《阿凡達》重製版上映,主要是和前者有所區別,所以原搬原來的舊電影,而沒有修復或者重製,那麼為何要去電影院?所以必定要是重製版或者加工過畫質的,才會上映。

2.

上影之後票房必定會非常低,因為觀眾都看過了,能夠重新進入電影院,再次觀看的人數少之又少,所以票房收益會非常低,同時也要和電影院線,分賬,交稅等等。到頭來幾乎不賺錢,再加上重製修復的後期投入,還真的不一定能回本。

3.

上映後的電影,在網上都有免費的資源,並且手機在線觀看,所以很多觀眾沒有必要再去電影院花費時間,花錢買票等等,因此流量會很低,最終結果就是賺的都不夠交稅,隨手就能看電影,何必去電影院花費那個冤枉錢。

什麼樣的電影可以重影?

情懷的電影,或者當年被冷落的電影。《功夫》《少林足球》《大話西遊》《青蛇》等等都可以。賣的就是情懷二字, 所有會有少部分觀眾沖著情懷去的。所以影響力大的演員,周星馳,周潤發,林青霞等等老一批的演員電影可以重播。

弊端,

上映經典電影會過度消費情懷,消費演員和明星的口碑,所以狼來了,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沒有人再理會了。上影重製版電影是竭澤而漁的做法,是自斷後路,吃相難看,不但沒有得到觀眾的好評,還有可能會被吐槽圈錢,在後續的作品中想再次獲得高票房是難上加難。

總結 :關鍵還是投資和收入的比較,舊電影重播吃力不討好,賺的錢都不夠交電費,租金,空調費,所以這是一筆幾乎不賺錢的買賣。所以電影版權方寧願把資源放到新作品,也不會啃老本,消費自己的人氣口碑。


關注@影娛廳,分享更多精彩

不請自來,近些年來,老電影重映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比如《泰坦尼克號》《大話西遊》等經典電影,重映過很多次。

下面,以專業的角度為你解答這個疑問,仔細看哦。

影院的許可權問題(根本原因)

電影收益問題

「老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已經上映過的電影,這意味著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而且想看的話,在各大視頻網站都能找得到。那麼問題來了,普通觀眾還會心甘情願的買票嗎?一般來說像《少林足球》這樣整體水平一般的電影,很少人願意掏錢去影院看。只有像《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泰坦尼克號》這樣情懷滿滿的經典片,才會有部分人願意去影院再刷一次。普通老電影,賣不出票房,影院又是盈利機構,不會做賠本的買賣,所以不會放映老電影。

老電影重映的成本問題

就算是經典電影重映,並不是原原本本的放映老版本,都後期處理過(如《大話西遊》)。一般會做修復,至少畫面得清晰,有些會做重新剪輯(比較少)。後期處理的費用不低,如果重映票房不理想,就意味著賠本。還有老電影重映,會佔一定數量的排片,這樣一來新電影的排片會受到打壓,一般來說,新片的票房潛力更大,如此一來,損失很大,影院是不可能幹賠本買賣的,所以不會放映老電影。

換一種思路,如果放映老電影比放映新片更賺錢的話,影院早就那麼做了。影院沒那麼做,說明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在中國,一部電影要能在影院公開放映,涉及到兩方面的許可,一是版權方的許可,二是文化主管部門的許可。

但是只要你錢多,包場你愛看什麼看什麼。

版權方的許可,無非就是通過一家發行商簽下發行合同,這是有年限的。主管部門的許可,就是某部電影獲得放映許可證書,我們在公映的電影前都看到一條龍飛過,然後下面蹦出一行字。這就是俗稱「龍標」的放映許可證。

經典老片要想合法公開放映,也必須拿到這兩個「許可」。如果搞不齊兩項許可,電影哪怕再經典,影院也不敢違法放映的。如果放映版權已經過期,光憑影院是不可能搞定的,因為影院沒有發行資質。除非有一家發行公司願意去做這個事,去重新和經典老片的版權方商談、獲取發行權。但是,發行公司幹嘛要干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電影票房分成以100元為例。

1.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元。

2.營業稅----分3.3%=3.3元

以上2項支出後,剩餘91.7元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3.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62%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實際按2%~7%之間分,一般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線分4.59元,合計52.27元。

4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發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製片分34.85元,發行分4.59元,合計39.44元(象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


就這個樣,說我裝也好,怎麼也好,能看就看,不能看拉倒,這里不歡迎你。

電影的上映涉及很多方面的配合,總局的審查、片方的版權、排片的競爭、觀眾的關注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影片的上映時長產生影響。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公布的備案、立項公示,2017上半年共備案影片1374部,然而每年能夠拿到龍標上映的影片也就四五百部,而其中不乏「院線一日游」的小成本、低知名度作品。可以說,對電影工作者來說,拍攝過程艱辛,但上映同樣是一場硬仗。

在很多電影還在為了稀薄的排片花樣百出的時候,卻有部分知名影片迎來了第二春:《泰坦尼克號3D版》、《大話西遊加長版》,此外,《一代宗師》、《功夫》等重製版影片同樣再度上映,其中,《泰坦尼克號3D版》更是拿到了10多億票房,於14年後再一次橫掃中國電影市場,堪稱吸金利器。

然而,與《泰坦尼克號3D版》的狂歡相反,其餘的重映電影很少能取得較高的成績,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大話西遊加長版》也不過一億多,更多的只有幾千萬,在當今這個大片動輒10億的市場環境下,重映電影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而這種現象的原因出自觀眾和院線雙方。

對部分觀眾而言,滿眼的鮮肉和商業元素太過辣眼,所以恨不得將經典影片全碼在院線的排片表上,但對於整個電影受眾市場而言,這部分人太少了,少數人的狂歡並不能為院線帶來利潤,這也是商業片一直碾壓文藝片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映後的電影很快就會資源流出,高清、藍光甚至正版DVD,對於老司機而言資源不是問題,不一定非要去影院,而大多數普通觀眾也不會對一部影片有二刷的熱情。

觀眾的稀缺是院線無法忍受的首要問題,這就導致重映這一舉措很難實現,與此同時,院線電影本身激烈的競爭也讓重映電影無處落腳。這些年頻繁的調檔,還有眾多關於排片的負面新聞,無疑不在訴說著電影排片的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願意為了利潤空間不大的重映電影而放棄時下當紅的新映影片。

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重映電影,要麼在不聲不響悄然上映,接著少得可憐的排片兜轉一圈,要麼就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電影節、續集將映或是重新加工)才再次擁有新的吸引力。但重映終究只是個例,電影作為一種時效性的大眾 娛樂 產品,很難對公眾產生長期的吸引力,對大多數從業者而言,與其考慮重映,不如想想後續的IP開發和周邊產業鏈更為實在。

為什麼影院不把以前的電影再拿出來播放?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想當然,我們要分析其前後的邏輯關系,畢竟,任何事情都不是說我想做就可以做,我做了就會有效果。

首選,我們先討論下動機,為什麼要把以前的電影拿在電影院再播?

有這種期望的人,多半對老電影有著深厚的感情,或者為了滿足某種遺憾。

第二,把以前的電影放到電影院里再播,需要做什麼准備?

我們知道,以前的電影是通過膠片拍攝的,一方面現場重新拷貝需要一定的成本,另外一方面,有些電影的畫質也已經無法滿足時下人們的觀影需求,這就需要進行重製和修復,改成數字形式。

第二,電影上映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前期的宣發,放映時期的院線排片協定,放映完成後的總結分成,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完成,並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

那麼,假設電影已經修復好了,是不是一定就有權重新上映?並不是。

不說別的,中國每年生產的電影那麼多,但真正能夠走進院線的也就幾百部,剩下的要麼調整檔期,要麼就完全無緣於大銀幕,也就是說,熒幕數有限,上映時間也有限,就這么大個坑,新片都十分擁擠,你一個老片憑什麼佔領一席?

還有就是,這個老片上映後能帶來多少票房?記住,搞發行的都是為了賺錢的,一個老片讓人折騰一頓上映了結果沒人看,發行方賠個底掉,可能嗎?

盡管,我們的確看到一些片子重映了,還是有觀眾基礎影響力挺大的那種,但是票房你看看,是不是都不行?很少人願意玩這基本賠本的買賣。

這個問題我問過一個業內人士,電影院的哈,答案是1、拷貝問題,現在拷貝好像都有密碼和成本的,不是說想播多久就播多久;2、成本問題,由於無法大規模重播,再拿出播放的票房很難cover成本;3、國內一線城市有一些藝術院線在做重播電影的事情,基本上就相當於做公益了;4、如果真的非常想看,自帶片源(數字,現在很多影院都是數字拷貝了)包下電影院vip廳,或許可以給你播放。看明白了吧,關鍵還是成本問題。

⑨ 電影院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電影嗎,怎麼我想要看的都沒有啊

電影院一般只上映最新上映的電影,檔期一般一個月,然後換別的片子
一般不會再上映老電影了

過了檔期的電影會出DVD,你想看可以去買或是租DVD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7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9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