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叱久魔童降世實時電影票房
『壹』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直逼十億,國漫真的要雄起了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改編於神話為背景,由新生代導演餃子及團隊製作的國漫電影。主要講述了少年哪吒雖生而為魔卻不甘命運的故事。這部國漫電影僅上映一周票房已破7億,截至30日更有數據顯示銷售額直逼十億,各大影評網站更是打出國漫歷史最高分,可見大眾對影片的期待和熱愛。
在我看來,哪吒背後我看到了國漫時代的到來!從《大魚海棠》、《大聖歸來》到現在的《哪吒》已經彰顯國漫的不斷成熟和無限潛力。而且這些國漫電影並不孤立,以歷史神話為背景完全可以形成一個人物網路,依託眾人皆知的神話故事創造出媲美漫威的更多國漫英雄。孫悟空、哪吒、二郎神乃至一些知名的神話大反派都能單拉出來拍一部傳記類國漫電影。歷史為骨藝術為翼,相信哪吒這次的成功將正式打開國漫時代的新篇章!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文化輸出也會在世界大放異彩!
『貳』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大家預測能達到多少
我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大家預測能達到15億以上
目前看來我會覺得他首日超過1億,首周末在5億左右(之前忘了還有累計下來的點映成績,但是首日排片不理想,可能不會影響到最終票房)。
最終票房會超過同樣開畫規模的掃毒2,也就是它
他是這個暑假第一個爆款產品,甚至可能是唯一一個。但是動畫電影的市場表現一直具有局限,需要觀察首周場均人次的數據,才能知道觀眾的接受程度到底有多高。內容毫無問題,只看市場了。
『叄』 《哪吒之魔童降世》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探訪成都大本營
今年暑假檔,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最大的黑馬,票房一路高歌猛進。7月26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公映,上映1小時29分,票房破億,創國內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7月27日晚,影片票房破4億,創國內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新紀錄,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動畫電影。截至記者截稿時影片的票房已經破5億,業內人士分析,影片總票房破10億已毫無懸念。
《哪吒之魔童降世》未映先紅,在還沒正式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極大關注,電影的豆瓣評分達到8.7分,超過了之前《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8.3分。特別值得一提這是一部「成都造」的電影,不僅導演餃子和配音導演陳浩是四川人,電影的幕後製作「大本營」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簡稱可可豆)也在成都高新區。近日,紅星新聞記者獨家探訪了位於高新區的可可豆,這個熱映國漫電影的幕後製作團隊比較年輕,近百人的製作團隊大多數是90後。
↑動畫製作人員正在建模
90後角色特效師
「每個至少要返工五六次」
今年22歲的馬良蜀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參與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製作時間大約有一年多,他主要負責角色特效部分,尤其是動畫角色的毛發。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的時候,馬良蜀表示其實一開始家裡人並不太支持他從事這個行業,但是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我比較好的朋友就說你想做就去做,但是你不能放棄。這次看到成片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也很欣慰。」
馬良蜀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他們整個角色特效組有十幾個人,製作毛發的工程比較大。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僅僅只是哪吒一個人物角色,大概就有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起來非常耗時間,再加上導演要求很嚴苛,每個至少都要返工五六次,「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出來整個過程大概要一個月,甚至可能要更久。最難做的大概就是哪吒魔化之後的那個造型,當時我做了一個月,而且大半個月是在做他的靜態造型,靜態造型不僅是在技術上面有難度,而且在靈感上面也有很大的難度,做的時候比較頭痛。」
「餃子導演有時候腦洞特別特別大,而且大到有可能你的技術方面跟不上,比如說哪吒魔化之後的頭發,他就說要像火一樣的燃燒,那個時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想像力去跟上他的腦洞。」談到餃子導演,馬良蜀表示導演雖然要求很嚴格,但是不會對他們發脾氣,甚至當他們理解不到導演意思的時候,餃子還會「親自過來演示,這個該怎麼動呀,就像海綿一樣啊,然後身體就會跟著扭。發脾氣我還沒有見過,有時候返工比較久,他就會比較嚴肅地告訴你一定要認真去做,不要敷衍了事」。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此外,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除了馬良蜀,還有近20多位四川傳媒學院數媒學院動畫專業的學生參與了「哪吒」的創作。
3D模型
「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
來可可豆已經兩年的丁戀晶,今年23歲,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可豆是她進的第一家公司,能夠參與到這一次電影的製作自己很幸運。丁戀晶是個喜歡笑的女生,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最喜歡電影里說川普的太乙真人,因為他很 搞笑 。丁戀晶以前學的是美術設計,這一次主要負責的是動畫中的3D模型,「模型就是我們看動畫之前,它有一個固體的人物在那裡,還有它所在的那個場景,都是模型,我負責的場景比較多。電影的每一個畫面出來,比如說裡面的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一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當紅星新聞記者問到這份工作是否枯燥時,丁戀晶笑著說自己對模型很感興趣,不會覺得無聊。
丁戀晶眼中的餃子導演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經常會給他們提細膩的意見,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能那個東西它只是電影畫面的一小點點,觀眾可能都不會注意到,但他還是一定要嚴格把關。」提及到此次製作的不易,丁戀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每個場景的模型工程量都很大,電影中有些涉及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場景,他們也要搜集很多資料,「我主要負責陳塘關的場景,當時確認陳塘關的風格也是搞了蠻久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繪制的海報
與此同時,丁戀晶還談到了跟同事們在一起的幕後趣事,「電影里有一個在李府表演的場景,當時我們是在地面擺了很多東西,最後全被一場大霧蓋住了,什麼都看不見,最 搞笑 的是在地上擺東西的和擺大霧的是同一個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動畫師
「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所有的東西都活化,賦予他們生命力。大家所看到的他們的性格,以及喜怒哀樂那些表情,都是我們動畫師做出來的。」26歲的舒麗是一名動畫師,她興奮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的工作比較有意思,可以讓角色生動起來,就像自己在演戲,比如電影中哪吒那種雅痞走路的模樣,就是通過他們的手錶現出來的。她還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導演在指導他們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自己演一遍給他們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自己能表演,其次就是可以看到導演不為人知的某一面,我覺得導演是個戲精。」(笑)
可是這份聽上去還比較有意思的工作,要製作出精品也並不容易。舒麗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一個角色的身上有很多控制器,比如說一個角色的手臂上面就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控制器,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去調,「我印象最深刻是做敖丙變身的那個,我覺得做得很驚艷。那是我們組長熬夜做了一個多月做出來的,甚至還找了很多參考,去盡量的做得比較真實。」與此同時,《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國漫電影,獲得的口碑很不錯,這也讓舒麗很感慨,「我覺得中國還有人這么努力地去做這些事,挺感動的,也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我以後也會繼續去做這一塊。」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成都有舒適的創作環境」
影片融入成都文化元素
說可可豆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不僅僅在於工作室的平均年齡很小,還在於它給了很多新人鍛煉自己的機會。幾位90後主創表示,他們非常喜歡成都,成都有著舒適的創作環境。因為喜歡成都,影片中還融入了成都文化元素。片中的兩只青銅結界獸造型和設計,參考的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黃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銅像造型。說著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成為影片一大亮點。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周思含,她作為可可豆的實習生,此次也參與了電影2D美術的製作。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然自己這一次沒有獨立完成的作品,但是也很慶幸參與到了當中,「我來這里實習,也是想看看自己未來的一個方向,來提高自己。」
對於專業上面的東西,周思含談論的比較少,但她多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在這次的經歷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工作室的前輩也給了她很大幫助,「我這方面經驗不足,工作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去完成。但我們組很多人很熱心地來幫我,這個東西該怎麼畫呀,該怎麼處理,都會給我講解。導演也跟我講了很多東西,對我幫助特別大。」
做動畫要用心
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
成都可可豆的前身是業內知名的「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團隊創立於2008年,創業之初,工作室只有幾個人,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可可豆目前已擁有近百名的員工。公司以創作頂級國產原創動畫為目標,現已成長為一傢具備創作「電影級」動畫的大型動畫企業。
說到可可豆,不得不提當年曾風靡一時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截至目前,《打,打個大西瓜》已獲得國內外27個專業大賽30多個專業獎項,並被網友評為「2009年華人最牛網路原創動畫短片」。導演餃子,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原本學的是醫學,大三時開始自學動畫。畢業後,他在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因為覺得商業項目限制太多,於是辭職在家裡專門創作《打,打個大西瓜》,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了這部作品。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製片人劉文章
從當初窩在家裡三年單打獨斗創作出《打,打個大西瓜》,到現在蟄伏四年帶領近百名員工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餃子感觸頗深,他表示:「做動畫要用心,要真誠,要能克服來自各種方面的困難,我經常問自己,如果堅持了那麼久,最終什麼都沒有得到怎麼辦?我的內心回答我,其實我已經得到了很多,創造一個東西出來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將來,劉文章說,「未來可可豆動畫希望立足成都高新區,成長為一個能夠持續產出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國內頂尖動畫公司,在動畫作品創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生產製作環節打造出一整套工業化流程,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劉文章說。
『肆』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有多少
50多億。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艷婷、囧森瑟夫、瀚墨、陳浩、綠綺、張珈銘、楊衛擔任主要配音。
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7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
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這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註定會立地成魔,他將何去何從。
『伍』 你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能達到多少票房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截止8月2號13時,上映8天票房達到15.3億元,超過《瘋狂動物城》,位列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現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還在熱映,票房也還在一路高升,還有很多人沒有看過,還有海外市場。
怎麼好的國漫,大家都應該去看看。
我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至少可以有25億,
不過很
有希望沖30億,40億,50億「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沖啊!!!」
『陸』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經過幾輪的數據補報後,總票房成功突破50億,成為繼《戰狼2》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第二部單片突破50億票房的電影。
2019年12月28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經過幾輪的數據補報後,總票房成功突破50億,成為繼《戰狼2》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第二部單片突破50億票房的電影,位列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位。
『柒』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多少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有50.70億。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今年電影中一匹黑馬,它的票房竟然達到全球第一位,對比當年吳京的《戰狼》,也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40天,票房就達到將近48個億,相信很多觀眾都去電影院支持過《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也對他有著非常深刻印象。
相關信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僅在中國取得這么好票房和口碑,後來在澳大利亞上映也深受外國觀眾喜愛,並且成功地打敗其他電影上映,得到澳大利亞周末電影票房冠軍殊榮,也為中國人長臉,爭光,突破中國電影在當地十年記錄。
此次上映成功要歸功於《哪吒之魔童降世》創作團隊,他們在背後辛勤努力付出,才使這部劇得到前所未有成功,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製作,這部劇都可謂達到中國動畫電影史上巔峰,雖然它是改編自中國古老神話傳說,而這個傳說也被許多人多次改編,但是無疑這是最為成功一次,就是因為它受到廣大觀眾喜愛。
『捌』 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
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總票房:50.3457億,
主要上映第37天,累計票房達46.81億,超過《流浪地球》位列影史票房總榜第二位。
電影下映時,最終累計票房達49.74億50億之所以又漲是因為之前有電影院偷票房,補上後正好破50億,累計觀影人次1.39億,均僅次於《戰狼2》(票房56.85億,人次1.6億)居影史第二。
『玖』 哪吒票房
哪吒總票房突破50億。
2019年暑期最燃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被稱為中國動漫史上最強動漫,斬獲票房超50億。這部動漫強在製作團隊多,特效鏡頭多,經典顛覆多。
哪吒經典形象是英俊少年郎,手拿火尖槍,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形象是煙熏妝+齊劉海+大齙牙+招風耳,熊孩子標准像。 兩者的形象差異太大,令人一時間還有點兒適應不過來。
但是,如果依然用過去的經典形象,那麼現在的人就不那麼願意看了,因為現在的人嘴裡說著傳統經典,行的卻是自我顛覆。
而影片要想好看又好賣,不得不顛覆傳統經典,因為你要符合現代人的心理,不守舊俗,不尊理法,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你若中規中矩,必然無人來襲。熊孩子這樣的哪吒形象更符合現代人的心理,這也是對現代年輕人「最好」的印證。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情節上的顛覆也讓人期待最終的結局,如果像原來傳統經典,眾人都知道結局,估計沒多少人想去看。
盡管人物和故事情節被顛覆了,但是人物和故事的內核依然傳承。哪吒的形象在這部動漫中被刻畫成一個熊孩子,讓人覺得這部影片看上去像是熊孩子的成長之路,但哪吒本身並非熊孩子。他從小被別人視為妖孽,被人欺負,在自尊心受到摧殘之後的自我抗爭,他被逼無奈成了眾人眼中的熊孩子,但哪吒的本性並不是熊孩子。
現實生活中的熊孩子本性就是熊孩子,他們不但沒有被誰欺負,反而是經常欺負別人,但哪吒與他們不同。
哪吒的本性是善良的,盡管他是魔丸轉世,但是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善良的本性,沒有作惡,沒有成妖,最終還拯救了村民。這是對人物靈魂的保留,沒有徹底地顛覆,而是以另外的方式傳承。
『拾』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億,國漫是如何成功的
動畫電影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產品,它當然具有文化產品的所有特徵。文化產品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生產成本高,再生產成本低。受眾越大,復制量越大,成本佔比越低,越有可能盈利。一旦收支平衡,額外的銷售利潤將隨著觀眾的增加而飆升。
年輕是整個行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動畫市場受到國內環境的影響,人們對動畫的普遍認知仍然局限於「兒童玩具」。國產動畫甚至成了「幼稚」的代名詞,逐漸消失在成年人的生活中。這可能是因為一些動畫電影製作人對「動畫」這個概念的理解比較狹隘,似乎觀眾只是未成年人,甚至是小學生。而日本、歐美的動漫電影的受眾不僅僅是幼兒,還有大量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