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馮小剛電影城內部情況

馮小剛電影城內部情況

發布時間: 2022-11-17 05:42:41

Ⅰ 馮小剛的電影公社值得你去嗎

馮小剛電影公社,一剪票進門,就看到門口等著遊客的車夫、熱鬧喧囂的街市、滿滿年代感的建築、身著民國服裝的店老闆,一切復古還原民國時代的元素,都讓人身臨其境,恍如穿越歷史,回到當年那個紛擾、而令人無限遐想的年代。兩條街上聚集了不同品牌和特色的美食、餐飲、娛樂、電影院、咖啡屋以及精品店,除了與這些好看的民國風景拍照合影外,我們還免費體驗了恩濟隔離醫院、3D奇幻館、魔鏡迷宮等多種娛樂項目,又刺激又開心!

門票略高,買了個套票,包含裡面的蠟像館,中華石館,海洋館,迷宮,3D館,還有鬼屋。

去的時間比較遲了,工作人員還提醒要先去看這些館再逛街道,因為很多館五點半六點就下班了。鏡子迷宮,算印象深刻的一個了,最後好不容易從入口又走了出來,厲害的小夥伴可以試試找找出口。民國街街上到時間還會有表演,斧頭幫,還有變魔術的。其他也沒什麼玩的了,裡面還是挺大的。走不動的,可以租那種自己開的小電瓶車。

從海口老城牆打滴滴車過來大概50蚊,但聽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有個地方可以有免費巴士接送到景區門口的,但因為吾熟路所以還是call車算了,門票提前在大眾買118蚊一張,比現場購買優惠,門口就會見到電影明星們的手掌印,聞說遇上劇組在裡面拍戲還可以看到明星,裡面分為南洋街,民國街,老北京……等不同的場景,其實就是一個仿古的影城,但規劃得還算不錯,不過好多場景只可以在外面看看拍拍街景,基本都是不可以內進的,算是海口比較著名的景點了!

Ⅱ 馮小剛的全部資料

馮小剛,中國電影編導、導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愛美術、文學,1985年他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幾部當時很有影響的電視劇中任美術設計。馮小剛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擅長商業片、在業界享有有賀歲片之父的美譽。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馮小剛持有該公司2.28%的股份。 中文名:馮小剛外文名:Xiaogang Feng國籍:中國出生地:北京大興區出生日期:1958年8月18日職業:導演,演員畢業院校:中國戲曲學院代表作品:甲方乙方,不見不散,集結號,沒完沒了,大腕,天下無賊主要成就:票房之王妻子:徐帆經歷1958年出生, 自幼喜愛美術、文學。高中畢業後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後參軍。轉業後,進入北京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擔任工會文體幹事。1985年,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電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 曾擔任小品等舞台劇的編劇,導演。後由其好友、搭檔----葛優介紹參加上海電影節,從此正式開始其電影生涯。 《遭遇激情》是他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作品,後被夏剛拍成電影,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他與王朔聯合編劇的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搬上銀幕後,又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1994年,他又干起導演,處女作是《永失我愛》,這也是一部城市題材的影片,馮小剛還兼做美工。1997年, 他推出電視劇《月亮背面》。近幾年,又連續推出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票房成績不俗。他的《一聲嘆息》在圈裡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馮氏喜劇確實在這幾年被人熟知,而馮小剛之所以能夠成為又一個大片導演,仍是因為他導演的這些賀歲片。與張藝謀、陳凱歌這些被著名電影獎項肯定過的導演相比,馮小剛是以普通觀眾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電影風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業領域打滾的導演。1997年之前,馮小剛也拍過藝術電影,但被「槍斃」不少。1996年,馮小剛的電影《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不久被迫停機,當時電影局的理由是:「劇本過於挑逗、追逐……暴露醜惡而不鞭撻丑惡,有違社會公認道德標準的價值觀念,錯誤引導大眾審美趣味……」這一悶棍並沒有徹底打倒馮小剛,第二年,《甲方乙方》問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馮小剛修改了《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並通過——就是那部《一聲嘆息》。 盡管馮小剛在普通觀眾里有較好的人緣,但在電影評論界卻沒有收獲太多的聲音, 評論界每到馮小剛出場就集體失聲的情況頗為奇特,反而不管張藝謀、陳凱歌等人拍什麼樣的電影,各種文章就像狗屎一樣到處都是,這種沉默有時候比電影審查還可怕,畢竟審查還是有個結果的。過度評論完全沒有必要,過度不評論就是心態的問題了。 2009年元旦假期結束,馮小剛的《非誠勿擾》就以驚人的速度創造了票房奇跡。在上映19天後,影片迅速突破3億票房大關,公映剛剛過半就無限接近《赤壁》(上),成為中國僅有的兩個「三億俱樂部」成員之一。經過《非誠勿擾》一役,馮小剛個人作品的票房總和已經達到10.32億,成為中國首個作品票房過10億的電影導演。《非誠勿擾》讓馮小剛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內地總票房超過10億元的導演,將同級別的張藝謀和陳凱歌拋在了身後。 馮小剛的賀歲片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效應,為處在特殊國情中的民族電影的商業化蹚出了一條出路。從他的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投資600萬元人民幣,最終獲得了3600萬元的票房開始,馮小剛的一系列賀歲片的商業成功給疲軟的中國電影注入了活力。 馮小剛患有白癜風馮小剛患有白癜風,臉上,手上和四肢都有明顯的白斑。從《集結號》的首映 式就被發現,到現在仍然沒有痊癒。甚至頭皮也局部性變白[1]導演作品 非誠勿擾2 (2010) 唐山大地震(2010) 風聲 The Message(2009)(擔任總監) 非誠勿擾 If You are the One(2008年12月18日上映)(09年賀歲大片) 集結號 Assembly(2007) 夜宴 The Banquet(2006) 天下無賊 World without Thieves, A (2004) 手機 Cell Phone (2003) 關中刀客 (2003) (擔任藝術總監) 大腕 Big Shot's Funeral (2001) 一聲嘆息 Sigh, A (2000) 沒完沒了 Mei wan mei liao (1999) 不見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1998)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 (1997) 冤家父子 (1996) 情殤 (1995) 永失我愛 Farewell My Love (1994) 北京人在紐約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1993)(與鄭曉龍聯合導演) 出演作品 讓子彈飛(2010) 蘇乞兒(2010) 建國大業(2009) 破事兒 Trivial Matters(2007) 童夢奇緣 Wait Till You Are Older(2005) 功夫 kungfu(2004) 誰說我不在乎 The Marriage Certificate(2001) 爸爸(2000) 編劇/演員 甲方乙方 Dream Factory, The(1997) 冤家父子(1996)(我是你爸爸)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 廣告作品 2004年 豪爵廣告片(衣櫃篇、鮮花篇) 2006年 一汽馬自達WAGON轎車電視廣告 2006年 雅虎廣告 2007年 「北京向上看」公益廣告 2007年 中國人壽(姚明代言期間所有廣告片) 2009年 斯巴魯 新Legacy力獅廣告 2010年 百事可樂 相聲小品作品 機器人趣話(蔡明 郭達) 作者:馮小剛,張越 串門 (馮鞏 倪萍) 作者:馮小剛,李曉明 心願 (馮鞏 呂麗萍) 作者:馮鞏,馮俐,馮小剛 融 (馮鞏 王蘭) 作者:馮小剛,梁天 「面的」與「皇冠」 (馮鞏 牛振華) 作者:馮小剛 點子公司 (馮鞏 牛群) 作者:馮鞏,牛群,徐小帆,陳亦斌,馮小剛 個人獎項 2009年 新中國60年文藝界十大影響力人物 2009年 「中國夢踐行者」; 2008年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8年 第二屆華鼎獎·中國影視導演公眾形象調查第一名; 2004年 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電影獎項 《非誠勿擾》(2008) 第十九屆上海影評人獎十佳影片獎 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獎:舒淇 《集結號》(2007)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影片; 第四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 第二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 第十一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技術獎; 第八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張涵予)、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 第十七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導演、十佳影片獎; 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演員獎(張涵予)、優秀電影音樂獎(王黎光) 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王黎光)、最佳攝影(呂樂) 《夜宴》(2006)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周迅)、最佳美術指導(葉錦添)、最佳電影歌曲:張靚穎《我用所有報答愛》 第二十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周迅) 《天下無賊》(2004) 第二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 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傳媒主編推薦大獎——年度傑出電影 第十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演員:劉若英、十大華語片 《手機》(2003) </B>第二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葛優和范冰冰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大腕》(2001) 第二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葛優)、最佳男配角(英達); 《一聲嘆息》(2000) </B>第二十四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字塔金獎」、最佳編劇獎(馮小剛); 張國立和徐帆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吳旭獲表演獎 《甲方乙方》(1997) </B>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葛優和劉蓓分別獲最佳男、女演員獎。 http://ke..com/view/1678.htm?fr=ala0_1_1

Ⅲ 馮小剛電影公社的遊玩項目

電影公社包括三條主街,分別是已經建成的1942民國街和正在建的老北京街和南洋街;三個主題區,分別是馮氏賀歲電影景觀區、教堂廣場區和全球最大的8000㎡攝影棚及配套服務區;及一條影人星光大道。 .
影人星光大道
由明星的手印和簽名組成,採用整塊大理石,通過人工切割、雕刻、打磨,製作成1.2米高的ArtDeco風格的基座,方便遊客在喜愛的明星的手印前拍照留念。首批呈現的80位明星手印和簽名,大部分明星都親臨過電影公社,包括有馮小剛、葛優、張國立、成龍、劉德華、徐帆、宋丹丹、姚晨、李冰冰、廖凡、段奕宏等,還有好萊塢巨星尼可基德曼、摩根弗里曼、傑西卡阿爾芭、克里斯埃文斯、周傑倫、甄子丹、姚明等領巨星。漫步影人星光大道,感受濃濃的星光,與自己的偶像不期而遇,絕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1942街
電影公社率先開放的1942街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目街道內,包括餐飲、扮演式拍攝、旅遊紀念品、主題酒店、文化展示等業態都已開放,遊客在欣賞民國建築風情的同時,也體驗吃住游購娛等各個方面的優質服務。此外,1942街還不斷增加新的設施和服務,包括榮光戲院,戲院將會播放馮小剛導演專門為電影公社剪輯的賀歲電影集錦《悲喜十八年》,以及古錢幣博物館和金幣博物館。 1942民國街,以馮小剛電影《1942》中出現的重慶街道為藍本,91棟建築集合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長江流域4大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典型的建築風情。
社會主義老北京街
有馮導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影子,它以新中國成立之後五六十年代建築為規劃的主要風格元素。
南洋街
2015年12月22日上午,具有南洋風情的「馮小剛電影公社南洋街」開街。
南洋街是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落成的第二條特色風情街道。靈感來自於珠江流域、特別是海口當地的騎樓建築,集合了70幢中外建築風格交相輝映的南洋風情建築 。其中,富有時代感的牌坊、碼頭、鍾樓、小橋等南洋建築集群極富意趣。

Ⅳ 如何評價馮小剛與萬達撕逼後續情況,是不是馮偷雞不成蝕把米

近日,老炮兒馮「六爺」再次開炮了!就《我是潘金蓮》在萬達院線拍片遭遇的不公正待遇,馮小剛怒撕萬達王首富。誰曾料想王主席根本不接招,派了王思聰「公子哥」來罩場子。雙方你來我去,從言辭交鋒到實質行動,引發「吃瓜的觀眾」或褒或貶,共同譜奏了一曲娛樂圈的撕逼大合唱。

實際上,上世紀美國好萊塢也出現類似的狀況,最終在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要求製片廠對行業的垂直控制需要被拆分,尤其是放映部分。其後,20世紀福斯、環球影業等相繼取消了「排他性」放映。

目前,中國尚無對院線、影院放映的強制性法律法規出台,從而導致電影終端越來越強勢。強如華誼王中軍也不得不向萬達低頭,只不過萬達不愛搭理。然而,萬達等院線雖然屬於私企,但也屬於公共活動場所,以王大公子的觀感來判斷影片質量的好壞,未免太自以為是了吧?

Ⅳ 馮小剛的病情傳來噩耗,坐擁過億財富卻放棄治療,究竟是因為什麼

有些病不是因為不治,是因為就算你很有錢,但是也治不了,馮小剛患上的這個疾病,就是沒有辦法治癒的疾病,所以就算是在有財富也無濟於事。馮小剛是一位優秀的導演,他的作品評價都是不錯的,很多人也很期待馮小剛有更多的作品,可是馮小剛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所以作品也是越來越少。

結語

對於馮小剛來講,他坐擁過億的財富,但是在疾病面前,這些財富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所以通過馮小剛的這件事情,也是在提醒大家,一定要好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因為一旦生病了,就算你有錢,也有可能治不好,那麼你就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雖然馮小剛現在的病情越來越不好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導演工作,依舊在努力。

Ⅵ 「都市視野」下馮小剛電影的主題思想及風格流變研究

第一章 馮小剛的生平經歷及其創作主題

文如其人,譬如研究一定文化區間內的文學作品就一定要解構該區間內創作主體的身心狀況。同樣,影視作品的主題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導演本人生活經歷、愛好興趣以及價值趨向的淬取與流滲,那麼對馮小剛本人的細化研究則是不可或缺的。本章會結合馮小剛的個人生活經歷,從馮小剛作品在不同時空語境下傳播的市民生活觀與市民生存觀為架構支點,敘述其生活經歷與創作主題間的具體關聯。

1.1馮小剛的生平經歷

在北京這所充滿經濟味道的大都市中,馮小剛也如類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出生在與其地域經濟水平大相徑庭的一戶貧困家庭里。可不同的是,他沒有故事中既定的主角光環。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承受分母離異的悲痛,父愛對他來說就像水中的月牙,可望而不可即。接著也如常規主人公一般他的故事步入軌跡化,努力學習,高中畢業,參加部隊,成為文工團的一員。從部隊轉業後,馮仍從事文藝宣傳工作。27歲時,他憑借扎實的美術功底與文學創作能力經好友引薦成為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美工。他除了從事美工工作外,還積極參與各類電視劇的拍攝以及劇本的編寫和歌詞的創作,這些實踐為他後來電影事業的騰飛奠定了基礎。90年代的馮小剛是瘋狂的,除了這些他還涉足小品行業,1992創作小品《今晚我們相識》,之後又創作相聲《面的與皇冠》,1993年執導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90年代豐富的多元創作經歷與80年代底層工作的實踐摸索使得馮小剛對藝術事業的「野心」越來越大,終於於1997拍攝中國首部賀歲商業片《甲方乙方》,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的票房總冠軍。作為商業電影導演,馮小剛幾乎年年必有新作,從1997年到2004年馮小剛的賀歲喜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華語影片的檔期票房紀錄。2007年,馮小剛已德高望重,他憑借對藝術商業獨有的感知能力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發覺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快節奏生活脈搏,也是於本年起馮導迅速改革作品的主題風格,《集結號》則是一個先聲。爾後的10年中馮小剛對其作品中的經濟因子逐步弱化,他學起了張藝謀與陳凱歌,宛如一位知性的學者,又如一名謹嚴的解剖學家,在液態化的社會容器中一步步探析更高層次的意義表達。

1.2馮小剛的創作主題

1997

甲方乙方

葛優、劉蓓、何冰

講述了主角通過「好夢一日游」業務玩弄了不健康願望的人,幫助絕望中的人取得自信。影片對現代都市人富裕生活背後內心的空虛予以關注,並對現實中「好夢一日游」式的社會人群予以歌頌。

1998

不見不散

葛優、徐帆

將視點放在異國他鄉,關注了身處海外的都市小人物艱難的生活狀態以及弘揚關愛與共的傳統情懷

1999

沒完沒了

葛優、傅彪、吳倩蓮

講述了計程車司機為報復拖欠他工資的老闆將其女朋友綁架的故事。關注了現代商業社會司空見慣並亟待解決的債務問題,但在故事的結局反應了人性的溫暖。

2000

一聲嘆息

張國立、徐帆、劉蓓

講述了編劇梁亞洲在妻子與情人之間搖擺不定,處理微妙關系的故事。影片關注了現代都市中最為敏感的婚外情問題

2001

大腕

葛優、關之琳

講述電影製片廠下崗職工為好萊塢大腕置辦葬禮的故事。影片將視點放在現代都市中無孔不入的金錢意識很濃的商業廣告,表達對此類社會問題熱切的關注

2004

天下無賊

劉德華、王寶強、劉若英

講述夫妻兩人為了圓傻根一個天下無賊的夢由「賊」到「俠」、由「惡」到「善」的故事。反映人性的復雜與溫暖。

2007

集結號

張涵予、鄧超

講述慘烈的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為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中國式的英雄主義與獨立個體意識。馮小剛風格流變已初現端倪。

2009

非誠勿擾

葛優、舒淇

講述了一夜暴富的大騙子踏入徵婚之旅的故事,在各式的相親中終於收獲屬於自己的愛情。影片通過各類的相親對象諷刺了各類的社會人群並贊揚了愛情的可貴。

2010

唐山大地震

徐帆、張靜初、李晨

影片通過破碎的影像奇觀還原唐山大地震,並講述了32年後家人重逢的故事。影片通過都市的殘破與人性的良善形成對比,是馮小剛從早期安穩的社會環境中講述人類的空虛到社會劇變對人類的影響的正式轉型之作。

2011

一九四二

張國立、陳道明

講述1942年河南大災荒老地主一家去陝西逃亡的故事。影片著重描寫大時代背景下微觀個體的抉擇與悲哀。

2013

私人訂制

葛優、白百何

講述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圓夢故事,「圓夢四人組」在各式的荒誕事中幫助每一位客戶夢想成真

2016

我不是潘金蓮

范冰冰

講述李雪蓮為糾正她不是潘金蓮而上訴十年,辯駁清白的故事。影片用荒誕的喜劇形式表達人物行為與價值意義的矛盾,表達個體存在的危機。是馮小剛風格流變的巔峰之作。

不難看出,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4年的《天下無賊》馮氏電影創作主題大體都是在闡述「小人物,大情懷」影視表達。所以你看,在影視人物形象的刻畫中馮小剛一再突出人物之小,生活之難,事件發生的時間始末一定是在當代的,事件發生的地域環境一定是在城市中的。這與同時期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中對於年代更迭,時空遞進,鄉村集市的破落之感以及泛城市化的敘述是截然不同的。正是因為馮小剛的作品對於時空環境的約定性與唯一性,促使馮氏電影早期的主題核心始終圍繞著都市生活,既無法突破這單一題材的桎梏而擁有廣闊的藝術表達視野,又無法脫離世俗文化的單元局限,這使得馮小剛電影的主題表意系統始終滯留在尋常百姓之家;但滯留不並意味著頹廢,相反馮氏電影做到了深度的開采與挖掘。像《甲方乙方》中的「好夢一日游」公司這個助人為樂的小團體就是以馮小剛、王朔早年創立的北京好夢影視策劃服務公司為實踐雛形的,馮在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受眾後在影片中對於都市人生活狀態的刻畫是多方面,既有尊嚴卑弱的正面表達,又有嬉笑戲謔後的辛酸,緊貼90時代都市生活的主題和節奏。《不見不散》中的李清一直夢想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里發揮國內所學的本領,而遇到警察時不會講英語的窘困又何嘗不是對時下趨之若鶩的生活觀的一種反諷。馮揚長避短,90年代的他最擅長的就是用極具生活質感的虛構與荒誕來折射各類城市小人物的生活視角,進而規避現實。

2007年始馮氏電影則將作品主題聚焦在動盪大年代的生存反思上。如《集結號》通過慘烈的巷戰場面以及強震有力的視聽效果很自然的將觀眾拉入了這一戰爭時空之中,觀眾與士兵站在同一個視點線上,無形之中觀眾成為了士兵中的一員,拋開美術設計和剪輯技巧的精妙所致,馮小剛似乎有意讓觀眾毛骨悚然,進而對如何生存、生存為何這兩方面沉重的課題予以反思。從不流血、從不死人的馮氏電影開始嘗試著轉型升級,繼而在《唐山大地震》和《1942》中通過對生與死的描摹與勾勒,一方面以慘烈的崩壞奇觀直擊快節奏時代下的觀影群體的心靈脈搏,一方面又以人物形象的非臉譜化肯定個體生命意義的價值,從而映射當代經濟社會下的人類生存困惑。可以說,此時的馮氏電影的主題風格已完全由都市人物的生活關切流變為社會成員的生存思索,而到了《我不是潘金蓮》則將這一思索進行了深而廣的討論。

第二章 馮小剛作品主題思想及其流變

影視作品中的具體影像既不是抽象的符號,又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將帶有思想特性的一幀幀畫面在充滿視覺造型的前提下投映在大銀幕上。本章會通過對馮小剛電影中的影像、意象和形象這三者之間的交互關系來分析其影片的主題思想及其流變規律。

2.1「都市」框架的確立——「都市」意象」與「都市人」形象

2.1.1「都市」意象在鏡頭與影像中的寓意表達

縱觀馮小剛早年的賀歲喜劇故事中,一定是在當代的時間條件與城市的空間制約下展開的。其實從商業電影的經濟運作來看,物化的都市感本就切近生活,這種類型片的拍攝本就利於票房穩健,但馮小剛在考慮經濟的同時我們從其影像構造中依然可以說其兼顧文藝。《甲方乙方》中「好夢一日游」公司的辦公室平整而質朴,這是典型的帶有民居意味的:狹小的待客室,破敗的書架,雜七雜八的書籍,掉漆的白牆,生銹的鐵門。而到了《一聲嘆息》中梁亞洲居住的異國小洲中的別墅則全然是另一番景緻:豪華明亮的別墅,應有盡有的生活日常品,排排筆直的綠色椰林。這兩部作品中對於這類都市元素的意象的選擇是十分考究的,1997年經濟改革深入,城市化的步伐極速,都市成為了玻璃、鋼材、柏油、藍天這類極具意象表達力的集合體,而姚遠一群人居住在這個簡陋的民居工作室則顯得與外界的大都市氣息格格不入,耐人尋味的地方便在於此,一個資金匱乏的圓夢團隊為了實現受眾對於夢想和自由的渴求,可以調動坦克、吉普車、軍械武器甚至模仿反清鬥士上演了一出無間道。馮小剛於此樹立的都市人形象則有一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執著與堅守。

而梁亞洲呢,他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情感集結體,可以說他的感情一直處於妻子和情人間搖擺不定。很多研究馮小剛喜劇的論文談及《一聲嘆息》大約都停留在了當代婚外情問題這個探討層面,其實「情人」與「妻子」這兩個都市人形象又何嘗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都市體驗觀和生活價值觀。馮小剛在為這部影片選景時,白色的、寬敞的、洋式的別墅意象又何嘗不是一種西方生活觀的寓含,90年代經濟的深入牽引市民對西式生活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他們往往「驚訝的發現,美國人民並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這種常規心理的失衡與逆變造成了他們對當下生活方式與態度的質疑。梁亞洲是情夫,同樣也是這種常規生活方式的挑戰者,但故事的結局是梁亞洲摒棄了這種誘惑回到了妻子身邊,換言之,回到了90年代的中國生活方式之中。無論是對於都市人形象的塑造抑或是都市意象的寓含,馮小剛都十分自然的並令觀眾心悅誠服的接受了他隱藏在畫面符號體系之下的隱晦表達,這種表達或是工業文明之下的馮帶有自身生活體驗的私人表達,也或是令觀眾能夠重新審視定位自身的大眾表達,更或是馮小剛糅合了大眾視野與自身對於都市情感體驗的淬取而形成的獨特表達體系。總而言之,馮氏主題中,折射當代生活百態的城市框架確立了。

2.1.2「都市人」形象的深度與溫度

90年代的都市類型片,如果談到集大成者,非馮小剛莫屬。他的取勝之處,在於能令台下的觀眾含著眼淚微笑,大眾觸覺系統最敏銳的不是影片的深度,而是溫度。在《甲方乙方》中姚遠慕求的周北燕,在知曉姚遠最後將新買的宅房借給喪妻之痛的北漂者時,與葛優溫馨的一抱以及周遭製造的浪漫氛圍無疑許多觀眾留下了淚水。還有在《不見不散》中,坐在劉元對面的女人換成了李清時,兩人在異國他鄉的分分合合的愛情不由得令人唏噓劉元的桃花運為何如此之綿長。《沒完沒了》中的韓冬為了治療植物人的姐姐而「視財如命」,讓觀眾在笑中有了幾分人性的觸動。正是馮小剛運用影視人物的正能量行為才一步步的將人物內在的溫度充分的浸染在了大眾的感知系統之中。馮氏電影在塑造人物溫度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深度的思考,如在《大腕》中馮小剛對於世紀之交下商品經濟的猛勁發展帶來的「廣告現象」予以幽默的譏諷與嘲弄,以及在這種經濟社會之中的邊緣群體——盜賊形象的塑造。《天下無賊》中王薄本是沒有善惡邏輯信條的賊,就因為妻子王麗決定保護一個有緣的傻弟弟最後付出了生命。影片中的戲劇沖突原本是黎叔與王薄的偷技較量,而這個操著河南鄉話的傻根的出現讓王薄一次次對道義有了新的認知,二者的技藝沖突成為了王薄自身善惡沖突的附庸。馮小剛對原有戲劇沖突的遷徙成功的刻畫了王薄這一形象的深度韻味,即社會邊緣群體對於道德失衡的釐清與扭正。

2.2「破碎的都市」——現實都市的影像解構與理想都市的精神重塑

在經歷了90年代賀歲喜劇的沉澱,馮小剛決定乘勝追擊跨題材表達影視藝術的寓含。可以說,07年隨著《集結號》的問世馮小剛突破其影片類型成規的桎梏,同時也對經濟社會下快節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課題:當代生命意義本位的缺失與尋覓。馮小剛藉助歷史、鮮血與崩塌擴大了他的表達范疇。

2.2.1「都市」在現實空間上的崩塌與破敗

「都市」一直以來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思想最有力的表意符號,90年代的馮著重筆墨去描摹、去勾勒,而《集結號》《唐山大地震》《1942》則是對都市在視覺符號上的摧毀。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主題風格已由日常生活的哲思轉場為奇觀現實的敲擊。馮小剛試圖憑借對既定的歷史創傷的敘述來強化自身的現實主義主題傾向。在具體的視覺傳達上,馮小剛習慣於在影片的開頭利用長鏡頭突出「大畫面,小人物」的對比效果。畫面也往往是劇烈晃動的,以此模擬戰爭人物、地震餘波、群族遷徙的狀態與感覺。在崩塌、破敗、血腥之中馮小剛完成了馮氏暴力美學機制,不同於吳宇森電影的視覺沖擊與心理震撼,馮小剛似乎有更深長的意味。21世紀經濟的壯大使人和錢的主僕關系發生了質的轉換,社會精英階層已經率先脫離了僅流於生活層面的冗贅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自我生存意義的強勢肯定。這種肯定可以體現在劫後餘生、英雄主義、主角光環上的寄託甚至可以體現在摧毀與破壞的發泄。在大多數人眼中,都市在空間意義上的崩塌與破壞已然不是視覺沖擊的簡單需要,更是一種極具質感的心理慰安。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電影主題也在順應時代的心理趨向,在積滿灰土的頹敗畫面之下又塑造了《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的英雄形象,大地震過後方達一家人劫後餘生多年相認的喜悅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生命本體意義的謳歌與肯定。

2.2.2「不破不立」——影像內外的人文關懷與慰藉

馮小剛是精明的、是文藝的。如果只有對斷壁殘垣的刻畫而不對折射的人性問題進行藝術加工的話那麼無疑是簡單的畫幅拼貼,對觀眾的心理需要也只是曇花一現式的滿足,不利於電影商業與藝術表達的持久。所以在《1942》中,河南與西安的交界屍堆里,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頹廢的走著,直到一個遺棄的小女孩被他發現,老東家甚至忘卻了路人甲應有的矜持與禮節,毫不猶豫的收其為孫,最後的鏡頭也滯留在了二人相扶相攙漸行漸遠,也是於此為這部黑暗系的歷史災難片增添了唯一的一抹亮色。可以說,這一幕不僅是對老東家這一影視形象的苦難經歷的安慰又是對片場觀眾的一份精神鼓舞。沉重的災難與人禍營造出迥異於當代生活的時空錯置感,如今當代人生命本位的流失與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微觀個體的無奈亦有殊途同歸之感。這也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流變後最成功之處,馮小剛總是在受眾需要發泄與慰安之際提供與之匹配的強有力的畫幅震撼,在受眾需要鼓舞與關懷之處又予以人文主義的施捨。這種施捨是流於影視內外的,一方面馮要完成自身作品的類型突破,塑造更有人物張力的形象特質,一方面又要通過對人類生存問題本身的肯定進行藝術輸出。而馮氏電影流變後的一個約定套路,即是「不破不立」,必要的天災人禍,或是地震或是兵災,對現有的都市物化形象進行摧毀與解構,緊接著建立一個充滿個體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如《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或是在影片的適當部分對悲劇人物予以帶有人文精神的激勵與鼓舞。馮氏電影對於生存觀的視野便這樣架構起來了。

2.3「荒謬的都市」——集合空間內行為與意義的矛盾

1997年至2016年,中國社會內在體狀的變遷彷彿經歷了三個階段:固態化社會,固液共存狀社會、液態化社會。馮小剛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利用集體空間內部的人物關系來詮釋一定歷史時期內的人民思想狀態與心理特徵。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推出則比較有深度的傳達出了一個新的影視哲學視野:當代都市人群無論生活還是生存都顯得毫無意義,荒謬至極。

2.3.1「含沙射影」——當代生活本身的荒誕不經

提到荒誕主義,很多人會想起姜文的電影。相比之姜文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這類荒誕題材的類型電影,馮小剛則把荒誕的發生場所放在了當代大都市環境之下,而非民國的某某邊陲小城。在《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中,即用荒誕的表現手法突出李雪蓮形象的存在危機感。她為了證明「我不是潘金蓮」這個說法而上訪十幾年,但從故事的過程來看她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幫助,雖然也有過院長、市長、省長一致聲明要解決問題,但口頭聲譽這個問題從具體的行政手段上無法得到任何解決。從事件的起因看,李雪蓮的「潘金蓮」形象從其一開始欺騙社會房產的行為舉動中就埋下了定論。所以說,她的行為舉動是善惡難言的但細細想來恢復聲譽這件事又似乎是行之必然的,而以上訪的形式恢復聲譽則是隔靴搔癢。與其說李雪蓮熱衷於上訪,莫不如切中要害,直言李雪蓮視聲譽為其存在的標式,一旦觸動了這個標式,她會覺得自身的存在意義變得空無、變得異化,只有通過大眾的輿論導向才能完成對自身的救贖。可以說,馮小剛於此樹立了一個十分矛盾卻又十分必要的模式:聲譽(生存意義)——聲譽被毀(生存意義流失)——上訴(找回生存意義並以此為生活方式)——上訴失敗(生存意義終結、生活方式易位)。而從本源來看,恰恰又是李雪蓮自己因為想多分房要導致的生存與生活的失敗,從一定意義來講又是其作繭自縛。有很多論文研究者稱該影片是一部官場諷喻小說,其實深度的剖析,這部影片的主體並不在官場,而在於李雪蓮本體,馮小剛將該片的主題思想更多的凝注在了個體生存質感虛無這一表達層面上了。2016年的馮小剛電影已然扎進了當代社會人心的最深處了。

2.3.2社會行為價值與意義的深度拷問

馮小剛的商業電影在90年代以來一直在滿足大眾主體的世俗性慾求,進軍20世紀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精英視野的一種滿足,而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問世則囊括了社會成員時下的普遍特性:存在價值(生存、生活)的迷惘。影片中李雪蓮追求的是一個若有若無的名譽,當時平民大眾與社會精英追求的又是什麼呢?影片極盡篇幅突出李雪蓮上訴的決心與毅力,影視行為符號的內在象徵著大眾社會行為的若趨性。李雪蓮的行為意義是善惡、對錯、黑白難以辯清的,但通過這種沉重的主觀情緒、積極爭取的奮斗決心和荒唐怪誕的個體辯駁來預示時下液態化社會的大眾行為價值與生存狀態最合適不過了。不僅是社會要素是液態化的,連人的行為驅動也是液態化的。為了多分房而假離婚,口頭卻說是真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為了證明自身不是潘金蓮而強調之前的真離婚實則為假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得知前夫身亡堅持十幾年的上訴歷程而就此終止,默認自身是潘金蓮,那麼十幾年的上訴歷程也是液態化的。當馮小剛將電影文本當做全面的藝術材料來構建之時,我想此時的馮氏電影主題才更貼近於社會圖景的刻畫與解讀。可以說此時馮氏電影主題風格的流變才真正具有藝術性,一味的生活百態反思是不夠的,一碗慰安生命本體意義的心靈雞湯是不夠的,只有於今時今日,於此液態化的社會下對普遍生存成員存在價值的拷問與詰難才真正對得起影視藝術的最高諦旨。

第三章 主題流變的心理學探析

馮氏電影的主題流變是兩方面的:創作主體的思想流變與受眾欲求的主觀流變。毋庸置疑,一切電影的主題、風格、敘事或視聽效果的流變的主要參照物一定是受眾觀影心理的驅動。本章會從大眾觀影需要和馮小剛本人的創作改革入手,探析馮氏電影主題流變的心理因素。

3.1嘴「刁」的觀眾——大眾文化需求心理探析

1997年香港回歸,經濟改革深入,市民享樂心理占據觀影心理的主體。90年代的陳凱歌與張藝謀拍攝了大量的文藝劇情片,雖然國際上獲獎無數,但國內票房慘淡,這與大眾的觀影心理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90年代的市民階級可以說是影視產業消費的有力隊伍,他們更喜歡關注當前正經歷的、置於其中的影視表達視野,而馮小剛的電影恰值其時,他往往以平凡小人物的視角將生活的種種困惑、無奈以誇張、滑稽的喜劇形式表現出來,故事的結局也往往是大眾接受的由喜到悲的大團圓式結局。但是這種視野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隨著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的疲憊感以及工業社會過渡到信息化社會四面八方而來的施壓使得大眾對個體生活意義性的大銀幕寄託越來越重,文化精英階層的寄託欲求尤為明顯,他們處在社會結構的尖端,信息文明與工業文明的擔子始終肩負在他們身上,他們需要奇觀沖擊視覺,需要獨特個體來詮釋意義,此時馮氏電影的主題改革是必要的,況馮小剛本人也是社會精英階層的一份子,他也需要對自身作品的表意系統予以升格和深化。步入2016年,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記憶、碎片化的交際、碎片化的文明構成了當代液體容器般的流體社會。社會的參與主體——人的心理也是流動的、浮躁的、破碎的,人們需要荒誕與怪異來表達這種不可言喻的惆悵,馮小剛再一次做出了選擇,切合大眾時下心理狀態的《我不是潘金蓮》問世,標志著馮氏電影風格的再一次流變。觀眾的口味是「刁」的,馮小剛的湯葯是「穩」的,正是馮小剛對大眾文化需求心理的洞若觀火使得今日的馮小剛電影研究成為解讀大眾心理遷徙的重要參數。

3.2「經濟與文藝」——馮小剛本人雙重心理探析

馮小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你在拍電影的時候你腦子里就得有一個市場的概念」「更多的時間,我是一個觀眾我不是一個導演」。這句話在以《甲方乙方》為開端的賀歲喜劇系列就有所體現,他一直對市場環境、受眾審美情趣、社會風尚、製片成本的變化採取著不同的商業運作方式,主動調整著電影的類型、主題思想、受眾階層以形成自身獨特的商業運作體系。強大的經濟觀念既是馮氏電影穩賺不虧的主要因素,又是馮氏電影能夠在90年代始終能夠存活向上的有力驅動。從華語影史的進程來看,90年代長期的政治電影、文藝電影的主旋律輸出客觀上弱化了商業電影的部分藝術特質,使得商業電影在中國影視行業受到了各方面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實際上這也是中國電影產業長期陷入低谷、內容呆板化以至受眾流失、市場萎靡的重要原因。馮小剛正是在這樣一種危險處境中以平民生活觀為著眼點逐步強化自身商業影視作品中的藝術感覺,這種藝術感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其作品的市場觀而服務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藝術與經濟的平衡機制為馮小剛電影提供了寶貴的影視生命力與符號特質。在經歷了90年代的商業電影尷尬處境,邁入新世紀,馮小剛則更將注重這種平衡機制的合理運用,如在《天下無賊》中馮小剛在演員結構(劉德華的出演)上以及選景傾向(南方景別)上無不兼顧著一定的南方的受眾,於此也可見馮小剛追求市場擴大化的良苦用心;而從影片內容主題上,馮小剛又極力刻畫社會邊緣群體的掙扎與自我救贖,具有很強烈的藝術張力。如果說早年馮小剛的藝術傳播規則是為其商業服務的,那麼此時已貴為國家一流導演的他更多的是想追求藝術產品本體的塑化,此時的經濟觀念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其藝術受眾的擴大化所必需的。一個處在影視行業的尖端人物,哪個不想名利雙收?市儈的詬名對於此時的馮小剛是不想聽到的。況馮小剛早年有過豐富的藝術從業經歷,此時天時(大眾希求的影視藝術寄託)地利(龐大的資金隊伍)人和(強大的受眾號召力)已備,馮對於電影主題內容的深化已然是勢在必行。

Ⅶ 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2.3億,自己仍賺8.2億,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馮小剛電影“對賭”失敗,賠償華誼2.3億後,竟然仍賺8.2億,引發熱議!在我看來,馮小剛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是因為他的公司以十億出售給了華誼,馮小剛賺的八億多其實是他出售公司的錢,並非是多年拍電影的紅利!

華誼在決策上失誤之後,屢戰屢敗,已經再無回天之力!華誼如今面臨著高額的負債,已經焦頭爛額,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反觀馮小剛和華誼合作多年,除了一部電影對賭失利之外,他可謂是穩扎穩打,前期拍攝的電影他幾乎都未擔風險,拿的是導演該拿的抽成,一步步走得穩穩當當!

華誼陷入債務危機,馮小剛的公司已經出售給華誼,債務自然和他無關,在這種境況之下,馮小剛雖然事業受到了影響,但卻沒有被華誼拉下“泥潭”,可以說馮小剛有大智慧,懂得規避投資風險,最終稱為了大贏家!馮小剛導演的經歷,足以給一眾導演敲響警鍾,那就是作為導演,最好不要貪心,一心一意地把作品打磨好即可,最好不要簽訂什麼對賭協議,風險性太大,很容易就會被債務壓倒無法翻身!

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2.3億,自己仍賺8.2億,對此你怎麼看?

Ⅷ 導演馮小剛病情逐漸惡化,身價不菲卻放棄治療妻子徐帆說出原因,咋看

馮小剛大家都熟悉了,他是一位特別成功的導演,執導了眾多經典的作品,同時也捧紅了很多明星,馮小剛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還有人從來都不錯過馮小剛的電影,但人的這一生,最重要的並不是有多麼成就的事業,而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享受事業所帶來的美好。

Ⅸ 馮小剛對賭失敗,賠償華誼2.3億自己仍賺8.2億,大導演的城府有多深

馮小剛導演是我國著名的大導演,還有著許多精彩的作品,比如《甲方乙方》,《大腕》,《手機》,《唐山大地震》等,甚至馮小剛導演還在電影《老炮》當中秀了一把自己的演技,也是倍受好評,可以說在華語娛樂圈當中屬於導演的榮譽,馮小剛基本上全部拿遍了。

其實在娛樂圈這種事情還是非常常見的,現在許多的藝人名下都會有著幾家影視公司,而這些影視公司背後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的影視傳媒公司在支持,大影視傳媒公司看中藝人的能力和流量,通過收購或投資藝人名下影視公司的方式來獲得合作的機會,其中簽訂的所謂對賭協議也只不過是些變相的簽約合同而已,藝人給大的影視傳媒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影視公司給藝人帶來高額的收入,雙方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Ⅹ 華誼兄弟、馮小剛持股公司經營異常,公司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呢

出現了比較嚴重經濟問題和經營問題,從而引發了公司由盛轉衰的現狀。

一、和馮小剛對賭的華誼兄弟虧損巨大

從網上的消息來看,華誼兄弟是第一個在影視圈中運用“對賭協議”的。但是就華誼兄弟和馮小剛的對賭協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了華誼兄弟公司衰敗的開始。華誼兄弟在發展比較輝煌的時候,旗下曾經簽約了超過300位藝人,在國內占據著非常大的娛樂資源市場。之後在對賭協議火熱時期,華誼兄弟以約合10.5億元收購了東陽美拉,並且對賭綁定馮小剛。然而在實際上,馮小剛在對賭後的電影反向一直不容樂觀,讓華誼兄弟在5年的時間里一路狂跌,損失超過700億。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