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電影院
『壹』 2018年龍氏動作+喜劇《鐵道飛虎》觀後感
2018年龍氏動作+喜劇《鐵道飛虎》觀後感
龍氏動作+喜劇《鐵道飛虎》觀後感一:
《鐵道飛虎》全片最激動人心的台詞就是一個字「干」!一群「小人物」無學識但卻有膽識,面對日軍肆虐毫不畏懼巧施計謀保家衛國。而他們鼓動士氣的方式只有最原始的喊口號,「干」、「干票大的」!響徹天空更激盪人心,熱血燃燒信念,成功搗毀了日本鬼子的武器物資更炸了關鍵的運輸大橋,炸出無畏氣節炸出民族精魂。
同時也炸出了觀眾的好口碑,小人物干大事爆笑連連,笑打游擊怒炸日軍,《鐵道飛虎》堪稱標準的龍氏動作+喜劇製造,笑點密集笑料過硬令人笑出腹肌撫掌稱妙。該片的喜劇動作擔當必須是「馬原」的扮演者龍叔,但其他角色和演員的表現也同樣精彩,尤其是黃子韜扮演的「大海」可謂大驚喜。
「大海」在片中特別引人關注,他不僅心靈手巧做裁縫,更會彈琴唱歌一身文藝細胞,然而干起大事來卻毫不含糊純爺們力MAX,用現代話說角色是典型的自帶光環。對於這樣一個角色,黃子韜在表演時顯然有想法和態度,演繹角色小裁縫的身份時,扮相上干頭凈臉報童帽三分貼合,一把剪子玩的666更分分鍾傳神演繹。最重要的是黃子韜摘掉偶像光環後,潛心的將小角色身上的生活感給調和出來,讓角色感覺接地氣,完成了安全著陸的第一步。
黃子韜對角色的解讀更透過外在貼切演繹平穩著陸後持續發力,將演技力道源源不斷的致力於角色內在的雕刻,比如角色身上那股別樣的喜感,被他演的流暢自如有煙火氣。「大海」彈琴唱歌是片中的一大笑點,往往成為被欺負和調侃的對象。反觀黃子韜在表現喜劇部分時發力准確不偏不倚剛剛好,不浮誇不惡搞以平實不乏生氣的表演自然的釋放出角色的喜感,並且十分討喜。其實黃子韜的喜劇表現如此穩定是很難得的,畢竟很多演員初次演喜劇往往會用力過猛過猶不及,常常是自己演的用力觀眾看得吃力,兩頭不討好。
當然,本人最服氣的還是黃子韜的動作戲完成度簡直不要太高。片中他一人承包了大量的動作戲,從開篇的組團搶火車物資,到中間的盜取炸葯包、營救馬原和銳哥,再到最後的火車大戰,黃子韜是一路從頭到尾動作戲貫穿。
然而動作戲雖然多的不能再多,可黃子韜對此卻完成的步步穩扎穩打。開篇的團隊合作,黃子韜動作麻利扎實令人眼前一亮。片中大海作為主力軍營救馬原和銳哥時,黃子韜作為動作擔當身輕如燕穿梭自如,無論是道具還是動作都令人拍手稱好。片尾的終極大戰,大海大量的動作戲和槍戰戲,黃子韜親力親為打出風采、戰出姿態。
特別是在火車大戰中,大海打不死精神被黃子韜刻畫出彩,不怕死不服氣殺鬼子,小裁縫大海的大能量,在黃子韜的爆發式表演中不斷被體現。猶記得最後大海掙扎的受傷的身體硬撐著單手拿槍射殺日軍的眼神和表情,黃子韜演繹的格外動容又精湛。令人感受到中華好兒女的熱血與精神,毫無疑問在黃子韜的表演中,大海不僅有形象和特色,更有溫度、質感和靈魂。
說到動作戲,則不得不提龍叔在各個媒體采訪場合中不斷的高調肯定黃子韜的表現。成龍說他很少誇小鮮肉,但卻將贊賞毫無保留的送給黃子韜,只因為他實在夠拼夠敬業。確實,在拍攝《鐵道飛虎》時,黃子韜身染水痘生病,且依舊冒著零下十八度的艱苦條件堅持拍戲,贏得了成龍和全劇組人的稱贊。此外黃子韜所有的動作戲都親自完成不用替身,這份自信絕非來單純的自他5歲習武,幼年多次取得武術比賽獎項的經歷做底氣,而是他對於表演的態度和作為演員的素養,用他的話說是:「如果拍打戲,你用替身,那為什麼要接呢?你才是演員啊。」一席話說的擲地有聲,必須給黃子韜一朵大紅花。
無疑,通過《鐵道飛虎》令人重新對黃子韜有了認知和解讀,生活中他不僅有很好的個性和心態,在表演中也有自己的素養和態度,而且演技在進步實力有體現,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抑或喜劇都能穩穩駕馭,這才是實力小鮮肉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龍氏動作+喜劇《鐵道飛虎》觀後感二:
經過了這十幾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抗戰題材的一切,身上都自帶了抗體。不管是類似於「手撕鬼子」的電視劇還是各種傳奇的抗戰故事其實在我心裡都沒有什麼感覺了。
這樣說也並不是說要表達自己就是一個不愛國的人,這只是因為我們都到了這個年紀或多或少更明白了關於戰爭的殘忍。但為什麼還是去看了這一部電影。因為這是一部喜劇片。我想開心。僅此而已。正常我都在笑,我覺得作為喜劇片,它實在很合格。
成龍與我父親同歲,今年已經61歲了,還能這樣去爬上爬下的演動作戲。從電影院出來,真的感慨萬千。沖著成龍大哥的職業精神,我要對這個「喜劇」電影多寫幾句。
成龍大哥的喜劇動作片,我們從小一路看到現在。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套路其實我們也都大概可以了解了。這部片子也絕對是一部成式喜劇。電影開場的插曲是新編的《鐵道游擊隊》的歌曲。我旁邊坐著一位爺爺跟著輕輕哼唱手還隨著節奏打著節拍。
電影也延續了成龍的小人物大智慧的人物特點。很多場戲都是在車廂狹小的空間里打鬥。武打動作經常看成龍電影的應該都會看出來,這就是典型的成龍「套路」動作。設計的非常靈活巧妙。結尾部分,火車相撞的細節給了很多完整的全鏡頭,視覺感很好。不管是爆炸還是火車相撞都很震撼。
故事發生在棗庄,電影拍在零下二十度的東北。電影雖然看起來一副粗線條,吵吵鬧鬧看起來特別混亂,但是該做的細節做的很細致也很敬業。還有很多動作戲,在天寒地凍的北方,這些演員還要在行動的車上拍,可想而知難度。動作本來就笨重不易舒展,年輕人都做不穩,成龍大哥還在親自上陣打。可以看出動作確實沒有我小時候看的靈活了,但是他真的太認真太認真了。
成龍大哥在送大國離開的時候,下起的大雪。在看的時候,我還在感慨這個雪的效果做的也太逼真了。但是在電影的花絮里我看到這一段才知道,他們真的是在大雪天氣拍的。
花絮里他說「我凍的舌頭都說話不利索了,然後用力哈氣暖舌頭「。還有孩子們拿在手裡的紙鳶,徐帆攤的一手流利順暢的煎餅。看手法和動作,徐帆的這個熟練速度絕對是專門拜師學藝過的。我覺得這是只有老一輩演員才有的扎實功底。他們肯為角色下苦工。
我現在還記得的鋪設的笑點是成龍在這部電影中不止一次的使用「ang」,這個梗。他自己親自上陣說,說完眼睛還要上瞟加甩頭。
還有幾個年輕演員的台詞對白也很笑點十足。黃子韜算是這部戲的畫龍點眼之筆。他在劇里的性格和他最近一直在上的《真正男子漢》完全一個樣子。我都不禁懷疑他就是本色出演。又熱血又聽話還一愣一愣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山東人,說話一股子山東味,一點都不出戲。本來就對他轉粉,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要愛上他了。
我覺得不管是成龍還是導演對他都是有偏愛的,在電影中幾次讓他唱歌。雖然只是一首「微山湖「,雖然是一枚所謂的小鮮肉,但我覺得他真的很適合演一些這樣的接地氣的角色。
最後我再來說幾句王凱。他是這部戲里唯一不「埋汰「的。干凈利落的一個」正規軍「。他騎馬追火車的鏡頭我當時腦補的就是」大海啊全是水,駿馬啊,全是腿「。從山坡上下來,騎著馬,一路開槍,救人…一氣呵成。
給他這個角色設計的笑點就很萌。他用坦克和日本兵比拼大炮的那段,我覺得算是王凱的這個角色的亮點了。又帥又搞笑又萌。
整體算下來,成龍大哥演的最賣力。一如既往的賣力並且承包了百分之80的笑點。黃子韜演出了又乖又楞。王凱則是酷加萌。角色都演到位了。但這部戲可能唯一不討巧的地方就是他的題材。
對於「抗日劇」大家都麻木了。這也不怪觀眾,因為確實是實在太多手撕鬼子的劇情了。但這部戲我覺得還是非常老少皆宜的。因為他其實本質核心其實是「喜劇」,在賀歲檔,其實很合適帶著家中的老人或者下朋友一起去電影院走一趟。
說些題外話,今天去電影院的時候,我身邊坐著一對76歲的老夫妻。爺爺帶著奶奶來看電影。看電影的時候,奶奶一直悄悄問爺爺問題。「哎呀不會死了吧?」「哎呀可真疼呀」「這孩子怎麼這么傻呀」爺爺一邊讓奶奶別說話,一邊又憋不住自己給奶奶結識。他們在我旁邊一直笑聲不斷。我在一旁坐著特別感動。這么大歲數來還能帶著自己愛的人看電影,真好。
看完電影我扶著老兩口下台階。爺爺和我說,他就認識成龍。今天特意打車來電影院看的。爺爺說很好看。又是打仗片又有成龍。
我笑著回爺爺說,成龍兒子就是開火車的那個小夥子。爺爺特別驚訝。我想說如果你也有爺爺奶奶,不妨帶著他們來一趟電影院。他們一定會舒心的笑倆小時。
成龍大哥,61歲的年紀,零下19度的天。飛奔在火車上。給來的是滿場停不下來的笑聲。除了感動,就只想說,去電影院看這部超級「喜劇」吧,真的可以開懷大笑。
『貳』 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
篇一: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範文
1月23日是媽媽的生日。為了給媽媽過生日,我和媽媽來到了沃爾瑪的甜品店麥貝拉。甜品店散發著一種濃濃的麵包香味。裡面有美味的麵包、有可口鬆脆的蛋撻、還有香氣撲鼻的奶茶……各種各樣的麵包、各式各樣的甜點又香又美味,多得數不清,讓我眼花繚亂。
我們買好了麵包、甜點,來到了全球通電影院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成龍演得《鐵道飛虎》講的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看來我這個電影我覺得:作為鐵道飛虎隊,最主要的就是尋找炸葯,炸掉韓庄大橋。阻止鬼子運送軍用物資。鐵道飛虎隊在位尋找炸葯、與鬼子搏鬥、炸大橋等愛國方面受了不少苦難。最後,鐵道飛虎隊炸掉了大橋,可是卻犧牲了。我認為他們勇於犧牲、保家衛國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我要感謝媽媽和我看這場電影。因為它讓我明白保家衛國的道理。
篇二: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範文
年末將近,又見成龍。
成龍大哥是伴隨著我們的整個成長時期的。他的喜劇電影,從《醉拳》、《警察故事》到《尖峰時刻》、《十二生肖》,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數之不盡的快樂和思考。
成龍開創了自己獨特的成氏動作喜劇,使他擺脫早期的李小龍的影響,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在今年,他又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人之成龍,名利雙收,榮譽等身,令人羨慕。
《鐵道飛虎》與成龍以前的電影同而不同。
《鐵道飛虎》是一個很「紅色」很老的故事。它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由鐵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組成的鐵道飛虎隊,抗擊日本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要用現代手法講好不容易。在這之前,徐克曾經拍了《智取威虎山》,褒貶不一,而《鐵道飛虎》則試圖將戰爭和喜劇揉為一體,讓人隱約想起了傑拉爾·烏里執導的法國戰爭喜劇片《虎口脫險》。而因為主演是成龍,在這種戰爭與喜劇之中,又加入了很多動作戲,使這部電影糅合成了戰爭動作喜劇片。
在成龍之前的電影里,幾乎都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如何攪入一些事件,在各種嬉笑掙扎中,最終解決事件消滅反派。如今,《鐵道飛虎》講述的不止是一個小人物,而是一群小人物。這群小人物里,有成龍飾演的馬原,他總有一句口頭禪,「少說話」;有王凱飾演的神槍手范川,當他騎著馬拿著槍去救馬原等人時,可真是帥氣凌人;還有黃子韜飾演的大海,總是嚷嚷著要干大事,唱歌總是走調;還有徐帆飾演的秦二嫂,成了一個攤大餅的,卻又重情重義。這些人都是小人物,性格各異,但都有愛國之心,都有勇有謀,這使得整部電影人物個性明顯,讓人印象深刻。
有大明星的電影,很難再做好大製作,但《鐵道飛虎》的製作讓人眼前一亮。聽說為了拍出抗日戰爭時期的蒸汽火車,劇組在東北某地才找到這樣的蒸汽火車,並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東北拍戲。正是這種艱苦認真的態度,使得這部電影充滿著良心。最後的大橋,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也只有這種真實感,讓最後炸大橋那場戲,給觀眾帶來驚險刺激,從而當最終他們三人都犧牲時,讓觀眾內心無不動容。《鐵道飛虎》里的特效也讓人印象深刻,看完電影後,扒火車,炸大橋等的場景都一直徘徊在腦海里,有著回味。
有了人物,有了製作,還有經典的成氏笑料。比如ang,比如大家都叫成龍飾演的馬原為大哥,比如對成龍鼻子的吐槽,比如成龍總是叫大家少說話,比如集體唱歌。這些笑點,讓這部電影適合著合家歡,大家歡歡樂樂看完電影,是幸福無比的一件事。
《鐵道飛虎》的導演是丁晟。丁晟的《解救吾先生》曾經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如今,《鐵道飛虎》是另一種驚喜。它炫,激烈,過癮。他展示了他除了能拍小成本電影之外,還能拍出來好看的娛樂片喜劇片。他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年末將近,又見成龍。成龍以前一直陪著我們,以後還將一直陪著我們。
篇三: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範文
飛虎隊全員曝光,燃爆賀歲!由成龍領銜主演、丁晟執導的動作喜劇巨制《鐵道飛虎》今日重磅曝光首款預告和定檔海報,宣布定檔12月16日,強勢進軍賀歲檔。預告片中,成龍、黃子韜、王凱、王大陸、桑平、吳永倫等六人組成的飛虎隊首次合體亮相,引爆期待,「干票大的」的宣傳語,更是沖擊力十足。預告片最後,成龍大哥貢獻神彩蛋:「angang就炸了!」這是成龍第一次在自己作品裡引用這句紅遍網路的金句,非常喜感魔性。
成龍大哥透露,《鐵道飛虎》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群各有缺點的小人物,聯合起來想干件大事的故事。這是成龍大哥繼《大兵小將》、《警察故事2013》後第三次和丁晟導演合作,同時,這也是丁晟導演的《解救吾先生》橫掃影評界後推出的`第一部新片。兩人再次強強聯手,顛覆打造成龍動作喜劇,非常值得期待。
「1895年12月,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步公開放映的電影,《火車進站》。2016年12月,火車又來了。」伴隨著一聲長鳴,《鐵道飛虎》的火車快速駛進火車站,畫面顏色從黑白漸變到彩色,時代氣息撲面而來,讓人「不明覺厲」。成龍領銜的「鐵道六虎」更是連爆金句:成龍大秀山寨日語「土豆哪裡去挖」,讓人忍俊不禁;黃子韜自曝「裁縫」身份,表情喜感;王凱一句「說了叫你別動」霸氣外露;王大陸一臉呆萌,「放我走行嗎」引發好奇;吳永倫和桑平則簡單一句「干」,爽快乾脆。飛虎隊員性格初步顯露。
預告片最後,成龍大哥更是貢獻驚喜彩蛋:「angang就炸了!」網友連連感嘆:「大哥太會玩了!」據悉,這支預告片由丁晟導演親自打造,相當有才。一起曝光的定檔海報中,成龍、黃子韜、王凱、王大陸、桑平、吳永倫在濃濃硝煙中攜手沖鋒,「干票大的」的宣傳語沖擊力十足。濃郁的色彩!火車!爆炸!強烈的漫畫風格呼之欲出,12月,《鐵道飛虎》定將「燃爆賀歲」。
此次,成龍大哥將帶領飛虎隊這幫「小人物」一起「干票大的」。作為動作喜劇代名詞的成龍大哥,塑造過無數個深入人心的小人物形象,此次能夠回歸小人物令他十分興奮,在動作上也力求表現出小人物特有的喜感。據丁晟導演透露,片場的成龍大哥腦力全開根本停不下來,憑借自己對動作的敏感,不斷迸發出新的創意,一些巧妙的「小心機」瞬間讓動作場面趣味橫生,以至於導演經常在片場「抱怨」:「大哥又加了很多好想法!這場戲估計又要拍三天……」
丁晟導演則尤其擅長從人物性格和故事上塑造喜感,過去的作品中,一直可以看到他極具個人特色的幽默感。「我一直想在喜劇方面做出點個人特色。飛虎隊是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搬運工人、裁縫、麵店老闆,本事不大缺點多多,會吵架會鬥嘴,有很多苦中作樂的幽默感,這將會是非常大的看點。」丁晟更表示,「鐵道六虎」都會根據主演的個人特點量身改造,比如王凱飾演的范川頗為高冷,黃子韜飾演的大海性格沖動,王大陸飾演的大國則時常帶著標志性壞笑,和現實的互文不僅讓角色更加立體,也會產生一些意外的喜劇感。
篇四: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範文
電影《鐵道飛虎》講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成龍飾),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一直都在你身邊。陪你時間進退,陪你喜樂苦悲,愛你每一天」,洛杉磯時間11月12日,成龍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成龍一襲中式長袍,抱著兩個熊貓公仔「龍龍」、「鳳鳳」,盡顯中國元素。舉著小金人,成龍懇切地感謝了所有觀眾,並表態要繼續為中國電影人爭光。作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成龍讓世界再一次記住了「JackieChan」,但「大哥」這個稱呼早已烙印在中國觀眾心中。《鐵道飛虎》導演丁晟親手改編歌詞,並和飛虎隊成員王凱、王大陸、桑平、吳永倫合唱了這首《大哥》作為禮物,簡單質朴的歌里飽含著濃濃的兄弟情。
MV中,混剪的不是成龍精彩利落的動作,那些熟悉的場景、鏡頭,看到的卻是成龍經典動作背後的一次次嘗試與失敗,令人心疼不已。記憶里成龍所帶來的快樂也愈加珍貴。《鐵道飛虎》中成龍與黃子韜、王凱、王大陸的歡樂互動也首次曝光,看得出拍攝過一百多部電影的成龍還懷著少年般的拼搏之心。片尾的「謝謝你陪我長大」再戳淚點,引發了一代人的共鳴:「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看電影哭,第一次看電影大笑,第一次記住演員名字,都是一個叫成龍的人。感謝成龍大哥這么多年帶給我們的歡樂與感動。」
「這個終身成就獎是成龍拼了一生,一拳一拳打出來的」,陪伴了觀眾五十餘年,也在觀眾的陪伴下從小人物一步步成為了最具世界影響力的華人影星。在觀眾心裡,成龍已經不僅是一個明星,更成為一個親人,一位大哥。《鐵道飛虎》的主演黃子韜、王凱、王大陸也說,「跟大哥合作感覺特別親切,因為我們的成長,都有他的陪伴」。這首《大哥》一出,「謝謝你陪我長大」立即獲得網友的大量轉載與感慨。
這些句句戳心的歌詞就是出自丁晟導演之手。硬漢導演能寫出這么暖心的歌詞,也都是「來源於生活」。《鐵道飛虎》已經是成龍與丁晟的第三次合作,信任與默契無需多言。「是大哥從廣告把我帶進了電影,他還要開影視學校,他成就了很多人,今天給了他應得的成就,這是我們飛虎隊送他的禮物」。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最愛你的光和電,每一次的感動,每一次的激動,我都會想念。」「作為飛虎隊的大哥,在片場會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情緒。」丁晟導演透露,「有時候天氣太冷,大家情緒不高,大哥會故意說錯台詞,逗大家開心」。「不怕工作汗流浹背,不怕生活嘗盡苦水,回頭我才領會,你一直都在我的周圍。」MV中,大哥受傷的時候有黃子韜的攙扶,大哥會細心地幫王凱調整衣服,和王大陸一起咧嘴大笑,火車上的摔摔打打……即使受傷,有了兄弟在周圍,也沒有那麼疼了。
「你說自己愛冒險,讓英雄不會太遙遠。幾十年的諾言,到今天你已不是少年」MV中再現了那些成龍搏命的經典時刻,但當首次看到這些鏡頭背後所付出的傷痕與汗水,才讓人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成龍對於電影的熱愛。隨著時光的流逝,那個青澀的少年也漸漸成熟,幾十年的變化匯聚在這短短幾分鍾的MV里,令網友感嘆「成龍的一生都在這了,我的整個青春都在這了」,「看了二十多年的成龍電影,謝謝你陪我長大。」。
從影以來,成龍的一生都獻給了電影,還依然保持著少年般的熱情。MV中也首次曝光了成龍新片《鐵道飛虎》的花絮。零下二十度的氣溫,疾馳的火車上,成龍依然在拼著自己的電影夢,「我在片場感覺最輕松,拍電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丁晟導演說,「大哥就像一個挖不完的寶藏,永遠有新想法,永遠在嘗試新的東西,在電影面前他就像個孩子」。
兩個對電影有夢的人碰在一起,丁晟導演最能懂大哥,正像歌詞中所寫「放了真心在我胸前,盼望一天你會看見。我並沒有改變,會陪你一起做夢在生命的每一天」。如此的暖心的MV也打動一眾網友,「希望大哥的電影夢一直做下去,我們永遠不醒來。」
『叄』 作家馬原: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
昨天看《星空演講》,忽然跳出來一個標題:《作家馬原:我是如何逃離北上廣的》。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一向對作家、書這些關鍵詞非常敏感,於是跳過自己想看的那期,直接看了馬原的演講。
說實話,在看這個演講之前,我對馬原沒有什麼了解。在演講中,他很隨意地穿著牛仔褲、白襯衫,講述了他人生的幾個關鍵詞:生病、逃離、桃花源和書院。
多年前,他檢查出肺部疑似患癌。和正常人的想法不同的是,他沒有四處求醫問葯,而是跑到了海口,說因為那裡有椰樹牌礦泉水。這個礦泉水是國宴用水,質量一定不會差。
聽著聽著,我覺得這個老人挺有趣,思想也是很特立獨行。他說,他覺得水是人身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他患病了,為身體換水,會不會讓身體復原呢?結果證明,這個方法還不錯。
他繼而尋找有好水的地方,他覺得,有好茶的地方一定有好水,最後到了雲南接近緬甸邊境的一個山裡,還舉家搬到了那裡定居。
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真正過上了上古那種返璞歸真的生活。他喜歡陽光、水和空氣,每天喝自己家後院的山泉水。
如果說現代人嚮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那麼馬原就是將這種嚮往變成了現實。
在整個演講中,能感受到馬原對生與死、對人生意義的看淡。
他說,當你終日需要思考生與死這個哲學命題的時候,你必然會思考哲學。在哲學上,生與死一直是重要的命題。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們用無數種方式詮釋生與死,卻只有在真正要面對死亡的時候才能對生有最深切的認識。
2012年,馬原的小說《牛鬼蛇神》出版。他說:
面對生死,再大的煩惱都不再是煩惱了。馬原說,我得了治不好的病,那我為什麼還要去治呢?想想,確實有道理。但是,真的當疾病來臨,又有幾個人如他一樣灑脫地放棄治療,真正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呢?
他說,我很慶幸我還活著。他今年65歲,言語間卻像個孩子。孔子說:「六十而耳順。」是因為人生到了那個階段,你不會再在意太多別人的評價,也不會再讓自己煩惱於雞毛蒜皮的小事。
他在山上的家裡蓋了9間房子,說要建成一個書院。對於讀書人來說,對書房、書屋都是有偏執的熱愛的。想像著坐在山間,冬夏都很涼爽的書房裡,看書、寫字、喝茶,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狀態。
可是,人又有多少機會,像他這樣率性而活呢?我不禁對他的生活充滿了羨慕。
馬原說:「我比較迷信,信骨血,信宿命,信神信鬼信上帝,泛神。」
他也承認:
可能正如他所說,當你沒有經歷過疾病、生死,你可能不會去思考那些問題。但當它們來臨了,你就會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想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人生最終是看淡,它最美好的狀態,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吧。
看完馬原的演講後,我搜了一下他的作品,也了解了一下他的生平。
他出生於1953年,是先鋒派作家。他的個人經歷很豐富,進藏做過記者、編輯,曾任同濟大學教授。他和余華並稱為「東邪西毒」,他們是多年的好友。
在馬原的新書《黃棠一家》的發布會上,余華說:「馬原身上始終保持他的一個優點,就是幼稚。」我想,這里的幼稚一定是褒義詞,是看遍世間滄桑之後的歸真,是放下一切羈絆之後的釋然。
一個人,若是連生死之事都不在乎了,還在乎什麼呢?
可能,正像余華評論馬原這個人時說的那樣吧:
馬原還寫了幾本談論經典、電影、小說的書,《馬原:細讀經典》《馬原:電影密碼》《馬原:小說密碼》。我都放在了備讀書目里,有時間的時候准備讀讀。
這幾本書和毛姆寫的幾本有點兒像,毛姆寫過《作家筆記》《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毛姆讀書心得》。《馬原:細讀經典》我讀了幾頁,列了一些他喜歡的作品,其中也有我很喜歡的那本《刀鋒》。等讀完全書再寫詳細的書評。
作家必然都是愛讀書的,在不同作家眼中,同一部作品必然有不同的解讀。對比他們這幾本書來讀,應該挺有意思。
讀作家對經典的解讀,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著。所以,這些書讀完之後,相信我對馬原的作品才能有更直觀的認識,就可以看看《牛鬼蛇神》了。
我之所以喜歡看各種資訊、視頻,樂趣正在於此,那就是通過一個視頻或演講節目,知道了一個人,又通過搜索關於這個人的信息進一步去發掘有關他的作品、資料,進而通過他的作品獲知你本已了解的名家,這個過程既是一種探索,也是有趣的知識遞增。
感謝馬原,讓我知道還有人在用另一種方式生活,一種人人都嚮往卻不敢為之的方式。
我們孜孜以求的,是名利財富,還是內心的充盈?有時間的時候,真的可以思考一下。
『肆』 電影《鐵道飛虎》經典台詞
電影《鐵道飛虎》經典台詞
《鐵道飛虎》由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動作喜劇電影,下面是影片中的經典台詞,一起來欣賞吧。
電影《鐵道飛虎》經典台詞
1. 誰說小人物幹不了大事情。
2. 我命令你先走。
3. 聽說他是神槍手,我能一槍幹掉一個。
4. 天靈靈,地靈靈,馬上就要出大事情。
5. 范川:你們也太不正規啦!
6. 馬原:我們從來沒正規過。
7. 大海:你不神槍手嗎?
8. 范川:神槍手子彈也不能拐彎呀?
9. 成龍:沒關系這邊安全(子彈飛過)不安全
10. 我不想打仗,我想我娘
11. 黃子韜:你說咱們這么多槍,咱們什麼時候能幹點大事呀
12. 王凱:你們就會嘴上打鬼子,瞎吵吵有什麼用啊?幹不了大事
13. 八路軍沒能炸了橋,還有誰能炸橋啊
14. 干,明天就干
15. 又是這只長翅膀的貓
16. 這橋為什麼必須要炸,為了打一場大戰,這炸葯包怎麼炸橋?
拓展閱讀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成龍飾),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角色介紹
馬原
演員 成龍
馬原四十五左右,鼻子大如斗,絡腮像雜草,煙斗不離手。他是飛虎隊的帶頭大哥,性格沉穩,不善言辭、辦事可靠,口頭禪是:“少說話”,總是笑笑的樣子,也有可愛的一面。
大海
演員 黃子韜
大海二十來歲,目帶桃花,常玩剪刀,是個嘰嘰喳喳的小裁縫。屬於心直口快的類型,總嚷嚷著要“干大事”。做事太沖動,說了就要去干,有點任性,比較血性,酷愛表現。
范川
演員 王凱
范川三十齣頭,濃眉眼亮,故作高冷,擅長手槍,是個神槍手。性格高冷,喜歡懟人。是個退伍軍人,開了個小面館當老闆,被旁人稱作慫包。後來跟著飛虎隊們開始了抗日。
大國
演員 王大陸
大國是個硬脾氣的八路軍,是整個飛虎隊成員中“唯一的正規軍”,全程憂心忡忡,覺得他人不正規。性格太過單純倔強,別人說什麼他都信。
相關資訊:成龍牌抗日神劇 防得了脫發防不了尷尬
和蒼老師一樣德藝雙馨的成龍大哥,最近搞了個大新聞,拿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從而成為好萊塢欽定的“華語電影第一人”,到達個人榮譽的巔峰。
懷著對成龍大哥如滔滔江水一般的仰慕之心,蒼老師來到電影院,沒有可樂爆米花,以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觀看大哥的新作《鐵道飛虎》,結果還未看到三分之一,尷尬癌就犯了,差點吐血三升身亡。雖然此電影票房已達4.9億,但還是建議小學文化以上人士慎重觀看,如確需觀看,請隨身帶好一個三歲小朋友。
這個片子自然的將我帶入到十幾年前的一個美好回憶,當時蒼老師還是一個初中一年級學生,有一天中央六套正在播出一個抗日電影,名字叫做《舉起手來》,具體劇情不記得了,只是依稀記得潘長江飾演的內八字騎豬日本兵以及郭達大叔機智破敵,蒼老師和弟弟妹妹們在整個觀影過程中都笑的前仰後翻,肚子都笑疼了。突然,電影院里的歡笑聲將蒼老師驚醒,難道是我自己心理有問題,不然為什麼好多人都在笑呢。不對,這要怪姜文,還要怪梅爾.吉布森。
是的,就怪這兩個人,這倆拍的抗日神劇一點都不好笑,額不對,姜文的《鬼子來了》還是有些滑稽可笑的鏡頭,只是笑完之後很沉重,吉布森的《血戰鋼鋸嶺》就簡直太不好笑了,除了沉重還是沉重。
姜文鏡頭里的日本鬼子奸詐兇殘,中國老百姓自私貪婪怕事,中國老百姓救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殺了中國老百姓,中國老百姓又殺了投降了的日本鬼子,最後中國軍人又殺了殺死日本鬼子的中國老百姓。
吉布森電影里的日本鬼子就更兇殘了,強如美帝也是屢次從鋼鋸嶺敗下陣來,多少美國大兵血肉橫飛缺胳膊少腿,所以才有了醫務兵道斯勇救七十多人的神跡,要不是美帝們胸口堵槍眼捨身炸暗堡,這鋼鋸嶺硬是打不下來,慘烈程度簡直堪比我們志願軍打上甘嶺。
成龍大哥畢竟是成龍大哥,他演的中國老百姓可不一樣,忠厚老實有擔當,足智多謀穩如哥,口頭禪是“少說話”,幾十年前就明白了空談誤國,所以不管是搶火車、打鬼子還是炸大橋,一個字就是“干”。
而他的對手日本鬼子,那也不是一般的鬼子。本來鬼子進村,寸草不生,但《鐵道飛虎》中的鬼子絕對算得上良心,拿著燒紅的烙鐵也不忍給被吊起來的成龍大哥和房祖名來一下,老百姓故意拉著牛堵鐵路的.時候,他們竟然擔心老鄉的安全停下了火車,進村抓人的時候,不僅沒有殺人放火強奸婦女,連個烙大餅都沒拿。
我們的成龍大哥率領的“飛虎隊”雖然“不正規”,但打起鬼子來那也是一擰腦袋“咔嚓”就幹掉一個,和龍太子房祖名去鬼子軍火庫偷炸葯包如探囊取物,王凱演的神槍手一槍一個鬼子,黃子韜演的小裁縫那也是身手了得,不僅殺得了鬼子,還彈得一手好琵琶,其他幾個配角雖是蝦兵蟹將,殺鬼子也是跟玩兒似的。
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個中國老百姓組成的“飛虎隊”幹掉的鬼子至少有上百個,以一敵十那絕對不是吹的。最後還上演了一幕人對人、槍對槍、炮對炮、火車撞火車的大戲,並由成龍大哥捨身炸大橋推向最後高潮。
盡管成龍大哥演的很賣力,年過花甲還一如既往上躥下跳喜劇式打鬥;盡管黃子韜、王凱帥掉渣,一個身輕如燕一個身騎白馬;盡管日本指揮官沒有像以往一樣慫得掉褲子,還如小強一般怎麼打都不死;盡管電影中的蘆葦盪很美,還時不時響起熟悉的旋律“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盡管還有很多盡管,但蒼老師還是免不了出戲了。
因為聽到了八路軍王大陸的台灣腔,因為聽到了龍太子房祖名的香港口音,因為日本指揮官雖然打不死但是智商仍然不到70,因為ang和唱歌跑調之類的不好笑老梗,最重要是因為尷尬癌犯了不忍直視。
如果說《舉起手來》還帶著一些兒童式的幼稚搞笑,觀眾還能感受到些許童真,那《鐵道飛虎》就是一夥兩岸三地名星巨嬰式的尷尬表演,整個片子都透著一股刻意。當然,成龍大哥可不傻,用極其艱苦樸素的製作一不小心幾天時間就拿下2.5億票房,順便在哈哈大笑不經意間掩護兒子房祖名復出。
所以,是我們觀眾智商低咯。
;『伍』 《特殊使命》里的歐陽處長的扮演者叫什麼名字
周揚個人簡介
性別: 女
生日: 6月6日
身高: 170cm
體重: 49kg
出生地: 遼寧大連
民族: 漢
星座: 雙子座
血型: A
現住地: 北京東城區
畢業學校: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
職業: 影視演員
特長: 舞蹈、琵琶
最喜歡的車:捷豹
最喜歡的書:哲學或有深刻哲理的書籍
最喜歡的明星:馬龍·白蘭度、張曼玉
最喜歡的電影:《美麗人生》
最喜歡的顏色:大紅
最喜歡的食物:湖南菜、餃子、包子
最想從事的職業:幼兒園老師
最喜歡的歌:《假如愛有天意》主題曲
最喜歡的季節:夏天
最喜歡的口頭語:你知道嗎?
最喜歡的花:百合
演藝歷程
1999年全國舞蹈比賽第二名
2004年:入選「奧運寶貝」同年8月參加第28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演出
2003年,電視劇《跟著陽光跳舞》飾演「吳茜」 導演 彥小追
2004年,電影《死亡的詩意》飾演「林杏兒」 導演 馬原
2005年,電視劇《老城》飾演「四格格」 導演 王瑞
2005年,電視劇《越王勾踐》飾演「西施」 導演 黃建中
2006年, 電視劇《特殊使命》飾演歐陽荷、. 導演 彥小追
2007年, 電視劇《寶蓮燈前傳》飾演三聖母 導演餘明生
『陸』 電影《鐵道飛虎》觀後感
鐵道飛虎觀後感作文600字【1】
1月23日是媽媽的生日。為了給媽媽過生日,我和媽媽來到了沃爾瑪的甜品店麥貝拉。甜品店散發著一種濃濃的麵包香味。裡面有美味的麵包、有可口鬆脆的蛋撻、還有香氣撲鼻的奶茶……各種各樣的麵包、各式各樣的甜點又香又美味,多得數不清,讓我眼花繚亂。
我們買好了麵包、甜點,來到了全球通電影院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成龍演得《鐵道飛虎》講的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穿過山東境內的津浦鐵路成為日軍在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戰略交通線之一。在津浦鐵路棗庄段周邊,活躍著一支民間抗日游擊隊,這支游擊隊主要由棗庄火車站的幾名鐵路工人組成,隊長叫馬原,是火車站的搬運工工頭。他們白天在日本人佔領並管理的火車站幹活,晚上出來秘密活動,利用對鐵路線的熟悉以及扒火車、開火車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擊隊跟大批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周旋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當地老百姓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叫鐵道飛虎隊。
看來我這個電影我覺得:作為鐵道飛虎隊,最主要的就是尋找炸葯,炸掉韓庄大橋。阻止鬼子運送軍用物資。鐵道飛虎隊在位尋找炸葯、與鬼子搏鬥、炸大橋等愛國方面受了不少苦難。最後,鐵道飛虎隊炸掉了大橋,可是卻犧牲了。我認為他們勇於犧牲、保家衛國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要感謝媽媽和我看這場電影。因為它讓我明白保家衛國的道理。
鐵道飛虎觀後感作文600字【2】
元旦的前兩天我們去了電影院看一部打日本的電影,叫做《鐵道飛虎》。
早上我們去了電影院帶好了票我們進影廳了,一開始是十分鍾進入,開始演了,我們戴好眼鏡開始看。這是講述日本攻打我國很多人都做了奴隸,其中有一個人叫馬原還有其它的兄弟,他們想去干大事,日本那裡有一座橋,那是日本輸送火葯的路線,於是八路軍就想把橋給炸了但是他們失敗了,只剩下了一個八路跑到了馬原的家裡躲了一躲,八路就沒被日本發現,八路講述了他們炸橋的.計劃,他到了火車里後被發現犧牲了,於是,飛虎隊就去偷炸葯,三番兩次被發現最後只偷了一個炸葯包,這個炸葯包也被扔出去炸鬼子用了,之後事情變得復雜,他們知道火車里有足夠的炸葯,把炸葯連起來綁在橋柱上,這樣一炸橋必定蹋,鬼子也就沒法運火葯了。說干就干,他們上了火車可是火車的水箱被日本打爆了,還沒到橋火車停了,就在絕望的時候,八路軍來了,後面來了一輛火車撞了有火葯的火車,火葯掉了出來,馬原抱住火葯圍著橋柱轉了幾圈拉響了炸葯包,dang,橋被炸蹋了。任務完成。
我喜歡這部電影。
鐵道飛虎觀後感作文600字【3】
今天看了《鐵道飛虎》這部電影,說實話,作為一個不知道算不算業余的電影愛好者和一個圖樂的觀眾,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其實還不錯,至少從電影院里觀眾的笑聲中聽起來是這樣的,但肯定不應該像豆瓣給的這么低的評分。
當然以上只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直觀而非專業的感受。我不知道豆瓣的評分機制是怎樣的,也不知道這種評分是不是專業的電影人從藝術的高度給出的專業評分。但從網上給出八點幾的評分可以看出至少也有一部分人跟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相似。對比我好奇的是豆瓣做電影評分的初衷是什麼,是為了從專業的角度為電影的好壞給出標准,還是為了給大眾提供觀影指導。如果是前者,那麼評分的這些人是否有資格對上映的電影給出評判;如果是後者那麼這里的評分和其他地方的評分相差甚遠,到底哪個更具有參考價值?
思來想去,這也許就落在一個問題上:誰的評分能代表觀影大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