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橋老電影院
❶ 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
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
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我們知道饃糍是一種很美味的小吃,還被稱為年糕,而且它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對一些人來說,有很深刻的回憶。下面給大家分享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
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1
古人雲,「食色性也」。可見,飲食對於每個人的生活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其他事情不做,但我們不吃糧食,就會餓死。因此,飲食是人們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環節。
朋友之間打招呼,都會經常聽到一句話,「飯吃了嗎?」。美食,對於我來說,是一生的最愛。漫步杜橋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各色小吃。在所有的美味小吃中,我對杜橋炒饃糍情有獨鍾。
杜橋饃糍小吃,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民國期間,杜橋西街東首口潘家「紅毛」潘德法、廟前街東岳廟大汾「饃糍囡」李統巨最有名。前者設長攤,後者逢集市日擺市,各有絕活。
製作方法有搨、閘、夾等,各具特色,色香俱全,味美可口。每逢趕集,商販肩挑貨擔,一頭火爐鏊盤,一頭饃糍,沿街叫賣,饃糍加夾紅糖,可冷吃熱吃。20世紀80年代改現炒現賣。
鮮饃糍切成大小3厘米見方,平鋪鏊盤,精肉置中央。緩旺柴火兼燒,以油代水,三炒四翻,再加蔥段、豆腐乾、雞蛋、味精、黃酒、醬油、鹽,邊炒邊灑,盛碟即食。
杜橋饃糍吃起來不黏糊,柔滑順口,色味香俱全,久吃不膩,食者無禁忌,鮮香回味悠長,經濟實惠,為台州百味小吃六大特色之一。
正宗的杜橋饃糍,必須是手工製作的饃糍,吃起來才有勁道。傳統製作鮮饃糍的過程並不復雜,所用的工具是蒸籠、搗子困、搗子頭等,取糯米幾十斤,用清水洗凈,再放清水浸漲,倒入蒸籠里蒸熟;
然後,把蒸熟的糯米飯倒入搗子困內,一人拿搗子頭在糯米飯上不停地搗,另一人在旁邊不停地用手翻動糯米,並不時沾水來防止手粘住糯米飯,直到搗成均勻,變成一團饃糍,二手往饃糍團一插;
快速地把它放入早已撒上一層薄薄米粉的木床上,用手不停地把饃糍團向四周延展,使它變成厚度一二厘米之間,然後用刀切成幾大塊,便於搬運。
做好的饃糍,既是農村紅白喜事中必不可小的小吃,也是逢年過節祭祖謝年必備的祭品,當然也是街上開饃糍店的主料之一。
杜橋炒饃糍店,遍布大街小巷。最有名的是杜橋老電影院附近的癩頭饃糍店、府前街橋頭饃糍店、當店角老卓饃糍店、藍盾小區的上盤王良兵饃糍店等幾家。
本人最經常光顧的是癩頭饃糍店,因離我住的地方近。店主夫婦是年齡七十左右,開饃糍店幾十年了。
他們所炒的饃糍很好吃,遠近聞名。多年前,臨海市政府舉辦的長城文化節,他們擺攤到臨海長城腳下炒饃糍。到臨海來旅遊的老外們,吃了之後紛紛豎起大拇指,嘴裡說著,「好吃,OK!」
杜橋炒饃糍,吸引著各地的吃貨們。他們從四面八方奔向杜橋,為的是吃一碗正宗的杜橋饃糍。或獨自一人,或成雙結對,或三五成群。每到中午時分,饃糍攤前,早已人頭攢動,排起長長的隊伍。
吃杜橋炒饃糍,標配的是一碗骨頭湯,饃糍的綿軟可口,油而不膩,加上骨頭湯溫潤,香氣撲鼻,一下子食慾大開,狼吞虎咽起來,美味的食物在舌尖上攪動,激起味蕾的觸覺,一口吃下去,綿軟香濃,回味無窮。
喜歡喝酒的朋友,不妨來一瓶啤酒或者一大碗老酒,是最佳的搭配,饃糍的綿香加上酒的醇香,吃起來快樂似神仙,讓人慾罷不能了。
來杜橋,就會來一碗杜橋炒饃糍。就好比,去紹興必喝一碗紹興老酒,去武漢必吃一碗熱乾麵,去重慶必賞一下火鍋。總之,來到一個不同的地方,吃一下當地的名小吃,才不會留下遺憾,會留下許多念想。
綿軟香甜饃糍筒美文2
我們浙南山區一帶,有個傳統習俗,每年過年都要置辦年貨,且在除夕前都要辦好,在正月十五前不能用錢去買。
有購買的和自做的兩大類。買的有香燭紙煙、碗筷杯盞、衣褲鞋帽、鹽鹵醬醋、水果糖飴等。
做的有棉被、棉鞋、線衣、線帽、糯米紅酒、番薯棗、饃糍、豆腐、麵食等。
自舊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打塵去舊開始到除夕夜,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都很忙,殺雞宰鵝,磨豆腐,做饃糍等。特別是做饃糍,家家都得做,而且費時費力,花樣繁多,是一項大工程。
饃糍,諧音「母慈」,意喻母親心慈,疼愛子女,辛苦忙碌,做出花樣繁多的美食讓子女吃得高興。
我們這里把用糯米或晚米做出白饃糍、黃饃糍、糖饃糍、湯圓饃糍、九層糕、炊糕、糯米飯糍等都叫做「饃糍」。
也有人叫「年糕」,意喻孩子身體年年長高,智商年年高,學習成績年年刷新高;青年人心志高、學歷高、工資高;中老年人威信高、水平高、壽齡高。
小時候,父母為了讓我們吃上饃糍,過好年,總是留出幾丘自留田用來種植品質優良的糯米稻,盡管糯米稻產量低,都有預算。
將自留田收獲的糯米穀和生產隊分來的糯米穀囤積起來,待到大年臨近時做饃糍。根據糯米和晚米的收成情況,決定做饃糍的等級。
饃糍有三等,一等饃糍全用糯米做,香、柔、韌、軟;
二等饃糍用糯米和晚米摻著做,香、柔、韌、軟中等;
三等饃糍全用晚米做,香、板、硬、耐嚼。在我的記憶中,做一等饃糍很少,一般都做二等三等饃糍,因為糯米做完紅酒剩下就不多了。
石碓是當時農村一種簡單而又耐用的生活器具。石碓根據石錘使用力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水碓、腳碓、手碓。水碓是用水推動木輪轉軸啟動石錘上下砸搗的裝置,一般一個村只有一個輪子兩個石錘石臼可以同時使用。
過年時,要搗米搗米粉的人多,排隊也往往輪不到。腳碓,也叫踏碓,幾人用一隻腳同時用力踩踏石錘尾部使石錘翹起落下砸搗的裝置,一般幾戶人家拼起來做一個腳碓。
手碓,只要一個人用雙手高舉石錘對准石臼用力往下錘搗即可,一根木棍和一塊長石組成石錘,簡單易操作,山裡零星散戶人家幾乎會備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山區農村還沒有碾米機、粉碎機和水磨機,舂米和搗米粉全靠石碓完成。
年底,爸爸很忙,被村裡或鄰村人家請去彈棉花被,置辦年貨的事就由母親和我們兄弟姐妹幫忙完成。
要做饃糍,首先要舂米再搗米粉。母親和我起了個大早,母親挑著兩麻袋晚谷,我挑著兩小麻袋糯谷,往七八里山路下的富嶴橋水尾水碓挑去。將到水碓房時,只聽見水輪車「嘎——咕咁!
嘎——咕咁!」已有人家在搗米了。幸好來得早,還有一個石碓空著沒被人佔用。母親先把我挑的兩小袋糯谷帶入石臼中,放下石錘,讓水輪車隨流水自動搗錘石臼。
由於冬天水流小,石錘慢條斯理有氣無力地叫著「嘎——咕咁!嘎——咕咁!」隨著一大聲「咁」石錘落到石臼里,震動了整個房子,似乎把房上的灰塵也震落,我的心似乎也要被震落,耳朵都被震聾,裡面轟轟響,我很害怕。
這時,我聽到石碓搗米聲,想起了一首童謠:「新郎官,搗米吃黃昏,黃昏趕不牢,布褲脫了逃。」
我想如果不早點來,人又多,一下子就輪不到自己搗米,難怪新郎官把女家送的褲子脫了逃回自己的家,女方等你的米煮晚飯,可米又輪不到搗,真是急煞人也。
我暫時無事做,看見母親蹲在石臼旁,趁著石錘起落的空隙,不斷地用手翻攪稻穀,使稻穀搗得均勻。
看到母親用手往石臼里翻攪,得恰到好處,眼疾手快,如果稍不留神,動作遲緩,手就會被石錘砸碎。
我很擔心,擔心石錘會砸壞母親的手,為母親捏了一把汗,站得遠遠地看,也擔心石錘落下會砸壞自己的頭。
但是母親呢,隨著石錘的一上一下,翻攪稻穀的手一伸一縮,很有節奏,非常嫻熟,從來沒有出現過砸手的事。我很佩服母親的靈巧和膽量。
過了一會兒,石臼中的稻穀有一大半脫殼成米了。母親趁石錘落下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肩膀抬起石錘,用木棍杈住石錘,讓其脫離輪軸停止錘搗。
母親把石臼里的穀米勺出來放在米篩里左右來回篩動,米粒掉下米篩下面的壁箕里,米篩上面的稻穀重新倒入石臼里繼續搗錘。
如此反復循環。我呢,幫忙挑揀米中的少量穀粒,挑揀出來的稻穀,也丟入石臼中錘搗。等所有黃金般的稻穀都變成白銀般的大米時,已將近黃昏。母親挑著兩袋大米,我挑著兩袋米糠,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接下來是搗米粉,米粉分兩類:燥粉和水粉。搗燥粉,先將糯米和晚米分開在水裡浸泡一夜後取出瀝水晾乾後放入石臼里錘搗。
其情形與搗米相似,只是米粉竹篩的孔更細小。母親左右來回篩動米粉竹篩,米粉竹篩上面的是米頭,需倒入石臼重新錘搗,下面壁箕里的米粉就算數了,一般粗糙一點。
磨水粉,把浸泡過的米,用調羹勺米和水放在石磨里磨,流入木桶里套著的布袋裡。磨完後,扎緊布袋口,放在大圓竹籃里用石頭壓干即可。
有了米粉就可以炊蒸饃糍了。母親叫我把檐頭乾燥的柴爿搬進柴倉,負責燒火。
她自己去拿洗凈的一個個圓圓的竹器蒸籠等器具,准備做炊蒸年糕。母親先將糯米米粉倒入木盆中,然後放入適量的.山茄樹灰煎水攪拌成粉漿;
再放入半肥瘦的三層切片豬肉、醬油、紅棗(或蜜棗、黑棗)、花生米、白糖(或甘蔗紅糖)以及鹽巴等配料,攪拌均勻後,就將其倒入用浸泡過的箬葉鋪底的圓形蒸籠竹屜里;
這樣一個20多斤重、半咸半甜、黃燦燦的屜蒸饃糍就和拌成了。我家一般做三四個這樣的的屜蒸饃糍。可以疊加一起炊蒸。
開始炊蒸年糕饃糍了。
炊糕饃糍和九層糕饃糍的製作:母親先在鍋底放上水,再把井字形的木架放上,水以接近木架為准,不可太滿,太滿會蔽住底層那個竹屜,蒸汽上不來,無論燒多長時間,都會燒蒸不熟的。
然後在木架上疊放圓形蒸籠竹屜饃糍,蓋上配套竹蓋子,最後在蓋子周圍圍上濕毛巾。
我用乾燥的柴爿把鑊灶膛燒得火旺旺的。一般要燒十二個小時左右,在燒蒸的過程中,鍋底要不斷加柴,鍋中要不斷添水。
炊九層糕饃糍製法與炊糕饃糍相同,只是配料中只放白糖或甘蔗紅糖,粉漿稀一點,炊熟一層再放一層直到第九層為止。只能一個一個地蒸做,不可幾個疊加一起蒸做。
炊熟後,一個個擺放在中堂冷卻凝固,這叫「壓年、壓歲」。這炊糕,香噴噴,氣騰騰,黃燦燦,令我們垂涎三尺,但需等到正月初三,炊糕饃糍開刀以後,大人、小孩才可以吃到甜蜜又噴香的炊糕饃糍。
做糯米飯糍和湯圓饃糍,都要先准備好四合豆粉。四合豆粉由黃豆、小麥、花生、芝麻等炒熟磨粉拌甘蔗紅糖或白糖而成。
糯米飯糍由飯甑把糯米飯炊熟後倒入石臼錘搗成團後做成圓餅狀,然後兩面沾些四合豆粉冷卻而成。湯圓饃糍,也叫「擂粉圓」。
用糯米粉羼水揉成小圓球,中心可陷入糖拌芝麻餡,也可不用,把小圓球放入水中煮熟後沾四合豆粉冷卻而成。糯米飯糍和湯圓饃糍可冷吃也可熱吃,做好即可吃。
白饃糍、黃饃糍和糖饃糍的製作。可用糯米粉或晚米粉,也可以用糯米粉摻拌晚米粉。
一般用杉樹板竹箍做的口大底小的圓形飯甑炊蒸。其做法和炊九層糕相似,熟一層放一層,直到飯甑將要滿為止。不同的是:白饃糍不放配料。黃饃糍,用山茄樹灰煎水或槐花煎湯浸泡大米或攪拌米粉。
糖饃糍用白糖或甘蔗紅糖攪拌米粉。白饃糍、黃饃糍和糖饃糍炊熟後,要放在石臼里搗,搗爛後成一團,才有韌性,才地道。白饃糍,一般先做三副齋禮,用來祭祀送佛接佛。
做完齋禮後,大人小孩就可以弄團饃糍解解饞了。大人印製長方體的饃糍條了。先把饃糍揉成圓柱體,再在木製印模塗上茶油或用白豬肉按拖幾下;
然後把圓柱形饃糍放在印模上按平,拉開模板,一條印有「福祿」兩字和牡丹花圖案的饃糍就做好了。
小孩則用饃糍學做十二生肖、金元寶、壽桃、饅頭、旦桔梨柿、中國結等。
歡聲笑語不時爆出,其樂融融。饃糍做好後,擺放在壁箕或番薯栵晾乾變硬,然後放在木桶或水缸里,倒入冬天的水浸泡,即食即取。不能用春天的水浸泡,否則,饃糍會脫皮,碎化。
據說,做饃糍與紀念伍子胥有關。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下令修建王城,並派大臣伍子胥督建。
幾年之後建成,吳王命名為「闔閶」。公元前484年,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夫差是個好大喜功之人,他一心想討伐齊國,稱霸中原。伍子胥屢次勸諫,夫差不但不聽,而且十分惱怒。
伍子胥預料到自己將有殺身之禍。他悄悄地對幾個親信說:「我死之後,如果國家有難,民眾沒有糧食吃,你們到象門城牆下挖地三尺,可以找到能吃的東西。」
不久,奸臣誣陷伍子胥私通齊國,夫差不分青紅皂白,賜寶劍一把,逼伍子胥自盡。
伍子胥死後,越國趁機進攻吳國,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城中軍民處於糧盡援絕的困境中,伍子胥的幾個老部下突然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帶領軍民們去象門挖地,結果挖到了許多可以充飢的「城磚」。
原來,象門一帶的城磚是用糯米粉蒸煮後壓成的。這種糯米磚十分堅韌,既可做磚砌城,又可充飢。
這是伍子胥生前暗地設下的「積糧防急」之計。吳國都城的軍民就用這些「城磚」充飢,渡過難關。
從此以後,每逢過節,百姓們都要蒸煮糯米饃糍,紀念伍子胥。因為這種形如城磚的糯米饃糍是過年吃的,人們就把它稱為「過年饃糍」或「年糕」。
過年饃糍,冷吃熱吃都可以。炒著吃放湯吃,油煎吃炒白菜吃都行。其味香甜,柔軟韌滑,大家都愛吃。
我不但愛吃饃糍,更愛漫長的製作過程中的幸福等待。我不但愛做饃糍,更愛母親暖融融母愛的偉大。
我不但愛大地的饋贈,更愛母親饃糍手藝的高超。我不但愛養育我長大的水稻大米,更愛用智慧把大米變出多樣美食的母親。
現在,有了碾米機、粉碎機、水磨機,做饃糍不用那麼辛苦了。好多人自己都不做饃糍而直接到市場買饃糍,但買來的饃糍,就體會不到做饃糍的樂趣了,也品嘗不到母親特有的饃糍味以及年味了。
母親老了,再也沒有體力做饃糍了,只能吃市場買來的饃糍了。歲月一去不復返,再也回不到孩童時代了!
哦,饃糍,年糕,你是一種香甜誘人的美食,也是一種凝固難化的鄉愁!
❷ 想知道:台州市 從杜橋鎮到橫店電影城怎麼坐公交
坐早上早上6點的杜橋-臨海的車到臨海,臨海每天早上7點半發車臨海-東陽的汽車。到東陽後坐東陽-橫店的公交(至少半小時就一班)
❸ 杜橋電影院明天晚上八點有什麼電影
打電話問啊 12580 杜橋金字塔電影院 前台號碼一問就知道了
❹ 杜橋大光明影城今天有什麼電影
《哥,你好》、《萬里歸途》、《平凡英雄》。杜橋大光明影城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環城南路杜橋購物中心,截止到2022年10月22日,該影院播出的電影有《哥,你好》、《萬里歸途》、《平凡英雄》、《搜救》、《新灰姑娘2》等。影院上班時間為上午7點至12點,下午1點至晚上21點。
❺ 臨海哪裡東西好吃
去紫陽街對面的白塔橋飯店,曾經是台州最後一個國營飯店,現在還顯得很古樸,有很多臨海特色菜,特色小吃。
我和我一些朋友以前經常特意跑去白塔橋飯店吃飯的,我們是椒江、路橋的,跑這么多路去臨海吃飯,可以說明問題了。
❻ 關於看電影400字日記
寫 日記 ,能使人思維周密敏捷,文筆通順流暢。以下的寫看電影日記歡迎閱讀!
看電影 400字日記 一
“太好了!太好了!”一陣歡呼聲從我們五年一班傳出來,原來是要看電影了.我心情無比激動、喜悅。我心想:會演什麼電影呢?是鬼片?還是打仗之類的?沒待我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去操場排隊了。
來到立體電影院,我坐在位子上,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忽然,燈關了,“啊!演出開始了!”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叫起來,目不轉睛地盯著電影屏幕,原來是演打仗之類的,題目是《太行山上》。同學們一看是演打仗的就歡呼雀躍地叫起來。我可不喜歡看。
這是演1937年時抗日時期,朱德、賀龍、劉伯承、左權、鄧小平等將領怎樣英勇抗敵。
開始進入戰爭的時候了,八路軍損失慘重,可他們不惜犧牲生命,拿劍、刀也要和敵人拼了。王嘉琪和肖立夫叫得面紅耳赤:“沖啊!殺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我也不由自主地吼起來:“紅軍真了不起!都堪稱軍神!”這聲音如雷貫耳。
最後,經過八年英勇奮戰,終於把娘子關守住了,把日本軍隊打退了。電影院再次響起同學們的歡呼聲!
我相信,正義一定能夠戰勝邪惡!八路軍一定能夠把日本侵略者趕 出國 門!
看電影400字日記二
昨天晚上我約了張博雅一起去看《寶葫蘆的秘密》。今天早上我早早就到了長風劇場,九點鍾的電影她還沒有來,我和媽媽只好先進去看了。影院大廳很大,我們座在正中間,忽然大廳一下子全黑了,電影開始了,不一會兒張博雅和她媽媽來了,我們座在一起看起了《寶葫蘆的秘密》。
《寶葫蘆的秘密》主人公是王葆,王葆很喜歡航空設計,夢想長大成為一名航天員,總喜歡不勞而獲,雖然寶葫蘆經常幫助他,但總是事得其反,最後寶葫蘆也走了,王葆也明白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什麼事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成績。我喜歡片中的寶葫蘆,因為在王葆下象棋的時候同學讓他吃“馬”,寶葫蘆以為是從口中吃,就讓王葆吃下了這個“馬”棋子,太搞笑了。
看電影
片中還有許多笑話,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從片中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不勞而獲是什麼也得不到的,我們要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學習也是一樣的。
看電影400字日記三
今天是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昨天跟媽媽說好今天上午9;00去江南摩爾西區四樓金逸國際電影城看電影.今天放映的是命運呼叫轉移,主演是范冰冰, 故事 的開頭比較搞笑.首先有3個不同行業的人,一個是炸欺犯,黑社會的人都叫他大頭,嘿!特搞笑,跟我爸爸的綽號一樣,演這個人的居然是著名主持人汪涵.
下一個是董事長,他有妻子,但他不在家忙事業,卻整天在酒吧里泡妞,哼!真是個不負責任的丈夫.還有一個是心理醫生,這天他們3個同時出現在一個機場去辦事,可是飛機晚點了,他們都議論紛紛,因為太生氣了,都敲手機了,不小心一個人拿錯了手機接下的倆人都遭殃了.
得到了嚴重的後果.總之看了這部電影使我捧腹大笑.嗨!今天電影看得真過癮。
看電影400字日記四
今天晚上,姐姐帶我去杜橋的金字塔電影城看電影,電影名為《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喜羊羊與灰太狼被 傳說 中的龍帶進了龍世界,他們經過種種磨難,終於找到了失落的龍笛,打敗了罪惡的機器龍,救了龍樂園,而且喜羊羊真正的見到了他的爸爸媽媽。
看了這部電影,我非常感動,心想:喜羊羊與爸爸媽媽多年不見,相處一會就感覺非常的幸福。而我和爸爸媽媽天天在一起,相處這么多年,我還不覺得幸福,還經常故意惹爸爸媽媽生氣,我多不應該啊!我應該學習喜羊羊,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孩子,特別是要孝敬父母,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到這一點!
再說灰太狼,他有兒子和老婆,他一直感覺非常幸福,即使他的老婆總打他,他也不在意,何況他還有可愛的兒子小灰灰呢!他總是教兒子學狼叫,學狼撲食……,我覺得灰太狼真是個稱職的父親和丈夫,要不有一首歌叫《要嫁就嫁灰太狼》呢!
看了電影,我不僅深深的沉浸在電影的情節中,時而興高采烈、哈哈大笑,時而感動的眼淚汪汪,而且我還收獲了很多,我一定要學習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優點,成為一名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