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電影院掃盲

電影院掃盲

發布時間: 2022-12-13 02:55:13

『壹』 (電影)可以分為那幾大類

一、按發行及上映方式分:

1.院線電影: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

2.網路電影:僅在網路視頻平台上上映的電影

3.電視電影:僅在電視熒屏上上映的電影

4.錄像電影:僅以錄像帶、DVD、VCD等方式發行的電影

二、按題材、劇情類型分:

1.動作電影:

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

2.奇幻電影:

這類型的電影都大量的包含魔法、超自然現實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龍、半獸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

3.喜劇電影:

其中主要強調的是幽默。《電影藝術詞典》對喜劇片的定義是:「以產生結果是笑的效果為特徵的故事片。在總體上有完整的喜劇性構思,創造出喜劇性的人物和背景。

4.恐怖電影:

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故事內容荒誕離奇,引起恐怖。如描寫鬼怪作祟、勾魂攝魄,描寫兇猛動物噬人等等,使觀眾毛骨悚然。

5.愛情電影:

指的是那些中心劇情主要圍繞著故事主角戀愛關系發展的電影。該類電影常見的主題是,電影中的角色們基於相互間新發現的魅力而作出相應的決定。

(1)電影院掃盲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現如今有3D電影,是視覺的「長寬高」;美國拍攝電影有5D拍攝技術。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貳』 電影銀幕數的統計依據是什麼

銀幕數:就是電影屏幕的數量。它有各種規格,依照電影形勢而定。所以,一個電影院,有多少種放影形勢,就決定它有多少塊銀幕。因此,銀幕數和影院數不相等。

『叄』 印度的電影現狀和未來如何呀

作者:弘法士 發表日期:2011-1-20 13:14:32
最近印度電影《三個白痴》在中國網路上突然躥紅,很多人立刻甩出了「連印度阿三的電影都這么牛了」的驚恐面孔,如果他們的父母親聽到這句話,可真是笑而不語了。當年《流浪者》和《大篷車》席捲中國的時候,現在中國印度電影迷絕大多數還沒有出生。進入90年代,好萊塢大片的湧入立刻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以至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對寶萊塢毫無了解。還是英國導演丹尼鮑爾的一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現在中國年輕人的視線重新拉回到了印度,而那部電影其實還是英國電影。緊接著《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罕》等幾部印度電影在國內影迷中走紅,才讓中國影迷再次感受到寶萊塢的魅力。於是搜索整理了一些資料來對印度電影市場的基本狀況備份一下,只當掃盲。

一、印度電影市場有多大?

1、電影產量:根據全球電影院調查的統計研究所(UIS)教科文組織研究所進行出來的數據,2008年印度電影年產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國、第三名日本的兩倍多,第四名中國的三倍多。而且印度每年還在刷新這個數字。

2、電影票房:印度電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以2008年為例,美國89.2億美元,日本18.79億美元,印度僅次於日本,為18.60億美元。

3、觀影人次與票價:印度有很多電影院,每天有超過兩千萬的觀眾。電影院通常被分為A、B和C三類。A代表城市,B代表市鎮而C代表鄉村。電影院收費非常便宜,A類電影院通常不超過40盧比(約1美元),C類電影院一般不超過10盧比(約25美分)。

二、印度電影在哪裡出產?

寶萊塢(Bollywood)是位於孟買的電影工業基地的別名,是世界第一大電影生產基地,很多時候代指印度電影。印度語言龐雜,其中按使用人口數量計算,前三位分別是印地語、泰勒古語和泰米爾語。寶萊塢生產的主要是印地語電影,印度電影近年的產量約為每年一千部,寶萊塢只佔其中的六成左右。盡管有些純粹主義者對這個名字十分不滿,但「寶萊塢」已經在牛津英語大詞典中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條目。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三、印度電影的一般性特點

1、在印度,女演員再漂亮,不會跳舞也沒有前途。電影中的插曲一般都在影片上映幾周前推出,為的就是讓大家在看電影之前就熟悉這些歌曲,如果歌曲大受歡迎,電影一定賣座,反之就完蛋。歌曲在印度電影里一般不少於5首。

2、印度電影一般都長達三個小時,一般在中間(一個半小時)會在銀幕上打出「Interval」字樣,進行中場休息。

3、原先盛傳的「印度電影審查尺度較嚴,基本不允許有接吻鏡頭。「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因為不能暴露太多,電影導演仍然喜歡讓女演員「濕身」。

4、一些寶萊塢作者從西方成功電影中直接借來情節場景,作曲者也常常從西方電影中抄襲旋律,多數對西方電影的抄襲都不會受到懲罰,因為西方世界對此基本一無所知,而且,印度觀眾對西方電影和曲調也相當陌生。

5、電影對白和歌曲的歌詞通常由不同人寫成。對白通常使用印地語,詩歌部分使用烏爾都語,現在的主流影片更加入很多英語成分。

四、為什麼印度人對電影如此狂熱?

印度電影產業發達的原因與政府政策鼓勵有關,因為印度幅員遼闊,人口逾11億,境內階級分明、貧富懸殊極大,多數民眾生活窮困,為使民眾宣洩苦悶生活,政府鼓勵拍制商業通俗電影,並以低廉票價讓普羅大眾買得起門票,看電影成為全民運動。印度與孟買近年來經濟欣欣向榮,許多投資人視電影產業為搖錢樹,國內外資金蜂擁流入,更使寶萊塢如虎添翼。

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寶萊塢的製片路線以商業娛樂為主要導向,劇情大多易懂、通俗,而且是由俊男美女擔綱演出愛情故事,歌舞排場華麗。近年來寶萊塢的歌舞片電影,甚至風行到美國好萊塢,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也都流行看寶萊塢電影,學跳寶萊塢的舞蹈,成為印度最夯的文化輸出項目。

寶萊塢電影當然也難免招致影評人的批評,認為寶萊塢電影的通俗與陳腔濫調,很難受到國際影展的青睞,因此,「寶萊塢」也被有些人士解讀具雙關含意:一方面是指其電影產業規模可媲美好萊塢,另方面暗諷其多數影片粗拍濫制。

近年來,印度經濟突飛猛進,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增加,對高品質視聽娛樂需求不斷提高,促使印度電影業者在電影製作暨發行的技術不斷提升。此外,隨著印度新生代導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電影製作技術的推陳出新,以及技術愈見純熟製作團隊等,改變了主流電影的呈現屬性,傳統寶萊塢歌舞片固守的老套以及公式化的固定模式,已日漸減少,針對特定消費族群所拍攝的電影,以及更貼近或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影片也日益增多。

五、印度電影市場與世界電影市場的交流

1、在印度,不論國營公司、私營公司還是外國公司,只要拿到進口許可都能進口影片,並且國家對進口外片沒有指標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能在印度引起轟動的好萊塢大片可謂鳳毛麟角。在全球電影市場形成席捲之勢的好萊塢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大概只佔印度總票房的5%左右。

2、21世紀以來,寶萊塢也積極改變了以國內觀眾為主的策略,開始了積極向海外發行之路。現在印度的電影出口已僅次於美國排世界第二,英國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電影在美國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國電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數倍。2010年,《風箏》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沖入前十名,再一次證明了寶萊塢電影在北美開拓市場的勇氣。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三個白痴》至今為止的總票房收入裏海外票房佔到一半。

六、「印度奧斯卡」Filmfare

印度銀幕雜志《Filmfare》在1953年舉辦了第一屆「Filmfare獎」,該獎後來成為寶萊塢的奧斯卡獎。2000年以後,該獎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盛典,這么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的國際知名度,更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便利。

『肆』 你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嗎是什麼電影

幾十年前,在全托幼兒園,只有禮拜六下午被家長接回家。禮拜一早上回幼兒園。一天晚飯前,老師告訴小朋友們,晚飯後帶大家去看電影。

一人帶個小凳子,坐在大禮堂里,那時候少有現在這么標準的電影院。記憶中第一部電影是紀錄片,原子彈爆炸,那時候不識字呀,後來才知道紀錄片叫《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接著放的是電影《地道戰》。

還別說,從看電影的記憶開始,就和尖端武器、戰爭掛上了鉤。幾十年以來,一直就喜歡看戰爭片。那以前太小了,肯定和大人看過電影,都是什麼電影,完全不知道了,基本上都是在電影院睡過去的,經常都是迷迷糊糊被大人抱回家,接著睡。

那個年代,能看的國產電影就是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以及鐵道衛士、英雄兒女等抗美援朝的電影。經常看的是新聞簡報,正片前加演,最多一次連看了三輯新聞簡報,記得都不長。都是國內外重要新聞,相當於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不過,至少都是一個月左右的事情了。

現在,每天在手機上參加《學習強國》的學習,偶爾看一些老電影的片段,裡面可有不少美好的記憶,主要還是掙點學分。

英雄兒女。

謝謝,誠邀!

《玻璃老人》。

那時我還小,還不會走路。

滿大雜院都在傳,今天晚上放電影!

什麼電影?

《玻璃老人》。

很讓人好奇的片名。

今天才網路到,這是一部譯製片,蘇聯電影。

但是網路到的內容三言兩語,語焉不詳——大概這部電影太遙遠太古老。

當時我父母都在外工作,我姑婆和姑母照料我,她們整天奴僕一樣勞動,晚飯後還在家族的廳房裡義務掃盲,教居委會里的文盲認字。

深夜了,她們還在做鞋、織毛衣……,記得這樣夜裡趕活當時被稱為「熬夜」。

她們鄙棄享樂,從不做生,不愛湊熱鬧,所以看戲看電影她們是不去的,卻給我訂了兒童畫報《小朋友》,還常常應鄰居請求,放下手頭正忙的事,給他們朗讀連環畫。

由於《玻璃老人》這片名太吸引人,我吵著要看。

姑婆和姑母輪流背著我,走到離我家很遠的鎮子南端河街西頭的東皇宮——那時鎮上九宮十八廟,僅這河街上,東皇宮旁邊是南華宮,南華宮旁邊是萬壽宮,再往河的下遊走,距萬壽宮約五十米是天後宮,距天後宮二十米是禹王宮。

只記得人很多,光線昏暗,窄窄的銀幕上光影在閃。

姑婆和姑母為了讓我看得清楚,輪流把我扛在肩上,雙手扶著我——現在想來,我倒是騎在她們肩上,如同坐椅子,她們為了我的舒適安全和看好電影,堅持那麼長的時間,卻一定很難受!

那時看電影沒有座位,都站著,直到三十年後有了電影院。那電影院就是原來的禹王宮。

也有抬凳子去的,要早早去佔位置並且一直守到放電影,前面凳子比你高,你就還得站著,人群密密麻麻,最後面的還得站在凳子上看。大家都雙眼越過前面重重疊疊的人頭,一直用翹首盼望的姿勢看那用16毫米電影放映機放映電影的窄銀幕,中途要耐心等待放映員換片。有人怕擠,在銀幕後面看。

而今電影院卻被人買了又暫時沒有修建,長滿樹和草,又被人開墾,種滿莊稼。

曾經放過電影的,還有天後宮——現在是稅務所職工宿舍;還有大操壩——古代士兵操練的地方和處決犯人的地方,後來是醬園廠,現在是幼兒園和小區。

記得萬壽宮、天後宮、禹王宮本來就有很氣派的木建築的戲台。天後宮戲台前面是石板地壩,地壩後面是一級級寬闊石梯,地壩兩邊樓上還有包廂,所以在天後宮放電影、演戲的時間最久,大概三十年。那些宮的戲台前面,也許原來是有座位的吧?

聽說要打造古鎮,要恢復九宮十八廟,很盼望。

(配圖為現在種滿莊稼的電影院——禹王宮)

第一次看電影,是在老家的鄰村場院前,看過一部名字叫《苦菜花》的黑白片,那個小女孩飢餓的眼神至今還留在我的印象中。

大家好!我是星期八影視剪輯,在這里我想簡單的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第一次觀看的電影,那就是

《背起爸爸上學》

真正人生第一部看的電影!

記得那是小學一年級,當時是學校在操場上用老式的放映機放的電影,然後組織

全校的師生一起觀看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電影里一個畫面,老父親供不起家裡的一兒一女讀書,轉動取水的瓢來決定,水瓢把手指到誰誰就去上學。

很久沒有在看這部電影了,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得了,後來在網上找了找這部片子還真有,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學》,裡面居然還有張嘉譯

這個樣子的......

影片以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這部電影主要講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淹沒了自己的同學,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課3天,被父親打了一頓,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卻哭了,所以父親將他背過了河,一路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鄉,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迎著朝陽,向前走去。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

電影里的那種貧窮真的深深刺痛了我,就是現在我想起來整個基調都是悲涼的。吃不上飯但還是非渴望學習,要好好學習才能有出路。這是時代的烙印,90後應該都是聽著這些規勸和教育長大的。看到這張圖片,還是想流淚......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裡面有句台詞「平安無事啊」讓我記了五十年。

第一次看電影至今難忘。我大概6、7歲,是個白天,我們大隊中學教室放電影。當時教室外面已經圍了很多人,爸爸抱著我穿過人群,把我放在教室窗檯上,我一隻手摟著他的脖子,一隻手扶著牆,趴著窗戶玻璃,透過沒遮嚴的窗簾,裡面有點暗,跟看大戲似的,也擠滿了人,教室前面掛著的大銀幕上,人影動來動去,喇叭里傳出人影說話的聲音,帶著音樂《對世上只有媽媽好》。我那時小,不知道是什麼電影,後來我長大些了,村裡白事放露天電影,聽到熟悉的歌,哭的眼淚汪汪,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媽媽再愛我一次》。

《碧空中的雄鷹》是我兒時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包蘭路上的鋼鐵戰士》是第二部。這兩部電影,就現代人來說,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記得住這兩部電影。看過這兩部電影之後,沒聽說也沒有再看過這兩部電影。看這兩部電影的電影院是:沈陽市和平區沙山街的沈鐵俱樂部。

我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是共和國唯一一部由周總理親自導演的舞台大劇。

『伍』 3d電影是什麼

一般的在佩帶相關設備後就好像在窗戶里看外面,特殊的宣傳片會有出屏效果就好像真的到你面前,比如你可以查3d蛇出屏就不錯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91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5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4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8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7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23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1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3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62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