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瑤電影院
『壹』 大瑤達利電影院早上幾點開門
下午才開門
『貳』 壺關大峽谷暑假熱嗎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地處晉豫兩省交界,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東南部,佔地面積225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達74.9%。被譽為「世界奇峽,天然氧吧」、「千里太行第一峽」。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集雄、奇、險、幽、秀、美於一體,主要景點有紅豆峽、青龍峽、黑龍潭、紫團山等,繪成了一幅風光秀麗的壯美畫卷。
景區內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偉壯觀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置身其間,時見濃蔭蔽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珍禽飛鳴;駐足山顛,可望星月游移,奇峰變幻,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鬼斧神工,令人驚羨,雄奇險幽,嘆為觀止。在這百里畫廊的宏篇巨制之中,各個峽谷景區又各自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尤以王莽峽之雅,八泉峽之雄,女媧洞之奇,最為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中國長治太行山大峽谷地處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東南部,海拔800~1739米,總面積225平方公里。境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台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巒、台、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既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也是旅遊觀光、休閑養生、避暑度假、尋古探幽和戶外運動的好地方。
景區內有濃蔭蔽日、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奇百態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
紅豆峽
步步牽情銷魂、處處麗水奇石的相思聖地紅豆峽風景區,因峽內生長著成片的南國珍稀樹種,素有植物系的「熊貓」之稱的紅豆杉,後據專家提議,正式更名為——紅豆峽。
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獷與南國陰柔秀美於一體。這里雄山秀水,直壁斷崖。整條峽谷內斧砍刀削,絕壁對峙,河谷高段,瀑潭疊出,岩層豐富,化石泉多。這里林木蔥郁,生態完好,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儼然一座天然氧吧。在峽谷深處,成片生長天然的紅豆杉林,這在我國北方地區十分罕見;方圓25平方公里的石樹公園,奇石林立,樹木參差,石樹相依,獨具特色。
八泉峽
氣勢恢宏雄闊、百泉掛壁吐珠的蓬山瑤台八泉峽風景區以峽谷稱奇,以泉揚名。峽長11公里,泉源300餘處,飛瀑30餘條。因其境內泉源豐富,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泉峽。專家們確認,八泉峽屬「世界級極品旅遊資源」,是「太行第一雄峽」。現已開發偉人峰、伯陽山、雲崖棧、大瑤窪、八道水、野營探險區等風景區,100多個景點。遊人乘船能賞峽聞濤,登山可與鳥共舞,朝夕看日出日落,霧雨觀翠嵐靈光,被稱作「地上看、水中游、天上觀、雲中行」的黃金旅遊線。置身其間,如入神話傳說中描寫的蓬萊仙山、瑤台仙境一般。八泉峽充分展現了大峽谷的神韻和雄偉。
青龍峽
山坡田園風光、溶洞飛瀑水鄉南北薈萃的青龍峽風景區寬敞開闊,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流水潺潺,綠樹掩映,空靈雋秀。區內有如紅霞盡染的「丹霞裂谷」,有勝似丹青的「壁石翠柏」,有柴扉石牆的農家小院,有古樸原始的小橋流水,有層層疊疊的掛山梯田,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太行民俗風貌區,有很高的旅遊和觀賞價值。位於楊家池村南的弧形巨壁之上的女媧洞,傳說女媧在此居住,煉五色石補天。洞內、洞口石呈兩色,傳為女媧娘娘補天之時所煉。此洞屬典型的岩石溶洞,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岩溶地貌發育齊全,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特徵明顯,為一般溶洞所不具備。洞高20多米,寬10多米,洞深已開發部分約1000餘米。洞內石鍾乳、石筍、石幔千姿百態。洞中有水流出洞外,隨四季變化而變化。夏季可見大水自居於半壁的洞口噴涌而出,如天河,似雪煉,飛流而下形成壯麗無比的瀑布三疊,三疊瀑下形成深潭,周邊綠化茵茵,宛如江南水鄉澤國之景。
黑龍潭
文化底蘊厚重、號稱霞城洞府的世外桃源紫團山—黑龍灘風景區自然風光旖旎迷人,歷史文化源遠厚重,因山峰常有紫氣繚繞而得名。它在兩晉時期已聲名遠揚,北宋時達到極盛。據房玄齡《晉書》記載:道教名家葛洪遍游全國山水後,普言「正下佳山者,南武夷、北抱犢(即今紫團山)」。《潞安府志》記載:「紫團俯瞰雲煙,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內不可多得。」山上「幽香沓至,神爽逸氣,有丹台石室之想,世外桃源之境。」山中有紫團洞,洞中有百萬年熔岩形成的鍾乳石象形景觀達60多種,恰似一座藝術宮殿。紫團山所產紫團參,曾為皇室貢品,天下知名。紫團山下的黑龍潭景區則以峽谷深長、境幽水美取勝。
人文景觀
崇雲寺
崇雲寺原名「滴谷寺」,俗稱「九蓮寺」,座落於山西壺關紅豆峽風景旖旎的橋上鄉洪底村,是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的山西省壺關縣紅豆峽景區乃至太行山大峽谷的一處著名佛教聖地。興建於隋唐,毀於明清,歷經多個朝代的滄桑巨變後於2007年重建。
崇雲寺坐北朝南,面臨淅水天澤湖,背靠紫團抱犢山,青山滴翠、依山傍水、氣勢宏偉,可謂絕後空前。自下往上分別建有香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殿內各種佛像栩栩如生,據說十分靈驗。
進入山門,一副工整對仗的門聯「佛光普照三千界,法寺齊播萬載福」便見正殿外柱,殿內供奉有先師佛祖——釋迦摩尼塑像,造像精美,惟妙惟肖。正殿的檐脊上裝飾有雙龍戲珠的浮雕,浮雕兩側的杏色琉璃在晴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璀璨奪目。殿內庄嚴肅穆的陳設讓人不敢輕慢。殿外香煙繚繞,梵音盪漾。古有「暮鼓晨鍾」的之說,所以大雄寶殿外設有鍾鼓樓,為晨昏報時之用。
關於滴谷寺,還有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石窟頂部有洞,洞內時常滴出穀物。佛家僧人鳩集眾多的善男信女,在此建寺名曰滴谷寺。後來有一位僧人想要獨吞此洞的糧食,所以把洞口挖的更大,天神知道後,為懲罰人類的貪婪從而收回了洞內的糧食,從此此洞不再滴出穀物。
重修崇雲寺,天人感應,奇觀迭現,當事者都為之震撼。故名人詩曰:「奠基燭峰瑞靄呈,壩座無語悄然升。三伏不雨促工期,千年隱沙今露容。水隨人願攀高位,瑞雪有情等路通。甘霖適時潤新苗,佛地聖光今顯靈」。
天澤湖
天澤湖是一處由水壩攔截而成的寬闊湖泊,位於山西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紅豆峽景區。天澤湖的清秀幽雅充分體現了山水的陰陽相柔,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天澤湖面平滑如鏡,天光雲影倒映其中,水面清澈凝碧,湖畔巨峰如屏。此處池深水清,池面如鏡,池旁植草,兩峽夾峙,池尾秀峰,山山相連,疊障含煙,如詩如畫。萬籟俱寂之時,置身於幽谷之中,感覺天地渾然一體,彷彿所有紛擾躁動的靈魂都能得以平息。
天澤湖晨曦時分,紫色的仙霧籠罩著山谷,碧綠的湖面彌漫著霧氣,一束淺淡的陽光透過縫隙穿透進來,形成了一道奇異亮麗的風景——天澤晨光。深入其境,如墜畫廊,千峰競秀,萬木爭奇,湖光山色,五彩紛呈,正如詩人所贊「此景只應天上有,醉佛失手落人間」。
國際攀岩基地
比賽場地設在青龍峽風景區,該景區是太行山大峽谷中氣勢宏大,結構參差的一條支峽,流程11公里,總面積60.3平方公里,集江河峽谷,石灰地區乾旱峽谷和溪流峽谷為一體,氣候濕潤,植被良好,被中科院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的專家譽為「世界級極品旅遊資源」、「太行第一峽谷」。谷深百米之上,平均坡度90度,被攀岩行家看好為國內不可多得的理想的自然岩壁。屆時,各國攀岩高手將會在八泉峽谷上演精彩的岩壁芭蕾。
人文歷史
古文化
白徑古道,是著名的「太行八徑」之一。白徑古道位於山西陵川縣境內雙底村和十里河村之間,是晉東南與豫北之間的重要通道,早在春秋時期,齊晉爭霸,齊師由此入而伐晉。雙底老鄉說,直到30年前,他們還走這條古道送糧食,一上午要走30多里地。近些年峽谷底部修通了公路,這條古道就不再承擔運輸任務了。白徑古道盤旋於山腰,寬處約2米,能並排兩匹馬通過。而最窄處,只能1匹馬通行。石灰岩鵝卵石鋪砌的山道上,馬蹄車轍清晰可見,鵝卵石被長期猜踏,早已泛白。有人推測,白徑之名可能由此得來。 古道在十里河村離開公路,升上山腰,但縱目四望,仍穿行在峽谷里。同殘存古道並排的這段峽谷長約10華里,當地人俗稱「黑毛溝」。這一段峽谷極窄而兩側山峰高聳,人走在裡面只能看到一線天。我們走在半山腰的古道上,也依然能感受到峽谷的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 雙底村四面絕壁,周圍環合,宛如孤城。小盆地正中突涌一峰高插雲天,稱作孤峰山,磨河水靜靜從山腳留過,因而也有人稱這里為「磨河峽谷」。
近代文化
《大峽谷的女人》《法海禪師》《甲骨文密碼》等電影均在山西太行山大峽谷取景拍攝。
『叄』 大瑤鎮李畋村多少人口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 309戶,共鄉村人口 1096人,其中男性 600人,女性 496 人。其中農業人口 1097 人,勞動力 921 人。到2007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028人,享受低保 187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4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 個。
手機看片咋么辦?搜-酷影模式-幾萬部島國電影等著你
『肆』 大瑤通程電影院今天有什麼電影看
華麗上班族、魔鏡奇緣、百團大戰、男神時代、情敵蜜月、烈日灼心、聶隱娘、三城記、終結者創世紀,差不多在這些電影之中
『伍』 7月7號影訊查詢大瑤通程萬達電影院
巴霍巴利王:開端
又名:Baahubali: The Beginning
看點: 冒險 史詩
類型:動作 劇情
語言:泰盧固語 泰米爾語 印地語 馬拉雅拉姆語
地區:印度
時長:126分鍾(中國大陸)
導演: S·S·拉賈穆里
演員: 帕拉巴斯 拉納·達格巴提
『陸』 大家還記得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號稱瀏陽第一鎮的是哪個鄉鎮嗎
開礦不是好事,現在的永和跟七寶山,只留下一片破壞環境的債務!
『柒』 大瑤通程達利電影院早上幾點開門
電影院一般都是下午和晚上營業的
『捌』 楊花鄉的鄉鎮名人
楊劍,男,漢族,湖南瀏陽市楊花鄉楊花村白沙組人,大學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1990年3月參軍入伍,199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7月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指揮專業畢業後,先後在北京軍區某部任排長、副連長,1996年調入國防科大工程兵學院,先後任副連長、政治指導員、副政治教導員、代理政治教導員,在部隊期間,所帶領的部隊曾榮立集體三等功兩次,個人也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嘉獎7次,1998年率部參加湖南省百年不遇的抗洪搶險戰斗,先後轉戰長沙、常德、益陽、南縣、沅江等地,行程2000多公里,歷時2個多月,搶救轉移人民群眾300餘人,所在部隊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的榮譽稱號,並受到總參謀部首長的親切接見和合影留念。2002年轉業到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醫保局先後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2004年11月任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醫保局綜合處副處長,2006年8月經湖南省委組織部選拔任保靖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2007年10月任中共保靖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
劉秋波,中國新生代男演員。出生於楊花鄉的一個普通家庭。長相俊朗,曾被選為湖南少兒文學刊物《小溪流》《學生家長社會》封面人物,以及擔任《紫色》雜志平面模特,大學主修表演專業,現為演員,出演影視劇《鋒火長城》,話劇《尋找李大釗》,紀錄片《北國風光》,微電影《尋夢啟示》。
楊花鄉華園村群眾工作方法的實踐與探索
市商務局派駐楊花鄉華園村群工站後,深入群眾,了解民情,堅持以「敬之以心、授之以利」的工作方式解決民需,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歡迎、理解和支持。一、敬之以心,釋放善意群眾工作難做,在於群眾的事沒有被重視。只要真正意識到群眾工作無小事,抱著尊重的心態、真摯的情感面對群眾提出的訴求,許多事情都可以解決。在華園村有一個復退人員,多年來經常擔任上訪聯絡員的角色,左鄰右舍關系緊張,村幹部介紹此人時都搖著腦殼。群工站一隊員上門拉家常,認真聽取他的訴求時,他說自己在部隊負了傷,政府政策落實不到位,想查個人檔案,但因家有孫輩要照顧,無法前往。我們前往市檔案館將其關鍵頁面復印,證實了他的訴求並非因市政府失誤而使他未享受政策,而是檔案上確實沒有部隊負傷的記載。他非常感謝我們對他的尊重和理解,表示不會再參加非法集會。這樣類似的工作還有很多。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無不報以尊重平等的心態,換位思考,盡力協調各方利益。如鞭炮廠在擴建過程中,無意損壞了村民張老師的幾顆茶樹,鞭炮廠同意賠償,但雙方因賠償金額分歧遲遲不能達成協議,張老師請求群工站幫助。我們認真分析事件本身,幾次找鞭炮廠協商此事,最終達成都能接受的賠償點。在接到賠償款的同時,張老師發出感慨:「你們這樣盡心盡力幫我解決問題,真是沒想到,原本我還准備上訪,現在問題解決了,再上訪就對不起你們了。」1000多戶的走訪,我們了解到群眾的訴求多元化,有要求扶貧幫困的,有要求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有十幾年的遺留問題需要解決,也有村組間山林權屬矛盾需要化解。然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聚集多方面的力量。既要掌握群眾心理,主動釋放善意,緩解群眾的不良情緒,又要腳踏實地,解決群眾訴求,為群眾辦實事。通過民情調查,我們群工站的家庭困難台帳上至今已經收集了30多個貧困家庭狀況,大多因病致貧。對於這種狀況,我們一方面積極向市民政局慈善會反映,爭取大病救助和困難補貼;另一方面組織商務局機關幹部職工捐款進行救助,同時發動村上企業和協會捐贈一些,能幫助減免的費用減一些,能享受的優惠政策盡量享受。「六·一」「七·一」「八·一」期間,我們又分別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慰問困難黨員和困難退伍家庭活動,使貧困戶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對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訴求,我們一方面親臨一線了解並主動向有部門匯報爭取重視支持,另一方面發動廣大村民自力更生投工投勞,清淤山塘8口,疏通渠圳1000多米,確保安全渡汛,緩解七月旱情。楊花至大瑤路段由於車流量大,破爛不堪,司機和乘客反映不斷,我們及時將這一情況向楊花鄉政府反映,楊花鄉政府高度重視,爭取了市級領導現場辦公,將此路納入了整修計劃。群眾是朴實的,講道理的,只要我們帶著朴實的情感為他們辦事,他們是會歡迎的。雖然有的訴求因客觀因素影響不能滿足要求,他們也會理解和支持。我們共接待上訪件11件,代辦事項32項。雖然辦的不一定是大事,但卻用真情感動著群眾,改變了一些群眾總是認為幹部「作風漂浮、工作不負責、形式主義嚴重」等偏激看法。二、授之以利,創新思維群眾是最講實惠的。利益追求、利益訴求是現階段群眾工作的最大趨向,「說一萬句好話,不如辦一件實事」。授之以利的本質是要關心群眾生活,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不與民爭利。為此,我們利用商務部門的信息優勢為全村手機用戶建立了信息發送平台,不僅日常工作發送信息通報,還發送致富信息、招工簡介等,以信息平台創新管理,不斷探索管理與服務的的新思路、新方法。5月29日舉辦了一期出國勞務知識培訓班,致力為村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帶來機遇,帶來財富,受到群眾好評。發展是解決一切矛盾和問題的根本。走出去只是富裕幾個人,但留得住、請進來卻能造福一方。因此,群工站關注企業的發展和新企業的落戶,注重解決企業的現實困難,幫助現有企業留住熟練勞動力,並提議政府關注勞動力留失的問題,建議出台相關政策予以引導。在引進金鑫盆花廠落戶華園村過程中,群工站主動幫助企業召集村民小組會議,協商土地租賃,協調利益分配,金鑫廠已與村民簽訂了土地租賃協議,廠房開工在即。該廠的落戶,將解決100多人就近就業問題,每人每月工資收入將達到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