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老大安電影院圖片
㈠ 王力宏的資料
中文名:王力宏
英文名字:Leehom Wang
生日:1976年5月17日
生肖:龍
星座:金牛座
身高:180公分
體重:68Kg
血型:O型
出生地:Rochester, New York
國籍:美國
現住地:中國台灣
民 族: 漢族
祖籍:浙江義烏
學歷:美國麻省Williams College(音樂學院)畢業 伯克利 音樂學院碩士
嗜好:棒球、音樂、繪畫、電影、戲劇、創作、製作
口頭禪 : "It's all good!"
語言:國語、英語 、法語、日語
家庭狀況:父、母、哥哥、弟弟
特別技能:小提琴、鋼琴、架子鼓、二胡、bass、吉他等多種樂器
喜愛的運動:棒球
最喜歡的科目:爵士鋼琴
欣賞的歌手:Stevie Wonder
最喜歡的藝人: Elton John、 Stevie Wonder、Prince、George Michael、Sting
最喜歡的電影:《夜訪吸血鬼》《刺激1995》《小婦人》
最喜歡的運動:棒球
最喜歡的國家/地區:希臘 中國台灣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天藍色
最喜歡的食物:日本料理、總匯三明治、葡萄柚汁、Pizza、北京烤鴨
最大的心願:做一個對流行音樂界有貢獻的創作人!
音樂理想:透過我的音樂和青少年溝通,讓我的音樂給年輕人的生命帶來感動和啟發。
事業目標:做一個真正的音樂人 (A true musician) 做出有創意,有思想,有內涵,有個人特色的作品。
在國際上發展成全方位的藝人,在音樂的領域上能有長遠的貢獻。
◆家庭資料◆
孫中山當年巡查長江的時候曾經題字給當時的副艦長許鳳藻即力宏奶奶的父親
力宏:是威廉姆斯音樂學院(Williams College)畢業,在過去SAT(高考)滿分1600的體制下,王力宏整整1600分(現形體制滿分為2400分),力宏又是柏克利音樂學院的碩士(柏克利是美國公立大學中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幾名的超一流名牌大學)
外婆:傅氏 某名牌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具體學校名稱不詳)
奶奶:台灣清華大學畢業
父親:王大中 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排名第一的大學,所有台灣人的驕傲)
母親:李明姝(shu) 政治大學(也是台灣名牌高等學府)
哥哥:王力德(LEO)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曾在高中階段一次全美聯考中獲得第一,收到老布希的接見和來信。
大嫂:STACY 耶魯大學,跟王大哥是同學
侄子:王嘉澍
弟弟:王力凱(LEE-KAI ) 保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表哥表嫂: 哈佛大學畢業
◆成名歷程◆
2007年9月7日《改變自己慶功版》發布。
2007年07月13日 王力宏/《改變自己》,與SELINA共同 演繹《你是我心內的一首歌》。推薦首波主打 落葉歸根
2006年11月02日 王力宏 /《As Time Goes By》(單曲)
2006年07月30日 王力宏/蓋世英雄演唱會 (內地版)
《蓋世英雄》是一張凝聚八方豪傑力量的專輯。當中包括大家最為熟悉的韓國天王 Rain 獻出的國語處女作以及美國嘻哈新人王JIN的跨刀RAP。自從發片之即,便如蛟龍一飛沖天,短短幾周時間就已經突破100萬銷量, 穩坐國內各大排行榜王者之位。
2006年03月13日 王力宏 /蓋世英雄 (勝利慶功版)
2006年04年05日 王力宏 /蓋世英雄 (日本版)
2006年1月17日 王力宏 /為你而聲( 限定盤)
2005年12月30日 王力宏/ 蓋世英雄
2005年2月18日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 冠軍慶功版(SONY) LEEHOM WANG/SHANGRI-LA CHAMPION CELEBRATION EDITION
「Chinked - out」嗆出華語音樂新版圖,重量級加贈八首創作影像MV集VCD,力宏親身參與詞曲音樂製作、影像導演,全方位創作意念完整呈現。
2004年12月31日 王力宏/心中的日月(SONY) LEEHOM WANG/SHANGRI-LA
為華人音樂爭一口氣!史無前例開創華語音樂新生命,跨越,融合,連接,東方、西方音樂,首創亞洲第一張。「chinked-out」華語專輯,在傳說中的香格里拉,追尋王力宏心中的日月。王力宏首創國際樂壇新曲風 Chinked-out,華語音樂即將風靡全球!
年度壓軸專輯《心中的日月》是Leehom反璞歸真的實現,期待所有華人在他的音樂國度里,感動一場你遺忘了許久的音樂盛宴,期待在2005為華語樂壇帶來新的曙光!
2004年7月23日 王力宏/HEAR MY VOICE(SONY) LEEHOM WANG/HEAR MY VOICE
邀請了日本一流的頂級樂手全部Live演出錄制,讓力宏的聲音能更深動、更具穿透力到達音樂之上。您將聽到王力宏截然不同的音質情感表現,一種淬練過後的完美與純真。王力宏首張全日文專輯!獻給所有戀人,愛的訊息!
2004年4月30日 王力宏/Dream Again(SONY) LEEHOM WANG/Dream Again
王力宏前進國際發行第三張日文單曲—DREAM AGAIN。特別邀請日本知名樂團米米 CLUB 靈魂人物金隆博擔任配唱製作人。王力宏第三張日文單曲。『Dream Again』日本Bourbon [Chuel] 巧克力最新廣告曲!同時收錄「不要害怕」日文版!
2003年12月12日 王力宏/不可思議(SONY) LEEHOM WANG/Unbelievable
打破常規,Hip Hop、Rap、R&B、Jazz音樂元素,「黑」得很過癮,太多的「不可思議」發生在這張專輯中,力宏搏的就是跳出自己的框框!
2003 王力宏/愛的奇跡 LEEHOM WANG/LEEHOM WANG (SONY)
收錄日本BOURBON「CHUEL」巧克力廣告曲「愛的奇跡」,同時收錄「流淚手心」日文版、「二個人不等於我們」中文版。
2003年10月15日 王力宏/唯一(專輯) LEEHOM WANG/THE ONLY ONE (SONY)
第一位正式在日本出道的台灣男歌手-王力宏,進軍日本首張專輯,收錄十五首日本最受歡迎的王力宏歷年中英日文曲目。
2003年05月01日 王力宏/唯一(單曲) LEEHOM WANG/LAST NIGHT (SONY)
王力宏帶著全台灣歌迷的祝福,成功進軍日本樂壇!日本出道單曲「唯一」日文版,特別收錄電影【MOON CHILD】片尾曲「Last Night」。
2002 王力宏/95-02 新歌+精選 王力宏的音樂進化論 LEEHOM WANG/95-02 Evolution (SONY)
橫跨BMG、福茂、SONY三大廠牌,雙CD收集26首力宏音樂進化過程最完整紀錄。從優質偶像到全創作的音樂人;從得「十大偶像獎」到「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這是一張王力宏音樂進化過程的完整紀錄。
2001 王力宏/唯一 LEEHOM WANG/THE ONE AND ONLY (SONY)
記錄了這一年力宏所經歷的所有更內在的試煉,他藉由創作與我們分享成長的每一刻所經過的每一種感受,因而新創作曲風更加流行但卻也更加的狂放,11種生命軌跡,旋律動人的短篇紀事,傾聽悅耳無國界語言,領會細膩悲歡離合,呈現…千變萬化。
2001 王力宏/王力宏創世紀影音全紀錄 LEEHOM WANG/LEE HOM MUSIC CENTURY (SONY)
創作王力宏 音樂新世紀 年度超值精裝版3 in 1讓你擁有全部王力宏 2001最新創作新歌「Take your time」林夕填詞 +10首主打MTV全記錄&『Take your time』製作花絮 +『愛.擁抱.王力宏』。
2000 王力宏/每天愛你24小時(SONY) LEEHOM WANG/TAKE YOUR TIME
王力宏2000年首張廣東EP 【每天 愛你廿四小時】CD+VCD精裝版 王力宏親自譜曲 金牌作詞人林夕 共同創作膾炙人口新歌曲。
2000 王力宏/永遠的第一天 LEEHOM WANG/FOREVER'S FIRST DAY (SONY)
這是王力宏第一張完整製作的專輯,由99年的創作約40多首新歌中,最後篩選10 首,製作期超過一年。專輯中處處可見他對自己音樂作品的用心!
1999 王力宏/不可能錯過你 LEEHOM WANG/IMPOSSIBLE TO MISS YOU (SONY)
音樂無國界 質感無上限 優質唱作旗鑒11首新流行經典。
1998 王力宏/公轉自轉 LEEHOM WANG/REVOLUTION(SONY)
從選歌、填詞譜曲、編曲配唱,到封套攝影、音樂錄像帶的拍攝,力宏無不具細靡遺,全心投入,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最終並獲得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男演唱人」兩項大獎肯定。是金曲獎歷史上最年輕的雙料冠軍!
1998 王力宏/我用生命愛你 LEEHOM WANG/I WANT TO SPEND MY LIFE TIME LOVING YOU(SONY)
柯以敏、王力宏特別獻唱暑假強檔電影「蒙面俠-蘇洛」指定中文版主題曲 I Want To Spend My Lifetime Loving You 」我用生命愛你」。
1998年 王力宏/好力宏精選輯 LEEHOM WANG/Good Leehom Compilation(福茂)
1997年 王力宏/白紙 LEEHOM WANG/White Paper(福茂)
1996年 王力宏/好想你 LEEHOM WANG/issing You(福茂)
1996年 王力宏/如果你聽見我的歌 LEEHOM WANG/If You Heard My Song(福茂)
1995年 王力宏/情敵貝多芬 LEEHOM WANG/Love Rival Beethoven(BMG)
◆其它參與作品◆
《手牽手》公益歌曲:2003年春天,SARS肆虐兩岸三地,力宏陶喆號召全台灣優秀的歌手,一起打造這首令人熱血沸騰、點燃人生希望的歌曲。
參與歌手:王力宏,陶喆,張惠妹,蔡依林.等
專輯名稱:《羅拉菲比安》 英文同名專輯 發行:新力唱片 發行日期:2000.6
合唱歌曲:Light of My Life (v.s羅拉菲比安)
專輯名稱:《好好愛彭羚》 發行:新力唱片 發行日期:1999.10.27
合唱歌曲:讓我取暖(v.s彭羚)
專輯名稱:Happiness x 3 Loneliness x 3 發行日期:1999.12.22
收錄歌曲:1.Japanese(TM NETWORK) 2.English 3.Spanish 4.Chinese
與日本知名創作人小室哲哉先生合作
專輯名稱:《我用生命愛你》 發行:新力唱片 發行日期:1998
合唱歌曲:我用生命愛你(v.s柯以敏)
專輯內容:《請進》
專輯名稱:《繞著力宏轉音樂會》VCD 發行:新力唱片 發行日期:1998.9.14
<大安森林公園演唱會記實>
專輯名稱:蘇永康 Live So Nice Pub演唱會 發行:福茂唱片 發行日期:1997.3
合唱歌曲:左右為難(v.s蘇永康)
專輯名稱:兩情相樂-福茂男女情歌對唱經典輯 發行:福茂唱片 發行日期:1996.12.27
合唱歌曲:雪人 / 原來的世界(v.s范曉萱)
專輯名稱:Nature大地的窗口 發行:福茂唱片 發行日期:1996.11.5
創作歌曲:NATURE大地 / 是你NATURE
專輯名稱:《Wooden Bookends Williams Grassroots Music》 發行日期:1995(力宏大學時的作品)
創作歌曲:Venus / Last Night
專輯名稱:《Jello Fantasies Springstreeters 》 發行日期:1995(力宏大學時的作品)
創作歌曲:Just a Gigolo / She's Hot to Go
得獎無數(略)
◆廣告代言◆
1997 ◎1月,資生堂化妝品SQ代言人。(台灣)
◎3月,維他露P 代言人,同年十月因此片入選「十大廣告明星」。(台灣)
◎9月,Hang Ten 服裝代言人。(台灣)
1998
◎5月,Hang Ten 服裝代言人。(台灣)
◎11月,古道綠茶廣告。(台灣)
1999
◎6月,受邀擔任台灣環保大使。(台灣)
◎7月,娃哈哈純凈水代言人。(大陸)
2000
◎美國棉2000代言人。(台灣)
◎於香港擔任國際名表寶路華亞洲代言人並演唱廣告歌曲與發行單曲。(香港)
2001
◎娃哈哈純凈水。(大陸)
◎莎朗洗發水。(大陸)
◎雅芳美白產品代言人 (大陸)
◎IBM Pentium4 。(香港)
2002
◎寶島眼鏡。(台灣)
◎味全每日C 100%蔬果汁。(台灣)
◎娃哈哈純凈水、果汁。(大陸)
◎鍔萊特休閑鞋。(大陸)
◎港士龍休閑服飾。(大陸)
2003
◎Hugo Boss 亞洲區品牌活動代言人。
◎娃哈哈純凈水、果汁。(大陸)
◎港士龍休閑服飾。(大陸)
◎「純屬意外文字寫真書」(中文版、日文版)
◎BOURBON 巧克力。(日本)
◎麥當勞大中華區代言人。(大陸、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
◎Discovery頻道《太魯閣的秘密》引言人。(台灣)
◎「Portrait of a Love Song」寫真詩集。
◎麥當勞兒童慈善基金會榮譽志工。(台灣)
◎國際自行車環台邀請賽代言人。(台灣)
◎米奇75周年許願大使。(台灣)
2004
◎波卡Lay』s洋芋片。(台灣)
◎台灣交通部「台灣觀光大使」。(台灣)
◎雀巢脆谷樂Cheerios(大陸)
◎三陽新款機車「Mio」代言人。(台灣)
◎鍔萊特品牌形象代言人。(大陸)
◎娃哈哈激活飲料。(大陸)
◎御茶園。(台灣)
◎柏仙多格服飾。(大陸)
◎麥當勞夏日甜蜜蜜冰品。(港台)
◎代言Tom-Sky。(港台)
2005
◎諾基亞3230手機代言
2006
◎索尼愛立信手機代言
◎雅馬哈摩托車代言(和蔡依林一起)
2007
◎索尼愛立信手機代言人
◎可口可樂代言人
◎繼續擔任麥當勞亞洲地區代言人
◎尼康相機代言人
◎方正筆記本電腦代言人
◎ 立頓奶茶代言人(台灣)
◎「勁舞世界」代言人
◎鄧祿普輪胎代言人
2008
◎博士倫首位男代言人
◎索尼愛立信手機代言人
◆力宏大事記◆
1982 ◎學小提琴
1984 ◎學鋼琴(前後2年)。
1988
◎6月,自Pittsford Elementary School 畢業
◎9月,進入Pittsford Sutherland Middle School就讀 。
1989
◎加入Rochester Pilhaumonica Youth Orchestra 成為該樂團最年輕小提琴手。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Once Upon a Mattress」的演出。
◎6月,自Pittsford Middle School榮譽畢業。
1990~1994
◎高中時期,每年參加Sutherland High School Show Choir校際比賽,都獲得冠軍或亞軍。亦每年參加Sutherland High School Select Chorus演出(註:美國是高中4年、初中2年) 。
1990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Bye-Bye Birdie」的演出。
◎9月,進入Pittsford Sutherland High School就讀。
1991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 『Music Man』的演出。
1992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 『Briyadoor』的演出。
◎被選為Pittsford Sutherland High School棒球校隊投手。
1993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Hello Dolly」的演出。
1994
◎4月,參加學校音樂劇「Kiss Me Kate」的演出。
◎6月,自Pittsford Sutherland High School榮譽畢業。
◎9月,進入麻州Williams College就讀。
1995
◎4月,參加Williams College音樂劇「Pippin」的演出。
◎10月,參加Williams College舞台劇「King Lear」的演出。
◎12月,回台灣出版個人第一張國語專輯「情敵貝多芬」,專輯內收錄個人三首創作曲「聽雨」、「Last Night」、「不願說再見」,以「優質創作型偶像歌手」名號,在歌壇嶄露頭角。
其他的自己去網路看就知道了,寫不下那麼多!
◆成為奧運火炬手◆
北京奧運聖火將在希臘奧林匹克市點燃。著名歌手王力宏已在確定的火炬手之列,歌手王力宏則代表了中國新一代的青春與活力。王力宏當選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推出的新專輯《改變自己》以環保為概念,並對環保進行了廣泛地宣傳。此外他也積極參與了北京奧運會的歌曲徵集活動。
力宏跑的是第十七棒,從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之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鴻亮手中接過奧運聖火,力宏用一個吻與劉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對接」。
力宏跑完後表示,雖然見過很多大場面,但還是被火炬點燃時的場面深深震撼了。力宏說,沒有任何榮譽能與親手傳遞奧運火炬相比.
【力宏的第一】
第一個14歲就創作出R&b結合Rock的作品;
第一個大學畢業就獲得全校師生票選年度音樂家並獨立創作出570多頁曲譜的音樂劇(畢業論文並編導演出);
第一個從事流行音樂創作的音樂碩士生;
第一個優質偶像;
第一個最年輕的金曲獎雙料王(也是第一個學生歌王);
第一個連續七次入圍金曲獎並兩次奪冠的歌王;
第一個在華語音樂中引入王力宏式俏皮的美語rap;
第一個將民謠搖滾爵士饒舌舞曲電聲交融成豪邁的華語樂章;
第一個在歌唱中採用舌打音;第一個創造一人單口七部和聲的歷史記錄;
第一個將乒乓球聲功夫游戲和響指創意為編曲元素;
第一個以貝多芬為「情敵」,揮灑最富於大音樂氣質的豪邁的流行音樂;
第一個以《不可思議》的才情將西化音樂(特別是爵士音樂)打造得令人嘆為仰止(或許也是最後一個);
第一個以音樂家的使命感,不計個人安危高原采風,將沉睡於深山高原的樂器樂音匯入流行音樂的洪流,最具深度地將京劇唱腔與藍調唱腔有機融合渾然一體,繪制出中西一體燦爛的畫卷,讓人信服沒有什麼不可以;
第一個將國粹與現代嘻哈音樂有機融合,以國粹為元素以中式嘻哈的形式呈現,以大音樂家的胸懷創立放眼世界立足中華象徵華語音樂身份的「chinked-out」
華人嘻哈新音樂;
第一個在年輕一代中使流行音樂匠心獨具彰顯大音樂藝術風范又具有流行品質;
第一個在年輕一代中以歌唱家的底蘊運用最豐富多變最富於質感的唱腔令流行歌曲不至於沉溺於平俗甚至於低俗;
第一個不論什麼風格的音樂都能做,不論什麼風格的歌都能自由駕馭的全能創作歌手;
第一個玩轉數種高難樂器的音樂大玩家;
第一個翻騰360度打鼓的音樂頑童;
第一個創造小巨蛋個人演唱會七宗最;
第一個視音樂為生命,為了音樂可以三天三夜甚至五天五夜連軸轉的音樂鐵人;
第一個音樂上的陳景潤,為了音樂吃泡麵睡地鋪甚至忍飢挨餓,忘我到近於自虐;
第一個相對完美的男人(或許也是最後一個)--既有良好的學養和人文素養,又有非凡的才華;既有寬廣博愛的胸懷,又有包容謙和的紳士風范;既有灑脫快樂
的個性,又有藝術至上嚴謹自律的藝術家品格,既善良單純又陽光健康,既優質又俊美。無疑是當今青年人完美模範的化身。
所以喜歡他!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158.htm
㈡ 為什麼百家姓或其他姓氏介紹沒有說到岳姓
岳姓的來源
據考湯陰、杭州、洛陽等處《岳氏宗譜》,岳氏由神農至太岳,蓋因以官命姓雲。岳姓系神農後裔,神農生薑水,即以姜為姓,稱帝名用火德王,故號炎帝,都城遷曲埠,傳七世生節莖,不在帝位。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昨「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侯河南汲郡伯。呂侯功高如山嶽,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逐以國為呂氏;仲子宮「太岳」,賜「馮翊」後即以官命岳姓,此得岳姓「馮翊堂」①之來由也。
注:①載湖北黃梅《岳飛家史》卷首笫三頁。
岳姓的祖先是誰?《百家姓辭典》說,岳姓以官為氏,望出山陽。根據《姓氏考略》的考證,岳姓是上古時期的「四岳」之後,這是距離今天4400多年前唐堯和虞舜時代所設置的一種官職,分掌四方的諸侯。
岳姓族人的祖先既然掌管四方諸侯,可見他們出身顯赫,源遠流長。
秦漢以後,岳姓族人主要以山陽地區為繁衍中心。山陽是山東省金鄉縣的西北,換言之,岳姓人家的老家都是山東,隨著歷史的變遷,2000多年來,岳姓族人陸續移居各地。不過,他們始終沿用「山陽」的堂名。
㈢ 汽車教具貨物的使用壽命怎麼寫
關於公布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結果的通知
濟寧市教育局文件
濟教辦字〔2011〕13號
各縣市區教育局,濟寧高新區、濟寧北湖新區社會事業發展局,市直各學校,直屬各單位:
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活動已圓滿結束。通過縣市區初評,本次活動共收到自製教具265件,其中,中小學教師自製教具229件、學生自製教具36件。經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審委員會認真評選、公示,共有175 件教師作品、30件學生作品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現予公布。
附件:1.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教師獲獎名單
2.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學生獲獎名單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附件1:
濟寧市第三屆自製教具評選教師獲獎名單
一等獎(82件)
序號 製作教師 教具名稱 單位名稱
1 趙 園 「水流的力量」演示裝置 微山縣留庄鎮教育辦公室
2 王利平 趙宏濤 月相變化觀測儀 微山縣歡城鎮卜寨小學
3 陳 余 管明強 簡易實物投影儀 微山縣兩城鎮新魯小學
4 孫文科 榮忠洪 潛水艙潛浮演示模型 汶上縣苑庄鎮演馬小學
5 李建新 磁轉化成電的裝置 濟寧市北湖小學
6 方 蕾 王 娟 串、並聯電路演示器 濟寧市運河實驗小學
7 盧 麗 大熊座、仙後座一年中位置變化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小學
8 陳新艷李春娟孟 梅 多變的色彩 濟寧教育學院附小
9 馬玉君楊愛君張衍新 防塵黑板 金鄉縣興隆中學
10 薛小花翟明華 電磁研究儀 濟寧市任城區長溝中心小學
11 陳曉艷張國章張相玉 自製土琵琶 濟寧市任城區第二中學
12 周 彬 巧畫投擲場地 濟寧市北湖小學
13 侯寶臣曹桂青張德領 多功能起跑器 嘉祥縣梁寶寺鎮南張小學
14 孟 靜 宋遠芳 手工小作坊 微山縣夏鎮愛國小學
15 丁秀麗 姜廣蕊 攜帶型可調「取景框」 兗州大安鎮大安中學
16 張方良 殷憲旭 張方勝 半壁豬槽投喂器 微山縣韓庄鎮第二中學
17 時均國陳寶玉劉 義 遮罩層演示器 鄒城市第四中學
18 馮勛顯 教師多用功能直尺 嘉祥縣第一中學
19 楊福穩 針管式環保滴管器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中心小學
20 付吉鋒 中國石拱橋 濟寧市第八中學
21 田新敏 拼音大轉盤 濟寧市市中區唐口鎮中心小學
22 梁 壇 「稱象」演示模具 泗水縣高峪小學
23 曹亞平 漢語拼音快樂學 濟寧市喬羽小學
24 趙相文 地圖的妙用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25 李永標 日期演示器 金鄉縣實驗中學
26 馬秀群 多功能大轉盤 金鄉縣化雨中心小學
27 趙 峰 四線格(五線譜)劃線器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28 趙文艷 吳 楠 輕松扎題板 兗州市第一中學
29 楊紅利 李 軍 Mini Cinema(迷你電影院)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0 蓋春秋 日期、晴雨表 微山縣夏鎮第二中學
31 劉 捷 自製簡易水電解裝置 濟寧市第八中學
32 楊 碩 李殿軍 吸煙有害,二手煙同樣有害 金鄉縣王丕中學
33 張瑞華 王曉華 多功能試管架 嘉祥縣萬張鄉中學
34 李明立曹廣雪 構造原理演示器 鄒城市實驗中學
35 韓艷武 鮑學周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兗州市第九中學
36 王之濤 核外電子排布模擬板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高級中學
37 趙甜甜 銅與稀硝酸反應的環保
裝置 濟寧市育才中學
38 閆瓊瓊 電解實驗微型裝置 濟寧市第一中學
39 李 松 肺的呼吸運動 微山縣夏鎮第二中學
40 於 超 劉 衡 楊淑雯 腎單位的過濾作用和重新收作用 微山縣留庄鎮第一中學
41 魏 傑 人體呼吸運動的原理演示裝置 泗水縣泗張初級中學
42 陳登民 袖珍式顯微鏡 曲阜市杏壇中學
43 劉秋紅 李 方 光合作用演示模型 濟寧市育才中學分校
44 李桂乾 高等線地形圖演示器 微山縣留庄鎮第一中學
45 王代紅 沙盤與等高線地形圖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46 陳 曦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晝夜長短變化模型 濟寧市第十八中學
47 郭文成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及晝夜長短變化演示板 曲阜市魯城街道孔子中學
48 陳曉慧 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 濟寧市任城區廿里鋪中學
49 肖願中 張 勇 路春慶 電冰箱工作原理演示儀 濟寧市第八中學
50 孟憲君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演示器 濟寧市第十六中學
51 郭延龍 能量的相互轉化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52 田素海 紅外線計時測速器 濟寧市第一中學
53 趙雲龍 學生用磁連接攜帶型光電演示器 濟寧市育才中學分校
54 鮑建中 家庭光學「實驗室」 濟寧學院附中
55 張 潤 「三基色」實驗盒 濟寧學院附中
56 孫德國 馮 麗 程 化 力臂演示測量器 鄒城市鮑店煤礦學校
57 劉東波 金承志 徐 鵬 氣體做功內能減少演示器 鄒城市教育局電教站
58 張 強 張 通劉 強 磁通量演示儀 金鄉縣第二中學
59 周 岩 短路危害演示器 金鄉縣金曼克中學
60 劉素霞 錢中傑 立體磁感儀 金鄉縣馬廟中學
61 王運奎 馮勛顯 合成與分解結構演示器 嘉祥縣第一中學
62 任曉敬 張明春 王道中 馬德堡半球試驗的改進 嘉祥縣大張樓二中
63 李玉偉 侯傳國 郭永玲 地球繞太陽運動力學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64 孫紅艷 平拋運動的規律探究儀 兗州市第一中學
65 黃德利 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力的關系演示器 兗州市第一中學
66 曹久濤 壓縮空氣發動機 兗州市第一中學
67 梁廷英 王騰玲 合力演示器 兗州市第一中學
68 王富民 奧斯特實驗與電磁炮組合教具 濟寧市實驗中學
69 劉素傑 李 鋒 多功能組合教具 濟寧市教學儀器供應站
70 孟 強 點和圓、直線和圓、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演示器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71 李 霞 判斷三角形相似的幾何教具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72 陳素文 董秋雲 相遇問題演示儀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一中心小學
73 張方勝張方良 角的分類器 微山縣韓庄鎮石庄小學
74 杜明軍 平行四邊行多功能演示器 泗水縣初林泉級中學
75 李紀營 探究「最短路線」演示儀 汶上縣康驛鎮第一中學
76 張 岩 頻率穩定性演示器 濟寧市第一中學
77 陳 麗 雙曲線演示板 濟寧市育才中學
78 侯本正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演示器 濟寧市北湖小學
79 劉 嶺 20以內簡易口算題卡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小學
80 劉運花 多功能角分儀 兗州市礦山學校
81 王 艷 拋物線教具 兗州市第一中學
82 魏芬蘭 2—10的分成與組成 濟寧市任城區實驗小學
二等獎(60件)
1 何 青 潛水艇模型 微山縣馬坡鎮西庄小學
2 房永紅 自動飲水鳥 汶上縣郭樓鎮中心小學
3 李建凱 火山噴發演示器 汶上縣苑庄鎮小秦小學
4 單永梅 晴雨表 濟寧市北湖小學
5 李玉蓮 程春梅 程 玲 神奇多功能箱 濟寧教育學院附屬小學
6 張德勝 陳福軍 周海紅 手搖發電機 金鄉縣王丕希望小學
7 梁煥珍 人體吸氣、呼氣的原理模型 嘉祥縣孟姑集教育辦公室
8 郭延峰 簡易聲光控防盜報警器 濟寧市任城區興東小學
9 劉緒廠 水的反沖演示裝置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心小學
10 明 娜 小學科學多功能光學演示箱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11 朱 磊 彭 騰 史甲曉 組合體表面交線演示儀 微山縣職業中專
12 孔佑強 風景繪畫構圖演示教具 曲阜市魯城街道田家炳小學
13 張 麗 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對比儀 金鄉縣王丕中學
14 崔保金 於兆波 自動關窗遮雨裝置 濟寧市育才中學
15 尹清民 踢不倒的跨欄架 鄒城市北宿煤礦學校
16 張彩虹 智力拚音識字卡 微山縣實驗小學
17 顏士梅 快樂轉盤學拼音 曲阜市姚村鎮席廠小學
18 陳 梅 拼音轉盤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心小學
19 馮 娟 閆 靜 轉轉變—拼音學習工具 濟寧市任城區接庄中心小學
20 李 倩 食物托盤 汶上縣開發區小學
21 張留英 教學圖片 魚台縣谷亭鎮中心中學
22 張新亞 時光大轉盤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23 張來福 王秀萍孫改香 多用途反應發生裝置 金鄉縣第一中學
24 高肇敬 李冬麗 氣體摩爾體積影響氣體體積的因素探究 金鄉縣第一中學
25 李全偉 粉塵爆炸裝置 金鄉縣實驗中學
26 楊春峰 可燃氣安全爆炸演示器 曲阜市第一中學
27 曹廣雪 蒼耳球 鄒城市實驗中學
28 史作義 張 超 利用注射器設計噴泉實驗一體化裝置 濟寧市實驗中學
29 侯 敏 呼吸運動演示器 泗水縣高峪初級中學
30 孔 峰 趙慧惠 血液循環演示器 曲阜市尼山鎮昌平中學
31 董麗麗 王艷麗 宋雲霄 呼吸運動動態演示模型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2 程玉東 徐守建 王成振 生態缸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33 徐守建 程玉東 代鳳娟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34 李 偉 太陽走向點的回歸運動演示儀 濟寧市育才中學
35 孟黎光 正午太陽高度角度速查盤 金鄉縣第一中學
36 汪艷麗 劉 靜 中國主要鐵路干線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7 馬 顥 浮力產生原因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中學
38 孫君俠 浮力原理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中學
39 王 坤 電容器的充放電實驗演示板 濟寧市育才中學
40 侯傳國 劉素霞 李玉偉 胡克定律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41 張憲華 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演示器 兗州市軍民學校
42 楊洪波 孔凡君 多功能演示器 泗水縣中冊初級中學
43 李 慧 林存新 圓孔衍射儀 濟寧市育才中學
44 趙洪剛 李金玉 王逢文 真空不能傳聲 鄒城市東灘煤礦學校
45 時迎彪 段興萍 雙錐體爬坡演示儀 鄒城市第一中學
46 任曉敬 韓應冰 人體觸電模型 嘉祥縣大張樓第二中學
47 楚秋芳 葛獻景 光的反射、折射演示儀 嘉祥縣萬張鄉中學
48 孫迎秋 改進型光具座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49 秦同保 折射規律研究器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50 韓懷文 張明利 譚澤清 乘法公式推導演示板 微山縣張樓鄉第一中學
51 張 燕 數字大轉盤 濟寧市喬羽小學
52 高建芬 謝登超 孫志霞 測量物高演示儀 濟寧高新區黃屯中心中學
53 黃運祥 謝慶建 徐 麗 兩圓位置關系展示儀 濟寧高新區黃屯中心中學
54 潘亞兵 平行四邊形多功能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55 楊長年 圓周角定理演示器 嘉祥縣黃垓鄉中學
56 孫昭碩 乘法口訣 嘉祥縣嘉祥街道何廟小學
57 賈 振 孔 震 正弦函數動態演示器 曲阜市第一中學
58 李秀梅 卞 鵬 圓周角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59 蔣 艷 黑白綠吸熱裝置器 鄒城市北宿鎮南屯小學
60 張 燕 坡度角測量儀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學
三等獎(33件)
1 趙興仁 簡易斜面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二中心小學
2 孫 婧 火山噴發演示模型 微山縣韓庄鎮中心小學
3 馬 倩 人體呼吸模型 泗水縣泉林鎮馬連小學
4 劉含芹 牛頓色盤又稱七色板 汶上縣汶上鎮鎮西門小學
5 董恩英 水流有力量演示儀 嘉祥縣馬村鎮張海小學
6 靳方奇 液體導電 嘉祥縣老僧堂鄉大靳小學
7 趙恆金 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
8 陳相菊 蔡利敏 薛心燕 火車的秘密 濟寧市任城區長溝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
9 李明琦 多功能跳動的音符 濟寧市郭庄小學
10 王 慧 自製十音手指琴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學
11 楊則兵 乒乓球撿球器 汶上縣教科研中心
12 顏 斌 活字印刷模型 曲阜市姚村鎮中學
13 黃 曉 會動的剪影 泗水縣洙泗小學
14 任四明 摹貼台 嘉祥縣大張樓鎮教辦
15 唐慶銀 竇禹濤 結構穩定性測試組合教具 鄒城市第二中學
16 顏金麗 拼音拼讀演示儀 曲阜市魯城街道長春學堂
17 潘若蘭 趣味識字 濟寧市任城區接庄中心小學
18 張利新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 泗水縣初林泉級中學
19 武 晶 膈的運動與呼吸運動的關系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20 杜 鵬 晝夜長短變化演示器 汶上縣白石鎮中學
21 孫友波 楊 彬 桑廣雨 晝夜長短與太陽高度季節變化演示盤 濟寧市高新區高級中學
22 田 暉 水流形成器 濟寧市第十六中學
23 陳書育 電風扇、自動取水演示器 汶上縣白石鎮中學
24 劉召營 李玉芹 空氣流速與壓強實驗器 曲阜市尼山中學
25 田樹軍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26 劉 艷 平行線演示板 微山縣實驗小學
27 盛兆勇 張廣華 三角形演示器 微山縣馬坡鎮第三中學
28 陳玉蘭 中點四邊形 嘉祥縣卧龍山鎮龍騰中學
29 孔凡忠 有理數加減法演示器 曲阜市王莊鎮馮村中學
30 杜顯軍 三角形穩定性演示教具 曲阜市息陬鎮東陬小學
31 孫琳琳 翻轉計算與磁性數字 鄒城市太平鎮觀堂小學
32 王慶鵬 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及變滑動為滾動減少摩擦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33 朱正俊 20以內進位加法演示器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一小
附件2:
濟寧市第三屆自製教具評選學生獲獎名單
一等獎(7件)
序號 製作學生 作品名稱 單位名稱
1 田知雨 蒸汽動力機船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小學
2 郭瀟迪 結構穩定性演示平板 嘉祥縣第一中學
3 司 琪 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改進裝置 濟寧市實驗中學
4 陳琳琳 磁性視力表 曲阜市杏壇中學
5 章航嘉 人的呼吸過程模型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6 郎濟亮 捲尺圓規 泗水縣第一中學
7 孟憲彪 測傾器 濟寧學院附中
二等獎(12件)
1 曹文翰 慣性演示器 曲阜市魯城街道田家炳小
學
2 王龍瀟 氣體爆鳴發生器 濟寧市實驗中學
3 季玉潔 殼體結構承重實驗小平台 嘉祥縣第一中學
4 肖瀟瀟 梁亞博 物體浮沉演示儀 濟寧市第八中學
5 常 昊 電火花小球軌跡記錄儀 濟寧市第一中學
6 馬 萃 多用途組合面鏡 鄒城市鮑店煤礦學校
7 朱 賀 靜電屏蔽探究儀 嘉祥縣第一中學
8 王亞龍 機翼升力演示儀 濟寧市實驗中學
9 張 澤 平面作圖尺 泗水縣第一中學
10 宋志豪 圓柱的形成及表面積演示器 濟寧市北湖小學
11 張 葉 多位數計數器、人數器 嘉祥縣孟姑集前張小學
12 朱 賀 靜電屏蔽探究儀 嘉祥縣第一中學
三等獎(11件)
1 賀學聰 自動澆花器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一中心小學
2 湯佳敏 製作風向儀 鄒城市大束鎮匡庄小學
3 曹雨晴 核桃碎殼器 鄒城市匡衡路小學
4 胡 康 句型組合 汶上縣次丘鎮第一中學
5 鮑帥旗 勾股數尺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6 張瀟文 平面圖形面積公式推導學具袋 濟寧市北湖小學
7 張 琳 日晷儀 泗水縣金庄初級中學
8 魏艷月 測量物體之間的動摩擦因素 兗州市第一中學
9 張娟萍 三七色光碟 兗州縣大安鎮大安中學
10 武俊傑 浮力演示器 兗州縣大安鎮大安中學
11 楊 迪 光線傳播演示器 嘉祥縣第一中學
主題詞:教育 自製教具 表彰 通知
濟寧市教育局辦公室 2011年12月2日印發
共印60份
㈣ 岳飛37代傳人是誰
其《岳氏宗譜》以岳飛的父親岳和為第一代,至今已歷37代,800餘年,譜書記載岳雲是岳飛的「長子」。所以,岳飛的第36代即是岳氏的第37代。
岳飛的第28代孫岳朝亮,岳飛第29世孫岳邦傑,岳飛的嫡傳第30世孫岳順元,岳飛31代世孫岳修利,岳飛32代嫡孫岳蘊朴,岳飛33代孫岳老中,岳飛第34代嫡孫岳瑞霞,岳飛第35代孫岳岱衡,岳飛第36代孫岳先廣,還沒有到37代。
岳雲:岳雲系岳飛長子,字應祥,號會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於河南湯陰縣,母劉氏。於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檜誣陷,與父和張憲同時被害於杭州西湖,岳雲張憲被害於杭州官巷口棗木巷,死年岳雲僅二十三歲.岳雲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將軍,十二歲隨父從軍(張憲部),慷慨忠義,頗有父風,飛各次征伐,未嘗不與,多得其力,軍中呼「贏官人」。岳雲每戰手護兩鐵椎,重八十斤,數立奇功。飛輒隱之,紹興四年(1 1 3 4年)收復隨州(今湖北隋縣),岳雲首先登上隨州城恆;攻下隨州;又攻破鄧州;岳雲為軍中勇將,享有「勇冠三軍」的聲譽,其功不小,飛不報,平襄汝,岳雲功在第一,飛又不言,過了一年方按朝庭銓敘規定。任命為武翼郎。紹興五年(1 1 3 5年),平楊么,岳雲又立大功,飛仍不上報,都督張俊聽後說:「岳候避龐榮,廉則廉矣;然也太不公平也」,紹興七年(1 1 3 7年)七月十四日,穎昌大戰,岳雲帶兵(背嵬軍)沖鋒陷陣, 與金兀術女婿三品官統軍上將夏金吾惡戰,從早晨戰到中午,戰了三個時晨,數十回合,身上受傷百餘處,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死夏金吾和千戶五人,俘官七十八人,殺傷不及其數,金兀術驚呼:「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雲紹興五年(1 1 3 5年)十六歲,因隨、鄧戰功升武翼郎,後又因功升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提舉體泉觀,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時,岳雲附葬杭州西湖棲霞嶺下。宋寧宗追贈安遠軍承宣使、武康軍節度使、左武大夫,安邊將軍。 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繼忠侯。岳雲妻鞏氏贈相德夫人,淳熙十四年,加封忠烈夫人。 岳雷:岳雷系岳飛次子,劉氏生,字發祥,號夏卿, 又號聲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據河南夏邑縣《岳氏宗譜》記載:岳飛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劉氏生岳雷後離開平定,金南侵中原時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尋回軍中。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須有」冤案起,萬俟萵嚴刑逼供,「飛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視之。雷入侍奉看,飛始復進食,岳飛被難後,十六歲的岳雷隨同母親李氏夫人被發配流放嶺南。岳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的前一年,岳雷全家從嶺南歸回時,長女岳二娘,二十二歲,長子岳經二十歲,二子岳緯,十九歲,二女岳三娘,十六歲,三子岳綱,十三歲,四子岳紀,十一歲,一一六二年四月初三到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居住。同年,七月十三日,冤案昭雪後,岳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蹭武略郎,翰林院大學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紹忠侯。岳雷晚年居丹陽培棠,歸岳琛(岳霖子)就養。卒於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二十二日,壽年七十八歲,葬丹陽城東四十里鶴跡寺岳雷墳。岳雷妻趙氏,封輔德夫人。 岳霖:岳霖為岳飛三子,號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岳飛與李氏結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興張渚,婚後居唐門,生岳霖。 岳飛遇害時,岳霖年十二歲,孝宗皇帝昭雪時,岳霖三十二歲。(詳見「岳娩南渡蒙冤」編)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聖旨復岳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食邑宜興。 淳熙三年, 岳霖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詔見岳霖時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 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岳霖遂上疏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 孝宗皇帝詔令准左藏南庫還之。 岳霖與朱喜、張拭為友,在各方的幫助下,即著手搜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於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時岳霖在廣州做官(知廣州), 故時岳珂年方十歲,隨父官游。岳霖壽年六十二歲。臨終執其三子岳珂手遺囑:「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余初罹大禍,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於見聞,訪於遺卒,掇拾而未及上,餘罪也。苟能卒父志,雪爾祖之冤,吾死瞑目矣」!岳霖卒後由岳珂從嶺南護喪北歸。 岳珂在 《程史》卷二《趙希光節概》條明言:「紹熙壬子冬,先君子損館於廣,余甫十齡,護喪北歸」。護喪北歸是為了安葬岳霖。岳霖葬江蘇宜興縣城東四十里之唐門村顯祖庵側,伴岳飛衣冠冢之北。岳飛衣冠冢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岳霖淳熙三年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十二年任川轉運判宮,淳熙十六年任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舉封椿庫等官職,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贈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纘忠侯。 岳霖墓碑為,(纘忠侯霖公之墓)。妻鈕氏、封助德夫人。岳霖子三:長子岳琮飛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飛致仕封尚書。次子岳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三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岳霖女一:岳瓔,適陳址。 岳震為岳飛四子, 號東卿宋紹興三年(1135年)四月生於軍中,母李氏。岳飛被難時,岳震年僅七歲,與弟岳霆同時居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傳來,家人聞變擁其兄弟二人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 戶部度制司郎中, 江東提舉等職,寧宗贈保義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岳震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 與霆侯合冢,墓碑曰《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震妻周氏,封翊德夫人,生六子:長子岳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將士郎;五子岳躊,字念七,授將士郎;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系岳飛第五個兒子, 字應時, 號君錫。 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生於軍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時,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傳來,家人聞變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於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 二十一年後, 孝宗皇帝為岳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岳姓。岳霆初名岳靄,孝宗皇帝賜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祗侯、舉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 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與震侯合墓,碑名為《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妻劉氏,封佐德夫人。昭雪時,孝宗皇帝賜張信女配。岳霆子三,長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岳與,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後裔,有長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陽,一支居安微阜陽;次子岳與系例一支經山西洪洞轉遷河南獲嘉等縣,三子岳琨一支留黃梅縣,現散居黃梅、廣濟兩縣。 岳珂:岳珂是岳飛之孫,岳霖三子,字肅之,號亦齋、東幾,又自號倦翁。母陳氏,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飛冤後四十二年。 岳珂自幼聰明, 童年隨父官游, 四處遷徒,淳熙十五年(1188年)六月,岳珂六歲, 隨父岳霖官居湘南時, 岳霖任湖南漕。 紹熙元年(1190年),岳珂八歲,隨父過當塗,紹熙三年(1192年),岳珂十歲, 隨父官居廣州,由於岳霖於紹熙三年十月病故於廣州,岳珂即扶喪北歸,將父親安葬在宜興唐門後, 於慶元元年(1195年)便回到廬山腳下的江州老家, 並在九江讀書。 慶元二年(1196年), 岳珂去福建泉州石龜外婆家住了一年多,多得母教,岳珂母親陳氏出身書香門弟很有學問, 一一九八年岳珂回到江州, 同年八月,岳珂參加洪州(今南昌)漕試中舉。嘉泰三年,岳珂二十歲,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遺文,撰寫《籲天辨誣錄》、《天定錄》並五言百韻上之於朝。嘉泰四年(1204年)五月二十日, 理宗追封岳飛為鄂王,時年岳珂二十一歲,赴京省試,開始在京都與岳飛祖老友接觸, 更廣泛搜集岳飛遺文, 開禧元年(1205年),岳珂二十二歲,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侖從官九品二年,期間考中進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與辛棄疾等名家交遊。開禧元年(1205年),開禧北伐戰幕之前, 岳珂向江陵知府吳獵寫了一封很有戰略眼光的信。開禧三年(1207年), 岳珂二十四歲,被提撥為中朝,在京師做過光碌丞、太官令、邑寺主簿等官。 嘉定六年(1213年), 岳珂三十歲喪母, 依宋制服喪二十七個月,服除後, 岳珂於嘉定八年(1215年)任軍器監丞。 嘉定九年(1216年)三月, 岳珂三十三歲,任司農寺丞。嘉定十年(1217年)十月,岳珂三十四歲, 升奉議郎權發遺嘉興府兼管內勤農事官職,出守嘉興。他一邊做官勤於政務,一邊搜集整理岳飛遺文,為其祖辨誣,向寧宗上書《金佗粹編》二十八卷、《程史》四卷。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五日, 岳珂三十六歲,升承議郎權發江南東路轉運判台。嘉定十四年(1221年)九月,岳珂三十八歲, 任朝奉郎軍器監承總領淮東,移節京口,至紹定六年(1233年)的十二年間,岳珂在京口的官階逐步上升, 職任范圍亦不斷擴大。嘉定十五年(1222年)岳珂三十九歲,任朝奉郎守軍器監淮東總領, 官品為正七品,三年後的寶慶元年(1225年),理宗謚岳飛忠武,時年岳珂四十二歲,升朝奉大夫司農少卿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學兼措置屯田, 官品為從六品, 二年後的寶慶三年(1227年), 岳珂四十四歲,升為戶部侍郎依前淮東總領兼制置使。又一年後的紹定元年(1228年), 岳珂升為朝請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兼提領措置屯田通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②。官祿巳非常人可比, 然順途之中也有坎坷,紹定六年(1233年)正月十五日,岳珂門生鎮江郡守韓正倫張燈以慶元夕,岳珂應景作詩曰:駕軺老子久婆娑,從聽笙歌擁綺羅。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這本是一首懷舊傷時之作,不料卻被韓正倫借之誣害於朝,請治岳珂重罪⑧。韓正倫原為岳珂門生,因未曾受岳珂提拔,不意而夾私誣害,人心不古,自古有之。紹定六年冬,岳珂淮東餉印歸,罷歸廬山。 從事寫作, 端平元年(1234年)岳珂撰《金佗續編》三十卷, 系之以譜。岳珂蒙冤居家五年, 直到嘉熙二年(1238年>二月才被起用,時年巳55歲,任盧部侍郎湖廣總領一年多。嘉熙三年(1239年)八月二十一日, 岳珂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並晉升為鄴侯④。嘉熙四年(1240年)三月,岳珂守當塗, 七月岳珂任權戶部尚書淮南、 江、 浙、荊湖八路制置茶鹽使,兼鎮姑蘇(當塗),官品為正三品,轉官為通議大夫。岳珂的一生仕途還算是很順利的,政績也是很大的,做官所在之地的地方誌對他都有很高的評價。由於勤奮,岳珂成為南宋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繼承父志,向朝廷收集整理了岳飛的抗金行實,洗刷了秦檜一夥誣陷岳飛的不實之詞,先後寫有:《金佗粹編》二十八卷、《金佗續編》三十卷、《程史》、《九經三傳治革例》、《愧郯錄》、《寶真齋法書贊》、《玉楮集》、《棠湖詩稿》、《東陲事略》、《讀史備忘捷覽》、《籲天辨誣集》五卷,《天定錄》、《玉楮》、《玉楮集後記》等歷史著作。是留給後人研究岳飛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岳珂卒於何年,考證不一。他自己在《玉楮集後記》中記載:淳佑元年(1242年)二月十日,五十九歲之年,開始自己抄寫手稿,能寫作和長途訪友⑤。 岳珂晚年居吳門。太原岳氏宗譜講,岳珂壽年六十一歲,具體卒年尚待進一步考證。 岳聰一:岳飛第九世孫,是琮的後代。原籍江蘇宜興,於明朝初期避閹選之難,攜一男(岳長泰)二女逃往新鄭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陰,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二。後代主要居住在新鄭及周邊縣市。 岳野:(1920- ) 山東鄆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參加救亡劇團,先後在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後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編劇。1950年後,任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藝術處編劇、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編輯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處處長、編劇、藝委委員。近為編劇。出版有《友與敵》、《同甘共苦》、《英雄司機》及電影《在前進的道路上》等 岳俊鵬:河南新鄭西嶽庄村人,岳飛第二十七世孫。現就讀於洛陽師范學院。 三。褒揚題字。 仁皇帝題:重開奇悉(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增(忠)要(耀)遠賢(光)。 乾隆皇帝題:鳳文聲起萬古聞,梧桐高歌鳴聖君,長羽時朝顯大道,廷韶幾成儀來勤。 四。岳飛後代字輩 岳氏文化研究會規定岳飛後代從二十一世孫開始用:「重開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遠光。英賢輔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風,山高水長。」這三十二個字作為字輩。 五。岳飛後代分布 岳雲二子一女:長子岳甫,女兒岳大娘,三子岳申。 岳甫字葆真, 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親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壽年六十七歲,葬西湖上。岳雲遇害時,岳甫才四歲,隨母鞏氏及祖母李氏、叔岳雷流放岑南。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恤錄時,岳甫二十五歲,從岑南回,初居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 同年十月十八日, 聖旨補岳甫岳申承信郎。岳甫受寅教郎,宗正卿,供職吏部郎中。初居杭州錢塘奠厥古守岳飛岳雲墓。襲神武後軍統制。隆興初元(1 1 6 8年)七月十九日,岳甫承務淮西時,向孝宗皇簾請復江州(九江)田宅,孝宗皇帝准奏發還。後岳甫刺使寧波。晚年歸居杭州,相與置田,崇奉王祠,作中興小歷,善書法。歷任朝請大夫,吏部尚書,贈中奉大夫。岳大娘適張宗本,授武進校尉。岳申授保義郎,官真州防禦使。岳甫生子七:岳覲、岳覿、岳峴,岳規、岳靚、岳 冫見 、岳觀。岳甫後裔初居蘇杭,後散居各地。現初步考證,有二支的去向如下:岳甫長子岳覲湖南益陽一支,岳甫次子岳覿浙江杭州一支。 岳雷有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十八日, 岳雷四個兒子岳經岳緯岳綱岳紀,聖旨封承信郎②。二個女兒岳二娘、岳三娘,景定二年(1261年)婿俱補進武校尉。後岳雷長子岳經、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監賀州銀場③。其後裔居福建漳南。岳雷二子岳緯,景定二年授將士郎,任夔州將領,岳緯長子岳間見,景定二年授承信郎,後裔多居臨安。岳雷三子岳綱,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總領,封尚書,初居九江,後遷臨安。岳雷後裔多由臨安散居金壇金沙、白塔橋、溧陽城、青安橋、龍庄、汰塘等地。岳雷四子岳紀,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鎮江提典醫學,其後裔多居臨安、常州現考證岳雷後裔從常州遷出後,有兩支的去向如下:一支遷居河南安邱縣解護庄,一支經湖廣荊州轉雲南鎮雄縣太坪壩,後散居雲、貴、川三省。 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霖由江州來宜興,邑人感岳飛之德,爭相奉迎,並置田宅於邑之東北四十里之唐門村留岳霖定居。以後岳霖雖歷官在外,但總是以唐門為家, 於隆興元年(1163年)將父親的衣冠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這就是唐門村有名的歷史古跡《岳飛衣冠冢》。岳霖卒後也伴葬岳飛衣冠冢之北,即是唐門有名的《纘忠侯霖公之墓》。岳霖留居宜興的後裔,是長子岳琮之後,岳琮又名岳璞,賜名岳旗,授承信郎,致仕封尚書,居宜興縣,六傳至岳浚(岳飛九世孫),博學好義,官百門尉,積書萬卷,一時名士,卒於明洪武十年(1398年),壽年八十二歲 岳浚子三:長子岳岱,為萬石支祖;二子岳岩,為湛瀆支祖;三子岳崧,生子二:長子岳文升、遷居湯陰,次子岳文景, 為長溝、湯堰、唐門支祖。 岳文景三傳至岳洵(岳飛十三世孫)由長溝遷居知義庄,傳今巳有叫十七戶,六十餘人。今宜興唐門智義庄二十七世孫岳宗雷,為宜興縣先進教師,二十八孫岳錦堂,一九二七年參加過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還有岳祖德遷居北京1070信箱;有岳柏榮遷居武漢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號,有岳風麟遷居北京大學任教,有岳嗚嗥遷居上海市武進路247號;他們都是一九四九年後從宜興唐門智義庄遷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後裔。 岳霖長子岳琮永泰後裔,系由宜興陳渡支經砒凌, 囚宮遷甘肅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稱永泰世系。十六世孫岳大舟,先任廣西灕江衛指揮,後進駐甘肅臨洮。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岳大舟子岳仲武贈榮祿大夫,傳十八世孫岳文魁贈少保三等,傳十九世孫岳鎮邦、為清代左都督紹興總兵。岳鎮邦長子岳異龍,以功歷任游山參將,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為四川提督, 後轉任山東省總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 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後岳升龍病逝於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謚敏肅。 岳升龍的弟弟岳超龍為天津總兵。岳超龍曾用名「劉傑」入伍,聖祖垂詢,復本岳姓。 因功擢刀東川營游擊,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協付將。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總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岳超龍子岳鍾璜任提督。岳升龍子岳鍾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於河南新鄭,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將軍督總元帥。 岳鍾琪字東美, 身長赤面、 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多智略,御眾卒嚴、共甘苦。先任文職官, 後因戰功晉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鎮守邊關、定亂豐功,清高宗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誥授光祿大夫,奮威將軍、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陝總督、陝西巡撫、寧遠大將軍、加少保、復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賜號威信。抱病平亂,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於軍中,葬於成都,壽年六十九歲, 御賜祭葬,謚襄勤,清代以漢人拜大將僅他一人,列有《岳鍾琪傳》。妻宋氏封一品夫人。岳鍾琪子五:長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1739)調江西光祿寺卿,後封為福建按察使, 廣東巡撫。乾隆十八(1753)、授鴻臚寺卿,轉通政使參議。岳鍾琪次子岳氵田 , 任侍衛。 岳鍾琪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岳鍾琪四子岳方任都司。岳鍾琪五子岳靜封大安營參將,一等輕車都尉,其後二傳至二十四世孫岳嗣儀,任國史館協修兼秘書, 岳嗣儀長子(飛二十五孫)岳開先為中華民國陸軍少將,侍從武官。岳嗣儀次子岳涌先為政事堂法制局編譯岳嗣儀三子岳疇先為河南省城東區警察署長。岳嗣儀四子岳豫先為北京大學分科學生。 岳霖長子岳琮,二傳至岳遘(岳飛五世孫),字奉天, 遷居山西洪洞, 六傳至岳宣(岳飛九世孫),號可道,著有《金華全集》,七傳至岳芳(岳飛十世孫),號中有,為元時名儒。八傳至岳峻(岳飛十一世孫)更名岳永清,
㈤ 自貢高中
貢井:九中(田家炳中學)在貢井長征大橋那方沿著一個斜坡一直上去就是很隱蔽被山包圍著的,三中(旭川中學)貢井老電影院泰峰和平廣場上去,八中 艾葉具體位置我也不知道,二十四中(電信職校) 長土哪方趕十二路到終點站 大安:地址:10中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
s206和自華路交叉口沿s206東行900米丁字路口北行300米就是 10中 桃花山中學地址: 鯊魚壩48號 大安高中 榮縣;榮縣中學 榮縣一中 玉章中學(雙石中學)
旭東中學
長山中學
正紫中學
雙古中學
職高
雙古中學 正紫中學 我就知道這些了 五中不是大安的是大山鋪的
㈥ 中國成都(蓉城)、廣州(羊城)昆明(春城)之稱其它市有沒有類似的稱呼如傳說啊
杭州--杭城
寧波--甬城
溫州--鹿城
紹興--越城
嘉興--秀城
湖州--湖城
金華--婺城
衢州--柯城
麗水--蓮城
舟山--島城
濟南--泉城
大慶/東營--油城
南京--石城
常州--龍城
徐州--彭城
潮州--鳳城
上海--申城
成都--蓉城
平頂山--鷹城
蚌埠--珠城
福州--榕城
廣州--羊城 花城
深圳--鵬城
東莞--莞城
哈爾濱--冰城
長春--春城
吉林市--江城
樟城--南昌
十堰--車城
青島—島城
煙台—港城
重慶--山城
武漢--江城
長沙-星城
湘潭-蓮城
洛陽-花城
鄭州-綠城
安慶--宜城
太原--龍城
柳州--龍城
南昌--洪城
南寧 ——邕城
西安--古城 唐城 漢城
常德---柳城
北京--首都
鞍山-鋼都
自貢-鹽都
撫順-煤都
重慶-霧都
景德鎮--瓷都
中國城市趣味別名大全 [閱讀:1703]
濟南:泉城、一城山水半城湖
青島:島城
濰坊:風箏城
煙台:葡萄酒城
威海:海上花園城
日照:歐亞大陸(又一)橋頭堡
德州:九達天衢、神京門戶
臨沂:齊魯之襟喉
壽光:蔬菜之鄉、鹽都
萊陽:梨鄉
萊州:膠東糧倉
蓬萊:人間仙景
招遠:金城天府、銀絲之鄉
曲阜:孔子之鄉、禮儀之都
文登:天福勝地
乳山:金嶺銀灘
樂陵:棗鄉
濱州:渤海明珠
荷澤: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戲曲之鄉、牡丹城
聊城:鳳凰城、江北都會
六安:皋城
北京:燕京、京師
天津:津沽、津門、九河下梢、河海要沖。
石家莊:燕晉咽喉
張家口:京師門戶、京都鎖鑰、塞上皮都
保定:北京南大門
滄州:武術之鄉
衡水:水陸碼頭
辛集:直隸一集
晉州:河北棉鄉、冀中寶地
鹿泉:山水甲恆(恆山)南
遵化:三山兩川
豐南:潤澤豐美
遷安:鐵遷安、北遷南宣
涿州:天下第一州
泊頭:梨棗之鄉、中國鴨梨第一鄉
霸州:冀中金三角
太原:煤鐵之鄉
大同:煤城、煤海
陽泉:黑(無煙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城
晉城:黑色寶庫
介休:三賢故里
臨汾:膏脂之地、棉麥之鄉、黃土高原花果城
霍州:中州重鎮、河東屏障、物華天寶數霍州
運城:三藩都會
河津:古耿王都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
包頭:鹿城、草原鋼城
烏海:烏金之海、塞外煤都
臨河(巴彥卓爾):塞上糧倉
錫林浩特:高原之城
二連浩特:幻景之城、祖國北大門、陸地港、恐龍之鄉
通遼:富饒的土地
霍林郭勒:美食之河、草原煤城
烏蘭浩特:紅色的城市
牙克石:被沖毀的河岸
扎蘭屯:塞外蘇杭、內蒙小杭州
大連:足球城
鞍山:鋼都
撫順:煤都
本溪:煤鐵之城
丹東:紅色東方之城
阜新:煤海(過去的稱謂)
營口:東方貿易良港
瓦房店:蘋果之鄉、軸承之鄉、金剛石基地
海城:蘋果之鄉
長春:汽車城、塞北春城、電影城、森林之城
吉林:沿江的地方、船廠、化工城
遼源:吉林煤城
白山:立體資源寶庫
榆樹:大豆之鄉、東北糧倉
舒蘭:果實之城
梅河口:立體寶庫、魚米之鄉
洮南:千年古城、百年府縣
大安:魚米之鄉、駿馬之鄉
延吉:歌舞之鄉、北國足球之鄉
圖們:萬水之源
敦化:千年古都百年縣
琿春: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
和龍:兩山夾一江
哈爾濱:北方音樂之城、冰城、曬魚網的場子
齊齊哈爾:鶴城、天然牧場
大慶:石油城
伊春:林都、紅松故鄉
牡丹江:小江南、衛生城
富錦:江邊崗地、魚米之鄉
同江:老屋
穆棱:百里金川
五大連池:天然火山公園
安達:奶牛之鄉、填不滿的安達站
東港:魚米之鄉
燈塔:北國魚米之鄉
上海:不夜城
南京:六朝古都、石頭城、金陵、鍾山龍盤,古城虎踞、
徐州:彭城
連雲港:淮口巨鎮、東南名郡、歐亞大陸橋頭堡
揚州:蕪城
常州:中吳要輔
無錫:小上海
蘇州:姑蘇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泰州:漢唐古郡、淮海名區
儀征:風物淮南第一洲
興化:水鄉、鍋底窪
靖江:蘇北小江南
丹陽:江南文物之邦
句容:南京東南門戶
江陰:延陵古邑、春申舊封
宜興:中國陶都、洞天世界
常熟:水鄉
崑山:鹿城
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武林、絲綢之府
溫州:鹿城
紹興:蠡城
嘉興:絲綢之府、水鄉澤國、魚米之鄉
湖州:絲綢之府、魚米之鄉
衢州:柯城
舟山:千島之城、祖國漁都
富陽:魚米之鄉、文化之邦
餘杭:絲綢之府、魚米之鄉、花果之地、文物之邦
慈溪:浙江棉庫糧倉
嵊州:越劇故鄉
海寧:皮具之都、潮城
平湖:金平湖
東陽:百工之鄉、人才市
義烏:小商品城、糖鄉
永康:五金城
江山:東南鎖鑰、入閩咽喉
合肥:淮右襟喉、江南齒唇,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淮北:淮北煤城
亳州:中華葯都
蕪湖:鳩江
馬鞍山:江南鋼城
銅陵:江南銅都
蚌埠:珠城
黃山:徽州(長白自加)
滁州:皖東門戶
桐城:七省通衢
福州:溫泉城、花果魚米之鄉、三山、榕城
廈門:鷺島、鷺江
莆田:荔城、田徑之鄉、僑鄉、戲曲之鄉、鞋城
泉州:鯉城、刺桐城
漳州:薌城、花果之鄉、華僑之鄉、水仙花之鄉
南平:理學之邦、綠色寶庫
龍岩:金山銀水
福清:玉融
永安:燕江、燕城
石獅:閩南明珠、服裝城
晉江:僑鄉、海濱鄒魯
邵武:鐵城、武夷山下一明珠
建甌:金甌寶地、綠色金庫
建陽:潭城之城、潭陽
漳平:金山銀水綠寶
福安:韓城
武夷山:世界生物之窗
南昌:灌嬰城、灌城、英雄城
景德鎮:瓷都
萍鄉:江南煤城
九江:潯陽、九省通衢、江州
上饒:豫章第一門戶
德興:百里林區、綠色寶庫
宜春:湖贛孔道、吳楚咽喉
豐城:劍邑、煤海糧倉金豐城
樟樹:葯都、酒鄉、鹽化城
撫州:才子之鄉
井岡山:革命搖籃
瑞金:紅色首都
鄭州:鐵路心臟、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二七名城
開封:七朝古都
洛陽:九朝古都、牡丹城
安陽:豫北門戶
許昌:煙城
南陽:宛城 南都帝鄉
鞏義:東都鎖鑰、河南第一縣
滎陽:東京襟帶、三秦咽喉
登封:文物之鄉
禹州:天下名都
靈寶:金城、果鄉
駐馬店:交通要塞、豫南重鎮
武漢:九省通衢、火爐 江城 東方芝加哥
黃石:十里鋼城,百里礦山
十堰:汽車城
宜昌:三峽門戶、川鄂咽喉
荊州:三楚名鎮
襄樊:四省通衢
荊門:荊楚門戶
隨州:湖北糧倉、漢襄咽喉、荊豫要沖、鄂北重鎮
仙桃:江漢明珠、鄂中寶地
天門:三鄉寶地
丹江口:江漢明珠
當陽:魚米之鄉
石首:魚米之鄉
老河口:漢水明珠
棗陽:帝鄉
宜城:八省通衢
咸寧: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茶葉之鄉、
赤壁:竹鄉、茶鄉、麻鄉、魚米之鄉、千年古縣,楚天新市
武穴:鄂東門戶
紅安:將軍縣
羅田:板栗之鄉
長沙:星城、湘綉之鄉
湘潭:錳都
衡陽:湖南門戶
益陽:竹城
郴州:湘南勝地、湖南明珠
懷化:油茶之鄉
瀏陽;花炮之鄉
醴陵:瓷城、湘東門戶
湘鄉:龍城
常寧:油茶之鄉、有色金屬之鄉
臨湘:湘北門戶
津市:九澧門戶、湘北明珠
沅江:魚米之鄉、水鄉橘城
資興:江南煤田
冷水江:世界銻都
洪江:小南京
信陽:淮河第一城、楚頭豫尾
威遠:婆城
安國:葯都
太原:龍城、霸府、中原北門、四塞之地
長治:"與天同黨"
吉林:"江城"或"北國江城"
邯鄲:"冀南明珠",「中原糧倉
撫順:昔日煤都
大同:煤都
鄂爾多斯:以後的煤都
西安:十三朝故都帝王之州
漢中:天漢西北小江南
廣元:女皇故里
廣州:羊城、花城、五羊城
深圳:鵬城
珠海:百島之城
汕頭:酡島、華南要沖、粵東門戶、僑鄉
韶關:綠色寶庫、有色金屬之鄉
茂名:南方油城(過去)
惠州:鵝城
樂昌:廣東北大門
南雄:恐龍之鄉、黃煙之鄉、革命之鄉
南寧:綠色城市、花園城市
柳州:龍城、桂中商埠
桂林:山水甲天下
梧州:水上門戶
貴港:糖城、荷城
憑祥:祖國南大門
玉林:嶺南都會、自行車之鄉
北流:荔枝之鄉、陶瓷之鄉、水泥之鄉、泥水(建築業)之鄉
百色:鵝城、鳳凰城
瓊山:瓊州第一縣
文昌:文化之鄉、椰子之鄉、排球之鄉
化州:橘鄉
成都:錦城、芙蓉城
自貢:鹽都、恐龍之鄉
攀枝花:富甲天下聚寶盆、釩鈦之都
瀘州:酒城
綿陽:劍門鎖鑰、蜀道咽喉
內江;甜城
遂寧:東川巨邑、川中重鎮、小成都、紡織城
南充:絲綢之鄉、川北重鎮
宜賓:萬里長江第一城、名酒之都、戎城
彭州:蜀中膏脂、天府金盆
邛崍:天府南來第一州
廣漢:川西明珠
綿竹:小成都
江油:小成都、水泥之鄉
簡陽:天府雄州
閬中:江山奇秀聞天下
萬源:秦川鎖鑰
雅安:雨城、川藏門戶、民族走廊
西昌:衛星城、月城
重慶:山城、霧都、火爐
萬州:川東門戶(曾經)、江城
合川:小重慶
江津:柑橘之鄉、瀑布之鄉
涪陵:榨菜之鄉
貴陽:第二春城
六盤水:西南煤海
畢節:川滇黔要沖
遵義:酒鄉
赤水:楠竹之鄉
銅仁:黔東重鎮、黔東門戶
安順:黔之腹,滇之喉
清鎮:珠聯壁合之地
福泉:磷海
昆明:春城、花之都、天然花園
安寧:連然金方,螳川寶地
昭通:小昆明、果城
曲靖:麒麟城、滇東重鎮
玉溪:雲煙之鄉、花燈之鄉
大理:東方瑞士、文獻名邦
楚雄:省會屏障
個舊:錫都
開遠:滇南重鎮、天然溫室
拉薩:日光城
凱里:苗家谷倉
宜賓:萬里長江第一城、名酒之都、戎城
瀘州:酒城
自貢:鹽都、恐龍之鄉
綿陽:劍門鎖鑰、蜀道咽喉
安陽:豫北門戶(自己加一個,商朝之都)
㈦ 岳飛可有後代,幾個子女,叫什麼
岳雲:岳飛長子,字應祥,號會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於河南湯陰縣,母劉氏。岳霖:岳飛三子,後代在芙蓉鎮一帶.於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檜誣陷,與父和張憲同時被害於杭州西湖,岳雲張憲被害於杭州官巷口棗木巷,死年岳雲僅二十三歲.
岳雷:岳雷系岳飛次子,劉氏生,字發祥,號夏卿, 又號聲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據河南夏邑縣《岳氏宗譜》記載:岳飛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劉氏生岳雷後離開平定,金南侵中原時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尋回軍中。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須有」冤案起,萬俟萵嚴刑逼供,「飛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視之。雷入侍奉看,飛始復進食,岳飛被難後,十六歲的岳雷隨同母親李氏夫人被發配流放嶺南。
岳霖:岳霖為岳飛三子,號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岳飛與李氏結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興張渚,婚後居唐門,生岳霖。 岳飛遇害時,岳霖年十二歲,孝宗皇帝昭雪時,岳霖三十二歲。(詳見「岳娩南渡蒙冤」編)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聖旨復岳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食邑宜興。 淳熙三年, 岳霖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詔見岳霖時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 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岳霖遂上疏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 孝宗皇帝詔令准左藏南庫還之。 岳霖與朱喜、張拭為友,在各方的幫助下,即著手搜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於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時岳霖在廣州做官(知廣州), 故時岳珂年方十歲,隨父官游。岳霖壽年六十二歲。
岳震為岳飛四子, 號東卿宋紹興三年(1135年)四月生於軍中,母李氏。岳飛被難時,岳震年僅七歲,與弟岳霆同時居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傳來,家人聞變擁其兄弟二人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 戶部度制司郎中, 江東提舉等職,寧宗贈保義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
岳霆系岳飛第五個兒子, 字應時, 號君錫。 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生於軍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時,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傳來,家人聞變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於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 二十一年後, 孝宗皇帝為岳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岳姓。岳霆初名岳靄,孝宗皇帝賜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祗侯、舉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
--------------------------------------------------------
岳甫字葆真,岳雲子,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親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壽年六十七歲。
岳大娘適張宗本,授武進校尉。岳申授保義郎,官真州防禦使。
岳申:岳雲三子.
岳雷子女:
岳經:岳雷長子.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
岳緯:岳雷次子.景定二年授將士郎,任夔州將領.
岳綱:岳雷三子.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總領,封尚書,初居九江,後遷臨安。
岳紀:岳雷四子.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鎮江提典醫學.
岳二娘:岳雷長女.
岳三娘:岳雷次女.
岳雷子女:
長女岳二娘,長子岳經,二子岳緯,二女岳三娘,三子岳綱,四子岳紀.
岳霖子女:
岳琮飛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飛致仕封尚書。
岳琛:次子,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
岳珂:三子,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
岳霖女:岳瓔,適陳址。
岳震子女:
長子岳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
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
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將士郎;
五子岳躊,字念七,授將士郎;
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子女:
長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
次子岳與,字念五;
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後裔,有長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陽,一支居安微阜陽;次子岳與系例一支經山西洪洞轉遷河南獲嘉等縣,三子岳琨一支留黃梅縣,現散居黃梅、廣濟兩縣。
--------------------------------------------------------
第四代:
岳甫生子七:岳覲、岳覿、岳峴,岳規、岳靚、岳 冫見 、岳觀。岳甫後裔初居蘇杭,後散居各地。
岳甫長子岳覲湖南益陽一支.
岳甫次子岳覿浙江杭州一支。
岳間見:岳緯長子.
岳蹯:岳霆後裔,岳琨長子.
岳與:岳霆後裔,岳琨次子.
岳琨:岳霆後裔,岳琨三子.
---------------------------------------------------------
其他後代:
岳聰一:岳飛第九世孫,是琮的後代。原籍江蘇宜興,於明朝初期避閹選之難,攜一男(岳長泰)二女逃往新鄭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陰,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
岳浚(岳飛九世孫),博學好義,官百門尉,積書萬卷,一時名士,卒於明洪武十年(1398年),壽年八十二歲.
岳浚子女:
長子岳岱,為萬石支祖;
二子岳岩,為湛瀆支祖;
三子岳崧.
岳崧子女:
長子岳文升、遷居湯陰.
次子岳文景, 為長溝、湯堰、唐門支祖。
岳洵:岳文景後代(岳飛十三世孫)由長溝遷居知義庄,傳今巳有叫十七戶,六十餘人。
二十七世孫岳宗雷,為宜興縣先進教師.
二十八孫岳錦堂,一九二七年參加過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
岳祖德遷居北京1070信箱;
岳柏榮遷居武漢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號.
岳風麟遷居北京大學任教,有岳嗚嗥遷居上海市武進路247號;他們都是一九四九年後從宜興唐門智義庄遷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後裔。
岳霖長子岳琮永泰後裔,系由宜興陳渡支經砒凌, 囚宮遷甘肅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稱永泰世系。
十六世孫岳大舟,先任廣西灕江衛指揮,後進駐甘肅臨洮。
岳大舟子岳仲武贈榮祿大夫,傳十八世孫岳文魁贈少保三等,傳十九世孫岳鎮邦、為清代左都督紹興總兵。
岳鎮邦長子岳異龍,以功歷任游山參將,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為四川提督,後轉任山東省總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後岳升龍病逝於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謚敏肅。
岳升龍的弟弟岳超龍為天津總兵。岳超龍曾用名「劉傑」入伍,聖祖垂詢,復本岳姓。因功擢刀東川營游擊,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協付將。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總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
岳超龍子岳鍾璜任提督。
岳升龍子岳鍾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於河南新鄭,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將軍督總元帥。岳鍾琪字東美, 身長赤面、 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多智略,御眾卒嚴、共甘苦。先任文職官, 後因戰功晉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鎮守邊關、定亂豐功,清高宗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誥授光祿大夫,奮威將軍、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陝總督、陝西巡撫、寧遠大將軍、加少保、復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賜號威信。抱病平亂,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於軍中,葬於成都,壽年六十九歲, 御賜祭葬,謚襄勤,清代以漢人拜大將僅他一人,列有《岳鍾琪傳》。
岳鍾琪子女:
長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1739)調江西光祿寺卿,後封為福建按察使, 廣東巡撫。乾隆十八(1753)、授鴻臚寺卿,轉通政使參議。
次子岳氵田 , 任侍衛。
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
四子岳方任都司。
五子岳靜封大安營參將,一等輕車都尉,其後二傳至二十四世孫岳嗣儀,任國史館協修兼秘書.
岳嗣儀長子(飛二十五孫)岳開先為中華民國陸軍少將,侍從武官。岳嗣儀次子岳涌先為政事堂法制局編譯.
岳嗣儀三子岳疇先為河南省城東區警察署長。
岳嗣儀四子岳豫先為北京大學分科學生。
岳霖長子岳琮,二傳至岳遘(岳飛五世孫),字奉天, 遷居山西洪洞.
岳宣(岳飛九世孫),號可道,著有《金華全集》.
岳芳(岳飛十世孫),號中有,為元時名儒。
岳峻(岳飛十一世孫)更名岳永清,
岳野:(1920- ) 山東鄆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參加救亡劇團,先後在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後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編劇。1950年後,任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藝術處編劇、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編輯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處處長、編劇、藝委委員。近為編劇。出版有《友與敵》、《同甘共苦》、《英雄司機》及電影《在前進的道路上》等
岳俊鵬:河南新鄭西嶽庄村人,岳飛第二十七世孫。現就讀於洛陽師范學院。
岳正:明朝人,李東陽是岳正的四女婿。他是明英宗天順8年第二甲第一名進士,他也位列北京孔廟的明代進士題名碑。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1784538.html
㈧ 急急急急!!書信的格式 最好是有標準的書信範文格式
書信格式
開放分類: 格式、書信、注意、要點
例文:(「_」表示空格)
敬愛的XX(或親愛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禮!
———————————————————————(學校)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註:手寫書信,在寫完以上內容後又想起有內容要寫時用)
__(內容)
1.書信格式
2.收信人的輩分和寫信的口氣
3.寫信字體(整潔干凈,大方美觀)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寫信目的和立場
6.寫信用紙(Email則可適當選擇信紙背景以烘托主題)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稱
書信寫作格式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於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 「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於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後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後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 「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後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並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後,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文言書信格式舉要
稱謂後附提稱語,用於文言書信,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
河書》)、虹生十四兄親家年大人情右(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鑒、母氏慈鑒、賢弟如晤,等。現將常見提稱語列表如下:
這里再對較常見的提稱語約略作些解釋。
足下 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後來書信中多用於同輩之間。
膝下 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時常依於父
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
垂鑒 賜鑒 鈞鑒 尊鑒 台鑒 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
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賜,上給予下叫做賜。鉤,古
以鉤陶喻國政,後稱宦官多冠以鉤宇。垂鑒、賜鑒、鈞鑒,多用於對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於尊長,也可用乎輩。台鑒適用較廣,「台」有「高」義
,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
勛鑒」。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於友朋往來書信。「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
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於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後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
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
,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
芳鑒」。
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後,周恩來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公鑒 共鑒 同鑒 用於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於所列人名之後,書「諸先生
共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
。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於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
不必有師生關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覽 閱 知 悉 一般用於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後。
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理應
屬於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於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語,在現時書
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於
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跪稟者 義同「敬稟者」,用於子孫對尊長。
即稟者 同上。
敬啟者 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表示請對方允許自己告訴下面所
寫的內容。既可用於同輩,也可用於下對上。
謹啟者 謹,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於同輩。
徑啟者 徑,這里是直截了當的意思,一般公私書函通用。
拜啟者 拜,表敬詞。用於友朋往來書信。
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於下對上的公私書函。
懇啟者 用於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於對方的內容。
茲啟者 茲,這里,現在。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度客觀平和,不含明顯
敬意。
哀啟者 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
復稟者 用於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稟。對平輩可用「再啟者」。
專啟者 用於專談某實事的書信。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嚮往尤深。頃獲大示
,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
數獲手書,至感厚愛。展讀琅函,甚感盛意。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詞意深美,一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慰莫名。頃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並賜大著,燦若河漢,拜服之至。迭接來示,
因羈瑣務,未及奉復,深以為歉。台函奉讀多日,未即修復,萬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復乞諒。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忭賀。接讀手書,知君抱恙欠安,甚為懸
念。久慕鴻才,今冒昧致書,以求教誨。別來無恙 久不晤見,甚念賢勞。暌違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問,時在念中。一別經年,彌添懷思。日前曾奉一函,諒已
先塵左右。前此一函,想已達覽。
其實,寫信也是寫文章,此類啟辭套語,雖可採用,卻不必拘泥,盡可以千變
萬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啟辭套語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現在不少人寫信,習
慣於一開頭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這封信就沒法往下寫似的。先向
收信者問候致意,原是不錯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則未免呆板單調了
。
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
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
始書寫。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准確為原則。一般
說來,應先談談有關對方的事情,表示關切、重視或謝意、敬意,然後再談自己的
事情。正文寫好後,如發現內容有遺漏,可補充寫在結尾後面;或寫在信右下方空
白處,並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樣;或在附言的後面寫上「又及」或
「再啟」字樣。
結語 結語,即信文的結束語,理應屬正文的一部分。但與「啟辭」相仿,舊
式書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結語套辭,現時各界文化人士的書簡中,仍頻見使用
。這里不妨臚列若干,供參考。
書短意長,不一一細說。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備。不贅。
書不盡意。不盡欲言。臨穎不盡。
余客後敘。余容續陳。客後更譚。
請對方回信:
盼即賜復。翹企示復。佇候明教。時候教言。盼禱拔冗見告。萬望不吝賜教。
敬祈不時指政(正)。敢請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見告。如何之處,恭候卓裁。至盼及
時示下,以匡不逮,無任感禱。
告訴對方不用勞神回信:
謹此奉聞,勿煩惠答。敬申寸悃,勿勞賜復。
答復對方詢問:
辱蒙垂詢,略陳固陋,聊博一粲而已。遠承下問,粗述鄙見,尚希進而教之。
上述陋見,難稱雅意,亟祈諒宥。姑道一二,未必為是,僅供參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見笑。
請人應允:
所請之事,務祈垂許。以上請托,懇盼慨允。諸事費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關切:
伏惟珍攝。不勝禱企。海天在望,不盡依遲(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禱
。節勞為盼。節哀順變(用於唁函)。
表示感謝之情:
諸荷優通,再表謝忱。多勞費心,至紉公誼。高誼厚愛,銘感不已。
祝辭 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願、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
即頌近安」、「此致敬禮」、「祝你進步」之類。其中,「即頌」、「此致」、「
祝你」等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近安」、「敬禮」、「進步」等詞,另起一行
,頂格書寫。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占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
部分。如果信箋下方餘地充分,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祝」、「頒」、「此
致」等宇樣獨佔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
寫。頂格書寫的祝辭後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
以下為常見祝辭:
書信內容主要是談一件事的,可用:
專此,致 專此,祝 專此即請 專此布達,即頌 專此奉復,並祝(復信用)
一般書信,用於平輩、友朋之間:
即頌 即請 順效 順祝
或為:
此候 此請 順致 順頌 即候
或為:
祝頌請 問致候
對尊長,可選用:
恭叩 恭淆 恭頌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請 敬頌
平輩間,為強調敬意,也可用:
恭頌 恭請 恭候
為強調鄭重其事:
謹祝 謹賀
對晚輩:
此詢 順祝 即問 祝(你)願(你)盼 望
對祖父,頌祝;
起居永福
對父母輩,頌祝:
金安 福安
對尊長:
康安 鈞安 崇安 履福 頤安
對女長輩: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輩友朋間,可按四時頌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餒
逢年尾歲首,可賀:
新禧(元旦)春禧(春節)年禧 歲祺 節禧(節日通用)新年快樂新春愉快
常時可頌:
近祺 日祉 時吉 時綏 起居安吉 行止佳勝 工作順利 台安 大安
當日可達之信,頌: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對女性可頌:
淑安 妝安 閫安
對未婚女子,頌:
閨安
對父母健在而承歡膝下的平輩,可頌:
侍安 侍祉
對晚輩後生,祝願:
學業銳進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進步 侍棋 課祉
祝收信人全家:
闊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婦:
雙安 儷安 儷祉
賀有喜慶事者,道:
喜安 慶祺
賀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賀生子者:
麟安
對家居者,頌:
潭安 潭祺 潭祉
對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風順 旅居康樂
唁喪,請候:
禮安 孝履
問病,祝頌:
早日康復 痊安
對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禱:
否極泰來
對知識界,可泛頌: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對編輯:
編祺 編安
對寫作者:
著祺 撰安 筆健
對教師:
教祺 教安 誨安
對軍界:
勛扯 戎安
對政界
政安 勛安 升安 公祺 鈞祺 崇祺
對工商實業界:
籌祉 財安 吉利 贏祺 盈祺 發祺 運祉 事業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順 萬事順
遂 百事稱心 諸事如意 盛利久發 財源茂盛 日進斗金
古時書信,頌祝語大都融貫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漸形成祝辭獨立一欄。所以
,書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內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賀信函,那麼視辭一項便可省去
。還有,信一開頭就稱「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寫祝好之類,便顯得累贅了,應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結尾的右下方簽署寫信人姓名。如果是寫給熟識的親
屬友人的,可只寫名字,不必寫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弟、侄
、晚等。稱呼與名字之間,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將稱呼用小字寫在名字的左上方
。
署名的後面,可加寫啟稟詞,也可不加。常用啟稟詞如下:
對尊長:
叩 叩上 叩稟 敬稟
對平輩:
上 敬上 謹啟 鞠啟 頓首 親筆 手肅
對晚輩:
字 示 白 諭 手白 手諭
在署名或啟稟詞後面,寫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寫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還可以在日期之後,寫上撰信時的處所、氛圍、心境等,如「舟中」、
「燈下」、「萬籟俱寂」之類。
附候或致意 如寫信人的家屬、近處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後一行或加上
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囑筆問候」。如應向收信人的家屬、近鄰親友問候的,可
加上「請向某某致意」,倘是長輩,可作「請在某某前四名問安」之類。