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電影票房吧胡馬臉

電影票房吧胡馬臉

發布時間: 2022-12-21 08:14:12

Ⅰ 銀河護衛隊是哪年上映的

《銀河護衛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是漫威影業出品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取材自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十部電影。由迪斯尼出品、漫威影業製作,詹姆斯·古恩執導。克里斯·帕拉特、范·迪塞爾、布萊德利·庫珀、佐伊·索爾達娜、戴夫·巴蒂斯塔、李·佩斯等主演[1-2] 。影片於2014年8月1日在北美公映。

劇情簡介:自以為是的冒險家「星爵」彼得·奎爾在偷走一塊神秘球體後成為賞金獵人的頭號目標,原來邪惡反派羅南對此物體垂涎已久。為了逃脫無休止的追殺,奎爾被迫和四個格格不入的烏合之眾結成同盟——手持機槍的火箭浣熊、樹人格魯特、兇殘神秘的加美拉,以及復仇心切的毀滅者德拉克斯。然而當奎爾發現這顆球體蘊含的真正能量,以及它能給宇宙帶來的巨大威脅時,他必須團結這群不入流的隊友,破釜沉舟、決一死戰,才有可能解救整個銀河系[6]

上映情況:

漫威《銀河護衛隊》於2014年8月1日北美正式上映,首日在4080家影院上映午夜場票房收1120萬美元,列年度午夜場第一。 首日票房報收3780萬美元,登頂當周五票房榜冠軍。 首映周末收9400萬美元,創影史8月開畫紀錄。 此外,影片全球IMAX開畫票房為1700萬美元(其中530萬美元來自海外的157塊銀幕),打破8月份歷史紀錄。 截至2014年8月31日,影片北美累積票房達到2億7460萬美元,成功超過了同門《美國隊長2》(2.59億)成為2014年北美單片冠軍。 截止2014年10月14日,該片在全球范圍內創造了約快7億美元的票房,在北美票房排行榜連續十周擠進前十位,且其中四周是第一 。

漫威影業出品的「太空冒險」超級英雄電影《銀河護衛隊》2014年10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票房吧消息,初步統計,影片在首日排映37.37%的情況下,拿下4800萬元票房(包括首映場281萬),這個成績略低於同屬漫威出品、年初上映的《美國隊長2》首日6200萬元的成績,不敵2013年《鋼鐵俠3》 。

2014年第42周,得益於中國內地市場的全線熱映,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銀河護衛隊》以2310萬美元重新登上了海外周末票房榜首。隨著其全球票房達到7.33億美元,影片不僅成為2014年年內第7部突破7億美元票房的影片,更超過《美國隊長2》(7.14億),晉級為歷史上表現第三好的漫威影片,僅次於《復仇者聯盟》和《鋼鐵俠3》 。

最終內地總票房5.96億元,北美總票房累計3.33億美元,全球總票房累計為7.73億美元[5]。

Ⅱ 去阿凡達2電影票房吧

阿凡達2》的預售票價已經超過了250元,花這么多錢去看一場電影是否值得?……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個人經濟條件、個人實際需求,以及個人消費觀念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從個人經濟條件入手來分析是否值得去看這場電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濟條件,於是在花錢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選擇。……對於經濟條件好的人來說,花幾百元看一場電影並不算什麼,於是這些人就會去看電影。……而對於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人來說,幾百元不是個小數目,這些人就不會花這么多錢去看電影。
2,根據個人需求來判斷是否值得花這么多錢看電影。
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人喜好,也就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人愛看電影,覺得花幾百元看自己喜歡的電影非常超值,於是他們就會去看這場電影。……而對於不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就不會去花幾百元看一場電影了。他們會用這些錢做其他的事。……另外,不同的人喜歡不同類型的電影。……對於非常喜歡這類題材電影的人來說,他們就會非常願意去看這場電影。
3,根據個人消費觀念來最終決定自己是否要花這么多錢看電影。
在消費觀念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因此,每個人在消費時都是遵照個人消費觀念去行事的。……在是否願意花幾百元看一場電影這個問題上,個人消費觀念起到了最終的決定性作用。只有願意在這方面花錢的人,才會去看電影的

Ⅲ 《前任3》票房超5億,槽點滿滿的愛情喜劇為何一路飄紅

這幾天在朋友基本上都是關於《前任3》的消息,大家都有很多感悟,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哭著出來的,有笑著來的,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故事,就看自己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

說《前任3》票房一路飄紅,好像還離不開之前《前任》系列吧,《前任1》我全部看完了,並且看了好幾遍,是因為前任1給了人很多情感思考,一見鍾情到最後可能都會一拍兩散,但也可能攜手走過每個春秋。

大家在《前任3》上映之前就對這部電影有很高的期待,現在我們大家對於精神上的雞湯,不管是毒雞湯還是香雞湯都有很大的期待,所以電影的上座率還是很棒的,觀影感的評分也還是大多都是中肯的。

正好這個時間也是剛過了元旦,新的一年開始,所以大家對於自己的生活都有新的打算和新的希望,不怎麼說這個時期應該是充滿好的希望,也希望大家能多看自己喜歡的電影。

Ⅳ 電影票房一番二番怎麼算

一番票房全算,二番折半。

三番內算實績是電影票房吧搞出來的。一番票房全算,二番折半,三番三分之一。時間長了成默認了。導演編劇另算劇情呢,大多數人看電影都是根據劇情選擇的呀,只有那些粉絲才會特地去捧明星的場。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基本信息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國電影票房收獲181萬元。而2019大年初一的票房則有14.58億元,曾創造內地影史最高單日票房紀錄。

影院排片仍以2019年年底上映的《葉問4》《誤殺》《寵愛》為主,三部電影大年初一分別收獲票房51.97萬元、47.07萬元、30.63萬元。

截至2021年12月8日,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和銀幕數量穩居世界首位,全國銀幕數達81317塊,巨型銀幕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過去5年,中國電影生產總量超過4000部,觀影人次超過80億。據貓眼專業版數據,12月11日18時16分,2021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含預售)破450億,總觀影人次11.15億,總放映場次1.17億場。持續保持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頭銜。

Ⅳ 劉德華作為四大天王之一,影響力超強,為何主演的電影票房不高呢

即使在這個小鮮肉橫行霸道的時代,無論是中影吧、票房吧還是其他網路論壇,包括平時生活中,大家對劉德華經常都是當作偶像一樣看待,可以說知名度相當之高,觀眾好感度也很高,畢竟華語影壇顏值擔當,就算是老了,也越來越有男人味了。

從80年代出道開始,到90年代四大天王平分香港樂壇,再至2000後的一枝獨秀。時至今日,他依然是華語歌壇、影壇的常青樹,永遠的頂級流量。放眼整個華人娛樂圈,論影響力劉德華還真沒怕過誰。

劉德華的人氣毋庸置疑,但真正考量一個藝人的號召力

劉德華是一個全能藝人,他是一個綜合能力比較全面的演員,演過警匪、喜劇、動作、情感、文藝、古裝武俠等多種類型的影片,基本我們說得出的他都演過。

但正因為如此,劉德華做不成第一,他的電影不會讓人提起面對周星馳的喜劇成龍的動作時那種期待,這也是劉德華一直不高的原因吧。

劉德華的綜合能力比較強,出演過各種類型的影片,並且劉德華唱的歌也是比較不錯的。他不像是周星馳和成龍一樣,只出演同一類型的電影,觀眾們的期望值並沒有期望周星馳成龍的那樣高。

Ⅵ 為什麼去電影院看了很多國產電影都感覺被騙錢了

中國電影市場真是一個熱中有冷,爛中開花的神奇存在。高票房電影已經被翻來覆去地研究了個透,炮灰電影看似「沉默的大多數」,但仔細打量這些奇葩,同樣是觀察中國電影的一個維度2013年就要過去了,票房贏家們很懷念它。截至今年12月8日24時,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突破了200億元大關。在2005年,全年總票房才剛剛過20億元,2010年則剛過100億元。就算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來,中國電影市場正熱得滿臉通紅,眼瞅著就要發燒。另一組數字是,2013年全國電影院平均上座率僅15%,投入市場的影片有700多部,其中能盈利的不足10%。
國產驚悚:「你神經病啊」
以前人們還可以說,國產驚悚片就是中國足球,但現在恆大得了冠軍進了世懼杯,只留下國產驚悚片孤獨地扮演著扶不上牆的阿斗。在2013年票房炮灰電影里,國產驚悚片是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映的國產驚悚片有將近20部,票房在幾百萬到一千多萬不等,七成以上都是賠錢的。這些電影的網站評分幾乎都在5分以下,評論中最常見的一句話是:「早就知道國產驚悚片全是爛片,我就是犯賤/腦子抽了/閑得蛋疼才會來看。」國產驚悚片=爛片已經是公認准則,但每部爛片都各有各的神邏輯。霍思燕主演的《午夜火車》里,女主收到一張不知道哪裡來的火車票,莫名其妙地上了車,車上有個男的,限制級鏡頭時有出現。最後發現自己失憶了,原來她小時候玩煙花爆竹燒死了包括自己小玩伴在內的一車廂人,而這趟火車就是當年那個列車長承包的,聚集起死難者家屬,一起去上墳。當女主角意識到我國鐵道部還沒有提供包火車業務時故事就結束了。最讓觀眾疑惑不解是,車上的男人是她自己分裂出來的另一個人格,但這段跟最後揭開謎團完全沒有關系。吐槽無力的觀眾只能認為這是為了展示影片的宣傳口號:「不只有恐怖,還有感情和愛。」關於這部電影最生動的影評標題為:《朋友是影城的經理,我想看,她告訴我說這電影沒人看除非你包場》。
中國國情是,不允許電影里真的有鬼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因此國產驚悚片只能不斷製造靈異事件,把恐怖因素指向一個又一個神經病。日子久了觀眾也對這種模式有所准備,有點蛛絲馬跡他們就立刻明白了,這就是趙又廷的台詞:「你神經病啊!」《搏擊俱樂部》式的精神分裂橋段也被導演們重復到泛濫,在《咒·絲》、《女蛹》等片中都有這種劇終才揭秘某個角色只是精分人格的故事模式,非常地「走進科學」。在神經病們中還經常跳躍著莫名其妙的激情戲,純是為了放在預告片里增加噱頭,多半和情節沒有關系。當「神經病梗」被用濫之後,更奇葩的橋段出現了,那就是做夢。
《校花詭異事件》專門討好學生中愛驚悚的人群,打出「女高怪談中國版」的宣傳語,安排校花女主角在一個詭異的旅店裡不斷遇到恐怖事件。恐怖橋段變笑點,觀眾已經見怪不怪了,電影的驚人創意在於,旅店裡的人都變成了鬼,校花以紫薇自殺的姿勢墜崖,這時忽然逆轉,校花在做噩夢。下一個鏡頭一秒鍾變小清新,男女主角演了一點校園純愛MV,電影結束了。創作上固然有限制,但創作者的思路匱乏,對「驚悚」的低層次理解也顯而易見。參加過國產驚悚片宣發的小魚說,國產驚悚片常見的宣傳手段就是渲染恐怖,但最近幾年受眾見多識廣,刺激點不斷提高,再加上這個類型的國產片幾乎是「臭名在外」,創作者幾乎已經才盡。大批量粗製濫造的國產驚悚片不斷涌進影院,和前幾年部分電影的成功有關。2009年的《午夜計程車》成本200萬,票房1200萬,2010年同等規模的《午夜心跳》收獲了3200萬的票房,2011年《孤島驚魂》撞了楊冪走紅的大運,票房收獲9000萬元人民幣。這幾年是國產驚悚片的開荒年,沒有知名演員、導演,甚至沒有好劇本,只要宣傳嚇唬人就有票房,因為驚悚片愛好者是一個固定人群,很容易被忽悠進電影院。開荒時代的驚悚爛片賺得盆滿缽滿,熱錢涌進了這個行業,國產驚悚片的好日子也到了頭。大部分驚悚片不需要大投資,急功近利的資方拚命壓縮成本,讓這個類型的電影成了不知名導演和演員的集中展示區。這時驚悚片粉絲們也漸漸明白了這些電影的含金量,不再因為恐怖的海報和通稿而進影院,國產驚悚片們淪落到院線不想排,觀眾不看也直接打一星的境地。
大家一起「囧」
國產電影宣傳有一套固定的庸俗語匯:超強陣容、賀歲巨獻、老戲骨、萬眾期待、網路熱議……這幾年他們最愛用的一個詞,非「接地氣」莫屬。學院派對此的評語是:「戲劇是反現實敘事,接地氣什麼時候成了好電影的標准了?」接地氣可以是某一種電影風格,卻被跟風跑的中國電影人用成了一個褒義詞。但凡都市題材的電影,動輒就標榜自己「接地氣」,你們考慮過「地氣」的感受嗎?
絕大多數這類電影只是對高票房電影的機械模仿。《人再囧途之泰囧》走紅之後,囧字成了低成本國產喜劇最喜歡的字眼。《臨終囧事》明明是講殯儀館的故事,硬要往「囧」上攀,最後搞成了四不像。男主角小時候被雷劈過不會笑,觀眾以為導演要搞雷喜劇了,話鋒一轉說他家祖傳開棺材鋪,從大山走進城找的工作還在殯儀館。你以為導演要來中國版《入殮師》了,男主角卻在殯儀館里各種見鬼,觀眾剛准備迎接一部國產驚悚片,溫情戲緊接著又來了。如此天馬行空,宣傳方卻說這是
「接地氣」、「展現小人物悲歡」。另一部囧字頭的《囧人之越撓越囧》,鐵了心要復制泰囧式的繁復挫折,設計了一對七年之癢的夫妻,丈夫靠妻子發家卻在外麵包小三,妻子找偵探拍證據想要丈夫凈身出戶。兩夫妻相互算計,小偷騙子全用上了,故事卻單薄到只靠相互追著跑來解決。喜歡看輕松喜劇的人沖著「囧」進了電影院,看得一頭霧水只記住了一個「跑」字。難道一直在地上跑就是「地氣」的精髓?直接用網路熱詞的電影更是爛出了新水平。先請體會一組片名:《光的棍》、《午夜微博》、《負二代》、《不要迷戀姐》、《別跟我談高富帥》……不祥的氣息撲面而來。創作者們一個人在家裡憋創意,網路上億萬人一起攢創意,電影從網路里得靈感也無可厚非,但通常簡單粗暴地移植熱詞意味著拙劣地追逐「潮流」,最終形成極其土鱉的文化產品。鑒於電影有生產周期,他們
呈現的是半年到一年前的熱門段子。演員們面癱地來一句「太給力了」,基本上就把電影送進了虧錢的絕路。《別跟我談高富帥》里,白富美和男朋友吵架,進山度假遇到了男屌絲,先吵架再相互了解再陷入愛河的俗套劇情再次上演,她的閨蜜一直忠心耿耿,忽然一變臉就成了勾搭前男友的壞女人。白富美住的旅館是大學生消費水平的農家樂,整個畫質看上去像中學生DV作品,碰上了憂愁,白富美就脫光了跑到河裡去邊洗澡邊思考,導演藉此順利展示了肉體。整部戲看上去
像胡鬧,一位觀眾看完的感想是:「拍這戲大概幾百萬吧?大家站在黃河邊上把300萬人民幣換成硬幣往河裡扔,扔一個小時也比拍這電影有意思。」據「中國電影票房吧」數據,這部電影的票房是2萬。有了這些電影的襯托,《富春山居圖》還是挺好看的。「跟風、模仿,是國內每個行業的通病,不只是電影。」麥特文化傳媒總裁陳礪志說。他發現在《致青春》之後,同類型題材電影項目明顯增多乃至泛濫,而因為80後都市情感題材的熱門,明年「閨蜜題材」必將大熱,跟風者眾。但他對大多數趕時髦的電影都不看好:「今年上半年的幾部片子都有其特殊屬性,例如《致青春》能引發全民懷舊。但跟風者做不到這些,只有市場才能去教訓他們——必然血本無歸。」另一方面,陳礪志也認為市場環境在變化,以小博大的電影勝算在降低:「平均每周有七八部電影上映,其中一定有大片,這樣的市場容量留給小片的機會越來越小。」想成為黑馬顯然不能只靠跟風亂貼標簽。
電影中的三聚氰胺?
喜羊羊走上大銀幕,每年春節都能輕松順利過億,兒童片再度成為投資熱點。喜羊羊給了資方無窮的想像:成本低、受眾廣、製作不麻煩,甚至情節也不費腦子,不就是狼抓不到羊嘛。兒童片,不管是動畫的還是真人的,就此成為低質量電影的重災區。和皮克斯那些全家觀看的高分動畫電影不同,國產動畫電影幾乎都是孩子愛看,家長陪睡玩手機的狀態,電影網站上關於此類電影的低分評價都是被迫進電影院的成年人留下的。今年8月上映的《高鐵英雄》票房78萬,由常州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合作出品,購買了1998年著名日本動畫片《鐵膽火車俠》的版權,但CG效果慘不忍睹,表情僵硬動作緩慢,高鐵俠形象簡單得像兒童畫,劇情則是幼稚的「拯救世界」。帶孩子看片的家長認為「直接把98年電影放上銀幕也比這個好」。動畫片太幼稚,真人兒童片卻太不像孩子。主打今年暑期檔的兒童電影《小神來了》,山寨《小鬼當家》,講述三個孩子在家碰到蠢賊的故事,小童星們裝腔作勢地在家商量捉賊大計,過分地賣弄可愛,完全是「大人臆想的可愛的小孩」,而沒有孩子該有的稚氣、純真以及說話的磕磕絆絆。再加上柳岩和邱啟明在片中扮演一對情
侶,讓電影氣氛更加奇怪。暑期檔里這部電影僅有65萬票房。一部名為《西柏坡2:王二小》的動畫片,用動畫做了個兒童版的抗日神劇。王二小的故事被重新演繹,他和小女孩棗花一起出抗日奇招,最終犧牲,票房40萬。縱然有炮灰,但也有運作得好的兒童片成了票房黑馬。《我愛灰太狼2》有喜羊羊系列的噱頭,動畫當引子,主要是真人演,劇情在大人看來沒有邏輯,上線18天收
獲票房7251萬;《洛克王國2聖龍的心願》累計票房6556萬元;《巴啦啦小魔仙》4702萬元,靠的都是已有游戲、電視劇的品牌效應。成年人頻頻以「弱智」、「低級」來形容國產兒童片,最嚴重的說辭是「電影中的三聚氰胺」。指導最新一部「小魔仙」系列的導演於人覺得這些意見情有可原:「確實存
在太多劇情簡單的作品。」於人很早就從事兒童影片工作,早年國內的工作習慣是「一定要寓教於樂」,以說教姿態拍電影,自然比不上迪士尼的吸引力,但這幾年有電視動畫的示範,影片又漸漸趨於低幼處理。尤其是用已經形成產業鏈的品牌做電影,對創作者的限制更多,於人就聽說某兒童品牌要拍電影,對導演最多的要求就是展示玩具環節不能少,重復動作以帶動兒童消費習慣。
瑞格奇跡副總裁邢芳正從事兒童動畫工作,她直言國產兒童片從創作到技術還都很不成熟,「產業整體水準落後」。「從《大鬧天宮》到現在創作者的斷檔,折射出來的是過去二三十年教育的失敗:原創力量枯竭,學外國又學不到根基和精髓。」
作者:王英俊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Ⅶ 周傑倫和李小龍誰在世界上影響力大

當然是李小龍啊 !我作為在電影票房吧混的人,我甚至可以排名:李小龍第一 成龍第二 周潤發第三 周星馳第四 梁朝偉第五 劉德華第六 當然張國榮也可以! 反正周傑倫絕對沒有李小龍的影響力大就是了!
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更創立了截拳道,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在全球各地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Ⅷ 朱延平被封殺原因

2005年,曾經作為台灣最成功商業片導演的朱延平。

帶著吳宗憲、吳孟達、曾志偉、林心如、雪村等人在內地隨手拍了部《一石二鳥》。

結果票房收入1600萬元,相當於同期同類型華語片在台灣票房的數百倍。

因為早在2001年時,台灣就沒有一部票房能超20萬人民幣的本土電影。

朱延平喜笑顏開。

進入21世紀,因為內地電影市場的快速成長(年復合增長常年超過30%)以及內地資本崛起。

港台演藝圈北上「淘金」的趨勢愈發明顯,最誇張的時候TVB一度「空巢」,視帝視後紛紛「逃離」——

2011年林保怡宣布和TVB解約,2014年是林峯,2015年是胡杏兒,2018年是陳豪。

香港導演更甚,徐克、陳可辛、劉偉強、爾冬升等人近十年幾乎沒再拍過純港片。

而台灣導演中,朱延平堪稱寶島北上「第一人」。

朱延平

早在2000年的時候,朱延平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內地。

執導了由彼時因《還珠格格》紅遍全國的趙薇,和能在內地繼續吃小虎隊老本的吳奇隆主演的——《俠女闖天關》。

此後10年,演員出身的導演鈕承澤、《流星花園》導演林合隆、《痞子英雄》導演蔡岳勛等人紛紛北上。

鈕承澤

甚至連侯孝賢都不能「免俗」,於2015年在內地資本運作下拍了《刺客聶隱娘》。

曾與楊德昌、侯孝賢齊名的導演陳國富,則在轉戰內地後做起了監制,比如內地觀眾非常熟悉的影片——

《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集結號》、《狄仁傑系列》、《風聲》、《尋龍訣》都出自他手。

用馮小剛原話講:內地電影真正的監制制度,就是從陳國富開始,他會對劇本提很具體的意見。

陳國富

但是,

在21世紀頭個十年還在內地電影市場「頗受待見」的台灣導演,很快就在接下來的十年,陷入了集體「焦慮」。

陳國富監制的《狄仁傑》系列因為賠錢被摁下暫停鍵。

朱延平2010年後執導的電影幾乎都沒怎麼賺錢,其中蕭敬騰、江疏影、謝娜、大鵬主演的《大宅男》更是只收了134萬票房。

程偉豪的電影《緝魂》1.11億票房估計也很難回本。

陳奕先執導的投資4個億的賽車電影《叱吒風雲》,由周傑倫親自出資參與,整合兩岸資本,並擔任監制、客串出演。

是周董力挺老婆昆凌的華語大製作。

結果豆瓣4.5分,以502.9萬的票房賠了近4億。

《叱吒風雲》還是昆凌主演周董客串力挺的電影

2021年五一檔,又有部叫做《秘密訪客》的電影,公映前它被稱為「狠人集中營」。

因為主演段奕宏,郭富城,近幾年作品不是演一根筋作到底的猛人,就是深藏不露的終極BOSS。

片中兩位孩子的「出身」也狠:

《唐探》系列"微微一笑很瘮人」的思諾——張子楓。

《隱秘的角落》「我只是數學很好」的朱朝陽——榮梓杉。

因此市場普遍看好本片。

來自寶島台灣的導演陳正道更是如此形容自己這部新作:「新型的柔性懸疑電影」。

但結果呢?

《秘密訪客》豆瓣評分5.7分,在全年最重要的電影檔期五一檔,以1.9億不到的票房收官。

口碑票房雙撲。

不少觀眾看後表示一頭霧水,最後還得從影評人的解讀文章中去修復觀影體驗。

對一部院線商業電影而言,失敗寫在臉上。

陳正道算是目前台灣導演在內地的代表人物,此前憑借懸疑片打響名號,前作《催眠大師》、《記憶大師》都算同類型華語片中的上乘作品。

但同樣沒逃掉台灣導演在內地市場的「式微」和「票房毒葯」。

兩點原因:

一、終究還是「水土不服」。

相比內地導演,台灣導演早年的視野更國際化,對好萊塢沖擊下的本土電影市場表現也有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21世紀初,他們導入娛樂性更強的西式商業類型片,是內地導演做不好,內地觀眾又亟需的產品。

因此受歡迎。

但市場不是一成不變,內地電影市場從好萊塢獨霸,到近五六年已經變成國片天下。

看看如今內地票房前五,一水國產,其中有四部還不是科班出身的導演作品。

市場更買賬的是什麼作品?

有創新精神、能和內地觀眾產生極大共情,並形成話題效應的作品。

但這恰恰是港台導演,尤其是台灣導演的軟肋。

因為他們並不成長於斯,過去累積的生活經歷,對與內地觀眾搭建共情並不適用,因此很容易就「脫離現實」。

改編自軟科幻小說的《緝魂》同樣有在現實和架空中拿捏不好的問題

比如陳正道這部《秘密訪客》。

有網友就直言不諱:

「這么一個架空的故事.....」

沒錯,單看《秘密訪客》,故事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講得通不通,而是過於脫離現實,一個憑空的貴族學校,一個憑空的社會。

離開現實就容易缺乏力量。

陳正道說的「柔性懸疑」,點解?

就是不把刺激元素直接扔觀眾臉上,而是通過電影的「視聽語言」和故事本身,帶給觀眾更綿長的回味和思考。

然而沒有現實空間的情感羈絆,這種回味就十分勉強,或者僅存於導演的「妄想」。

也許有人會說,《寄生蟲》不也挺「架空」的嗎?

但《寄生蟲》擊中了韓國社會的痛點,誇張不代表不現實,相反它的內核是極具韓國社會現實性且表達地清晰濃烈。

其實反觀這幾年的台灣電影,《孤味》,《同學麥娜絲》、《無聲》、《親愛的房客》都有很鮮明的社會現實性。

比如——《親愛的房客》,聚焦了社會收養制度的轉變。

《無聲》則根據 2004 年到 2012 年台南某學校真實發生的164 起校園性侵事件改編。

而內地現實題材,選題尺度他們難以把握,先天又比內地導演有認知上的劣勢。

為了避免麻煩,於是很多時候劇本都會架空起來。

這就使得台灣導演在內地更傾向去拍一些商業題材影片。

二、資本裹挾下的工具人

有人說一張電影票,半個資本局。

近10年資本對內地電影的影響不言而喻。

相比內地導演,多數港台導演在這種體系之下,扮演了工具人的角色。

因為他們能夠保證資本需求下的出品完成度。

比如資本覺得某男演員搭配某女演員在時下最熱門的題材中會大概率賺錢,這時就需要一個能把這些「盈利元素」攢成局的人。

2008年前後,因為周傑倫轉型影壇的巨大話題性。

資本亟需周傑倫為主演的華語大片。

於是又懂台灣藝人,又有豐富商業類型片操盤經驗的朱延平被相中。

他接連導演了兩部周董主演的電影——《大灌籃》和《刺陵》。

再看陳正道,打開履歷會發現拍懸疑片聞名內地的陳正道,其實也常拍愛情片,甚至「跨界」電視劇。

比如翻拍自韓國大熱電影的《重返20歲》,鹿晗、楊子姍、歸亞蕾、陳柏霖、趙立新等主要演員都是資本精心搭配而來的。

加上原本沒毛病的故事,只需要一個聽話有能力的導演去落地即可。

陳正道的多元,讓他成功拿下導演一職。

2012年以後,作為熱門行業,騰訊、萬達、阿里紛紛入局電影。

而工具之下,自然多了套路和噱頭,少了靈氣與神韻。

因為電影終究是門藝術,越是功利,卻越難打磨出一流作品。

《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流浪地球》盡管都有套路,但它們也有自己反套路的地方。

給觀眾以驚喜,成就了其票房神話。

在內地的台灣導演,很多時候作為「工具人」,似乎顯得他們沒有這份反套路的話語權。

但真的沒有嗎?

陳正道某次接受采訪時說:

「最近回台灣有人問我如果在內地發展怎麼接地氣?我覺得不用接地氣,首先你得學會尊重這邊的觀眾,我跟北京這邊的朋友越來越好,後來發現,大家對愛情、對親情、對於恐懼,對於很多事情關注是一樣的。」

尊重並找出我舒適區里你們喜歡的,和我想做你們真正喜歡的,這是有區別的。

陳可辛為拍《親愛的》,花了好幾年時間深入了解那些失孤的家長,收集資料,匹配合適的演員。

最後票房口碑雙贏,成為在內地市場適應性最好的香港導演。

《少年的你》,曾國祥更是成功融合了內地的現實題材和香港導演類型片嫻熟的表達手法。

成為2019年華語電影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最後想到一句話:越是功利主義、越是工具理性,就越難做出好的電影。

留給在內地打拚的台灣導演們的時間不多了。

Ⅸ 電影票房吧是干什麼的

電影票房吧簡稱「票吧」,是網路貼吧電影類的一個超大型貼吧,由一批熱衷電影及數據的吧友組建而成,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已在網路上頗具影響力。
望採納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0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