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李斯步行街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12-31 05:49:09
㈠ 李斯變節的原因是什麼
李斯變節的原因主要是怯懦與無奈。李斯當時已經位極丞相之位,與其說是利益,不如說是牽扯到了一些關乎李斯整個家族的生死存亡問題,個中原因很復雜。趙高與李斯的曾經多次過招,不能不承認李斯是屈從趙高的而非迎合,李斯的權宜之計,暫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是這次背叛帶來的後果,不久之後就應驗了。不僅是李斯,連同李斯的家人也為他這次的選擇付出了慘重代價。
李斯 (秦朝丞相)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㈡ 李斯樓的介紹
李斯樓,傳說古代秦朝時期的宰相李斯的故鄉,現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境內。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