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院拍照片相機參數
Ⅰ 請教攝影時怎麼設置相機參數最合適高分跪求
一個個說
1:光圈 F 5.6-11 快門1/60--1/500 iso100-200
風景多為拍攝全景,所以會用到廣角端,光圈小點景深大
2:光圈 F 3.3-8 快門1/60--1/1000 iso100-200
人像多為特寫、半身、全身、帶景人文。特寫半身可用長焦端(F4.5-5.6)拍攝,虛化背景,突出人物;全身人文可用廣角和中距離變焦端(F5.6-8)拍攝,中等景深,人物背景都清晰。
3:光圈 F 3.3-4.5 快門1/8--1/60 iso400-1600
室內光線暗,人物需盡可能保持不動,iso感光度需提升(越高躁點越多),感光度要控制在自己容忍的程度,開啟相機防抖,最好上三腳架。
4:光圈 F3.3-16 快門30-1/50 iso100-400
夜景有很多種,煙花,車流,城市全景,人像等。都需要上三腳架。煙花F5.6 快門5-1/2 iso100;車流F8-16 快門10-1/2iso100;城市全景F11 快門30-1/8 iso100;人像F3.3-5.6 快門1/8-1/50 iso400,也可開閃光燈後簾同步
Ⅱ 尼康D750相機,如何在電影院里拍攝人像用什麼鏡頭不開閃光燈參數怎麼設置
拍人像可以用50mm定焦頭,或者85mm定焦頭,光圈最好不高於f2.8,用f1.4左右的比較好,可以將背景很好的虛化,不過這類大光圈鏡頭在拍攝時的對焦點一定要選好,尤其拍人物大特寫的時候。
Ⅲ 在影樓用5D3相機拍攝,室內的,兒童照,一般參數設置到多少比較合適,求老攝影師給點建議,燈光和相機
參數設置:一般室內人像3個燈的話可以設置
快門:125/1
光圈:10到16自己調節吧
感光度:100
另外,要用18%的灰卡校準色差。
Ⅳ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在黑暗的埸景下自動對焦拍攝,相機在沒對上焦的情況下你按下快門鈕,機相是沒反應的,按不下的,切換成手動對焦就隨便你了。
在影院對著觀眾拍攝,並不會很黑暗,屏幕反射的光足夠你對焦的了,特別是對靠前排的人。
在農村空曠場地放電影拍觀眾,屏幕的反光可能弱些,可以利用抽煙人的煙頭火,玩手機的亮屏或電影放映機鏡頭光束對焦。
如何在黑暗的環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
如果拍靜物靜景的話你就可以小光圈低ISO慢門上架慢慢拍。
在弱光中拍攝放映場里的觀眾,因為觀眾是會晃動的,那麼你最好上架,需要把相機快門設置為60/1秒以上,光圈要開大,ISO也要提高。
近景小埸景可以打閃光燈,大埸景打閃效果不好。
以上只是個人拍攝的一些操作交流,謝謝悟空邀請!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你這樣由於光線過暗而出現的對焦難題「拉風箱」,即鏡頭來回伸縮,一直對不上焦,無法全按快門拍照。不僅容易錯失拍攝時機,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攝中的創作情緒。
先來說 對焦難題 ,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機自動對焦計算方式還是「反差對焦」,而弱光環境下畫面整體的反差不足,可以採用 手動對焦、尋找亮處對焦、輔助照亮、先對焦後構圖、手動對焦 + 實時取景(Live View)、增加景深 等方法。可參見前文暗光環境中,如何實現准確對焦?7個技巧讓對焦「一擊即中」
那麼,在黑暗條件下, 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明亮?也就是不欠曝。
1、 提高ISO感光度
提高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使用大光圈鏡頭
在晚上、室內等弱光條件下,大光圈鏡頭可以讓拍攝變得事半功倍,能增加相機的進光量,提高手持拍攝的快門速度,保證手持拍攝不虛。
3、 減慢快門速度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門的使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有的人1/10秒內能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也是模糊的。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藍牙遙控、定時拍攝等手法,可以有效減少抖動,讓畫面更加清晰。
4、充分利用光源
可以選擇使用閃光燈等補光設備,對畫面進行補光,從而得到比較自然的補光效果。此外,要充分利用這環境光源,使畫面看起來清爽而干凈、 畫質更好。
所謂「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開動腦筋,總會有應對之法這些技巧看似簡單,卻很有效果。不知道你有什麼好的應對之法呢?
第二個就是開大光圈,大光圈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加快門速度,所以,就不用設置太高感光也可以留住畫面!要是拍人像什麼的用大光圈在夜晚還可以照出光暈的感覺,大光圈也是非常不錯的。
再有一個辦法就是,手持住相機不動,當然手不是鐵做的,所以很不適用,所以可以找個軟衣服或者地面把相機放在上面,控制好角度在進行拍攝,這個就不是動相機的設置了,但是一定要保護好你的相機噢!
所以在黑的時候用這幾種方法,很實用,很簡單,一次快門,只為了留住那幾秒鍾精彩的回憶!
如果有更好的建議,請下方留言。
就拿這個要求在放映電影的時候拍照的任務來說吧,如果是為了社團搞一個活動的展板,需要這次電影的圖片素材,表現出來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觀看電影的活動,那你就可以在放映電影前在影院還亮燈的情況下,拍一下影院的全景,然後電影開始後拍一張電影名字的放映圖片,期間可以等到電影有比較強亮度的鏡頭時,找幾個人拍一下人物面部特寫,等到電影放映完畢後燈亮了,再拍幾張人物特寫,主要抓住剛看完電影時候還沒有從電影故事中出來的那種人物表情,找准女生下手即可。
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外置閃光燈,燈頭朝向上45度角不要直射,加柔光板。相機設置上在影院燈亮的時候你可以ISO設置在800-1600,快門125分之一,在放映期間因為光線非常弱,你就盡可能把ISO調整到最高,快門速度保持60分之一以上,拍攝格式統一使用RAW格式。
最後提一下一場電影下來最多不超過10張即可,與會議拍攝一樣,你不要一個勁的拍起來沒完,因為最後的照片使用也頂多就用3張,你拍那麼多也沒用。放映電影之前你要提前來現場根據現場環境設置相機參數,做到心裡有數。
在弱光環境下拍攝,要用手動檔M檔,光圈調大,ISO調高,快門視情況可以適當調慢一些,但也不要太慢了造成模糊。用閃光燈或新聞燈打燈,視情況打反光板。
但是,電影院里電影放映時的光線,那都不是一般的弱光,實在是非常弱的光了。所以,如果你是想拍宣傳照的話,建議你在電影臨開場前或電影快結束出字幕時,讓影院把燈開著你拍幾張宣傳照,這個時候拍觀眾是坐滿了的,而且也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情緒。這樣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對焦對不上的情況了,照片拍出來效果還是可以的。很多電影的宣傳照片都是這樣擺拍的。
如果你就是想觀影中間拍,那是很難拍出效果好的照片的。光線實在太暗了,打閃光燈的話只能照亮局部,難以照亮全局,效果不好,而且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還有一個方案,就是用紅外照相機。這個可以把觀眾的表情、觀影的反映拍得比較清楚,而且不會影響觀眾的情緒。但紅外相機拍出來是黑白的,用做記錄合適,用作宣傳照的話不見得合適。
這種情況下簡單說就是三點:1,對焦可以用手動模式,黑暗環境你自動對焦相機會發光照到拍攝物體輔助對焦!這樣不太好 2,用M檔拍攝,忽明忽暗光比較大的環境下,用M檔曝光比較穩妥,當然也不是一個M檔從頭拍到尾 3,拍攝用jpg raw格式,後期可以彌補一些前期拍攝的缺憾,如果是全畫幅單反,iOS開到1000 2000左右後期降噪都不是問題
拍攝夜景 有以下幾個重點
1.正確的曝光 避免過曝或欠曝
2. 提升你的感光度。夜間感光度真的很重要。其次利用拍攝現場的光源 作為輔助光
3.穩定 這點意味著 夜間拍攝 多數情況下 你需要准備一隻三腳架 以確保畫面的穩定
把握以下原則:高感光度,大光圈,手動對焦,M檔。以星空拍攝為例,應當設置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f值2.8(最小不能小於4),手動對焦到 再稍微回擰1-2mm,快門設置為25一30秒(超過30秒星星會拖尾)。注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保持不動,只調整iso值,多拍幾張就可以獲得正確的參數了。其它暗光環境也按這種方法拍,如果距離比較近,可以嘗試自動對焦或估焦。
1.按快門卻不照,是沒有對上焦。在放電影時拍照,如果是拍屏幕,可以在屏幕亮的時候對屏幕對焦,然後改為手動對焦模式,固定焦點。
2.如果拍攝主題不會快速移動或者變化,可以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延長快門時間,可以變亮。
3.如果拍攝主題不是屏幕,距離不固定,還移動,那沒什麼好辦法,改為快門優先,即使對不上焦,也可以拍。拍出來什麼算什麼吧。
既然題主問的是放映電影途中拍照,那閃光燈就可以pass掉了。
先來說說如何拍清晰,弱光環境下拍攝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精準對焦。
- 首先拍照的時候,建議題主用單反的取景器而不是液晶顯示屏,這樣能更清楚的觀察被拍的人/物體。
- 在對焦的時候,盡量找高對比度的邊緣來對焦
- 暗光下攝影為了保證照片不欠曝往往會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手持難免會抖動,這樣照片就會模糊,建議准備一個三腳架。
黑咕隆咚的地方拍照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不欠曝,也就是題主問的怎麼拍明亮。
- 提高ISO感光度 (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像題主這樣的特殊拍照環境,可以忽略這個,可以拍完後期ps減少噪點)
- 如果有大光圈鏡頭(比如性價比很高的50mm F1·8)最好(但是也要考慮景深問題,畢竟光圈越大,景深小,具體因為不知道題主拍攝目標是什麼,所以抱歉沒法給出准確建議)
-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但是一定要用三腳,實在沒有可以找個穩定的能放相機的地方,但是盡量不要手持)
綜上,電影院拍照可以嘗試:
大光圈(視拍攝對象而定)+ 高感光度 + 慢速快門 + 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
希望能幫到你
Ⅳ 相機拍照參數設置
攝影新手在剛拿到相機的時候,對於相機上的繁多的功能按鍵可能並不是很熟悉,更不用說去設置這些參數了。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相機通用的參數設置,引導大家快速學會使用相機拍攝照片。
1、感光度的設置
對於相機的感光度,也就是ISO,我們建議優先手動調整為100,除非曝光三要素需要調高ISO或者對照片的畫質要求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讓ISO設置為AUTO。當然,夜晚等弱光場合拍攝,沒有閃光燈的話一般需要提高ISO。
2、拍攝模式的設置
拍攝模式並不復雜,主要有自動模式、程序自動模式P檔、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手動曝光等模式。
日常抓拍、記錄生活旅遊等題材可以選擇自動模式或P檔;
拍攝人像、風光、靜物特寫等需要考慮景深問題的題材,建議用光圈優先模式;
拍攝運動類題材,如體育運動、慢門拍攝等,建議用快門優先模式;
想要操作感,或者在較為復雜的拍攝環境中,可以選擇手動曝光模式。
3、白平衡的設置
白平衡的設置,一般可以將白平衡設置為「自動白平衡」,這樣基本上可以做到還原環境真實色彩的目的,同時想要調整環境氛圍,可以選擇在後期對色溫參數進行調整。
4、測光的設置
測光,大多數時候選擇評價測光(矩陣測光、平均測光)即可,對整個拍攝畫面測光,能滿足大多數場景的拍攝。還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光區域是畫面中間的1/3左右)、點測光(畫面單點3%~5%左右的區域)可供拍攝者選擇。
5、對焦的設置
對焦模式,常用的就是單點自動對焦AF-S、伺服自動對焦AF-C、智能自動對焦AF-A和手動對焦。
單點自動對焦AF-S:半按快門對焦一次,使用較為頻繁,適合拍攝靜物擺拍等;
伺服自動對焦AF-C:拍攝移動主體常用,半按快門可以保持追蹤對焦,適合抓拍;
智能自動對焦AF-A:自動選擇AF-S或AF-C,根據主體是動還是靜;
手動對焦:手動調整對焦環,沒有使用限制,一般在自動對焦不能使用或出錯時才用手動對焦來調整。
6、曝光補償的設置
曝光補償,在程序自動模式、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等模式中才有用,它的調整很簡單:
當照片亮度適中的時候,保持對著「0」處即可;
當照片偏暗時,增加曝光補償;
當照片偏亮時,降低曝光補償。
7、照片格式的設置
照片格式主要有兩種:JPEG和RAW。
JPEG格式:可以直出,佔用內存小,適合拍攝生活旅遊等不太需要後期處理的照片;
RAW格式:佔用內存大,保存較多的原始環境色彩,照片大多偏中灰色,需要經過後期處理。
8、照片風格的設置
照片風格的設置有多種,比如自動、標准、人像、風光等等,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建議選擇標准即可,等後期對攝影更了解、對相機的使用更熟悉之後再來挑選或設置不同的照片風格。
9、驅動模式的設置
相機的驅動模式,就是單拍、連拍、延時自拍等模式,大多數場景的拍攝我們選擇「單拍」即可,按一下快門拍攝一張;拍攝精彩畫面、抓拍運動瞬間時,我們可以考慮選擇「連拍」;而延時自拍可以用來給自己自拍,或者拍攝慢門時來降低相機抖動,避免手按快門引起抖動。
10、焦距的設置
焦距的設置一般是對於套機鏡頭,套機鏡頭基本上是變焦鏡頭。我們想要拍攝到更寬廣的視野畫面時,將鏡頭變焦環調到最小即可;想要拍攝到遠處的畫面時,只需要拉長鏡頭即可。同時較廣的焦距拍攝出來的照片景深更大,較長的焦距拍攝出來的照片景深較淺。
Ⅵ 攝影棚中的相機參數如何設置
攝影棚中的相機參數設置如下:
1、把色溫調成同棚燈一樣的。
(6)在電影院拍照片相機參數擴展閱讀:
在使用佳能550D 18-55鏡頭拍金屬表面靜物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18端,將相機移到最近對焦距離(微距模式);
2、鏡頭不要垂直對著金屬面;
3、不要使用閃光燈補光;
4、使用三腳架。
Ⅶ 電影院照相,照相機像素最少要多少
電影院、距離100米、能看清臉,這個要求很苛刻……
像素不是決定性指標,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相機都足夠!
2點提醒注意:
1、電影院光線很暗,又不能開閃光燈(100米,開了也沒用),必須提高感光度才能保證安全快門。所以相機必須具有很好的抗高感性能,才能保證圖片基本質量。普通數碼肯定不行,起碼得單反,還要好一點的單反。我用尼康D90拍過,ISO1000沒問題。
2、距離100米、能看清臉,這就要看鏡頭的焦距了,等效焦距至少200mm以上都不夠大(如果是銀幕人物特寫要稍微好一點),但這些超長焦單反鏡頭都很貴!普通長焦數碼相機倒是便宜,焦距夠了,但SIO調高後畫面噪點將慘不忍睹。你還是用單反往前走走吧……
Ⅷ 明星電影院路演,會比較暗,相機拍攝參數怎麼調,而且明星會一直動想快門快一點
第一、調節你的亮度。
第二、用專業的相機進行拍攝。
第三、可以換個亮的環境進行拍攝。
Ⅸ 拍照片怎樣調節參數
單反相機拍人像正常情況下參數設置原則:
1、一般用較大光圈f=5.6(拍環境人像較多用)以及更大光圈以便虛化背景(簡化畫面)
2、快門在鏡頭安全快門范圍內,50mm標頭一般在1/60秒以上
3、焦段在50mm左右,距拍攝者距離大約1.5米左右。如果焦段用廣角,距拍攝者距離大約3-5米左右。
4、ISO根據以上1-3參數數據設置正確曝光即可
5、測光模式用點測光。逆光可以拍攝人的輪廓線,側逆光可拍攝其立體感和皮膚質感,順光可以拍攝人臉的皮膚細節。(注意逆光比順光要加大2檔曝光,側逆光比順光加大1檔嚗光)。
6、用M檔模式拍攝體現人像光線的魅力(可自由達到自己想要的光影效果),用光圈優先模式可用曝光補償完成。
總之,參數不是定死的。因不同環境,不同光線,不同時段曝光參數不同,因地而宜調整參數准確曝光(是指你自己想要什麼影調效果,高調或暗調,暗調適宜男性,高調適宜女性。)
Ⅹ 拍電影用的是什麼相機、多少萬像素的
拍電影 應當用攝像機,而不是照相機,好像 和像素 關系 不大家用的80萬像素 ,但DVD的實際 像素 也就720×576=42萬左右 ,如果 是要拍1080P的高清電影 話至少得1920×1080=210萬左右 的像素行了,主要是其它 一些硬指標和家用的不一樣:
和電視台里那些專業攝影師肩上扛著的大型攝像機相比,家用的MiniDV數碼攝像機要小巧可愛得多,拋開外形不談,它們之間又有那些實質性的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在於存儲格式和介質,家用數碼攝像機通常使用MiniDV帶,而專業攝像機則使用專門的DB(Digital BETACAM)帶。
從根本上講,MiniDV數碼攝像機和Digital BETACAM的專業數字的壓縮視頻記錄系統沒有實質的區別,它們都是一種分量格式,分別對磁帶上的亮度(Y)和兩路色度(R-Y和B-Y)信號進行編碼,兩者都使用13.5MHz采樣率,只是DB採用4:2:2編碼來增加彩色保真度,而MiniDV則為4:1:1編碼。DB用10bit代碼來提高信噪比,而MiniDV是8bit。Digital BETACAM一般採用是2:1的空間壓縮比(8位采樣):而MiniDV是5:1,MiniDV通過對實質上不活動的視頻圖像的場間,(不是幀間)壓縮來獲得它的部分壓縮比,在性能配置上,專業攝像機一般採用3CCD等普通數碼攝像機難以企及的配置,因而性能高,價格也較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