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電影票補
⑴ 300一張的復聯4電影票,你們會買單嗎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鐵桿漫威粉絲,小資還是會去看的吧,不過我是不會去的,因為我是窮人,^_^。
先來說下這個梗,起因是近日上海萬達影城官方微博開啟了4.24上映的復聯4預售,而且是首映場的皇帝座,票價是300元一張,每家影院只有50個座位,聽起來有些咂舌,不過實際人家是200的電影票和100的食物周邊,不過之後該微博就被刪除了,說他們從未開過預售,這就迷了。
來說說電影,復仇者聯盟4是漫威自08年鋼鐵俠上映以來第21片電影,也是前代復仇者出現的最後一部電影(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講的是大家齊心合力打滅霸的故事,是漫威宇宙第三階段的總結,對於從鋼鐵俠一就開始入坑的漫威迷來說,這份情懷300塊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為情懷買單向來都是值得的,而且復聯4三小時的電影時長、一眾復仇者如何對抗滅霸以及最後到底誰犧牲了,無疑對漫迷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北美在4月2號開啟了預售後,竟然出現了售票平台卡頓崩潰的現象,而且預售8小時後,復聯4的預售額竟然達到了復聯3一周預售金額的2倍,可見復聯4的火熱程度。
謝謝您的邀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
上海萬達影城首映(皇帝座) 300元/位
包括200元影票+100零食大禮包(含周邊海報)
但後來上海萬達影城官方否認這一購票方式。
其次:
並非上海萬達影城所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電影票都是300元/位的高票價,不能以偏概全,推論電影票會越來越貴,導致看不起電影。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步步發展,電影票只會趨近平民大眾化。當然不排除,會出現類似的高價VIP觀影票價模式的推行。
既然有市場出現,那一定有需求出現。
有如此高的票價,就有特定的觀影人群來買單。
引用:
當你月薪1萬後,你會覺得那些用蘋果手機的人很正常,當你月薪5萬後,你會覺得那些拿LV的人也很正常,,當你年薪200萬後,你會覺得那些開賓士寶馬的人也很正常。
最後:題主問我會不會買單?
不會,我有愛奇藝VIP,不去影院也可以觀看《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喲,雖然上映會遲一些,嘻嘻。
市場經濟講究的是價格靠供需關系調節。
《復聯4》作為今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觀眾的購票需求自然很高,但是零點場和首映日的電影票數量遠超有觀影需求的影迷數量,特別是觀影位置極佳的「皇帝位」,這就出現了影院高價售賣「皇帝位」和影城階梯式定價的奇特現象。
這是個偶然現象,不會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常態,畢竟沒有幾部電影能有《復聯4》這樣的觀眾緣。
在曝光的上海萬達影城首映皇帝座票價300元的海報里,這300元中除了200元票價之外還包含100元的電影周邊+小食。
200元的IMAX電影票,確實比平常的票價翻倍了。但這也是願打願挨的事,對於忠實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迷來說,能在第一時間觀看《復聯4》,避免遭受被劇透的煎熬,加價到200元買一張IMAX電影票也是值當的,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影城也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主體,所以遇到《復聯4》這樣一部人人搶著捐票房的熱門電影,自然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坐地起價還是因為狼多肉少,何況萬達具備imax、杜比影廳這樣能提供觀眾優質觀影體驗的實力,所以才敢冒大不韙的風險率先漲價,而且開啟的還是預售的預售。
作為普通觀眾之所以對這種現象如此憤怒,不是因為萬達做的過分,而是有點吃相難看而已。
我們知道黃牛會漲價倒票,而這一次萬達漲價賣《復聯4》的票就是官方黃牛。
作為普通觀眾,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以後看電影都會遭遇這樣變相漲價的事情。
首先, 此次高價賣皇帝座只是針對《復聯4》的首映場。如果不是漫威鐵粉,應該也不會熬到24號零點守著《復聯4》上映。
第二, 只有《復聯4》這樣具有超高人氣的大片才會引發這樣高價售票的現象,絕大多數的大片是沒法引發觀眾如此高漲的觀影興趣的。觀眾購票慾望不高,影院太高票價等於自我毀滅。
第三, 只有萬達這樣具有優質放映設備的影城才敢提高票價售票。《復聯4》這樣超高水準的科幻大片,只有imax、杜比影廳這樣優質的放映設備才能給觀眾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聽享受。所以觀看一般的影片或者其他設備一般的影城,是不會出現加價售票的事情的,打折賣票招攬顧客還來不及呢。
300元一張的《復聯4》電影票,周瑜打黃蓋,如果你不是黃蓋,萬達也做不成那個周瑜的。
所以不必瞎操心了。
《復聯4》一張電影票300元?還真不貴!
作為《復仇者聯盟》的收官之戰,《復聯4》可以說是寄予了漫威公司最大的期望,也同樣是全球漫威迷的期待,本次大戰過後,美國隊長和鋼鐵俠都即將退役,這更為《復聯4》帶來一抹悲涼的色彩。平心而論,漫威公司雖然在電影宣傳上一直失誤不斷,但這家公司在電影製作上一定保持著很平穩的水平,相信這次的《復聯4》在質量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復聯4》絕對是年度票房冠軍的候選人。
萬眾矚目的電影自然也受到了影院的歡迎,但是這次影院的歡迎方式卻有些不合時宜。《復聯4》主打的就是劇情,很多漫威迷都不想親自到影院觀看得到結果而不是看著網上鋪天蓋地的劇透,很多漫威迷也已經摩拳擦掌准備去看首映,正是抓住了觀眾的心理,有的影院提高票價來「迎合市場」。物以稀為貴,這是市場規律,因此影院的做法也無可厚非,可是有的影院卻是獅子大開口,最近某家影院推出了「皇帝座」服務,將《復聯4》首映電影票以300元一張的價格出售。《復聯4》一張電影票居然高達300元,這無疑是漫天要價!
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皇帝座」的意思。每一個影廳的布局都不相同,坐在不同的位置上享受的視聽效果也不同,一般而言,影廳最中間的區域是觀看電影做好的地方,這個位置上可是有最佳的視聽享受,所以一直以來這塊區域也被稱之為「皇帝座」。因此一張300元的電影票並沒有什麼特殊待遇,你僅僅只是得到一個好位置。
但是長期以來,影院對於影廳上的位置價格都是統一,根本就沒有不同位置不同價格的先例,這並不是影院不懂得賺錢,而是另有原因。國內的觀眾並不喜歡遵守規則,很多人進入影院都沒有對號入座的習慣,即使高鐵都有佔位,何況區區一個影院,所以實行不同區域不同票價的行為實際上對影院弊大於利——很多觀眾可能購買低票價區域的門票卻坐在了高票價的區域!所以這次影院將《復聯4》電影票提高到300元並不是一種盈利的長遠之計,而這種行為背後也投射著影院的無奈。
近幾年不斷有華語電影打破30億的門檻。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葯神》拿跨過30億,今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一路高歌猛進打破40億,而吳京主演的《戰狼2》更是創下了56.8億的驚人記錄,這部電影甚至成為第一部擠進全球電影票房前100名的國內大片。無數人似乎感覺到了國內電影市場的崛起,甚至已經有觀眾開始喊出了「100億票房的電影不遠矣」的口號,但事實可能沒有大家想像中的樂觀。
取消票補是在電影市場的頭上澆冷水。自從取消票補之後,電影票價格一直高漲,以前的9,9元的電影票以後再難見到。取消票補看上去好像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舉措,但背後的意義卻極其重大。其實大部分的觀眾都屬於「邊緣觀眾」,電影對於這些人而言只是一個 娛樂 的方式,而當票價上漲,這些人自然就會選擇其他的 娛樂 方式。
今年的春節檔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取消票補後的電影票價居高不下,很多地方的影院將《流浪地球》的票價一提再提,《流浪地球》的票房破了40億讓這個春節檔看似紅火,但真相卻是春節檔觀影人數同比下降13.7%,影院從以前薄利多銷的方式開始轉變為一本萬利的模式。
欣欣向榮的電影市場背後早已暗流涌動。根據目前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第一季度的票房為186億,較去年跌幅為8%,而平均上座率從去年的16.65%直接跌倒了11.99%。國內主流的20家影視公司中有16家凈利潤下跌,華誼的財報更是一言難盡。就是那4家凈利潤增長的公司,他們的盈利並非全部來自電影。
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暖陽還未升起的春天,電影市場已經迎來了近十年最大的寒潮,如果這300元一張的《復聯4》電影票能夠挽救市場,那麼這張門票真不貴!
三百元一張的電影票,至少以現在國內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來說,我是不會買的。
首先,復聯4影片時間長,漲價是可以的,但也要在一個合情合理的范圍內。
其次,場內50個皇帝位單獨漲價,如果成功了,是不是意味著以後買電影票都要實行階梯式票價了?
第三,現在 娛樂 行業這么發達,選擇這么多,我為什麼一定要花大價錢去看萬達的IMAX?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家賣多少錢,如果相關部門沒有管理依據的話,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別說是場內50個皇帝位了,他就是全場三百元一張票又能怎麼樣?有錢人願意買,願意花錢去尋找那種「高人一等」的感受,這都是他們的自由。
當然,我也有不買的自由,如此而已。
不會,這個只有市場對一部電影極其期待的時候,而且是首映。再加上這是漫威系列的大結局啊,斯坦李老爺子去世後,漫威宇宙將來可能要開啟一個全新的系列吧,這部復聯4意義重大,在美國票價也炒的,有2500美元兩張的呢!
對於中國觀眾,應該也有一小部分人能接受這價格吧,但不會大面積漫延的,我個人不是特別糾結首映的,上映一天後,此時的口碑一般都比較真實,我們不會盲目走進電影院,但如果真的值得,同時票價相對合理,我們會去看的。
今年開始票補大面積取消了,選片子慎重了許多,可看可不看的基本上都等網上資源,你知道,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聽歌看電影潛意識中它就該是免費的。不知道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多久能夠全面普及,反正現在很多收費的我看不看都無所謂的
⑵ 電影票能補打嗎
如果電影票丟了,是不可以補的,不過可以根據付款記錄證明與影院工作人員溝通協商,進去片場。
因為電影票一旦列印成紙質票,電影票就是消費者的私有財產,需要消費者自己保存好,電影院不需要負責。而且,進入電影院,單憑電影票就可以進入,不需要身份證、電影票和人一一匹配,所以影院有理由懷疑電影票被惡意使用,合理拒絕補票。
如果實在是覺得電影票不能補辦這個規定不合理,可以協商,說明自己的情況,然後出示消費憑證,並且調取前台購票的視頻監控。
電影票不能補票是很合理的規定,因此提醒大家保存好電影票,最好是在電影播放前5分鍾才列印電影票,然後直接進入放映室觀看。
⑶ 2019電影票房排行榜
2019年已經整整過了1/3去了,截止到今天國內已經上映的電影,目前總票房已經達到了230億人民幣,這其中10名累計貢獻票房超過70%,第1名肯定是《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占據了總票房的20.2%,也是目前國內第二高的票房,但是相較於第1名的《戰狼2》還是有10個億的差距。
《復仇者聯盟4》作為漫威十年終結篇,也給了漫威宇宙第一個句號,漫威在過去十一年時間內,總共22部電影,全球票房超過180億美元。
按照我的個人判斷,《復聯4》最終超過《流浪地球》總票房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不出意外2019年全年票房第1名會是由《復聯4》霸佔的。同時也希望剩下的時間內,國產電影多出一些高質量的精品,也讓國民享受電影的快樂。
⑷ 在手機上訂購的電影票怎麼退掉
手機購買電影票退票方法:
1、首先登陸購票網站。
6、提交成功後等待退款即可。
(4)取消電影票補擴展閱讀:
退票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情況,比如退電影票、火車票等。由於各種原因我們無法使用票據,可以將其返還給原始售票者,這其中可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退票必須是在票有效時間內完成。
電影票「概不退換」,也幾乎成了國內影院的通行「行規」。一些知名的影院,發現大部分影院在售票窗口,或者售票大廳的滾動屏幕上,或者電影票上都會註明類似的提示,告知消費者電影票售出後是不能退換的。
「現在電影票都是電腦出票的,一旦出了票,就無法退換了。」
也有個別影院雖然在售票處和電影票上都沒有註明此類告示,但這些影院也表示,「這個規定已經實行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表示,「這個規定很正常,假如大家都想買就買,想退就退,那不是亂套了。」
對於影院們給出的解釋,上海智眾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劉錕表示,影院與觀眾之間形成的是一個消費合同關系。但這個合同到底該從什麼時候成立,是從售票那一刻開始,還是從影片放映的時刻算起,從來沒有明確規定,有待商榷。
但觀眾與影院之間,觀眾屬於弱勢群體,因此,在法理上應該更多傾向觀眾:售票只是一個合同的預約行為,在影片沒有放映前,觀眾都應該有權與影院協商退換票事宜。
從另一角度而言,合同是雙方均需付出相應的對價,影院還沒放電影,就可視為消費者沒有接受影院方的對價,影院不退票、不換票的行為涉嫌強制消費,對觀眾不公平。
2011年曾有網友發起「爛片退票」倡議,呼籲「看了大爛片,影院應退票」,一時引起熱議,但是由於馮小剛導演一句「這個建議是狗屎」,加之影院經營者的強烈反對,最終不了了之。
2013年3月13日,在武商摩爾國際電影城參加某電影試映會時,發現該影城打出標語:「觀眾如果不滿意電影質量,可全額退票」。但該退票制只在3·15當天有效,並非長期行為。
⑸ 特價電影票9.9哪裡買
正常情況下是不能買到特價電影票了,有關部門已經取消了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所以線上售票渠道已經很少見9.9元、19.9元的低價票了。
之所以有9.9元的特價電影票,是因為票補現象的存在。票補為觀眾購買電影票時所獲的補貼,補貼方一般是網路售票平台和電影製片方。網上出售的9.9元、19.9元特價票大多是片方與平台合作的低價票。
取消票補對於電影產業而言是利好的,對於消費者而言觀影的成本則會有所增加。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電影票只能正價購買,目前仍有很多低價電影票購買渠道。
(5)取消電影票補擴展閱讀:
特價電影票的介紹如下:
從2014年開始,有資本後盾的貓眼,微票兒,網路糯米等在線售票網站通過和《心花路放》,《一步之遙》等大片合作,以「9塊9」,「14塊9」這樣的低價電影票,吸引大量用戶。
首先培養了網民在線購票的習慣,根據易觀國際和國資辦數據,2015年在線售票收入佔全國票房收入的70%;而各大售票電商,也各憑本事打江山,其中貓眼,微票兒,格瓦拉,網路糯米占據前四名。
⑹ 問題:電影票可以退嗎
不可以退,電影票售出都不會退的。.不過你可以看看票上面有沒有印「售出不退」的字樣,如果沒有的話就找他們經理出來理論,要求退票,應該可以.
⑺ 電影票房的票補是什麼意思
票補是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相當於美團等外賣網站里的紅包,觀眾按折扣價買的,但是票房按原價計入,裡面的差價由網站和商家補齊,其實就是在一個電影上映初期的促銷手段。
2018年9月,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將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線下售票
(7)取消電影票補擴展閱讀: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關於電影發行將有幾項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許有「票補」,網上售票平台的手續費限價、沒拿到龍標的電影無法預售、售票平台結算周期縮短。
1、 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路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原來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路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