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電影院多排片次
1. 一家電影院節日期間的排片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決定排片的因素主要為電影本身的影響力和票房預估潛力,進口片會參考國外上映的票房,系列電影會考慮前作的票房,非系列電影會根據主創人員、影片製作團隊、影片的宣傳等情況綜合考慮,但最主要的還是會根據影城所處市場的電影喜好程度、同類影片在所著市場之前的票房情況,以及同檔期其他影片綜合考慮,一般會預估全國可產生票房再分解到地區可產生票房,最後再折算成排片佔比。
2. 電影院如何排片的
首先要說明一點排片這個東西是非常主觀的,基本上除了一些常識性錯誤(比如2D廳排3D,密鑰過期仍繼續排映,同進同出場次過多等),基本上沒有對錯好壞和標准答案。主要是根據本身影片的素質和口碑、片方及第三方活動影響、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觀眾群體、人情關系這四個因素來安排影片。影院排片好壞直接影響上座率,上座率過低影院是要虧損的,所以影院對於影片的調整是很及時的。
3. 電影院是怎麼安排電影場次的
按照片長,各場次之間間隔20分鍾,根據影片不同,每天場次數量也不盡相同,還有一點就是看院線,大片預算多,所以院線會安排放映時間和場次定量,各影院自覺執行,當然監察機制是有的。
4. 排片率是什麼意思
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排片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影院黃金時間、影片質量、影廳大小、影廳數量、影片長度、拷貝數量、跑片時間、人員安排、通道使用等。此外,還有地理位置、交通、天氣、風俗習慣、語言類別、作息規律、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消費人群、特殊要求等。
而票房在以前指戲院、車站、碼頭等出售票券的地方——亦稱「售票處」,舊時指票友聚會練習的處所。現在指電影、戲劇等因賣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4)能讓電影院多排片次擴展閱讀:
截至2015年,中國的銀幕總量已經超過27000塊。一般情況下,影院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24點(午夜場等特殊場次除外),如果按平均每部影片2小時計算,扣除每場之間15-20分鍾的間隔,一塊銀幕每天可以放映5-6場,全天的放映總量則在13.5萬場至16.2萬場之間,取中間值約為15萬場。
由於基數較大,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影片如果能占據30%以上的排片,就意味著它擁有每天5萬場的放映量,絕對是大片水準;相反,如果排片率在5%以下,就意味著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萬場,只能算是中小影片。
但並非所有影片都是排片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場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院經理信心下降,進而縮減第二天場次。而如果在場次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影片上座率頗高,造成一票難求的現象,影院經理則會增加放映場次。
5. 電影院如何排片,有什麼技巧嗎
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影城的黃金時段,而每個影城的黃金時段都有差異,只有在現場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確定,一般來說是在晚上18:30--20:30之間,排片只要把這個時段的影片排好就行了,其他時間的你會發現,淡季的時候都是取消的,再動腦筋都沒有用的。黃金時段熱門影片排到最大的影廳,ok,其他的就是微調一下,考慮當地市場的」口味「特點,動畫片,還是恐怖片等,進行一些微調。
6. 影院排片要怎麼安排
這個就是算的一個平均估計
就是一部電影在所有電影院排片總數中所佔的比。具體院線安排不一樣,所以廣電也好,媒體也好,也不能准確的估計出來,基本就是按多少個院線統計一下就出來了。
7. 電影院如何排片的
電影院的排片是根據,首日是根據電影的導演以往的成績來排片的,比如國內的周星馳,吳京,張藝謀,馮小剛等等拍的電影場次肯定是要多於其他導演場次的。
以後就是看口碑,口碑越好排片率就會越高,不過也是要觀眾買不買帳如果觀眾不買帳口碑再好排片率也不會高,影院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影院就是為了賺錢。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越多觀眾買票的電影,就會排片率很高,觀眾決定了電影院如何排片。
8. 影院排片是怎麼決定的啊會因為一部電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嗎
排片前我們都要對影片做出預估,即根據影片熱度來對我們選擇排映什麼樣的影片,計劃排映多少場次、座位以及怎樣分配時間段制定計劃。對於一部即將上映的新片來說,營銷對其熱度的影響會比較大,所以一般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預估影片的熱度。會因為一部電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所謂排片率,其實就是一部電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間,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場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票房成績。
主觀方面除了需要考慮影片的IP、故事劇情、影片類型以及受眾和主創陣容明星粉絲等因素。點映或者看片會也十分重要,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影片信息,從而能夠結合本影城觀眾的特點來指導排片。
9. 影院排片是怎麼決定的啊會因為一部電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嗎
緊跟觀眾的反應並及時動態調整排片已變得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投入與產出能達到均衡,從而實現票房利潤的最大化。
原則一:主客觀預估影片熱度
排片前我們都要對影片做出預估,即根據影片熱度來對我們選擇排映什麼樣的影片,計劃排映多少場次、座位以及怎樣分配時間段制定計劃。對於一部即將上映的新片來說,營銷對其熱度的影響會比較大,所以一般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預估影片的熱度。
原則五:動態排片是硬道理
動態排片是硬道理,這個也是今天最核心的一個原則。所謂動態排片,就是指根據觀眾的反應做出最快的調整。觀眾的反應永遠是調整排片的根本依據,可體現為實時票房數據的變化。我們之前提到過,這一點在影片上映前是看不到的,那麼這個時候還是主要看它的營銷內容,看面相;等到上映以後,特別是首日出現了票房表現後,就要開始看口碑看品相了。
10. 張藝謀在線求影院經理多排片,呼籲減少凌晨場次,電影票房和排片有關系嗎
首先排片率的高低最開始是根據影片的資金投入,參與的演員以及後期的宣傳來安排的。排片率的高低在上映前期確實影響到了影片票房的高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前期的排片率只是一個參考,決定最終票房的是影片的質量。電影院是一個盈利機構,有好的口碑,高的上座率的電影,自然會受到電影院的喜歡,相應地提高排片率,口碑和上座率不好的電影自然而然地會減少排片率。
總之酒好也怕巷子深啊。現在這社會太浮躁,營銷才是王道。你三千熒幕開畫,他三十屏幕開畫,怎麼比,別人出生就在羅馬好吧! 不過大爛片和大爆片例外啊,像《上海堡壘》我感覺排片越多,死得越快啊。葯神之類的,只能說現在好片子太少,觀眾都飢渴難耐啊,口碑才能倒逼排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