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電影院內部
A. 香港拍電影基地在那裡
香港拍電影的基地(香港影城、邵氏影城)位於新界將軍澳工業園(將軍澳市地段第67號),面積佔地為523,000平方呎,總樓面面積為1,100,000平方英尺。
由行政大樓、電影院、後期製作中心、展覽廳及五間錄影廠組成。影城建於2006年7月(當時只開始局部運作),其餘的作內部裝修;於2008年9月全面投入運作。
(1)1995年的電影院內部擴展閱讀
中國其他影視基地介紹
1、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東陽市,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建成了秦王宮、清明上河圖等28個大型實景基地和10座大型室內攝影棚。
2、上海影視樂園
上海影視樂園,又稱「車墩影視基地」,是上海風情實景,30年代燈紅酒綠的舊上海,黃包車、有軌電車、老爺車穿梭於街道,還有外白渡橋、黃浦江、天主教堂等。
3、長影世紀城
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總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以影視文化為主題,設有 3D 巨幕、4D特效、世界首家的5D影院。
B. 南寧中華電影院的中華電影院的歷程
廣西南寧市中華電影院位於鬧市步行街區,是一家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老字型大小電影院。該電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擁有顯赫的輝煌:1995年曾創造廣西電影放映歷史上的三個「第一」:全年票房收入首家影院突破百萬元;創下單日單廳票房收入8萬元的紀錄和單片(《紅番區》)票房收入54萬元的紀錄。這些數字在目前的一些大城市星級影城並不希奇,可在當時像南寧中華電影院這樣具有數十年歷史的城市單廳老字型大小電影院卻顯得非常不容易!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電影業分化變遷、改革、升級,在一些大中城市,上檔次的高星級影院(城)象雨後春筍,不斷涌現,南寧市近年就有萬達國際影城、紅星電影城、百老匯影城等環境舒適、設備先進、服務優質、聲光一流的現代化多廳電影放映設施相繼開業,為廣大市民所青睞。而處於萬達和紅星兩大影城夾縫中的傳統老式中華電影院,則面臨著極其嚴峻而殘酷的競爭考驗。
C. 誰知道這么個電影,是紀念電影誕生100周年的,1995年的片子
我看過這么部電影,也是很多名導導演的,叫<十分鍾年華老去>
這是介紹. ..但是好象是02年的
下面是介紹..
信報威尼斯專電:(特派記者馮翰墨)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3日中午11時30分,曾經在今年戛納電影節上公映的集錦片《十分鍾年華老去》(Ten Minutes Older)在卡西諾中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這部影片是由全球10位著名導演各自拍攝的短片組成,每部片長都限制在10分鍾。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影片的幾位「主角」還未到場,就已經有許多義大利和外國記者早早
在門外守候。等工作人員放行之後,可以容納近100人的大廳幾乎人滿為患,許多遲來的人不得不站在過道里,而台上台下記者與幾位導演的交流,氣氛之熱烈絕不亞於好萊塢明星在這里的露面。可惜,貝爾托魯奇、戈達爾兩位大師沒有來到威尼斯,這令大家多少有些失望。
影片在電影節上一共就放映4場,所以電影票的走俏可想而知。當日14時30分,記者來到了距離電影節主會場最遠的一家電影院。按照原定時間應該在14時45分准時放映,但是為了爭睹這部眾位著名導演的電影集粹,各國記者和影迷蜂擁而至電影院門外,排隊的長龍綿延將近200米。平時只用2分鍾就能從柵欄外走進電影院入口處的路程,記者這回卻用了將近半個小時。入口甚至增設5名工作人員檢查證件,以防有人混入電影院。到了裡面,黑壓壓的觀眾席更是難以找到一個空座位。好不容易在倒數第五排靠近出口的位置坐定後,記者看看手錶已經是15時了,一些不耐煩的觀眾開始拍巴掌叫倒好。
影片放映了7位導演的作品。第一位出場的是曾經拍攝過《末代皇帝》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貝爾托魯奇的《A History of Water》,是一個有點類似中國流傳的「善有善報」的哲理性故事。
第二部展映的《About Time2》出自邁克·菲吉斯之手。他的影片將大屏幕上切割為四個鏡頭,每個鏡頭各自講述著各自的情節,最後卻又總能在不經意間重合。盡管在影院呈現的效果乍看有些眩暈,但是許多觀眾仍然對其拍攝手法上的新意報以掌聲。
法國國寶級的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In the Black of Time》被當作壓軸戲擱在最後才放映。在這部短片里,大師以紀錄片的手法重現戰爭、暴力與死亡,如果地球的生命僅剩10分鍾,那麼人類的自相殘殺將徹底毀滅我們自己。
很遺憾在這次國際大師級的短片集粹中,沒能看到陳凱歌的《百花深處》。據說他參加此次集粹的《百花深處》,源自北京護國寺附近的一條小巷,不知道陳導是否能把對北京古老的魅力化作不朽的影像。
再看下這個..
看裡面的集錦電影 有沒有你說的那部..
什麼是拼盤電影,就是幾個導演各自拍一部短片,湊到一起,或者叫集錦電影。這幾天集中看了幾部拼盤電影,補看了一直沒有看完的《十分鍾年華老去:大提琴篇》,又看了06年戛納的《巴黎,我愛你》,今年的《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電影》,但說句良心話,我一點不喜歡拼盤電影,而且這種趨勢是越來越不喜歡。
除了這三部之外,我知道的拼盤電影還包括《六個導演眼中的巴黎》、《四個房間》、《九一一事件簿》、《性愛禁區》以及三個導演拍的《愛神》等等,人數再少下去的話,就稱不上是拼盤了。在這些拼盤電影中,我認為成就最高的無疑是02年戛納的《十分鍾年老去》,陣容是超豪華的,15個當世名導,10分鍾的長度,寬限的體裁,其中的三部我非常欣賞,分別是伊利·曼佐的《一瞬間》勾畫了一種回憶的情緒;沃克·施隆多夫的《啟迪》敘述了一種哲學的深刻;維姆·文德斯的《距離托那12英里》渲染了一種眩暈的感覺。
到了4年後的《巴黎,我愛你》這里,時間從10分鍾壓縮到5分鍾,18個導演。說實話,我只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愛與浪漫,而且這種感覺來得還比較表面。只是覺得有幾個短片挺討巧的,諸如5區塞納河畔不同種族之間的愛戀;7區埃菲爾鐵塔下的滑稽幽默;12區巴士底廣場,偷情丈夫因為妻子身患絕症後的回心轉意。其他的,恕我記憶不好,已經忘了大半。而今年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好么,35個導演,3分種的時間,看的時候簡直像走馬燈一樣。看完了立馬就忘了,腦子里頂多隻剩下幾個場景。3分鍾,在慢節奏導演的手裡,就是幾個空鏡頭,幾個情緒營造的時間,哪還來得及什麼故事。
再來說我為什麼不喜歡拼盤電影,我想用文學藝術里的東西來做類比。每個藝術門類都有它自己最成熟,最能代表這門藝術的發展水平的形式。放在文學里,就是小說;放在電影里,就是長片。同樣都是長片,可以像科恩兄弟的《冰血暴》那麼短,也可以像英格瑪·伯格曼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那麼長,但這都不妨礙其作品的優秀程度,就像是在小說裡面,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之於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
但總得有個限度。時間的,或者是篇幅的。再短了,就不成樣子了。比如,10萬字可以寫成一部小說,這肯定沒問題,就像是90分鍾的電影;2萬字,可以湊合成一篇說得過去的小說,就像是10分鍾的電影;2000字也可以勉勉強強擠個超短篇什麼的,但顯然難以成為什麼名作了,因為這基本上就是小散文的篇幅,就像是5分鍾的電影;200字呢,差不多是一首現代詩的長度,就像是3分鍾的電影。
D. 盤點1995年有哪些經典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1995年有哪些經典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非常嫌疑犯: 鏈接:https://pan..com/s/1VUr-D0Qfwi9MME_AGbRrfg
離開拉斯維加斯: 鏈接:https://pan..com/s/168Wp2eqkGv8-o9rw6tbe1Q
未來世界: 鏈接:https://pan..com/s/1aPYNIzsXam68AgdsRlua-Q
E. 中國電影學院排名
中國電影學院排名,回答如下:
1、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位於中國十大頂尖電影學院之首,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2、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
9、解放軍藝術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創建於1960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的一所多學科、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擔負著為全軍培養文學藝術人才、文化管理幹部和開展軍事文藝研究等任務,被譽為「軍隊作家、藝術家的搖籃」。
10、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成立於2015年7月5日,前身是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在綜合性大學開設的影視藝術教育專業學院。
F. 求一部美國1995年老電影
Undercover(1995)
下面是這片子的種子,你可以試下
http://www.torrentslibrary.com/undercover-heat-1995-divx-vhsrip-teeviruz-avi-t286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